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三思考题活动题答案P2 思考:1. 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纬度高低和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及距海远近不同造成。松嫩平原纬度高,太阳高度小,地面获得太阳热量少,冬季距冬季风源地近,距海洋较远,年平均气温低;2.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原因是该地为平原地形,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东向西减少,主要是因为受东面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且距海越来越远。3.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
2、多,水产养殖业较发达,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对机械化耕作有利,全国性商品粮基地。P3 活动:(1)下面列出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北方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夏季湿热漫长,选择正南正北方向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照和热量;另外北方河流少,地形完整,北方居民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用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散热。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 ;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有利于避雨遮阳,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3、有利于南方房屋通风散热。(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搂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所用的建筑材料较多,并且需要安装采暖的配套设施,所以建筑成本高。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物影较长,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楼房间距自南向北逐渐增大。2.试根据上述的线路及到达的考察点,查阅有关资料,讨论沿途及各考察点所能观察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分析导致各地自然和人文景观差异的原因。哈尔滨 雾淞 冰雕内蒙古锡林郭勒 草原美景 蒙古包山西太原 千沟万壑 晋祠江苏南部 江南水乡 古典园林江西井冈山 亚热带森林 革命遗址云南西双版纳 热带森林 竹楼P8 思考:1、 从监测的范
4、围、速度、人力和财力的投入等方面看,遥感具有哪些特点?范围更广、速度更快、需要人力更少、财力投入少。2、 有人说: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同意。人们“看”的过程就是在遥感,眼睛相当于传感器。P9 思考:在 GPS 汽车导航中,信息在汽车、卫星和服务中心之间是怎样传递的?汽车中的 GPS 用户设备接受了 GPS 卫星信息,解算出本车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并通过无线电信号传送至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再根据汽车所在的位置,及时通过语言提示为汽车导航。P11 思考:1. 在图 1.11 所示的地理信息系统中可能用到了哪些方面的数据?2. 读图 1.11,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具有哪些优势?
5、信息量大 使用方便 功能强大完备 动态监测和评估预测P12 活动1、图 1.5 和 1.6 除了运用遥感及时,还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RS 提供信息源(信息搜集) ,GIS 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统计)2、 (1)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 (2)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3)还要用到摄像和视频传输技术。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需要另外找较近的且有条件较快赶到出事地点的巡警车,需要综合运用以上技术。(4)接警确认出事地点的位置(在显示各巡警车的 GIS 中)了解其周围巡警车的位置分析确定(或能最快到达的)巡警车通知该巡警车(5)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商业组织和管理、城市规划、卫生救护、物流等
6、部门,都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P17 活动:根据图 23,分析说明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点拨:图 2.3 表示了荒漠化两个正反馈效应(恶性循环) ,说明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P20 活动: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1萨赫勒地区位于撤哈拉沙漠的南缘。请根据下面的图文资料,并联系已学知识,分析萨赫勒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说明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点拨:资料表明萨林勒地区正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津德尔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居民点,其月均温都在 22以上,甚至达到 33,可想而知其蒸发量是巨大的。在降水方面,这里的年降水量不足 500 毫
