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下册1-2单元知识集锦.doc

上传人:gsy285395 文档编号:4429830 上传时间:2018-1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1-2单元知识集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1-2单元知识集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1-2单元知识集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1-2单元知识集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1-2单元知识集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1、 长城和运河一、掌握 10 个生字词特别掌握“折” “创”等多音字二、词语解释“奇异” “连绵起伏” “不朽”等三、近义词、反义词四、重点句段的赏析1、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把万里长城比作一条“巨龙” ,从“穿行”二字可见是一条翻滚的活灵活现的龙,突出了长城的雄伟壮观。2、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以设问句自然引出人间奇迹的创造者“中华民族的祖先” ,抒发了爱国情感,颂扬“中华民族的祖先”的勤劳和智慧。朗读这句话时,问句的语速略快:答句的语速略慢,铿锵有力,语调上扬,充分地体现出作为中国人的那份自豪与骄傲。五、中心思

2、想本文运用优美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在祖国的蓝天中看到的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这两项伟大工程,颂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勤劳勇敢,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六、写作特色反复是诗歌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文章中多次使用了某一词语或段落,恰当地运用了反复手法。七、课外拓展:赞美万里长城的对联:上联:万里长城穿云入海汉代江山留胜迹。下联:千秋大国铁笔金汤清时明月照雄关。上联:万里长城应为世界人类文化瑰宝。下联:千年旧迹反映中华儿女智慧无穷。2、 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掌握 10 个生字词特别掌握“数” “撒” “垦”等多音字二、词语解释“星罗棋布” “蔚为壮观” “心旷神怡”等三、近义词

3、、反义词四、重点句段的赏析1、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浩瀚的大海上航行、捕鱼,在小岛上开垦、种植。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这两句以抒情的语气介绍南沙群岛的历史,从时间上、活动范围上、劳动足迹三个方面说明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2、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渺的南沙海域,连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作者先抓住了“海水” “海洋动物”等具体事物描写了俯看南沙的美丽景色;然后抓住“浪花”进行了丰富的想象,自然贴切地表达了自己心旷神怡

4、的感受。这段话有写景,又抒情,有想象,多角度地写出了一个迷人的南沙群岛。五、中心思想本文主要介绍了南沙群岛是我们祖先生活过的地方,它不仅是巨大的蓝色宝库,同时也是个迷人的世界。赞美了南沙群岛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南沙的思想感情。六、写作特色“先总后分”是记叙文常用的构段方法,本文就恰当地运用了这一方法。七、课外拓展:1、南沙群岛的资源:鱼类、海龟、海参2、我国四大群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3、 庐山的云雾一、掌握 10 个生字词特别掌握“漂” “系” “圈” “漫”等多音字二、词语解释“幽谷” “弥漫” “瞬息万变”等三、近义词、反义词四、重点句段的赏析1、那些笼

5、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这两句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按“山头山腰山谷山峰”的顺序,以丰富的想象,恰当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飘拂于庐山不同方位的云雾的独特姿态。朗读时语调要轻柔,语速不可过快,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2、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青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五、中心思想本文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

6、深的热爱之情。六、写作特色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与其相关联的事物。本文就恰当地运用了联想手法。七、课外拓展1、赞美庐山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2、关于“云雾”的谚语。晨起浓云,细雨密布。早上云如山,黄昏雨连连。黄昏起云半夜开,半夜起云雨就来。夏天云彩,黑心带红边,下雨必下冰雹块。练习 1一、 处处留心见课本,可以借助地图了解我国有 34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二、 写好钢笔字三、 读读背背(见课本)四、 口语交际1、选择“口语交际”的内容。2、组织好语言。3、先自由练说,然后跟老师练说。4、 微笑着承受一切一

7、、掌握 10 个生字词特别掌握“朝” “累”两个多音字二、词语解释“气喘呼呼” “探望” “敬佩”等三、近义词、反义词四、重点句段的赏析1、但桑兰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友们的比赛情况。桑兰的表现和队友们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朗读时要读出桑兰的坚强和询问比赛情况时的急切心情。2、1998 年 10 月 30 日,桑兰出院了。面对无数关心她的人,桑兰带着动人的微笑说:“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动人的微笑”是对桑兰的神态描写,一个或许终身都要在轮椅上生活的人,还能有如此动人的微笑,说明桑兰是一个乐观、豁达、坚强的人。五、中心思想本文记述了我国女子体操队跳马运动员桑

8、兰在参加一次世界性的体育竞赛时意外地从马箱上摔下来,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可她并未绝望,而是微笑着承受一切。讴歌了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六、本文的写作特色在写人的文章中,可以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人物的特点及品质。七、课外拓展1、名句赏析: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吕氏春秋赏析:意思是石头可以被打碎,但绝不能改变它固有的坚硬;朱砂可以被研磨,但绝不能改变它自身的红色。这句话以石坚丹赤为喻,说明具有高洁品质的人是不会因外界压力而改变操守的。2、身残志坚的人物:贝多芬、王海迪5、 雪儿一、掌握 10 个生字词特别掌握“转” “便”两个多音字二、词语解释“明媚” “哀伤

9、” “施展”等三、近义词、反义词四、重点句段的赏析1、过了几天,雪儿和我熟了,我对雪儿说:“雪儿,这儿就是你的家,你安心养伤吧!”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相似的遭遇,相似的企盼,使“我”更加理解雪儿的心思,天天和它看蓝天、白云。 “天天” “一起”体现了“我”和雪儿形影不离,十分亲密。朗读时要充满深情,体现出“我”对雪儿的爱。2、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写出了在“我”眼中,雪儿在蓝天中飞翔的样子是那么美丽。五、中心思想本文讲述了“我”为受伤的雪儿疗伤并精心照料它,知道它能飞上蓝天的事,表现了“我”爱护鸟类的美好情感,

10、也流露出了“我”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六、本文的写作特色在一些故事或写人记事的文章中,常常有一条贯穿全篇的重要线索:感情变化线索。七、课外拓展鸽子作为和平象征的典故来源于圣经:6、 花瓣飘香一、掌握 10 个生字词特别掌握“舍” “露”两个多音字二、词语解释“惶恐” “眼眶” “不知所措”等三、近义词、反义词四、重点句段的赏析1、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债片花瓣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让妈妈高兴是小女孩摘花瓣的原因。这是小女孩对妈妈的爱,以她的年纪还没有能力做很多事,但在她尽自己的努力让生病的妈妈高兴。这种纯真的爱似花瓣一样柔美,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11、2、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写小女孩的行为给“我”这个成年人心灵上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感染。 “我”也行动起来,表达对妈妈的爱,不仅是妈妈,还有需要帮助的人。结尾升华了主题,唤起了人们的爱心与行动。五、中心思想本文通过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表明她是一个敬重父母的懂事的孩子。课文告诉我们:敬爱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什么人都应具有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六、本文的写作特色通过两个或几个人的交流,来刻画人物,发展情节、表达中心思想的方法,就是人物对话法。七、课外拓展1、关于“孝敬父母”的名言: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鄙的人。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2、国学积累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练习 2一、 处处留心先找短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然后引导学生回忆以往的生活或学习中积累的词语,看看哪些是表示颜色的词语。二、 写好钢笔字三、 读读背背(见课本)四、 口语交际1、引导学生读懂题目。2、引导学生回答以上三个问题。3、连成一段话,与老师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