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思想品德教育中心理健康.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4383171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教育中心理健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思想品德教育中心理健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思想品德教育中心理健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思想品德教育中心理健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思想品德教育中心理健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节 思想品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通过说服和规范,灌输给学生社会准则和价值规范,其方法缺乏灵活性、生动性和有效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目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组织形式,为学生创造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通过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各种具体活动方式,让全体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其中。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特殊性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素质在身体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中间发挥中介作用,具有特殊的意义,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有时也介绍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但其根本目的不在于掌握知识,而

2、在于发展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哲学思想是人本主义人性观。人本主义人性观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追求个人发展的;人是富有理性的、具有建设性的,可以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地自我完善,达到自我实现;人具有极大潜力,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使之得到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就是基于这样的人性观,试图通过创造一定的客观环境,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其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是说教的过程,更不是代替学生成长的灌输过程,而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过程,是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的过程。再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模式是他助互助自助的模式。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不是

3、被动的,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此,教育教学活动实际上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助过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更需要师生、学生之间积极的人际互助,需要教师、学生敞开心扉、坦诚直言,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这样的活动氛围和交流过程中,每个学生把整个心身都融入活动中,从而自觉地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达到了自助的目的。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一)确定目标教育者设计心理健康活动,首先要确定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是对整个活动过程的预期,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导向,而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围绕活动目标制订的。此外,活动目标一经确立,就对学生群体产生凝聚作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

4、1.发展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目标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来确定活动目标。目标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呈现出一定的序列性。通过相应活动目标的实现,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逐渐提高。2.超前性原则学校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所培养的学生要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生存环境与社会环境。3.可操作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教育者应把抽象的概念(如完善的人格等)具体化为各种心理与行为特征(如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等) 。因为明确、具体和可观察评定的目标,容易在活动中得以实现。(二)分析条

5、件1.班集体的人际条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常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而且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团体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因此,班集体的凝聚力如何,班级中的核心人物有哪些,班级中的边缘群体是哪些,谁会对活动的效果造成关键性的影响等,这些问题都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所事先应该给予考虑的。2.教育时机教育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这种时机可能来自于学习任务的转换、重大生活事件的影响、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等。只有选择合适的教育时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能收到理想效果。3.教师条件与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相比,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求教师能够转变观念,以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共情

6、的基本态度来对待每一位学生,以普通成员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这一点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至关重要。(三)设计活动流程1.创设情境教育者首先要营造活动情境,这种情境可以是真实的自然情境,也可以是虚拟的情境。创设一定的情境是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都聚焦在一个共同点上,这样才能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情境创设成功与否主要看能否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2.情感体验通过参与活动,可以通过变化的情境来激发学生不同的情绪体验,把学生平时压抑在心中的情感释放出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就是通过不同的活动,试图与学生隐蔽的内心世界进行交流,产生情感的共鸣。3.交流分享面对相同情境,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相

7、互的交流分享,可以增加彼此的了解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使他们在交流中获得心灵的成长。4.重新调整经过交流分享,学生在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特征有了深入的了解后,重新为自己的心理发展定位,使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5.行为实践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仅仅是让学生有所触动和领悟是不够的,要让他们将体验和感悟化为行动,还需要事后的行为实践。因此,教育者还要做到把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搞好活动向外延伸,即在活动之外,教育者要积极主动地找学生个别谈心,促进学生真正的行为改变和心理成长。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一)准备阶段1.活动准备搞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非易事。首先,教师要认真准备,掌握本次活动

8、的目的、要求以及重点活动项目等。其次,教师要提前向学生讲明活动要求和应做好的准备工作。最后,教师要提前布置好活动的环境。环境条件(如空间大小、环境布置等)会对活动的效果产生潜在的影响,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暗示作用,学生也可以通过环境来投射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此外,对学生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超出常规的认识和行为,教师如何处理也应做到有所准备和预见。2.小组发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求人人都要参与,但是若要每个学生都在全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时间上是不允许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往往是以小组形式来组织,小组的组织形式直接影响活动效果。分组一般采取自愿结合的形式,这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比较高,

