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优中考网 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 2【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45 分钟)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诅咒( ) ( ) 干没 ( ) ( ) 潸然泪下( )歃血( ) ( ) 笺笺稿费( ) 冷灶 ( )二. 解释下面词语。物极必反对牛弹琴潸然泪下摇尾乞怜三. 品味下列语句。1. 呜啦,打火机不见啦不过略施小技,以示薄惩,以后如果胆敢再借书不还,恐怕床头那个钻戒也会不见啦。2. 上面摆着写满了英文的“喂死剂” 、 “白烂弟” 、 “拿破轮” ,把人看得如醉如痴。四. 句子翻译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4.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
2、也。五. 下面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B. 论语中的“子” “先生 ”均指的是孔子。C.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战国时代鲁国人。D.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E. 孟子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六.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3、知,通“智” ,智慧)也。 ”(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其恕乎,那大概是“恕(道) ”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1. 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 。2. 第一则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 、 。3. 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4. “温故”和“
4、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5. 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一则是 。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一则是为了告诫弟子 。7. 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 。”用文中的话说就是 。8.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社会现象?9. 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试题答案】一. z zhu nm shn sh xu jin zo二. 物极必反:极:顶点;反:向反面转化
5、。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潸然泪下: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眼泪流下来。摇尾乞怜:狗摇着尾巴向主人乞求爱怜。比喻装出一副可怜相向人讨好。三.1. 柏杨的幽默之所以淋漓尽致,就在于以这种不惜以自我“丑化”的虚拟笔墨来表现自己的愤激和老天真。这种丑化事实上是一种“丑化” ,在“丑化”的喜剧性中超越了道德的恶,而升华为老天真的美。2. 巧用英译谐音,使读者望文生义,产生对洋酒的鄙视;同时也收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鞭挞那些家中无书者。四.1.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2. 复习了旧知识,又领悟了新知识, (这样的
6、人)就可以做老师了。3. 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4. (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没有能生长的。五. C六.1. 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态度。2. 学习方法、学习的乐趣、为人的态度即个人修养学优中考网 3.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4. 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 ,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 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7.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 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只有在大难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意思相近即可9. (1)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默默地记住所学的东西,学习并且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3)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4)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学.优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