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密启用前 A】期初考试理综试题考试用时:150 分钟 满分:300 分第 I 卷 选择题(共 118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右图为人体部分内环境模式图,其中是毛细血管壁,是成熟红细胞。下列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B若营养不良、淋巴管堵塞和图中处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则可能会发生组织水肿CO 2 从中出来后在组织细胞中形成水,共穿过了 12 层磷脂双分子层D葡萄糖进入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 根据下图分析神经细胞,叙述错误的是A此图可表示突触小泡膜
2、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等载体有关C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 A 面D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空气 水界面上,与水面接触3. 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病原体初次感染人体,人体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B. 体液免疫中每个浆细胞能产生多种特定抗体C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D效应 T 细胞能直接吞噬侵入细胞的病原体4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血糖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肾上腺和胰岛 A
3、细胞的分泌活动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 B C D5艾滋病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下列关于 HIV 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HIV 病毒必须生活在活细胞内 BHIV 病毒可通过饮食、性接触、母婴、血液、接吻等途径传播 CHIV 病毒变异能力强是研制 HIV 病毒疫苗的主要困难DHIV 病毒破坏人体 T 细胞,导致机体无法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6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恶苗病是赤霉素作用的结果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脱落酸可促使老叶凋落 D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7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
4、济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 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C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 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8. 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9在 298K、101kPa 时,已知: 2H2O(g) = O2(g) + 2H2(g) H 1Cl2(g) + H2(g) = 2HCl(g) H 22Cl2(g) +2H2O(g) = 4HCl(g)+ O2(g) H 3则H 3 与H 1 和H 2 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H 3=H 1+2H 2 BH 3=H 1
5、+H 2CH 3=H 12H 2 DH 3=H 1H 210下列四种 X 溶液,均能跟盐酸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10 20mL 3mol/L 的 X 溶液 B20 30mL 2molL 的 X 溶液C20 10mL 4mol/L 的 X 溶液 D10 10mL 2mol/L 的 X 溶液11将 ag 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中的实线所示,在相同条件下,将 bg(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12在密闭容器中 A 与 B 反应生成 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 v(A) 、v(B) 、v(C)表示。已知 v(
6、A) 、v(B) 、 v(C)之间有以下关系 2v(B)=3v(A ) ,3v (C)=2 v(B )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 A+B=C B. A+3B2=CC. 3A+B=2C D. 2A+3B=2C 13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式 E=F/q 可知,在电场中的同一点A 电场强度 E 跟 F 成正比B、场强方向与检验电荷正负无关C、场强大小跟检验电荷电量成反比D、一个不带电的小球在 P 点受到的电场力为零,则 P 点的场强一定为零14下图中,A、B、C 是匀强电场中同一平面上的三个点,各点电势 A=10V、 B=-2V、 C=6V,各图中电场强度的方向表示正确的是15如图所示,描述对给定的电容器
7、充电时电量Q 、电压U 、电容C 之间相互关系的图像,其中错误的有 16两个定值电阻 R1、R 2 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 U 稳定于 12V 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 R1、R 2 的电压表接在 R1 两端(如图) ,电压表的示数为 8V如果他把此电压表改接在 R2 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A.小于 4V B.等于 4VC.大于 4V 小于 8V D.等于或大于 8V二、双项项选择题:本题共 9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5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得 6 分,只选 1 项且正确得 3 分,多选、错选、不选得 0 分。17关于电流,下列叙述正确
8、的是A、只要将导体置于电场中,导体中就有持续电流B、电源的作用可以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C、导体中没有电流时,就说明导体内部的电荷没有移动D、恒定电流是由恒定电场产生的18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 在 x轴上分布如图所示, x轴上两点 B、C 点电场强 度在x方向上的分量分别是 BE、 C,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BxE的大小大于 Cx的大小B xE的方向沿 轴正方向C电荷在 O点受到的电场力在 方向上的分量最大D负电荷沿 轴从 B移到 C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19如图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 y 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M、N 是 y 轴上的三个点,且 OM=MN,P 点在 y 轴的
