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十 名篇名句默写1(2015山西中考)默写。(1)潮平两岸阔,_。( 王湾次北固山下)(2)但愿人长久,_。( 苏轼水调歌头)(3)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4)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_”。(5)周敦颐爱莲说中最能体现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品格的名句是 “_”。(6)思乡、离愁是永恒的话题。崔颢在黄鹤楼中吟咏道: “_”;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 中感慨道:“夕阳西下, _”;李煜在 相见欢中长叹道:“_,是离愁”。2(2015福州中考)古诗文默写。(1)何当共剪西窗烛,_。( 李商隐夜雨寄北)(2)会当凌绝顶,_。( 杜甫望岳)(3
2、)_,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自古逢秋悲寂寥,_。( 刘禹锡秋词)(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 诗经蒹葭)(6)醉里挑灯看剑,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_”体现了作者超越个人忧乐的宽广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3(2015丽水中考)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一起吟诵文天祥的 过零丁洋,其中“_,_”,不禁让我们想起中华民族的那段悲惨历史,也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深刻道理。4(2015衡阳中考)古诗文默写。(1)子曰:“_,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十
3、则)(2)人有悲欢离合,_,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3)人生自古谁无死?_。( 文天祥过零丁洋)(4)_,佳木秀而繁阴,_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5)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新事物终将替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_,_。5(2015天津中考)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2)东风不与周郎便,_。( 杜牧赤壁)(3)江山如此多娇,_。( 毛泽东沁园春雪)(4)己所不欲,_。( 论语卫灵公)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5)过零丁洋中“_?_ ”两句诗表明了诗人文天祥以死明志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6(2
4、015益阳中考)按要求填空。(1)_,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浊酒一杯家万里,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来源:gkstk.Com(5)他并不是为钓鱼而钓鱼,他钓鱼不过是为了修养身心,真可谓“_” 。(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回答)7(2015十堰中考)默写。(1)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_ ,_”一联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解释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2)现在,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的“_ ,_”来形容对事业的执着奉献,表达赞美之情。8(2015陕
5、西中考)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 题 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 。(1)树木丛生,_。( 曹操观沧海)(2)兴,百姓苦;_。(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3)其真无马邪?_。( 韩愈马说)(4)_,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来源:学优高考网(5)_,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6)_,行道之人弗受。( 鱼我所欲也)(7)客路青山外,_。( 王湾次北固山下)(8)望长城内外,_。( 毛泽东沁园春雪)(9)_,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郭沫若雷电颂)(10)_,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9(2015南京中考)用诗文原句填空。(1)采菊东篱下,_。(
6、 陶渊明饮酒(其五)(2)会当凌绝顶,_。( 杜甫望岳)(3)_,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停车坐爱枫林晚,_。( 杜牧山行)(5)过尽千帆皆不是,_。( 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6)_,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7)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10(2015杭州中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做四小题)来源:gkstk.Com(1)关关雎鸠,_。窈窕淑女,_。(诗经 关雎)(2)_,草色遥看近却无。_,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持节云中,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吾日三省吾身:_?_ ?传不习乎?(论语 学而)(5)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 。(陶渊明桃花源记)11(2015成都中考)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1)天时不如地利,_。( 孟子)(2)几处早莺争暖树,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_?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12(2015兰州中考)默写。(1)江山代有才人出,_。(赵翼论诗)(2)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 。(诸葛亮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