7、米,且基本集中在夏季,特别是 7、8 两个月。以其有限的而且特别集中的降水状况与其全年的高温、高蒸发量相比,确实是个容易产生环境问题的敏感地区。客观上,这里就潜在着荒漠化的自然因素,这是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水热条件所决定的。2气候的严酷性决定了萨赫勒地区的传统经济以自给性质的游牧业为主。20 世纪以来,随着沿岸国家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及本区交通条件的改善,这里的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根据图 2.9,分析这一社会经济因素的转变对牧场带来的环境影响。点拨:将传统的游牧经济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进行对比,比较它们对草场的影响。从表中可知,传统的自给性的游牧经济,因其牲畜品种多样、经营规
8、模小且分散、季节游牧,有利于牧草的恢复生长,是一种适应于当地自然条件的经济模式;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从牲畜品种的单一性、大规模的集中经营、采取掘井定居的经营模式,势必增加草场的压力,结果必然导致草场的退化,甚至导致整个草场的毁灭。3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对粮食需求迅速增加。这一因素促使萨赫勒以南的早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分析这一因素的加入,对本区草场生态环境及荒漠化的发展,又可能产生哪些影响?点拨:由于人口激增,对粮食的需求猛增,迫使人们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以至向牧业地区推进,结果是:4人口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造成这里生态环境恶化、上地荒漠
9、化加剧的根源。请你解释下图(图111),试提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能办法。点拨:明显地描绘了人口过快增长,造成贫困饥荒与荒漠化的恶性循环过程。问题的源头就在人口的过快增长,如果控制人口增长与实行环境整治双管齐下,这个恶性循环就可以得到解决。P20 思考:干旱区绿洲与荒漠的演替是双向的,但绿洲变荒漠非常容易,而荒漠变绿洲却非常艰难。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点拨:这是由当地干旱的环境决定的。水分条件消失容易而形成难。P26 活动:1. 一些沿海低地的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它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联系起来,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点拨:引导同学分析森林减少与温室效应之
10、间的关系。2、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并试绘一幅联系框图加以说明。森林面积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3分析说明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并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你的看法。关键环节是砍伐森林使得森林面积减小P27 思考:1.雨林对当地的水循环有什么影响?为当地降水提供 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2. 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当地气候和全球气候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因为热带雨林有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作用,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则会导致全球变暖等后果。P29 思考:牧 场 超 载 转 牧 脆 弱 地 区 荒 漠 化 加 剧 劳 动 力
11、需 求 草 地 缩 小 草 地 变 旱 地 人 口 增 加 弃 耕 后 1.为什么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说明热带雨林环境的脆弱性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哪里?为什么?热带雨林中的生物循环极其旺盛,以至有机质和养分再循环也非常旺盛。然而,雨林中的养分几乎集中在植物体内,而土壤中的养分却很少。土壤中的养分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为岩石风化释放的养分,另为枯枝落叶释放出的养分,但枯枝落叶释放的养分很少回归土壤,而是在地表就很快被分解者分解,又很快被植物的根系所吸收,加上强烈的地表径流和旺盛的淋溶作用,林中土壤一般比较贫瘠。如果雨林一旦被毁,地表养分被水一冲,整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
12、降,地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这就是其脆弱性的关键所在。P29 活动:1. 阅读图 2.17,说说迁移农业的过程。同一块土地被再次利用的周期大约需要多少年?15-20 年2. 读图 2.18,解释迁移农业从 ABC D 土壤肥力的变化及其原因。A表示原始森林情况土壤肥力状况; B因为森林焚烧,土壤肥力增加;C经过几年耕作后土壤肥力下降至最低;D弃耕后土壤肥力慢慢提高3. 结合图 219,评价迁移农业的休耕期长短对热带雨林产生的不同影响。如果人口增加,雨林可供迁移的空间减少,迁移捉业的频率和规模越来越大,又会对热带雨林产生怎样的影响?点拨:通过两组图表的对比,说明迁移农业休耕期的长短(以 15 年为
13、界限) ,对雨林恢复的影响后果是不同的,特别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相对土地面积减少,耕作的频率将随之加大,这必将加速了雨林的衰亡和土地肥力的衰退。P32 思考:评价修建雨林公路的利与弊。你认为雨林公路该不该修?点拨:对于修建雨林的评价,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辨证地看问题。从“弊”的方面看,它可能造成林区居民的增加、开发公司蜂拥而至,响应的工厂也乘虚而入,雨林的受损程度也日益加大,甚至会加速雨林的毁灭,导致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若从“利”的方面看,它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当地的经济建设将会随之突飞猛进,巴西国内的经济压力将会得到缓解。至于公路该不该修的问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认识到修与不修路与
