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教案 说课 反思.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340001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教案  说课  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教案  说课  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教案  说课  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教案  说课  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教案  说课  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学设计- 利川市建南镇建新小学教师:覃莹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89 页例 3 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具体含义,弄

2、清数量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有许多老师来了解我们班的教学情况,希望大家能像平时一样,踊跃的发言,积极的思考,把你最闪亮的一面展现给在座的老师们,有没有信心?师:同学们,今天来听课的男教师 4 人,女教师有 8 人,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吗?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听课男教师是女教师的百分之几?、听课女教师是男教师的百分之几?、听课男教师比女教师少百分之几?、听课女教师比男教师多百分之几?1、请学生口头列式解答.题提问: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什么?结果是什么数?2、质疑:“听课男教师比女教师少百分之几?听课女教师比男教师多

3、百分之几?”同学们还会解答吗?3、揭示并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4、出示学习目标: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学生自主解决“听课男教师比女教师少百分之几?”、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听课男教师比女教师少百分之几?”的。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求听课的男教师比女教师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听课的男教师比听课的女教师少的人数占女教师少百分之几?听课女教师是单位“1”。、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问:要求听课的男教师比听课女教师少百分之几?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指名板演。集体交流解题思路方法 1:(8-4)

4、8=48=0.5=50%方法 2: 48=0.5=50% 100 %-50%=50%提问:像这样的百分数问题有什么特点?解决它时要注意什么?明确:这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它的解题思路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分析思路基本一样,都要分清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但这里比较的两个量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必须先求出。2、改变问题师:听课女教师比男教师多百分之几?又怎么解答呢?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方法 1:(8-4)4=44=1=100 %方法 2:84=2=200 % 200%-100%=100%观察比较,前后算式相比较,不同点是什么?为什么除数不一样?(8-4)8

5、和(8-4)4小结:单位“1”不一样,使学生再次体会到,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和分数应用题一样要注意找准单位“1”。3、出示 89 页例题 3“一个乡原计划造林 12 公顷,实际造林 14 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学生独立解答后和书本对照,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的。4、提问:然后分析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小结: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要从问题入手,弄清楚谁和谁比,比的标准不同,单位“1”也不同,解题时要找准单位“1”。三、联系生活,深化新知1、连一连一个纸盒内,有红笔芯 16 支,蓝笔芯 20 支。红笔芯的支

6、数是蓝笔芯的百分之几?( ) A、2016蓝笔芯的支数是红笔芯的百分之几?( ) B、1620红笔芯比蓝笔芯少百分之几?( ) C、(20-16)16蓝笔芯比红笔芯多百分之几?( ) D、(20-16)202、选择、西藏境内藏羚羊的数量 1999 年是 7 万只左右,到 2003 年 9 月增加到10 万只左右。藏羚羊的数量比 1999 年增加了百分之几?A、(107)7 B、107 C、(107)10、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要 16 小时,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要 20 小时,火车的速度比汽车快百分之几?A、( 20-16)16 B、1620 C、(20-16)20四、随堂测试,拓展延伸:1、小

7、飞家原来每月用水约 10 吨,更换了节水龙头后每月用水约 9 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2、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 2.4 元降低了 0.8 元,成本降低百分之几?3、联系生活实际,编一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并解答。五、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说课- 利川市建南镇建新小学教师:覃莹(一)、纵横联系,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89 页例 3“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例 3 是在学生掌握了“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

8、分数乘法应用题与百分数一般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和我班的学生实际,本节课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流程为:标学讲练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具体含义,弄清数量关系。(二)、着眼互动,说程序

9、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三、联系生活,深化新知;四、随堂测试,拓展延伸;五、课堂总结。具体教学过程如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重要的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在上课伊始就要抓住学生的心。而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兴趣是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成分,是一种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因此,唤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

10、前提。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我创设了问题情境“同学们,今天来听课的男教师 4 人,女教师有 8 人,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吗?”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对课堂的关注。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标也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于是,本环节我放手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就是想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通常能提出四类问题:、听课男教师是女教师的百分之几?、听课女教师是男教师的百分之几?、听课男教师比女教师少百分之几?、听

11、课女教师比男教师多百分之几?如果学生提问不全,则老师可参与提问。前两类问题可让学生直接列式,这样既复习了旧知,也为下面难点的攻克做好了铺垫。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重点解决第三类、第四类问题,同时引出课题: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关于“听课男教师比女教师少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下面的环节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去解决。这样给了学生很大的探索空间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遇到有困难的学

12、生要及时予以帮助,同时也鼓励学生做完后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同桌分享,如果不会也可向别人请教。这样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解决此问题有两种方法。在全班交流的环节,这两种方法都要让学生充分发言,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在交流的过程中,我站在“导”的位置上,放手让学生说,最后总结出,解决这个问题,重点要理解问题的实质含义:究竟是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本环节的设计既拓宽了解题思路,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抽象概括能力。在充分练习过“谁比谁少百分之几”后,再来解决“谁比谁多百分之几”的问题,学生的知识迁移起来就要轻松多了。此时我再

