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高考3-2-1精品专题系列: 专题10·文学常识、名言名篇(解析版).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42153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高考3-2-1精品专题系列: 专题10·文学常识、名言名篇(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语文高考3-2-1精品专题系列: 专题10·文学常识、名言名篇(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语文高考3-2-1精品专题系列: 专题10·文学常识、名言名篇(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语文高考3-2-1精品专题系列: 专题10·文学常识、名言名篇(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语文高考3-2-1精品专题系列: 专题10·文学常识、名言名篇(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 10文学常识、名言名篇【2014 考点预测】一、文学常识的备考1回归课本,适当拓展从多年高考命题来看,考查的文学常识还是以课文为主(有些名言的考查来自课外,但也是广为流传于人们口中的)。由于高考的竞争性和选拔性,命题也必然涉及到一些课外知识,而这些课外知识又往往是课内知识的迁移或延伸,考题还没有出现过特别艰深、冷僻的偏题、怪题。2分门别类,准确记忆文学常识内容繁多,涉及的时空广,分门别类的去记忆,容易提高准确率。近年高考语文涉及到的文学常识有:作品的分类,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词牌及诗的对仗,诗词格律,名家名篇名言,时代国籍及文学流派。所有这些都要求学生清晰准确的记忆,如果记忆模糊或似是而

2、非,答题时就无所适从,特别是作家名和作品名,写错一个字就前功尽弃,非常可惜。3书写规范、清晰、准确因为高考将由客观选择型变为主观填空型,字写错误是不得分的,所以要记准写对。5了解干扰手段和错误设置点如混淆朝代,说错国别,将作品颠三倒四、张冠李戴、归错类别等等。高考选择题常见的错误点有如下五个方面:对作家时代的错误判断,对作家作品的错误配对,对文学体裁的错误表述,对作家流派的错误归类,对作品人物的错误分析。二、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备考1依纲据本,逐课过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古诗文背诵篇目(16 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 160 篇段 ,79 年级学生

3、背诵 80 篇段 ,合计 240 篇段 ;高中生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 ,教学大纲推荐了古文 10 篇,诗词曲 30 首) ,努力争取全部过关。特别要落实名篇名段中的重点句。高考中名句名篇的默写题对命题材料是有所选择的,限于考题的测试量,名句名篇的默写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段落,尤其是古文。所以,可以重点突出一些句群,关注一些重点句。这些重点句,除包括篇段中的名句外,还有主旨句、关键句、精彩句、哲理句等。关注的前提是会背诵全篇全段,特别是篇幅短的一定要熟练背诵,目的是提高复习效率和答题的准确度。2功在平时,集沙成塔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 ”名句名篇的背诵活动应该贯串于学习的全过程

4、,所以我们提倡每日背诵一首诗歌或一个文段,天天落实,日日有得,即使是到了高三复习阶段也不例外。决不能“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同时,注意课外内容的识记要适度,切不可把大量精力放在课外名句名篇的搜集和背诵上。我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传世至今的优秀文化典籍数不胜数。其中,名句名篇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艺术的精华。对名句、名篇的掌握和理解,是随着一个人的经验、阅历的不断丰富而深化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贪多求全,无限度地拓展,只会导致事倍功半。3定期检查,强化落实实行分散复习与专项复习相结合的方法,对背诵的内容进行专项检测,以提高默写“名句名篇”的准确性,强化复

5、习效果。既要每天自记、自测、自查或与同学结对互查,又要在阶段性考试中设计四五个名句填空题进行考查,并对暴露出来的识记问题及时进行纠错(设立纠错本,把错题抄下来,指出错误原因,并写上正确的答案) 。【考点定位】 2013 年考试大纲: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 A,即识记。要点 1: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要点解说】所谓“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就是要求了解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家所处的时代及其代表作。所谓“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就是要了解在中学课本基本篇目中涉及的,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作品集、代表作及

6、其体裁、主要特点、典型形象等。要点 2: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要点解说】所谓“识记文学体裁常识”就是主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特点和分类,特别是古代的诗、词、曲、史传、小说、杂论的分类和主要特点,以及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文学流派、文学社团和文学运动等。要点 3: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要点解说】所谓“常见” ,是指活用于口头,常见于报端;所谓“名句” ,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 ,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 “名句名篇”一般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内容上,思想性、艺术性与哲理性兼备。思想性方面,表现高远的人生境界、高尚的道德情操;艺

7、术性方面,展现社会生活的诗情画意之美,哲理性方面:体现生活、学习的哲理。二是形式上,注重诗歌、散文。诗歌方面,有古体诗、近体诗、词、曲;散文方面,有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唐宋散文等。三是朝代上,侧重先秦和唐宋。在此基础上现代、当代、其他年代的名句名篇也不可忽视。四是课外的名句多于课内,但仍属于中学生课外阅读范围之内的。概而言之, “名句名篇”就是指那些具有永恒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优秀诗文作品及重要语句。诵读常见的名句名篇,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具有很大的帮助。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旨在引导考生重视古诗文的诵读,加强语感的培养,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

8、感悟和熏陶,提高考生的人文素养。值得注意的是,文学常识部分考查不再是选择题一统天下的局面,而是呈现多样化、开放性的特点,文字填空式的主观题已经成为了考查的主流形式,同属于识记的“名句名篇”在高考试卷中与文学常识题或选考一项,或并为同一试题,糅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三年高考】【2013 高考真题精选】(2013福建卷)(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 分)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 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

