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版人教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351046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人教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人教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人教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版人教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版人教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基础巩固下图是“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12 题。1 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有( )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不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没有什么影响 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A. B. C. D.2 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商人大量外迁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解析 第 1 题,交通线的发展,会使城市空间形态趋向于沿交通

2、干线扩展;交通线的衰落,将使城市沿交通线伸展的形态保持不变。第 2 题,明清时期,大运河运输繁忙,沿河城市商贸繁荣。后来,由于海上运输的发展、京沪铁路的建成及大运河的淤塞,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答案 1.D 2.C读下面“安徽省南部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第 34 题。3 图中最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地 B.地 C.地 D.地4 下列有关交通运输与聚落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交通便利的地方,通常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聚落密集区,有利于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沿河设城的现象只出现在我国南方河网密集地区 北方聚落多沿陆路干道呈带状分布,南方聚落多沿河流呈块状分布A. B.C. D.解析

3、第 3 题,图中地位于两河交汇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易发展成为城市。第 4 题,交通便利的地区,有利于物资运输和人们出行,利于聚落的发展。同时,聚落的发展,增加了运输需求,也促进了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沿河设城在我国南方较为明显,但北方城市沿河分布也有利于取水。沿河分布的城市多呈条带状。答案 3.A 4.A读下图,完成第 56 题。5 该城市拟建的大型服装批发城应布局在图中的( )A.处 B.处C.处 D.处6 近几年影响该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政策C.铁路 D.科技解析 第 5 题,大型服装批发城应布局在交通便捷的城市边缘或高速公路沿线,所以应布局在处。第 6 题,

4、该城市老城区沿河分布,规模较小,新建工业区沿铁路分布,规模大,故影响该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为铁路。答案 5.A 6.C读下面“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完成第 78 题。7 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8 对图中线路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内部道路网比较合理B.城市内部道路不宜改造成为“ 井”字形C.城市内部联系十分便利D.高速公路、铁路应穿越城市中心解析 第 7 题,丁处既不符合市场最优原则,也不符合交通最优原则。第 8 题,高速公路、铁路穿过市中心,会干扰城市交通。答案 7.D 8.D9 读下面 “我国某城市道路略图 ”,完成下列各题。(1)A

5、、C、D 中, ( 填字母代号) 处是该市的中心商务区,其布局在 ;B 处是该市新建的专业性商品交易市场,其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2)形成该城市形态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3)该城市交通线路的设置,最不合理的是 ,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 (4)交通可能给该城市带来哪些环境问题?请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 图中 A 位于市中心,B 位于市郊过境干道与城市道路路口。城市以铁路为发展轴,沿铁路延伸。铁路线穿过城区,给城区带来交通拥堵、安全和污染问题。交通工具排放大量尾气,产生噪声,给城市造成污染。答案 (1)A 城市中心 交通(2)铁路(3)铁路线 铁路线穿过市区,给城市交通带来干扰,且会带来环境

6、污染等问题。(4)问题: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建议: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处理措施 ;广种花草绿化道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能力提升读图,完成第 13 题。1 图中 a、b、c、d 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 )A.a B.bC.c D.d2 当地政府为发展旅游,规划建设了一个水景旅游度假区,该旅游度假区( )A.沿湖滨分布 B.沿河流分布C.沿主要公路分布 D.沿铁路分布3 图中聚落分布特点主要表现为( )A.分布较分散,无规律可循B.沿湖分布C.沿铁路分布D.沿等高线分布解析 第 1 题,图中 b 地位于两河交汇处,陆上交通过河点,水陆交通便利,最有可能先发展为城市。第 2 题,水

7、景旅游度假区应位于图中湖滨。第 3 题,由图可知,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答案 1.B 2.A 3.C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对商业网点分布产生显著的影响。近年,以沃尔玛、好又多、国美、苏宁等为代表的大型超市进驻厦门岛内,形成新的商业网点格局。读图,完成第 46 题。4 在区位选择方面,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的特点是( )A.城市交通干道的左侧B.城市交通干道的右侧C.城市交通干道的两端D.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5 图中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布局的最大优势是( )A.商业的信息灵通B.交通的通达性好C.周围的住家多D.外地的游客多6 这种区位选择的主要目的是( )A.最大范围吸引消费群体

8、B.为顾客提供最丰富的商品C.有利于提高商品价格D.为丰富厦门旅游增添观光景点解析 第 4 题,由图可以看出沃尔玛位于火车站附近,好又多位于嘉禾路、湖滨南路、厦禾路、莲前路干道的十字路口。第 5 题,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交通的通达性好。第 6 题,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人流量大,可以最大范围吸引消费群体。答案 4.D 5.B 6.A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78 题。7 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 干流港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 支流港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 深海港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 深海港8 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

9、义是( )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解析 第 7 题,考查读图能力。依据图中序号最初的港口 1 处于苏州河,为支流港;2005 年以后建的港口 6 位于距陆地一定距离的海域,为深海港。第 8 题,考查港口建设的意义。上海原有港口航道水深不够,2005 年以后建的洋山港属深海大港,可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答案 7.D 8.C9 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1)此地形区以 为界可以把地形分为 和 。 (2)A、B、C 中最早形成城市的可能是 ,该点是城市形成的良好区位,其原因是 。 (3)A、B、C 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

10、大城市的是 ,其良好的区位条件有 。 (4)A、B、C 三城市地位的变迁,说明了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对该地区城市的 和 产生很大的影响。 解析 第(1)题,图中铁路以东区域等高线在 200 米以上,为低山丘陵区 ;以西地势平坦,海拔在200 米以下,为平原。第(2)(3)题,铁路是在近现代才发展起来的交通运输方式,水运在古代占有重要地位,故图中 A 最早形成城市。但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C 城的区位优于 A 城。答案 (1)铁路 低山丘陵 平原(2)A 两条河流交汇处 ,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地集散、中转(3)C 沿河设城且在河流与铁路交会处,交通便利,地理位置最为优越(4)分布 发展10

11、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上图为福建省 1982 年和 2005 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 1982 年的 117.81 亿元增加到 2005 年的 6 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答案 (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 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 ,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