13、来推出第二个问题“听课女教师比男教师多百分之几?”,请学生说说怎样理解这个问题,是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然后再解答。这样在反复叙述和练习中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接着,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我把本节课的教材设置做了适当改动,把例2 作为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熟练的掌握解题方法,即无论条件怎样变化,都要先弄清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学生的分析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和思维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三、联系生活,深化新知“数学源自生活而应用于生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下面,联系生活实际,安排了两个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练习,以求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形成技能。1、连一连一个纸

14、盒内,有红笔芯 16 支,蓝笔芯 20 支。红笔芯的支数是蓝笔芯的百分之几?( ) A、2016蓝笔芯的支数是红笔芯的百分之几?( ) B、1620红笔芯比蓝笔芯少百分之几?( ) C、(20-16)16蓝笔芯比红笔芯多百分之几?( ) D、(20-16)202、选择、西藏境内藏羚羊的数量 1999 年是 7 万只左右,到 2003 年 9 月增加到 10 万只左右。藏羚羊的数量比 1999 年增加了百分之几?A、(107)7 B、107 C、(107)10、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要 16 小时,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要 20 小时,火车的速度比汽车快百分之几?A、( 20-16)16 B、162

15、0 C、(20-16)20第一组是基本练习,以比较红蓝铅笔芯的支数为情境来设计,让学生对单位“1”不同导致结果的不同印象深刻。第二组习题的情境设计为火车、汽车的速度比较,在问题的设计上难度加大了,需要学生仔细思考,真正理解问题的含义后才能做对,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四、随堂测试,拓展延伸:1、小飞家原来每月用水约 10 吨,更换了节水龙头后每月用水约 9 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2、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 2.4 元降低了 0.8 元,成本降低百分之几?3、联系生活实际,编一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并解答。在让学生充分感知过各种题型后,课堂教学进入第四个环节:

16、随堂测试,拓展延伸。既有基础题,又有拓展题,既检测了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总之,作为数学教师,本节课我力求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探究中提高,在合作中发展,体现数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三)、激发参与,说教法1、情境创设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我在课伊始,就创设了问题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2、自主探索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应有之义,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节课在新知的获得过程中,我充分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探索新知,使学生获得较准确的知识。3、联系生活法:“数学教学要立

17、足于社会现实生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最终要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社会生活。”因此,我在导入新课、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弹性练习的各个环节尽量用学生熟悉的例子来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数学意识。4、激励评价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我在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发现有独特见解的,都给予激励的评价,而且是中肯适度的,还让学生互评、自评,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四)、自主探索,说学法新课程不但倡导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且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

18、的方法。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1、猜测法:在学习“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时,学生大担猜测,用什么方法才能较快地解决问题。2、比较法: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出现了两种方法,学生就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3、合作交流法: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开展小组合作,在小组中分工明确,提高了学习效益,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最佳的开发,树立的主人翁的意识。4、反思法:方法注重反思,学生才能学得牢。在课将结束时,学生对自己的获得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反思- 利川市建南镇建新小学教

19、师:覃莹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她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根据我班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的,从实施情况来看,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涨,发言积极踊跃,教学效果还不错。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解决问题的表示形式,丰富消息的呈现方式传统应用题大多是纯文字的表达方式,学生往往感到抽象枯糙、乏味。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例题,习题时,呈现形式应力求多样、活泼,让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与,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本

20、课的教学中,我大胆改革了教材中的知识例题,根据实际情况创设了问题情境:同学们,今天来听课的男教师 4 人,女教师有 8 人,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吗?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对课堂的关注,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接下来的环节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去解决。这样给了学生很大的探索空间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交流不同算法的过程中,我又站在“导”的位置上,放手让学生说,最后总结出,解决这个问题,重点要理解问题的实质含义:究竟是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本环节的设计既拓宽了解题思路,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学生的反复叙

21、述和练习中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2、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为了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深化对百分数的理解。我没有局限于书本中提供的练习形式,而是把设计的视角放得更为广阔。设计了连一连、选择、自己编题等练习形式,使练习变得富有吸引力。既检测了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凸显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3、创设民主氛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前提条件。在本课的“联系生活实际尝试编一道百分数应用题”中,学生卸下了书本应用题,教师思维的束缚,大胆设想,讨论,以实际效果来看,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学习发挥的淋漓尽致。更培养了学生自己收集己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多一份“放手的信任”,少一点“关爱的指导”,大胆地让学生在学习的海浪中自由搏击,让学生自己找问题解决策略,学习的方法,有头脑,有个性,有能力的学生才能应运而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