9、右侧,MPON,则 AM 点的电势比 P 点的电势高B将负电荷由 O 点移动到 P 点,电场力做正功CM、N 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 O、M 两点间的电势差D在 O 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该粒子将沿 y 轴做直线运动20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 B 与一静电计相接,极板 A 接地,静电计此时指针的偏角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极板 A 向左移动一些,静电计指针偏角 变大B将极板 A 向右移动一些,静电计指针偏角 不变C将极板 A 向上移动一些,静电计指针偏角 变大D在极板间插入一块玻璃板,静电计指针偏角 变大21如图,虚线 a、b 和 c 是静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
10、电势分别为 a b 和c, a b c .带正电的粒子射入电场中,其运动轨迹如实线 KLMN 所示,由图可知A粒子从 K 到 L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B粒子从 L 到 M 的 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C粒子从 K 到 L 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D粒子从 L 到 M 的过程中,动能减小22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不用稀硫酸,改用 98%浓硫酸 B.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C.滴加少量 CuSO4 溶液 D. 加少量 CH3COONa 固体23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Sn(s,白)+2HCl(aq)= SnCl 2(aq)+H 2(g
11、) H1Sn(s,灰) +2HCl(aq)= SnCl 2(aq)+H 2(g) H2Sn(s,灰) Sn(s,白) H3 = +2.1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 1H2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 132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24右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如果该图中的 a 为下丘脑、b 为垂体、c 为甲状腺,则 c 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 a 分泌 d、b 分泌 e 具有抑制作用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
12、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 d 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D如果 a 表示抗原、b 表示吞噬细胞和 T 细胞,c 为 B 细胞,则该过程为体液免疫25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 NAA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图所示结果,下面对本实验分析或评价正确的是 A若要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进行预实验B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 c D不同浓度的 NAA 处理迎春花插条的时间应该相同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182 分)三、非选择题:26 (16 分)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丁是 A 的放大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据图分
13、析回答:(1)若甲模式中,靶腺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_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某激素的分泌,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_模式,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_。(3)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 ,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 A 处传递的主要特点是_。(4)图丁结构中中的液体成分属于 。中物质是 ,它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27. (16 分) 下图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组成的概念图,据图回答:.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由骨髓中的 分化形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 的结果。
14、.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属于图中的 (填字母),在特异性免疫中该细胞的作用 。.图中所示的以下细胞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有 (双选) 。A.记忆细胞 B. C. D.记忆 B 细胞在接触同种抗原时,能迅速 ,快速产生 与抗原结合。.抗原可经不同途径刺激相应的细胞形成效应 B 细胞,其途径有:; ;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B 细胞记忆细胞 记忆细胞 28 (16 分)如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A、B 二人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回答:(1)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曲线应是,该病人由于 细胞受损,导致 分泌不足,从而出现糖尿。(2)糖尿病患者一般会出现三种症状:由
15、于细胞内 供应不足,总感觉饥饿而多食;由于糖尿,带走大量的 ,而出现多尿、口渴、多饮现象;由于 发生障碍,使得机体内的 分解加强,导致机体逐渐消瘦,体重减轻。(3)导致 A 摄取葡萄糖一段时间后,血糖浓度下降的原因是 。 (至少答出 2 点)29. (16 分)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它的维持需要机体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共同发挥作用。请回答下列与内环境稳态有关的问题: (1)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_紊乱。(2)人体内的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有_。 (至少写出 2 种。 )(3)下图中的 A 指的是_ 。如图所示,A 分泌的调节存在着 _机制。(4)与体液
16、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反应速度_。(5)初生婴儿能够通过初乳(所谓初乳,即母体分娩后 5-7 天内产生的乳)得到免疫球蛋白,从而从母体获得免疫力。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进入婴儿的内环境要通过 层生物膜。极少数人服用初乳后出现腹泄等不良反应,此时的初乳被称为_,这种反应发生在_(填写“初次” 或“ 再次 ”)服用初乳时。30 (16 分)(1)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H2 和 1 mol I2,压强为 p(Pa),并在一定温TSH TRH 细胞代谢A甲状腺垂体下丘脑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 2(g) +I2(g)=2HI (g)H0。 (填写:加快、减慢、不变)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 1 m
