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余江一中2016 届 高 三 第 二 次模 拟 考 试 历 史 试卷 命题:蔡丹伟 审题:熊根照 25 2 50 1 A B C D 2 1 3 2 6 1 2 3 9 3 16 1 6 1 4 1 10 1 3 :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6 A B C D 7 A B C D 8 A. B 1787 C. 1871 D 1875 9“聪明 才智人 士为了 从这一条 窄窄缝 隙进入 政 府,不得 不把全 部生命 消 磨在九 经的 九本儒 书 之 中,再也 没有精 力谋革 命 了。 ”材 料主要 反映了 科 举制度的 实行有 利于 A 提高
2、政 府 行政效率 B 扩大统治 阶级基 础 C提高官 员文化 素质 D 稳定社会 统治秩 序 10抗战 胜利后 ,重庆 政 协制定的 宪法提 到: “ 中 华民国人 民,无 分男女 、 宗教 、种 族、阶 级、党 派 , 在法律一 律平等 。依据 省 县自治通 则,制 定省自 治 法 全 国陆海 空军, 须 超出于个 人、地 域及党 派 关系以外 ,效忠 国家, 爱 护人民 任何 党派及 个 人,不得 以武装 力量 为政 争之工具 。 ”这 体现的 原则是 来源: 学, 科, 网Z,X,X,K A.民主共 和、地 方自治 、 党政分离 B.民主 共和、 分权制衡 、党政 军分离 C.人人平 等
3、、分 权制衡 、 党政分离 D.人人 平等、 地方自治 、党政 军分离 11 A B C D 12一位 学者这 样描述 中 国近代社 会: “ 上层的 知 识界自 1840 年以 后不断 涌现出关 心国家 大事的 开 明人 物,他们 善于发 现问题 , 勇于实践 ;下层 则是广 大 农民 ,他们永远 怀恋着 土 地,只关 心乡村 生活和 传统。这 两个世 界间没 有 了解、没 有交往 、没有 宽 恕。 ”下 列事件 不能印 证 以上观点 的是 A戊戌变 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 运动 D 国 民革命 运 动 13某同 学在进 行研究 性 学习中, 引用了 下组数 据 。结合所 学知识 ,判
4、断 他 可能研究 的主题 是 A.中国古 代专制 主义不 断 加强 B.中 国古代地 方行政 制度的 变 迁 C.中国古 代中央 集权不 断 加强 D.中 国古代监 察制度 的演进 14历史 研究强 调 “ 论 从 史出 ”, 下列选 项中, 材 料与结论 之间逻 辑关系 正 确的是 材 料 结 论 顺 德 县 志 载 :1853 年,“ 女布( 指 土 布) 遍 于 县 市 , 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 半 ” 中 国 东 南 沿 海 地 区 自 然 经济解体 据夏口县志统计,光绪十四年(1888) 汉 口 镇 人 口 仅 18 万,而至 民国初 年竟 增至 120 万
5、,20 年余间 增长近 6 倍。 19 世纪 末 20 世 纪初汉 口 地 区 城 市 化 进 程 发 展 迅 速 谭 嗣 同 愤 怒 地 谴 责 专 制 君 主 是 “ 大盗 ” , 号 召 人 们 冲 破 君主和伦 常的网 罗,同 封 建束缚彻 底决裂 。 谭 嗣 同 主 张 推 翻 封 建 君 主,实现 共和政 体。 南京临时政府法令规定: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 “ 公 权 ”和居 住、言 论、出 版 、集会等 “私权 ” 。 南 京 临 时 政 府 实 行 了 三 权分立的 权力分 配原则 15旧 唐书 薛登传 载: “开 皇中, 李谔论 之 于文帝曰 : 魏 之三祖 , 更好文词 ,忽
6、人 君之大 道 , 好雕虫小 艺。 代俗 以 此相高, 朝廷以 兹擢士 。 故文笔日 烦,其 政日乱 。 帝纳李 谔之策 。 ”材料 表明隋初 实行科 举制的 直 接目的是 A打击豪 强势力 以促进 统一 B 防止 重臣专 权以巩固 皇权 C改变文 风以选 拔实用 人才 D 弘扬 儒家思 想以笼络 士心 16马克 垚在 世界文 明 史中说 : “美 国的民 主 之所以能 够做到 原则 民 主 与 程序民 主 并重, 主要就是 因为它 产生于 对 英法政治 文化民 主性精 华 的综合。 这种综 合并不 容 易:它是 人们通 过许许 多 多的妥协 来完成 的。 ” 引文 表达的 深层含 义是 A美
7、国照 搬了英 国、法 国的民主 模式 B 美国的 民主突 出了民 权 C政治妥 协对实 现民主 的重要性 D 主张继 续大规 模的社 会 变革 17. A B C D 18. A B C D 19. 1545 1800 60000 226 1500 20 A B C D 20 1 993 13 650 A B C D 21. 20 50 A 奉行“ 一边倒 ”外交 政策,捍 卫社会 主义阵 营 B 提出“ 求同存 异 ” 方 针,加强 同亚非 各国联 系 C 倡导多 边外交 ,建立 新型区域 合作组 织 D 重申和 平共处 五项原 则,发展 与新兴 民族独 立 国家关系 22.1959 A B
