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夯基达标优化训练我夯基我达标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唱和( ) 夔门( ) 浣妆( )解析:“和” “浣”都是易读错的字。要加强记忆。答案:h ku hun2.下列各句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袅袅不断的青烟,悠悠的钟声,好像自己是在西湖或是在扬州,先前紧张的情绪,现在突然变得很轻松很悠闲了。B.在三峡中,又以巫峡山最高,江最曲折,滩流最急,形势最有变化。C.他们行船的人有一句谚语, “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那情形也就可想而知了。D.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解析:比喻句中常有“像” “好像” “像一样”等比喻词。但带有“像
2、”字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需要作具体的分析。A 项便不是比喻句。答案:A3.下面几个句子是从课文中摘录出来的,请你补充出横线上所需要的词语。(1)不到一刻钟,山就高起来,_不断,一直到重庆。(2)到了这种地方,无论什么人,没有不感到自己是过于渺小,自然界是过于_的。(3)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_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4)一道斜阳,照在庙前的松树上,那颜色很_。解析:本题考查的目的在于体味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答案:(1)绵延 (2)奇伟 (3)倒悬 (4)苍冷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5 题。 第二段是灯影峡。江北的山虽是险峻,都
3、干枯无味。江南的山,玲珑秀丽,树木亦 可爱。在这一段,我最爱黄陵庙。在南岸一座低平的山上,建有一座小小的古庙,前面枕江,三面围绕着几百株浓绿的树木。最难得的,是在三峡中绝不容易见到的几十株 的竹子,石崖上还倒悬着不少的红色紫色的花。庙的颜色和样式,同那里的山水,非常 ,带着浓厚的江南风味。袅袅不断的青烟,悠悠的钟声,好像自己是在西湖或是在扬州,先前紧张的情绪,现在突然变得很轻松很 了。船过黄陵庙的时候,我有两句即景的诗:“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 ”不过这情景很短促,不到两三分钟,船就驶入西陵峡的第三段了。4.将下列词语分别填入文中处。A.悠闲 B.青葱 C.调和 D.潇洒解析:“青葱
4、”常用来形容树木,应填在处;处写竹子,则侧重“神态”的刻画,应填“潇洒” ;处写心情,应填“悠闲” 。答案:B D C A5.请用文段中的词语回答。(1)灯影峡最显著的特点是_。(2)作者从_、_、_、_等几个方面来表现灯影峡的特色。学优中考网 (3)作者在灯影峡的感受是_。 (用 12 个词概括。 )解析:“低平的山” “小小的古庙” “浓绿的树木” “潇洒的竹子” “红色紫色的花” ,在这里作者感到“浓厚的江南风味” 。这样优美的环境,仿佛是在西湖或是在扬州,自然没有了紧张的情绪,而是一种轻松和悠闲。参考答案:(1)浓厚的江南风味 (2)山 庙 竹 花 青烟 钟声(任选其四) (3)轻松、
5、悠闲(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告别白帝城,便进入了长约 200 公里的三峡。在水路上,200 公里可不算一个短距离。但是,你绝不会觉得造物主在作过于冗长的文章。这里所汇聚的力度和美色,铺排开去2000 公里,也不会让人厌倦。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每一个峡谷都浓缩得密密层层,再缓慢的行速也无法将它们化解开来。连临照万里的太阳和月亮,在这里也挤挨不上。对此,1500 年前的郦道元说得最好: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他还用最省俭的字句刻画过三峡春冬之时的“清荣峻茂” ,晴初霜旦的“林寒涧肃” ,使后人再难调动描述的词章。过三峡是寻找不得词
6、汇的。只能老老实实,让嗖嗖阴风吹着,让滔滔江流溅着,让迷乱的眼睛呆着,让一再要狂呼的嗓子哑着。什么也甭想,什么也甭说,让生命重重实实地受一次惊吓。千万别从惊吓中醒过神来,清醒的人都消受不住这三峡。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冗长( ) 挤捱( ) 曦月( ) 略无阙处( ) 林寒涧肃( )解析:这些字易读错,应准确识记字音字形。 “冗”不能读成“rng” 、 “阙”不能读成“qu”、 “涧”不能读成“jin” 。答案:rng i x qu jin7.郦道元是_(朝代)_、_。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答案:北魏 地理学家 散文家8.文段中引用的水经注中的话突出了三峡怎样的特点?解析:“两岸连山,略无阙
7、处”描写其连绵不断,概无断阙;“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其高耸;“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不仅极尽映衬,而且极尽夸张之妙。参考答案:突出了三峡浓缩(力度与美色)的特点。9.结合课文巴东三峡和本文段,说说你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或感受。解析:注意联系上下文体会。参考答案:自然的力度与美色具有极大的威慑力,人类在自然面前总是渺小的,任何语言都黯然失色。二、语言运用10.(2010 贺龙中学中考模拟,6)自由选取一具体形象,运用“写物寓意”的手法,创造一句“名言” 。例:船:永远在风浪中生活,但从来没有因此而停航。解析:根据例句,找到句型依据,然后确定句意。确定一个事物,找到事物身上的无私精神,组织句子,能达到“写物寓意”的写作要求,语言精美,内容健康。答案示例:太阳:永远用燃烧自己的光热温暖别人,但从来没有因此而拒绝。学优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