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凉山州 2018 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本卷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水库消落带,是指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干湿交替的特殊
2、区域,也是生物多样性较少的区域。以防洪为首要目的的三峡水库,其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相差近30 米,消落带面积达 400 多平方公里。库区淤积的泥沙主要来源于消落带的水土流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关于三峡水库消落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水库消落带区域常年被水淹没B. 水库蓄水、排水导致的水位涨落是形戊消落带的主要原料C. 受水库的渊节作用,暴雨洪涝和干旱不会影响消落带区域D. 每年形成消落带的面积完全一样2. 关于三峡水库消落带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不可信的是A. 消落带区域的坡度较大B. 消落带区域的植被较少,保持水土的能力较差C. 消落带区域地壳运动频繁,土壤疏松破碎D. 库区水位的频繁升
3、降对消落带区域土壤的侵蚀作用较强3. 消落带区域的植被A. 不抗旱 B. 不适合陆生 C. 耐涝 D. 既机旱义耐涝【答案】1. B 2. C 3. D【解析】1. 三峡水库消落带区域周期性出露于水面,A 错。水库蓄水、排水导致的水位涨落是形成消落带的主要原因,B 对。暴雨洪涝和干旱会影响消落带区域范围,C 错。每年降水量有差异,形成消落带的面积不完全一样,D 错。.3. 消落带区域的植被周期性被淹没或出露水面,干湿交替明显,既抗旱又耐涝,D 对。生长在陆地上,A、B、C 错。点睛:水库消落带,是指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干湿交替的特殊区域。水库蓄水、排水导致的水位涨落是形
4、成消落带的主要原因。消落带区域的植被较少,保持水土的能力较差。植被既抗旱又耐涝。某地夏季最容易发生森林火灾,某次森林大火过后,当地地理学习小组去考察,发现这里的森林稀疏干枯并且呈条带状分布,沿途地势起伏和缓,到达后,手机上显示的纬度为 36N。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该地的森林植被为A. 常绿阔叶林 B. 针阔混交林 C. 常绿硬叶林 D. 落叶阔叶林5. 影响该地森林呈条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地下水分布 B. 光照的强弱 C. 降水的分布 D. 地势的高低6. 造成这次森林大火的主要气候原因可能是A. 干热的季风 B. 高压形成的干旱 C. 暖干的西风 D. 信风导致的大风【答案】4.
5、C 5. A 6. B【解析】4. 该地夏季最容易发生森林火灾,说明夏季干燥。纬度在 36N,应属于地中海气候区,森林植被为常绿硬叶林,C 对。常绿阔叶林区夏季多雨,A 错。 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温带地区,且都是夏季降水多,C、D 错。5. 森林耗水量大,需要水分条件较好。影响该地森林呈条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下水分布,A 对。光照的强弱不影响森林带分布,B 错。降水的分布、地势的高低没有带状变化规律,C、D 错。6. 该地是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高控制,造成这次森林大火的主要气候原因可能是高压形成的干旱,B 对。不受季风、信风影响,A、D 错。冬季受暖湿的西风,C 错。 在滇西北、西
6、藏等地的高山上,位于雪线之下、高山草甸之上,有一个特殊的地带一高山流石滩。其海拔在 4000 米以上,最热月均温在 0以下。它是由寒冻劈碎、热胀冷缩风化而成的大大小小石块构成。流石滩上分布着星星点点的花,其叶片匍匐贴近地面生长以适应自然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高山流石滩的形成原因是A. 外力作用下的寒冻风化与物理风化 B. 重力作用下的山体滑坡C. 冰川的侵蚀作用 D. 风力的搬运与堆积作用8. 火于流石滩所在地区向然环境叙述正确的是大风天气少 昼夜温差大 紫外线强 霜冻、雪雹天气多A. B. C. D. 9. 与滇西北的高山相比,新疆天山北坡的高山流石滩分布高度较低,主要是因为北坡A.