9、原则上不要由教师强行分组。每个小组可以选一个组长,其职责是维护组内秩序、承接活动环节、带头表露或接纳。(二)动员和实施阶段1.热身活动热身活动是一种打破开场时的沉默,在短时间内让大家充分投入,迅速使气氛升温的活动。教师可以在热身活动中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和特殊的学生个体。2.心理激活活动的主题往往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但要使活动的内容与学生的兴趣之间建立直接联系,还需要教师设置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情绪,即学生的心理激活水平。学生的心理激活水平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3.引导倾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表露。只要表露的内容是自己真

10、实的想法和感受,就应该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接纳和鼓励。只要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讨论充分,活动自然就会达到预期效果。(三)回顾和升华阶段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结束阶段,教育者引领大家一起回顾在活动中经历过的心情愉悦的体验,让学生在自己的心理发展和积极的情绪体验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在活动之后,教师对活动的目的、意义和结果进行总结,在活动的目标和意义上有所提升,对活动的影响给予方向性的、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正面引导。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具体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采用最为普遍的方法,指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让学生对某一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11、,研讨共同成长的方法。运用小组讨论时,教师特别要注意做好引导工作,对学生的发言不予以价值判断。(二)游戏游戏既是学生课余时间最熟悉、最喜欢的一种发展身心的活动方式,也是将学生的内心世界投射出来的一种重要的心理教育方法。教育者在传统的校园游戏中,如果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加以积极的引导,就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合作与竞争精神的培养,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三)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指通过让学生扮演或模仿一些特定的角色,将学生暂时置于他人的位置,通过学生对角色的模仿、想象、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以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角色。角色扮演活动能够起到澄清问题

12、、疏解情绪和塑造行为等重要作用。(四)故事法故事本质上并不是对事件的客观描述,而是投射了描述者和理解者的主观态度、感情、期望和经验的文本。他人的故事可以作为活动的开始,引出对心理现象的理解。让学生述说自己的故事,可以起到宣泄情绪、表达自我的作用。(五)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社会活动(春游、秋游等活动) 、社会考察(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 、社会服务(公益劳动、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军训、学农)等形式,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寻找自己的社会定位以及体验不同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等。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有效方式。五、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对心理健康教育活

13、动进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纠正存在的问题,提炼值得借鉴的经验,为教育者提供即时反馈,从而全面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理论创新和技术改进。其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教师自我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具有内在性、动力性和体验性的特点,是对整个活动过程最有力的评价之一。教师自我评价要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填写,做到尽量客观、准确,这样才能达到自我反省、自我提升的目的。(二)学生反馈学生反馈具有直接性、生动性的特点,也是对活动效果的最有力评价之一。学生的反馈信息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来收集,最好是匿名的、开放式的、描述性的,这样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对于提高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三)专家评定评价可以由专家审阅方案

14、、现场观察活动、多方面了解反馈意见,对教育者组织活动的理念、能力和效果作出全面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专家评价具有全面、深入、专业性强的特点,可以对教师的教育水平作出最有力的评价。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把学生那些属于内隐的、潜在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以“动态的、开放的”方式加以呈现和解决,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和知行统一的原则。每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都会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引导学生身心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活动课在理论认识和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选题一

15、致化。教师在选择活动主题时常选择这样一些问题,如“如何调节情绪” 、“如何面对挫折”等,在活动课评选和观摩活动中出现“众人一课”的现象。活动的主题内容未能体现针对性的特点。二是目标空洞化。教师在活动目标的确定上,常常出现偏大、偏全的现象,提出在短短的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时间不宜很长,所以每节课的目标设置要具体,要小而实。三是过程模式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目前常见的模式是“导入角色扮演讨论升华总结”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活动课都要采取这种模式或僵化地套用这种模式。四是活动表面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辅导功能主要体现在学生通过丰富的心理体验,来学习自我调控的技能,掌握一定的自助方法,从而促进自我发展。要达到上述目标就要求它必须是形式丰富的、深入的活动,而不是肤浅的、表面化的活动。有些活动课设计得很热闹,但华而不实,一节课下来没有给学生留下什么,或者活动内容太多,给人留下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心理健康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