收藏 分享(赏)

在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4466344 上传时间:2018-12-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在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在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在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在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的特点是使所有幼儿都能充分自由地选择区域和运动、器械,自由 结伴,自主活 动,它提供 给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内容,自主决定游戏伙伴,自我表现体验游戏过程,幼儿在完全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里感受、发现和创新,心情是愉悦的,体验是强烈的。可以说户外区域体育活动是培养幼儿探索能力的一个良好途径。一、创设适宜的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环境,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1、利用园内环境,科学设置体育活动区域我园的户外运动场地由软场地(塑胶场地)、硬场地(水泥地)和草地组成,根据 这些场地的特性,我们巧妙地利用了这些环境,科学设置了 6 大活动区域。硬

2、场地的面积不大,适合玩车区,孩子在圆形的水泥地上玩扭扭车、拖拉车等游戏,在长条形水泥地上设置各种路况,提高孩子游戏的兴趣;软场地占地面积较大,根据塑胶场地较软,安全性高的特性,我们设置了跳跃区和平衡区;小篮球运动是我园的特色,为了发 展幼儿的小篮球技能,我们把绿色长行塑胶设置成玩球区,巧妙利用场地前的围墙作为幼儿玩球的投掷墙和投篮墙,发展幼儿投、抛、接等技能;在草地上设置了攀爬区和野趣区,野趣区中,充分利用小山坡、草地、树木和紫藤架等自然条件, 设计 了钻爬网、战地医院等游戏,凸显 了“ 野”和“ 趣 ”。我们根据现有场地的特性,合理科学地设置了这六个体育活动区域,让孩子自由选择区域、自主结伴

3、进行游戏,为培养幼儿探索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活动空间。2、创设主题式游戏情境,提高幼儿参与兴趣兴趣是幼儿对事物喜爱、关切的一种情绪,能激发幼儿投入到各类活动之中,我们结合幼儿的经验为每个区域创设了主题式的游戏情境,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从而促进幼儿探索能力的发展。如:在野趣区中,根据主题“ 我是中国人”和幼儿对中国战争一些已有经验,创设了“ 我是小小解放 军” 这 个主题式游戏情景,其中包括 “过电网” 、“小小地道战”、 “小小送粮员”等游戏内容,幼儿以“ 送粮员”、 “信息员” 等角色介入,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兴趣,和游戏情景产生积极互动,在游戏不断的开展和深化中,原先的环境不能满足幼儿的运动需要,

4、幼儿以角色的身份主动地对游戏情景进行探索,创设了“ 战地医院” 、运粮路线路标设置等内容,可见创设主题式游戏情景促进幼儿的探索能力的发展。二、投放适宜的户外区域体育活动材料,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1、提供具有层次性的材料如在玩球区中,我们提供了大小不同的篮球、高低不等的篮球架,提供了轮胎、塑料瓶、 记分牌、 摇摇板等多种 辅助材料,中班的孩子会选择相对较低的篮球架进行投篮游戏,能运用轮胎等辅助材料玩出一些不同的玩球方法,大班的孩子喜欢竞争游戏,会组成篮球队进行PK 赛,会组合多种材料玩出新的玩法,因此提供具有层次性的材料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运动水平的幼儿,满足每个幼儿的需要。2、增添具有挑战性

5、的材料丰富变化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及材料,更能激发幼儿的探索的欲望与智慧的开发。为此,在安全指导性原则下,适当地调整环境及运动材料,增加运动的难度,以进一步提高幼儿身体运动的能力和探索能力。比如:在“ 跳跃区”的“ 羊角球”游戏中增添塑料瓶、呼啦圈等辅助材料,孩子可以用塑料瓶一个隔一个并列排列玩“小羊绕障碍” 的游戏,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在地上平放多个呼啦圈进行跳圈,增加这个游戏的难度和趣味。让幼儿一物多玩和主辅材料组合玩,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在适时增添挑战性的材料时,提高和挖掘器械的使用价值。3、师幼共同制作的材料对于小班,活动的材料由教师准备比较合适,到了中大班,随着幼儿身心的发展,幼儿对探究事