7、 降水较多 B. 气温较低 C. 坡度较缓 D. 光照较强【答案】7. A 8. B 9. B【解析】8. 流石滩所在地区自然环境大风天气多,错。海拔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对。大气消弱作用弱,紫外线强,对。霜冻、雪雹天气多,对。B 对,A、C、D 错。9. 与滇西北的高山相比,新疆天山北坡的高山流石滩分布高度较低,主要是因为北坡纬度较高,气温较低,B 对。滇西北地区的降水较多,A 错。坡度、光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D 错。岩层埋藏深度表示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采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某地地形剖面及同一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地势高处为背
8、斜,地势低处为向斜 B. 地和地是同一种构造地貌C. 地两侧的岩层较巾问的新 D. 地最容易找到地下水11. 地发生的地质作用为A. 内力作用下形成的褶曲凹陷 B. 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谷地C. 向斜作用下形成的沟谷 D. 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断裂下陷【答案】10. C 11. D【解析】10. 地势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地势高处为山岭,地势低处为谷地,A 错。地岩层不连续,说明是断层构造,地是背斜构造,不是同一种构造地貌,B 错。地是背斜构造,两侧的岩层较中间的新,C 对。地最容易找到油气资源,D 错。11. 地岩层有错动位移,发生的地质作用为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断裂下陷岩块,D 对。不是褶皱构造,A
9、 错。B、C 错。点睛:地势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地势高处为山岭,地势低处为谷地。地岩层不连续,说明是断层构造,地是背斜构造。背斜构造,两侧的岩层较中间的新,即中间老两翼新。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在攀枝花(原名渡口市)附近金沙江边发现了特大型钒钛磁铁矿,随后经过攀枝花的成昆铁路建成通车,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列为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通过建设者的艰苦努力一座铜城在高山峡谷中拔地而
10、起,为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材料二冬日的攀枝花,温暖宜人,降水量少、相对湿度低,对亚健康人群及风湿性关节炎、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等具有显著的自然疗效。近年来,每年冬季来攀过冬的“候鸟”老人都超过了 3 万人次。攀枝花把康养产业作为城市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强力推进,正在创建国家级康齐产业发展试验区, “阳光花城”将成为第二张城市名片。材料三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及攀枝花周边地形图。(1)分析攀枝化钢铁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攀枝花冬季阳光充足、温暖宜人的原因。(3)你是否赞成攀枝花继续大力打造康养产业,吸引人们冬季米此康养度假。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
11、(1) 附近有大型钒钛磁铁矿,接近原料地;成昆铁路经过,交通方便;临近金沙江,水源充足(水电丰富) ;有国家三线建设政策的支持;面向西南地区,市场广阔。(2) 位于昆明准静止锋暖空气一侧,多晴朗天气阳光充足;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北部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金沙江)谷地,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焚风效应) ,冬季较温暖。(3) 赞成攀枝花冬季气候条件独特优越,对康养人群吸引力强;可以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减轻环境污染,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不赞成攀枝花位于高山峡谷中地表起伏大,建设用地不足;大量外来人口的进入会给当地人民生活带来不小冲击(例如
12、物价上涨、交通拥堵等) ;(当地环境容量较小)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解析】(1) 钢铁基地建设条件,主要从资源、交通、水源、政策、市场等分析。攀枝花附近有大型钒钛磁铁矿,接近原料地。成昆铁路经过,交通方便。钢铁工业需水量大,该地临近金沙江,水源充足,水电丰富。有国家三线建设政策的支持。面向西南地区,市场广阔。(2) 气候特点影响因素有锋面、地形、纬度等。攀枝花位于昆明准静止锋暖空气一侧,多晴朗天气,阳光充足。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北部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的影响较小。位于金沙江谷地,受焚风效应影响,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冬季较温暖。(3) 发展康养产业有利条件主要从气候、环境、产