17、ol H2,反应速率 ;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 1 mol N2(N 2 不参加反应) ,反应速率 ;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 1 mol N2(N 2 不参加反应) ,反应速率 ;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 1 mol H2(g )和 1 mol I2(g) ,反应速率 ;提高起始的反应温度,反应速率 。(2)将气体 A、B 置于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4A(g)十 B(g)=2C(g)反应进行到 4 s 末,测得 A 为 0.5 mol,B 为 0.4 mol,C 为 0.2 mol。则:用生成物 C 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应为 ;用反应物
18、 A 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应为 ;用反应物 B 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应为 。31 (15 分)(1)根据下列图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C 2H2(g) + 5O2(g) = 2CO2(g)H 2O(l) H1-1301.0 kJmol -1 C(s)+ O2(g) = CO2(g) H 2-393.5 kJmol -1 H 2(g)+ O2(g) = H2O(1) H 3 = -285.8 kJmol-112则反应 2C(s)+ H 2(g) = C2H2(g)的H =_。(3) 如下图所示,H 1=393.5 kJmol-1,H 2=395.4
19、 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_ _。A. C(s、石墨) = C(s、金刚石) H= +1.9 kJmol -1B.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 石墨的稳定性强于金刚石D. 1 mol 石墨的总能量比 1 mol 金刚石的总能量小 1.9 kJ32 (18 分)工业上制备 BaCl2 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 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查表得BaSO4(s) + 4C(s)4CO(g) + BaS(s) H 1 = +571.2 kJmol-1 BaSO4(s) + 2C(s)2CO2(g) + BaS(s) H 2= +226.2
20、 kJmol-1 气体用过量 NaOH 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反应 C(s) + CO2(g)2CO(g) 的 H = kJmol-1;整个模拟实验中用到的主要玻璃、陶瓷仪器为 ;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 。从安全角度考虑,整个实验中应防范 , 。33 (15 分)(1) 为比较 Fe3+和 Cu2+对 H2O2 分解的催化效果 ,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 A、图 B 所示的实验。、图 A 可通过观察_ _来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 CuSO4 改为 CuCl2 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 _。 用图 B 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需
21、测量的 数据是_ _。(2)用 50mL0.50mol/L 盐酸与 50mL0.55mol/L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 _;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H _ _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如果用 60mL0.50mol/L 盐酸与 50mL0.55mol/L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H _; (填“ 相等、不相等”)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 3H2O)代替 NaOH 溶液进行上
22、述实验,测得的H 会_。(填“偏大” 、“ 偏小 ”、“无影响”)34 (18 分)影响物质材料的电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是增大,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与之相反.某课题研究组需要研究某种材料的导电规律,他们取一根粗细均匀该种材料制作成电阻较小的元件 Z 做实验,测量元件 Z 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1) 1. 测元件 Z 的直径时,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如图所示,可知元件 Z 的直径d_10 -3m。2. 实验测得元件 Z 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元件 Z 是金属材料还是半导体材料?答: U/(V)0 0.40 0.60 0
23、.80 1.00 1.20 1.50 1.60I/(A)0 0.20 0.45 0.80 1.25 1.80 281 3.20(2)1.下图(甲)为某同学测绘额定电压为 2.5 V 小灯泡的 IU 图线实验电路图2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验电路连接成完整实验电路开关 S 闭合之前,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_(选填“A 端”“B 端”或“AB正中间”) 35 (18 分)如图,ABC 为绝缘光滑轨道, AB 部分是半径 R=40cm 的竖直半圆轨道,与水平部分相切与 B 点,BC 部分水平,整个轨道处于 E=1103V/m 的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有一小滑块质量
24、m=40g,带电量 q=1104C, g 取 10m/s2,求:(1)要使小滑块恰能通过 A 点,应在 BC 轨道上离 B 多远处静止释放(2)在上述情况下,小滑块通过 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多少、36 (18 分)如图 a 所示,为一组间距 d 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板间加有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如图 b 所示) ,设 U0 和 T 已知。A 板上 O 处有一静止的带电粒子,其带电量为 q,质量为 m(不计重力) ,在 t=0 时刻起该带电粒子受板间电场加速向 B 板运动,途中由于电场反向,粒子又向 A 板返回(粒子未曾与 B 板相碰) 。(1)当 Ux=2U0 时求带电粒子在 t=T 时刻的动能;(2)为使带电粒子在 0T 时间内能回到 O 点,U x 要大于多少?OA Bu(a)utU0UxO T/2 T 3T/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