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设计、符号,或其他能将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与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区分开来的一个特征。194.品牌名称:是能够发声地说出的那部分品牌内容,通常是一种产品唯一用以区分的特征。195.品牌标志:是指品牌中可以被认识,但不能用语言称呼的部分。196.商标:是一种法定的标志,表示拥有者对品牌或品牌中的一部分拥有专有权,并从法律上禁止他人使用。197.统一品牌策略:指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都采用同一种品牌推入市场,采用此策略的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且该商标在市场已获得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198.个别品牌:是指一个企业的各种药品分别采用不同的品牌,主要有两种形式:药品分别名
2、或各类药品分别命名。199.扩展品牌:就是企业用一个现有的品牌名称作为其改良药品或新药品品牌的一部分,而这些升级药品或新药品恰好又同现有的品牌是同一类的药品。200.多品牌:即在一种产品上运用两个或更多的品牌。201.包装:是产品有形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品的外在质量,是消费者选择购买的重要依据。202.类似包装策略:又称包装的标准化。指企业对自己生产的系列产品采用统一的包装模式,即在产品包装的图案、颜色、造型和标记等方面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类似或一致的特征,使人一见就知道是某家企业的系列产品。203.系列包装策略:又称配套包装策略,即按照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将若干用途上相关联的产品放在同一个包装
3、内。204.附赠品包装策略:是指在商品包装内或包装上附些实物或奖券,或产品包装本身就可以用来兑换奖品,以吸引消费者购买本企业的产品,促进重复购买。205.再使用包装策略:指包装内的产品使用完后,包装物还可以用于其他用途。206.改变包装策略:是指采用新的包装设计、包装技术、包装材料,更新或放弃原有的产品包装。207.品牌再定位:又称新品牌策略,是指由于顾客的偏好发生转移,或竞争者推出某一新品牌,使该产品市场份额下降等原因,使得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情况发生了变化,企业全部或局部调整品牌在市场上的最初定位。208.品牌特许:是指通过特许协议,企业允许其他机构把自己的品牌用于其他机构的产品中,并收取一
4、定的特许费用。209.医药企业生产成本:是医药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支出的全部生产费用,是从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生产者所消耗的劳动的价值转化而来。210.销售成本:是商品流通领域中的广告、推销费用。211.储运成本:是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所必须的运输和储存费用。212.机会成本:是医药企业从事某一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及应取得的收益。213.需求价格弹性:是表明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求数量变动程度。214.交叉弹性:是用来衡量一种产品的价格变动影响到另一种产品需求量的变动程度。215.需求收入弹性:主要说明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216.完全竞争:所谓完全竞争也称自由竞争
5、,它是一种理想化了的极端情况。217.不完全竞争:它介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它是现实中存在的典型的市场竞争情况。218.完全垄断:它是完全竞争的反面,是指一种医药产品的供应完全由独家控制,形成独占市场。219.浮动定价:是指国家规定医药产品的基准价格、浮动幅度和方向,由医药企业在规定的范围内自主作价。220.比率控制定价:它是指国家规定医药产品的差价率、利润率与最高限价范围,由医药企业自行灵活地确定价格。221.行业定价:是指为了避免同行业医药企业在生产和流通中盲目竞争,国家采取计划指导,由同行营销者共同协商制订医药产品的统一价格,并由协商者共同遵守执行。222.折扣折让:是降价的特殊形式
6、,是指在原定价格基础上给予购买者一定的价格优惠,以吸引其购买的一种价格策略。223.现款折扣:是对迅速支付账款的购买者的价格优惠,因此也叫付款期折扣。224.数量折扣:是指企业对购买药品数量大的顾客给予价格优惠。225.贸易折扣:又称功能折扣、同业折扣或中间商折扣等,是指企业根据中间商担负的不同功能及对企业贡献的大小来给予不同的折扣优待。226.季节折扣:是对在淡季购买药品的购买者的价格优惠。227.促销折让:是指生产企业对为其药品进行广告宣传、布置专用橱窗等促销活动的中间商给予减价或津贴,作为对其开展促销活动的报酬,以鼓励中间商积极宣传本企业的药品。228.差异定价策略:是指对同一药品或服务
7、,根据流通环节、销售对象、时间或地点等方面的不同,制定不同价格的一种策略。229.心理定价策略:企业运用心理学原理,针对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来确定药品价格的一种策略。230.整数定价:又叫偶数定价,是指在制定药品价格时,不保留价格尾数的零头,而是向上进位取整数。231.尾数定价:又称奇数定价、非整数定价,是指在确定药品价格时保留价格尾数上的零头,而不进位成整数。232.声望定位:是利用企业的信誉,或是为了树立药品的高档形象,故意将某些药品的价格制定得比一般药品高,以迎合消费者的“价高质必优”的心理。233.习惯定价:有些药品的功能、质量、替代品等情况已为消费者所熟悉,而且消费者对其价
