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初中生物芽的类型和结构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生物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提前准备好各种各样的芽;体现芽的类型和结构多媒体课件;实验用具。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说出芽的种类,描述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结果。2、了解顶芽和侧芽的关系,理解顶端优势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3、描述木本植物茎的大致结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获取信息的能力;尝试观察、比较、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教学重点: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教学难点:枝芽的基
2、本结构和发育教材分析(一)教学分析: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叶芽的结构息息相关,叶芽的结构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实际上,叶芽就是尚未展开的枝条。也就是说,茎是由叶芽发育成的。只有弄清叶芽的结构,才能更好的了解茎与芽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为后续知识的把握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节内容通过学习芽的类型,让学生了解芽的分类方法和芽的种类;通过观察枝芽的结构,推断枝芽的发育;以及了解顶端优势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本节的重点知识是叶芽的结构,关键是指导学生做好实验。本节的难点是叶芽的发育,叶芽的发育过程是一个相对缓慢的、动态的、变化的过程。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原因,会造成一些学生理解上的困难。顶端优势的知识是比较抽象而生疏的,从
3、学生的知识基础看,理解这些知识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程序:一、 创设问题情景【百度视频】美丽的大自然:http:/ 提出问题质疑:它们的出现都与谁的发育有关?让学生在上课初始便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中来,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程度。三、【学习导航】活动一:分组观察带芽的杨树和柳树的枝条,分辨出顶芽,侧芽,叶芽和花芽。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起指导,组织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分辨出不同类型的芽,我借助多媒体展示芽的各类信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芽的分类方法,从而能够识别出枝条上不同类型的芽。一、芽的类型1、按着生位置分(1)顶芽:着生在 芽。(2)侧芽:着生在 芽。2、按将来发育结果的不同分(1) 枝芽:发
4、育成 (2) 花芽:发育成 (3)混合芽:发育成 。活动二:指导学生做枝芽的纵切,观察枝芽的结构,识别芽的各部分名称。枝芽的结构(1)芽轴:位于枝芽 ,能发育成 。(2)生长点:位于芽轴 ,细胞能 、 产生新的芽结构。(3)叶原基:位于生长点 ,能发育成 。(4)幼叶:位于芽轴 ,能发育成新的 。(5)芽原基:位于 和 之间,能发育成 。本环节教师在活动中起指导作用,自主探究是学习的任务,防守让学生自己去解剖、去观察,体验探索的过程,体味成功的快乐。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通过合理的推测上升到理论阶段,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三、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功能http:/ :属于树皮的一部分,分布有筛管,运输有机物。2、 :有分裂增生能力,使茎逐年加粗。3、 :内有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4、 :储存营养物质。四、顶端优势:http:/ http:/ 姓名:宿荣娟学校:临朐龙山产业园龙岗初中联系电话:3412094邮箱:个人简历:1997 年毕业于昌潍师专,2000 年 12 月被评为中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