6、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活动的目的性增强了,能 够大胆地想象和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培养了自身的探索能力,所以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活动的材料由教师准备逐渐转化为师生共同准备。如在“ 野趣区”中,幼儿在扮演“小小解放军” 的过程中发现解放军受伤了没有地方治疗,提出了建造“战地医院” 的想法,于是师生共同商量,在“ 战地医院”里提供了担架、布偶、医院标志等材料,幼儿对如何运用这些师生共同制作的材料也想法多多,如:幼儿利用已有的路标布置了一条“安全” 的运送 伤病员的路线,双人合作用担架运送“ 伤病员” (布偶); “小小送粮员”用小推 车把“ 仓库”里的粮食运送到医院等。在此过程中,幼儿探索出了游戏的

7、内容和材料的使用方法,提高了探索能力。三、采用适宜的户外区域体育活动指导策略,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1、观察调整策略所谓观察调整策略是指教师关注幼儿使用活动材料的情况,及时调整材料, 满足幼儿的探索愿望。在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时,当发现幼儿的能力增强、兴趣转移、玩法多样时,教 师 就要及时调整投放的材料,可以在投放新材料的基础上适当减少原有的材料,也可合并同类材料,提高材料的操作难度。如在“平衡区”中教师发现竹梯下放一个轮胎不能满足幼儿的运动需求,可以及时增添多个轮胎让幼儿自由摆放,发现有的幼儿在竹梯两端分别叠加了 3 个轮胎,有的幼儿在一端叠加了 3 个轮胎变成“ 斜桥” ,有的幼儿在竹梯的中央叠加

8、了 2 个轮胎变成了“竹梯 翘翘板” ,幼儿合并运用同类材料玩出了不同的方法,所以教师观察并及时调整材料能够引发幼儿更多的探索行为。2、游戏相结合策略游戏相结合策略是指教师通过指导集体游戏,为幼儿能较好进行分散活动作铺垫的指导策略。如:在玩球区中组织的集体游戏“多样玩球” 中,教师利用多种辅助材料,通过直接讲 解示范在一个梅花桩上拍球、边跳 边拍球、 绕轮 胎来回拍球等玩球方法,指导了幼儿如何使用辅助材料,拓展了幼儿玩球的方法,在分散游戏中,幼儿利用在集体游戏中已有的经验,运用更多辅助材料玩出了更多的玩法,如:有的幼儿会蹲在梅花桩上拍球;幼儿幼儿站在一个或者两个轮胎上拍球;有的幼儿用梅花桩轮胎

9、等辅助材料组组合成障碍进行绕障碍拍球的游戏等,因此集体游戏和分散游戏相结合的指导策略能有效得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3、玩伴介入策略玩伴介入策略是指幼儿在游戏中出现难以解决的困难致使游戏无法正常开展时,教师以玩伴的身份加入游戏,引导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并继续开展游戏的指导策略。幼儿在游戏中难免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即遇到“ 认知结” ,这些“ 结”的解决可能意味着在同化和顺应基础上的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也可能意味着创造性智慧的产生。此时教师以玩伴的身份加入到幼儿的活动中,能自然地溶入到游戏中,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保证游戏的正常开展,教师通过语言提示和行为暗示等方法引导幼儿突破“认知结” ,从而使幼儿

10、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幼儿探索的能力。4、鼓励肯定策略鼓励肯定策略是指在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中进行探索时,教师要及时运用不同的鼓励方法鼓励肯定幼儿的行为,使幼儿树立在运动中探索的信心,让幼儿体验到探索的乐趣,从而增强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在实践中,如发现 幼儿能用一到两种材料组合玩,教师可以运用语言激励的方法,对幼儿说:“你真棒,想出了和 别人不一样的新玩法,再试试,利用更多的材料,一定能玩出更多新方法的。 ”不仅肯定了幼儿的行为, 还引导幼儿作进一步的探索。在开展我园的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中,发现我园适宜的户外区域体育环境、科学的区域划分、材料的提供提高了幼儿的探索兴趣。适宜的户外区域体育材料和指导策略提高了幼儿的探索能力。幼儿能通过游戏, 尝试 探索、操作摆弄,去 观察、去发现 、去体会、去 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和求知欲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体育理论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