8、格已习以为常,家喻户晓。234.产地价格:也叫离岸价格,是指企业在制定药品价格时,只考虑药品装上运输工具之前即交货前的费用,其他一切费用一律由买方负担的一种定价策略。235.统一运送价格:是指企业对不同地区的买主,无论路程远近,都由企业将药品运送到买主所在地,并收取同样的运费。236.分区运送价格:是指企业将整个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根据这些区域的距离远近及运费不同,对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价格。237.基点价格:是指企业选择几个城市作为定价的基准点,然后按照离买主最近的城市到买主所在地的运费加上产地价格,形成药品的价格,它不管药品实际是从哪个城市起运的。238.运费价格补贴:是指企业对距离较远
9、的买主收取低于实际运费的运价,以使这种药品的到货价不高于买主附近企业的到货价,实际就是企业给予买主一定的运费补贴。239.招徕定价:是利用消费者求廉的心理,将药品的价格定得很低,以刺激和招徕消费者的购买。240.特殊定价:是在某些特殊的季节,节假日或特殊活动时采取减价行动,借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购买药品。241.心理折扣:就是故意先把药品价格定得很高,然后大幅度降价出售,使消费者心理上产生非常便宜的感觉。242.医药促销:是指医药企业通过人员推销和非人员方式将医药产品或所提供的服务以及医药企业的信息与潜在顾客进行信息沟通,引发并刺激对医药企业及医药产品或所提供的服务产生兴趣、好感与信任,进而作
10、出购买决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243.促销对象:是医药企业促销行为直接指向的个人或组织,他们对医药企业促销活动中传递的有关产品的信息感兴趣,可能是企业的现实顾客或潜在顾客。244.设计信息:是医药企业将要促销的有关信息有效表达出来的过程。245.医药人员推销:又称直接推销,是指医药企业派出营销代表直接与中间商、现实或潜在顾客进行面对面接触、洽商,通过双向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促进商品和服务的销售,并且通过信息的反馈来发现和满足顾客需求的促销方式。246.医药代表:是隶属于医药品生产或经营公司,以正确使用和普及医药品为目的,代表公司同医疗人员接触,提供有关医药品的质量、有效性、安全性等信息服务并负责
11、信息收集、信息传递等工作的业务人员。247.群体销售:即个体向一个客户群体推销产品的过程。248.广告:企业按照一定的预算方式,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通过不同的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告示等)对产品进行广泛宣传的一种促销方式。249.沟通效果评估:是指广告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信息沟通效果。250.公共关系:一种隐性的促销方式,它是以长期目标为主的间接性促销手段。251.营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劳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而相互配合起来的一系列组织。252.医药产品营销渠道:是医药产品从医药企业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所经过的途径。253.中间商:是通过医药商品买卖或提供服务来促成医药商品的买卖的经济组织。
12、254.商流:是指医药产品从生产领域或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的一系列买卖交易活动。255.物流:是指医药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的一系列产品实体运动。256.货流币:是指医药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者转移的交易活动中所发生的货币活动。257.医药批发商:是专业从事购进医药产品,再转售给其他药品企业用作转售或生产加工的处于中间环节的企业。258.零售:是指包括所有向最终消费者直接销售商品和服务,以供其作个人及商业性用途的活动。259.水平冲突:是指同一分销渠道上同一层次的中间商之间的利益冲突。260.垂直冲突:是指渠道系统中不同层次的成员之间的冲突。261.多渠道冲突:是指制造商建立了两个或
13、两个以上的分销渠道,并互相向同一市场出售其产品或服务时发生竞争。262.串货管理:是指通路中代理商、经销商以低于企业规定的价格在授权范围之外的区域进行销售的行为。263.关系营销:以系统论为基本指导思想,将企业置身于社会经济大环境中考察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认为企业营销乃是一个与消费者、竞争者、供应商、分销商、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264.绿色营销:也称为“生态营销”或“环境营销” ,它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谋求顾客利益、社会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协调,其特点是既要充分满足顾客需求,实现企业利润目标,又要注意自然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265.网络营销:是通过互联网络、电
