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曹 操,观沧海,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作者简介,临:,澹澹:,竦峙:,萧瑟:,(sn zh),(s),登临。,动荡的样子。,高高地耸立。,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字词音义,状貌,声势,想象,水 澹澹 山 竦峙,树 丛生 草 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观沧海,日月 若出其中,星汉 若出其里,博大胸怀 建功立业,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
2、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诗意理解,写作特点,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 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探究学习,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探究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1.题解。 (1)闻:听到,听说。 (2
3、)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左迁即贬谪。 (3)龙标:今黔阳,贵州西部。2.作者。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3.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因“不护细行”被贬龙标(黔阳)尉 。,题解与作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读诗品诗,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哀啼, 听说去龙标还要过五溪。 我把愁心托明月寄给你, 随风陪伴你直到夜郎西。,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 地方写下这首诗寄给他,品诗欣赏,本诗主题是什么?答:借月抒怀,表达惊讶、悲愤、 同情、关切、安慰之情。,练习,
4、“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季节的一种气氛。(离散、漂泊;暮春;哀伤、惆怅),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2分)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杨花落尽子规啼,”除了暗示“王昌龄左迁”的时令,还有什么表达效果?结合意象“杨花”、“子规”说说你的理解。作者撷取“杨
5、花落尽”“子规啼”的景象,更包含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思。,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明月”除了有普天同照、能够把心儿带给朋友外,更能表现友谊的纯洁,表明王昌龄人格的高洁。,王 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课文朗读,点击播放课文朗读,停止播放课文朗读,次北固山下王湾,2.这首诗哪些句子属于写景?哪一句直接抒情?,1.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描绘的景象。 (你最欣赏的画面),3.为什么作者会起思乡之情?,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感悟抒情,写景,抒情,清晨江上行舟,当残夜未全消褪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露春意。时光流逝,岁月无情,怎能不叫身在“客路”,时当岁末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历来为脍炙人口、“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明胡应鳞语)的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整体感知,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课外拓展,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