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篇 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苏轼考情搜索:2015 年 A 卷以单篇形式考查。版本导航:人教版:八年级(上)第 27 课 鄂教版:八年级(下)第 25 课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2015A水空明,水中藻、荇(xn)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015A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 , 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
2、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第 1 层:点明时间、地点、人物和“夜游”的起因。“欣然”写其兴奋喜悦之情, “念”由“行”转化而来,写出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第 2 层:写景抒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文章中心】本文是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文章仅用 84字,就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来源:学优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