14、脑通信和数字交换式媒体的作用来实现组织营销目标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266.DTC(direct-to-consumer):是指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营销模式,它包括任何以终端消费者为目标而进行的传播活动。267.DFC(direct-from-consumer ):是指企业直接向药品的最终用户收集信息的营销模式,是与 DTC 相对应的市场研究模式。268.DTC 广告: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广告。269.知识营销:指针对医药商品目标消费者的需要以及潜在消费者的需要,通过互动形式进行医药商品知识的传播,达到由品牌宣传和商品知识传播来促进销售的目的。270.联盟营销:是企业在分析其营销环境的前提下,为达到降
15、低企业营销风险、共同拥有市场、资源共享等目的,而与其他企业采取的联合开拓市场、联合开发新产品、联合使用商标及品牌等一系列利益共享的营销行为。271.营销网络:根据在价值链上环节的不同位置,联盟营销重在互相利用联盟伙伴间各自价值体系中的下游环节。272.股权式联盟:是由各成员作为股东共同创立的,其拥有独立的资产、人事和管理权限。273.医药国际市场营销:是指医药企业的跨国市场营销,即医药企业从国际市场的需求出发,开发合适的产品、选择合适的渠道、制定合适的价格和进行合适的促销,以满足国际用户的需要和在国际市场上取得创汇效益。274.信用风险:即由于对对方的资信了解不够而带来的风险。275.商业风险
16、:即进口方往往以各种理由拒收货物,从而造成商业风险。276.汇兑风险:是指国际结算中所采用的货币因其汇率发生变化所带来的风险。277.价格风险:是指因合同签订后,医药产品的价格产生变动,尤其是一些原料或能源的价格变动而给医药企业带来的风险。278.运输风险:是指在国际货物运输中由于路途遥远、运输期长而带来的风险,包括货物损失风险和误期风险。279.政治风险:是指由于产品销售国的政局或政策变化给医药企业所带来的风险。280.直接出口:是指医药企业独立承担一切出口业务而不必通过国内的专业外贸公司。281.间接出口:就是医药企业通过本国的中间商向国际市场出口医药产品,它是医药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最常
17、用的方式。282.许可协议:就是一家外资企业向目标国企业授权生产或销售某种产品的契约行为。283.特许经营:是许可协议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指企业特许人将其工业产权的使用权以及经营风格、管理方法转让给国外企业持证人,持证人按特许人的经营风格、管理方法从事经营业务活动。284.合资经营:是指我国医药企业和外国投资者或两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按一定比例共同投资兴办企业并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共同生产、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联合企业。285.独资经营:是指企业在国外单独投资建立拥有全部股权的企业,独立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286.补偿贸易:是买方以贷款形式购进机器设备、技术知识、专利等,在
18、一定时期由买方生产的产品或双方商定的其他商品清偿贷款的一种贸易方式。287.产品返销:即进口设备和专利技术的一方,在签约贷款时,必须承诺在协议期内向对方购买一定数量不一定是由进口的设备或技术生产出来的直接产品,而可以用其他产品进行偿付。288.互购:即出口设备和专利技术的一方,在签约贷款时,必须承诺在协议期内向对方购买一定数量不一定是由进口的设备或技术生产出来的直接产品,而可以用其他产品进行偿付。289.部分补偿:即进口设备和专利技术方的贷款,部分用产品偿还,部分用货币偿还。290.易货贸易:是以价值相等的医药商品直接交换。291.加工进入方式:是利用国外原材料,经过生产加工重新进入国际市场。
19、292.来料加工:就是由国外委托方提供的原料、材料和辅料,必要时也可提供某些设备,按照委托方的品质、规格、剂型等要求进行生产加工,成品按规定时间交给委托方销售。293.全新产品策略:是指医药企业为了适应国外目标市场的需要和偏好,研发开发与老产品不同的全新产品投放到国际市场当中去,从而占领国际市场。294.统一定价策略:是指医药企业的同一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采用同一种价格。295.多元化定价策略:是指医药企业对同一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采用不同的价格。296.控制定价策略:是指医药企业对同一产品既不采用同一价格,也不完全放手让各个子公司独立定价的策略。297.转移价格策略:是指医药企业通过母公司与子公司、
20、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转移产品时确定某种内部转移价格,以实现全球利益最大化。298.窄渠道策略:又称独家经营策略。它是指进入国际市场的医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给予中间商在一定时期内独家销售医药产品的权利。299.宽渠道策略:又称广泛性分销渠道策略。它是指医药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直到最终消费者的各个层次的环节中,尽可能多地选择中间商来推销其产品。300.长渠道策略:又称多环节渠道策略。指医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环节的中间商为其推销医药产品的渠道策略。301.短渠道策略:指医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直接与国外零售商或用户从事交易的渠道策略。302.人员推销策略:是指由医药企业派出专职或兼职推销人员直接与外国消费者或用户接触、洽谈、宣传、介绍医药产品和劳务,以实现销售目的的活动过程。(以上是第十章至第十五章的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