13、业转型、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攀枝花冬季气候条件独特、优越,对康养人群吸引力强。可以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减轻环境污染,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所以赞成。不利条件主要从地形、环境承载力等分析。攀枝花位于高山峡谷中,地表起伏大,建设用地不足。大量外来人口的进入,会给当地人民生活带来不小冲击。例如物价上涨、交通拥堵等。当地环境容量较小,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所以不赞成。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沙棘属多年生落叶性灌木,耐旱、抗风沙;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沙漠绿化。春、秋季新植幼株,3 -4 年后挂果,9-10 月采摘;皇甫川是黄河中游上段,晋陕峡谷北部的一级支流
14、,全长 1251km,流域面积 3246 平方公里,属于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 350450mm,是鄂尔多斯高原暴雨中心区,暴雨一般发生于 69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80%以上;流域平均风速大、多沟壑,是我国沙棘主要种植区域之一,近年来,该地引进了品质优、产量大的俄罗斯大果沙棘替换本地品种。下为皇甫川流域位置示意图和坡面沙棘林带景观图。(1)简述皇甫川的主要水系水文特征。(2)简要分析坡面沙棘林通常沿等高线延伸方向逐排种植的原因及意义。(3)简要分析该地秋季新机沙棘幼株成活率比春季高的自然原因。(4)指出近年该地大量引进俄罗斯大果沙棘,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哪些不利影响。【答案】(1)干
15、流较长水系呈树枝(羽)状;流量季节变化大;育夏汛;有冰期。(2)沟壑地形,地势起伏大;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沙棘林带与坡面径流方向垂直,能有效拦水拦沙;利于水土保持。(3)该地区春季降水少,蒸发强,干旱严重;夏季多雨,秋季土壤墒情好(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幼株易成活。(4)大量引种可能导致该物种在当地过度生长繁殖,引起外来物种入侵;挤占本地生物的生存空间、争夺生存资源,破坏生物多样性。【解析】整体分析:水系、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水系特征、流量、汛期、结冰期等。结合区域环境特点,沙棘林带与坡面径流方向垂直,能有效拦水拦沙。黄河中下游地区春季干旱,土壤水分条件差。秋季水分条件较好,树木成活率高。(
16、1) 皇甫川位于黄河中游上段,主要水系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水系特征、流量、汛期、结冰期等。干流较长水系呈树枝状或羽状。位于季风区,流量季节变化大。有夏汛,有冰期。(2) 该地是沟壑地形,地势起伏大。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沙棘林带与坡面径流方向垂直,能有效拦水拦沙。利于水土保持。所以坡面沙棘林通常沿等高线延伸方向逐排种植。(3) 森林耗水量大,水分条件是影响其成活的主要因素。该地区春季降水少,蒸发强,干旱严重。夏季多雨,秋季土壤墒情好,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幼株易成活。所以秋季新种沙棘幼株成活率比春季高。(4)大量引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从外来物种入侵角度分析。可能导致该物种在当地过度
17、生长繁殖,引起外来物种入侵。挤占本地生物的生存空间、争夺生存资源,破坏生物多样性。请考生在第 43、44 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把答题卡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14. 【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春节南极游成热门,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冬以来各大旅行社掀起了赴南极旅游的热潮,今年春节在携程网上报名出游的人数比去年多一倍, “南极不同于其他旅游胜地,由于温度低,自净能力很差,一块香蕉皮,在南极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才能被自然分解。 ”列举南极特色的自然景观,并分析其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答案】景观:极昼现象;冰川雪原景观;南极企鹅等。不利条件:生态环
18、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基础设施落后,接待能力不足;气温低风力大,气候条件恶劣;臭氧层薄(臭氧空洞) ,紫外线强。【解析】南极的景观有极昼现象,冰川雪原景观,南极企鹅等。旅游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是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基础设施落后,接待能力不足。气温低风力大,气候条件恶劣。臭氧层薄,臭氧空洞严重,紫外线强,易受紫外线伤害。15. 【地理一选修 6:环境保护】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垃圾排放量不断增加。传统垃圾处理方式有填埋和焚烧两种。对比垃圾填埋,请你谈谈垃圾焚烧处理的优缺点。【答案】优点:少占用土地;减少对土地及水源污染;处理效率高;焚烧产生的热能可发电等。缺点:会排放有害气体;设备投资及处理成本高等。【解析】试题分析:与垃圾填埋相比,垃圾焚烧处理能少占用土地,减少对土地及水源污染,处理效率高,而且焚烧产生的热能可发电,但焚烧会排放有害气体,设备投资及处理成本高。【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垃圾处理方式的优缺点分析,难度不大。【知识点】本题考查垃圾处理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