8、 12 C D 23 1854 4 A B C D 24 A B C D : & & Z&X&X&K 25 20 30 A B C D 3 26 18 , 27 20 28 12 50 26阅读 下列材 料 (18 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牵制权力的制度要说简单,一句话就能概括,就是台谏制度。所谓 “ 台 ” 就 是 御 史台, “谏” 就是谏官 , 御史是监察百 官的,谏 官 是对皇帝进言 的,也可 以 说是对皇帝进 行监督的。 中国古代很重视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很早就有监察系统、御史制度、弹劾制度。 摘编自中国古代反腐败的三种方法 材料二 孔子说: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
9、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 正,虽令不从 ”。诸葛 亮 据此指出: “ 非法不言 , 非道不行,上 之所为, 人 之所詹也。夫 释己教人, 是为逆政;正 己教人, 是 为顺政。故人 君先正其 身 ,然后乃行其 令。身不 正 则令不从,令 不从则生变 乱。 ” 材料三 “ 大臣法,小臣 廉 ” ,“大臣贪浊而日在 高位,则小臣得于观感之 下者,将无不唯利是 图 矣。京官 贪浊而 安处无 事 ,则外官 被其鼓 动饮风 者 ,亦无不 唯利是 图矣 ” 。 材料四 历来的统治者都说要反贪,但是在专制制度下往往成效 不彰,处在衰败时期的清帝国更是如此。原因如下。第一,有些行贿受贿活动已成为官场习惯,
10、人人如此,法理和是非界限已经 模 糊。第二 “ 近日言 官 卖折之风甚火 。 大 抵 皆以贿赂陈奏 者也。明言官多争意 气,今朝言 官多因贿赂,可耻之甚! ” 第三,没有独立的司法和监察系统,它们都不过是行政系统的附属 物。最后的裁 决权掌握在 专政政权的最 高统治层特 别是皇帝、皇 太后手中 第四,社 会生活没 有 民主化, 民众维 护自己 权 益的现代 公民意 识没有 形 成,也没 有形成 强有力 的 独立的新 闻舆论 监督。 摘编 自 袁伟时 帝国落 日:晚 清 大变局 (1 )根据 材料一 ,概括 其核心观 点,并 结合所 学 知识举出 两个实 例进行 佐 证。(6 分) (2 )据材
11、料二,诸葛 亮 认为建立廉洁政府的 首要 前提是什么?材料三 中提 出的反贪思路是什么 ?为 什么?(6 分) (3 )据材 料四, 概括晚 清政府反 贪成效 不彰的 原 因。(6 分) 27 (20 分) 19 80 80 80 6 3 : Z X X K “ ” 700 640 50 7 8 50 8 9 19 90 34 0 00 9 000 10 810 ( 2 000 ) 5 500 6 000 16 000 20 000 27 250 ( 100 ) 19 ( ) (1) 19 80 (3 ) (3 ) (2) (3 ) 19 90 (3 ) (3) 19 (8 ) 28阅读 下列
12、材 料,回 答 为题(12 分) 以下 为王家 范、张 耕 华、陈江 编著的 大学 中 国史的 相关目 录: 第九章 君主集 权的帝 国体制: 明 2016 答案 1-10 D A C B D C A D D D 11-20 B D C B C C A B B C 21-25 D C C A B 26 (1 ) 核 心 观 点 : 通 过 监 察 系 统 、 御 史 制 度 、 弹 劾 制 度 加 强 对 权 力 的 监 督 制 约 。 (2 分) 佐证:秦朝设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代设立刺史,成为地方专职监察官员;宋代在 地方设置通判监察地方长官。(4 分,任答 2 点即可) (2 )
13、前提:最高统治者自己要首先做到廉洁自律,方能贯彻政令,建立廉洁政府。2 分 思路:治贪以高官为重点。2 分 原因:高官影响大,对下面起示范作用,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的形成。2 分 (3 ) 原 因 : 行 贿 受 贿 成 为 官 场 习 惯 ; 反 贪 人 员 本 身 贪 腐 ; 缺 乏 独 立 的 司 法 和 监 察 系 统 ; 缺 乏民主和舆论监督。6 分 27(1) 经济发 进 击 经 济 (3 ) 资 义发 剧 对华 经济 (3 ) (2)19 纪 资 办 坞 (3 ) 时 务 业 资 发 业 (3 ) (3) 规 规 东 长 业 轻 业为 资 义 势 压 缚 ( 2 对 ) 28 2 ), 4 2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