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全卷共 8 页,23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友情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第卷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犀利(x) 污秽(su ) 稽首(q) 睥睨(p l)B、旁骛 (w) 馈赠(gu) 璀璨 (cu) 尴尬(gng g) C、翡翠( fi ) 禁锢(g) 忐忑(tn) 侏儒(zh r)D、亵渎(d) 迸射(bng) 脂粉奁(lin) 蜿蜒(wng yn)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油然而生 粗制烂造 繁花似锦 胜气凌人B、无可质疑 黯然失色 正经危坐 海誓山盟C、冥思遐想 广袤
2、无垠 恪尽职守 抑扬顿挫D、诚惶诚恐 托泥带水 长吁短叹 不可名状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双汇“瘦肉精”事件再次爆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B、夏天的平潭,青山绿水,凉风习习,真是人们避暑的好季节。C、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D、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藤野先生是作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章。作者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并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B、 海燕这首散文诗借“海燕”象征英勇
3、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一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C、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唐朝文学家韩愈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作者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D、我的第一本书中的“第一本书”既指那半本课本,也指 “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5、下列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主 人 日 再 食 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第卷 非选择题
4、(共 90 分)一、积累与运用(19 分)6、默写。( 10 分)(1)树树皆秋色, 。(2)念天地之悠悠, 。(3) ,胜作一书生。 (5) ,谁言天地宽。鸡声茅店月, 。 (温庭筠商山早行 )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哲理的句子:, 。(6)与水调歌头 中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7)请默写出吟咏春天的古诗词两句(上下连续的完整句), 。3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4 分)探监的日子到了,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来探望儿子。在探监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葵
5、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仁,手开始抖。母亲亦无言无语,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多少开支才凑足路费。来前,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再在煤油灯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仁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嗑亮了多少个夜晚。在所有探监的人当中,他母亲的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千言万语。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2 分)(2)这个事例被贴上 【母爱论坛 】后,引起了网友对母爱的热议。下面是网友的跟帖评论,请你以“
6、网友寸草心”的身份也写几句话进行跟帖。(2 分)网友三春晖:母爱是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帮助你找好重心,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原野。网友寸草心: 8、名著阅读(5 分)(1)这一夜我的睡眠很不好,希望和恐惧轮流地在我心中转来转去。我起来好几次最后可纪念的 8 月 19 日那天,早晨六点,客厅门打开,尼摩船长进来,他对我说“到自由通行的海了!” 。上面文字出自名著 ,尼摩船长的话表明此时他们已经摆脱了困境,他们遇到的这个困境是: (3 分)( 2) 尼 摩 船 长 最 后 成 功 地 带 领 同 伴 “走 ”出 了 这 个 困 境 , 从 中 可 以 看 出 他 是 一 个 怎样 的 人
7、? ( 3 分 )4二、阅读理解(31 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 13 题(18 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
8、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2 分)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 分)媵人持汤沃灌( ) 同舍生皆被绮绣( )腰白玉之环 ( )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12、作者说“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作者“卒获有所闻”的原因