9、“绿”字的妙处。(2 分)(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 分)(2013福建卷)(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1)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2)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3) ?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 ,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6)余立侍左右, ,俯身倾耳以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013广东卷)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 (6 分)(1)子

10、曰:“知者不惑, , 。 ”(论语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 。 (李密陈情表 )(3) ,江月年年望相似。 ,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 , ,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013浙江卷)(四)古诗文默写。(6 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1)子曰:“志士仁人, , 。”(论语)(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王勃滕王阁序)(3)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4)有如此之势, , ,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5) ,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2013新课标卷) (三)名

11、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蚓无爪之利,_,上食埃土,_,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2)每至晴初霜旦,_,_,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郦道元三峡 )(3)春江花朝秋月夜,_,岂无山歌与村笛,_。(白居易琵琶行 )(2013上海卷)(三)默写。(6 分)【任选 6 空,超过 6 空,按前 6 空评分】13(1)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诗经秦风蒹葭)(2)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3)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七则)(4) ,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5)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12、(6)思则有备, 。(左传)(7)何方可化身千亿? 。(陆游梅花绝句)(8)如花美眷, 。(汤显祖牡丹亭)(2013山东卷)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 个小题) (6 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 劝学 )无边落木萧萧下, 。 (杜甫登高 ) (2) ,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 )子曰:“道不同, 。 ”(论语卫灵公 ) (4)闾阎扑地, ;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 )高山仰止, 。 (诗经车辖 )(2013湖南卷)12古诗文默写。(8 分,

13、每空 1 分)(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 (诗经氓)(2)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贾谊过秦论)(3) ,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013天津卷)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句。 (分)()七十者衣帛食肉,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扪参历井仰胁息, 。 (李白蜀道难 )() ,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东篱把酒黄昏后, 。 (李清照醉花阴 )(2013四川卷)14.补

14、写出下列名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 6 小题) (6 分)(1)既见复关,_。 (诗经氓 )(2)青泥何盘盘,_。 (李白蜀道难 )(3)白头搔更短,_。 (杜甫春望 )(4)_,初为霓裳后六幺 。 (白居易琵琶行 )(5)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6)_,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贾谊过秦论 )(7)潭中鱼可百许头,_,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柳宗元小石潭记 )(8)_,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 )(2013大纲卷)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 (5 分)(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分

15、,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2)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 (孟子公孙丑下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屈原离骚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13北京卷)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 4 道题) ._,_,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诗经氓 )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 (杜牧阿房宫赋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_,_。 (韩愈师说 )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_,_。 (苏轼前赤壁赋 ) .梧桐更

16、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_,_。 (李清照声声慢 )(2013重庆卷)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_,檠弓弩,_,给其衣食。 (班固苏武传 )(2)白云一片去悠悠,_。谁家今夜扁舟子?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千骑拥高牙,_,吟赏烟霞。_,归去凤池夸。 (柳永望海潮 )(2013湖北卷)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论语中有不少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如: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B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随贾母等赴宁国府赏

17、梅,午间去房间休息,看见房内挂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觉得这副对联蕴含丰富,十分喜爱,铭记在心。C 狂人日记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旧中国几千年 “吃人”的历史。在狂人看来,人人都想吃人,又害怕被人吃,人与人互相牵掣,结成一个连环,难以打破。文末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D美国作家海明威 1954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桥边的老人和老人与海均以“老人”为主人公,前者表现了战争环境中人性的光辉,后者描写了“人的灵魂的尊严”。(2013江西卷)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让他的学生谈谈各自的志向,子路抢着发言,冉有、公西华、曾皙是在老师点名后才发言的。最

18、后,曾皙的发言得到了老师的赞许。 (论语 )B小说主人公大卫的母亲改嫁后,继父对大卫的管教近乎残忍,强迫他挂着写有“小心!他咬人!”的纸板牌,并把他送到伦敦的寄宿学校。 (大卫科波菲尔 )C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王熙凤的判词是:“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红楼梦 )D堂吉诃德沉迷于骑士小说,忍不住要去行侠仗义。他四处冒险,上演了很多闹剧。他大战风车,以致连人带马摔在地上,折断了长枪。 (堂吉诃德 )(2013江苏卷)二、名著阅读题(15 分)2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葛朗台原本是一个贫穷的箍桶匠, 40 岁时娶了木材商的女儿

19、为妻,又从岳母、外婆、外公处得到了三笔遗产,于是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B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于入川之时布下 “八阵图”以拦截东吴大将,在南征时火烧藤甲军七擒孟获,在攻打天水郡的战役中收服了姜维。C 棠棣之花中的聂荌和聂政姐弟二人是 “愿将一己命,救彼苍生起”的爱国志士,作者借他们歌颂了我国古代那些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英雄。D 哈姆莱特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的著名独白,刻画了主人公极度困惑、痛苦挣扎的心理,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者所面临的无奈和不幸。E 茶馆共三幕,严格按照“三一律”的艺术法则,以裕泰茶馆为中心,分别写了清末、民初、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结束前这三个时代的旧中国生活。(2013江苏卷)23.简答题(10 分)(1)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的箱子里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子和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在司棋的箱子里发现一双男子的锦带袜、一双缎鞋和一个小包袱,包袱里有一个同心如意和她表弟潘又安写的大红双喜笺。入画和司棋分别是谁的丫鬟?在处置入画和赶走司棋时,她们的主子各是什么态度?(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