9、是什么?(3 分)513、请简析上文第二段的对比写法及作用。 (3 分)14、请从你的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2 分)(二)阅读下列短文,完成 14-18 题(14 分)难 题听见敲门声,我迅速拉开门,一位老人背着背篓佝偻着腰站在走廊上,头差不多着了地,像一张拉满弦的弓,正对着楼道天花板。 我俯身一看,竟是幺叔! 我忙拉幺叔进屋里坐。他说什么也不肯进来,说:“农村人,家里穷,没什么好送的,刚宰了年猪,给你送了一块肉,不多,你可别嫌弃不要哦。 ” 我一向爽快,也就毫不客气地说“幺叔,您送的哪有不要的理儿,肉我收下了,您可要在侄子家多玩几天。 ” “还玩?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一个人
10、过,家里连看门的都没有,虽没有什么东西可偷,可牲口这些活玩意儿还等着我去伺候呢。不回去不行!” 我拉了几次都没拗过他,只得让他走。 我准备为他找辆车,他回去可有二十多里路,而且全是上山路。但他死活也不让我去找车。他说:“你给我找车,我就又欠了你一个人情了,我老了,没能力还情了,你不要给我出难题哦。 ” 我一下子愣住了。他给我送猪肉,该不是为了还所谓的人情吧。 去年春天,他进城买化肥,六十多岁的人了,背一袋八十多斤的化肥,就像蜗牛一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封线6样趴在地上慢慢蠕动。看他着实吃力、可怜,我就找了辆吉普车把他送回了家。 这次,他把话说绝了:“你找了车,打死我也不坐!” 我只好望着他
11、的背影,看他慢慢地消失在我的视线里。 幺叔实际上与我毫无血缘关系。我年少时,与他同居一个村落,他长我三十多岁,我便一直叫着他幺叔。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幺叔老了。这二十多年里,我每年总要回家乡几趟,去看望二哥。但每次都是匆匆去匆匆回,连多看家乡一眼的功夫都没有,自然也就经常好多年不见幺叔一面。听二哥说,养老院接幺叔去,他说不自由,硬要一个人过。 今年春节前回家乡,与二哥谈起幺叔,我说他送了我一块猪肉,我无论如何要去给他拜个年。二哥说:“你千万别去,他说了,他给你送年猪肉是为了还你找车送他的情,你再去,不是又给他出难题吗?他不是又要一直在心里惦挂着给你还情吗?” 二哥的话印证了我以前的猜测。不过,
12、我没听二哥的,我也不愿欠下别人的情。第二天一大早,我捏着两百元钱去了幺叔家。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呀,一间房,一张灰不溜秋的满是坑坑洼洼的桌子摆在同样坑坑洼洼的屋子的中央。他正孤零零地一人坐在桌前吃饭,见了我,便忙着架火烧水泡茶。为了不耽搁幺叔吃饭,我忙向他说明来意:“本来是想给您买点年货的,可我买不好,您就自己看着买吧。 ”幺叔说什么也不肯收下,推桑了半天,我说出一句气话才最终让他妥协。 回到二哥家,早饭正熟,边吃饭边与二哥二嫂对幺叔的境遇和为人唏嘘不已。二哥说:“我敢打赌,最迟不会超过明年春上,幺叔又会到你那儿去还情。 ” 正说着,幺叔来了,他却不进屋,二哥拉他吃饭,他更不肯,说:“刚吃了,立
13、雄见着的。 ”二哥拉他喝酒,平生最喜欢咂二两的他说什么也不肯就坐。二哥知道,幺叔是怕喝了他的酒难以还情,便不再强拉。 幺叔说给我提了几个鸡蛋,不多,等明年鸡下蛋下得多了再给我送去。放下鸡蛋,幺叔便颤颤巍巍地走了。 我只好望着幺叔的背影发呆。二哥说,回屋吃饭吧,你又不是不知道,农村人都这样,再穷,也不愿欠别人的情, 欠情如欠债,头顶锅儿卖 ,特别是老年人,更怕欠人情还不上。幺叔明年再给你送鸡蛋时你就不要再为难他了。 7我“噢”了一声,怔在那里,一时不知说什么好。14、文章围绕“人情” ,主要记述了我和幺叔交往的哪两件事?(2 分)事例一: 事例二: 15、文章第 14 段“二哥的话印证了我以前的
14、猜测” , “我以前的猜测”是什么?(2 分)16、文中有不少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请简要赏析第(9)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去年春天,他进城买化肥,六十多岁的人了,背一包八十斤的化肥就像蜗牛一样趴在地上慢慢蠕动。17、 从全文看,你认为幺叔是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3 分)18、读了本文,有人认为幺叔这种“欠情必还” 的行为值得提倡;也有人认为幺叔这种“欠情必还” 的行为太极端,不值得提倡;你同意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4 分)(三)阅读下列短文,完成 19-22 题。 (10 分)生 如 胡 杨朋友,让我们穿越亘古的洪荒,穿越钢筋水泥筑就的屏障,脱去红尘华美8的衣裳,赤裸着我们的
15、双臂,赤裸着我们的胸膛,一起去大漠,去跪拜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胡杨。你看那戈壁荒漠,沙砾飞扬;你听那风沙呼啸,肆虐张狂,而胡杨,却在沙漠上站成了一道永恒的风景,一座永恒的雕像。他孤独地承接荒漠的风剑刀霜,用无悔的守望、执著的生长表达对生命的渴望,他努力地深扎根系,努力的繁衍梦想。他高昂着灰褐色的扭曲的头颅向天高歌,与自然、与生死较量。他用自己感天动地的悲壮,昭示生命的律动、生命的坚强和生命的歌唱。你也许曾在患得患失中黯然神伤,你也许曾在奔波的路上迷失了心的方向,你也许正在世俗的纷扰中无法抑制膨胀的欲望,那你就来大漠吧,来看一看寸草不生的戈壁滩,看一看生长在戈壁滩上的高傲的胡杨。看到他
16、,你会瞬间悟出,生命不在于日短夜长,而在于在每个章节都要尽显英雄气概、尽显精彩和辉煌,都要活得筋骨铮硬,都要活得凛然豪放。也许有一天,胡杨也会倒成一弯古道,一抹斜阳,但胡杨不倒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给我们挑战苦难、战胜命运的勇气和力量。让我们用胡杨撑起的希望,对抗风霜,对抗雨露,对抗生命的迷茫,对抗死的恐慌。做人当如胡杨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19、认真阅读文本,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2 分)(1)胡杨的生活环境是: (2)胡杨的生存状态是: 20、 请谈谈你对第段划线句“他高昂着灰褐色的扭曲的头颅向天高歌,与自然、与生死较量。 ”的理解。 (2 分)21、本文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 作者用“胡杨”这一形象,是在召唤我们 ( 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3 分)922、仿照下列句式,再写一句, 谈谈你对生命的感悟。 (3 分)生命不在于日短夜长,而在于在每个章节都要尽显精彩和辉煌。生命 23、作文(40 分)请以“ 笑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填上:爸爸、老师、小草、大海) 。2、要有真情实感,不少于 600 字。3、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4、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