14、环境保护的关系。P41 思考:1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对比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为主。而我国除了石油消费偏低,天然气的利用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核能所占的比重也微乎其微。此外,我国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水电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煤炭在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天然气、水电都归属于清洁能源,今后对这些能源的大力发展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长远方向。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由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大的改变,甚至煤的比重还有可能增加。因此,山西作为我国的产煤大
15、省,其煤炭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我国能源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P43 活动:1.根据下面的资料展开讨论:对于山西省来说,输煤或输电各有哪些利弊?(1)从环境效益来看,向外输电,会改善能源消费地区的环境,但燃煤发电会造成当地大气环境的污染。(2)从运输成本来看,输电的成本较低,而输煤需要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煤炭在运输过程中还会有损耗,运输成本较高。(3)山西省是缺水省份,而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就以上几点,足以让人感到世间事物的复杂性,输煤好,还是输电好?不是简单地肯定一种和否定另一种,他们是各有利弊的,正因为如此,这两种方式一直并存。2.阅读材料,分析山西省的煤炭市场将面临哪些方
16、面的挑战?山西省应采取什么对策实现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资料揭示内容如下:(1) “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 (2) “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少;(3)山西煤的开采因种种原因不具优势。总之,山西煤炭工业将面临市场缩小、其他能源竞争的压力。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不预先采取预防措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山西经济将不可能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十分单一。这种以出售原材料为主的经济结构,首先对运输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更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国内需求市场减弱,将对山西以煤为主的经济带来更为不利的影响。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山西进行了产业
17、结构调整,围绕煤炭的综合利用,构筑了三条产业链,提高了煤的综合利用程度和增加附加价值。P45 思考:1. 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依赖哪些资源条件?分别输出哪些产品?构筑以上三条产业链分别依赖铁矿、铝矿、煤炭资源,另外还要注意隐含的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环境生态等因素。 分别输出铝制品、钢材、化工产品、水泥、电力、煤气、液化气以及焦炭等。2. 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山西省输出产品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得山西输出产品多样化,由以煤炭为主到以煤炭为动力、为原料的工业制品为主,如电力、铝制品、刚材、煤气等。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使本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18、。P46 活动:1. 从煤炭蕴藏量和品种看,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省有何异同?从煤炭蕴藏量来看,山西省煤炭储量占全国的 1/3、矿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内蒙古东部煤炭处在我国北方露天矿群的集中地带,储量占全国的 1/10、矿种单一、煤质中等,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厚、埋藏浅。从开采条件看,两地都较优越、适宜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2. 比较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山西地处我国中部,有便利的铁路运输,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相距不远,煤、电输送都较近便。内蒙古东部紧靠能源有缺口的东北重工业基地,有滨洲线、京通线、通霍线等铁路,邻
19、近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等工业中心,运输煤炭也较近便。3.内蒙古东部地区还有哪些矿产资源?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经验,能够借鉴到该地区煤炭的综合利用中吗?内蒙古东部除煤炭资源外,还有部分石油、天然碱、铅锌矿、铁矿、萤石等。这些矿产在开采和提炼过程中,需要煤做燃料,有些和煤的副产品共同作为化工原料。这些矿产为内蒙古煤炭的综合利用提供了资源条件。所以,内蒙古也应改变其将煤作为燃料输出的单一经济模式,充分利用褐煤的特点,形成煤发电有色金属输出有色金属制品;煤气化、液化输出煤气、液化气;煤化工原料肥料、吸附剂等多条产业链。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努力增加煤炭的附加值。P47 思考:1.图中各种工程及生物措
20、施有什么作用?(1)隔护堤坝:主要作用是将采掘区与河流隔开,以免河水流入采掘区。(2)排水沟:主要作用是引开可能进入采掘区的雨水或其他水源。(3)灌木、乔木:灌木比较矮小,容易成活;灌木成活以后再种植乔木。草、灌、乔组成了三个梯队,互相保护、互相支持,共同与流动沙丘作战。在复垦区的周围,同样种植了灌木和乔木,这是为了保护水土和防风。2.对这个生态环境建设方案,你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1)从上游引水浇灌草、灌、乔; (2)引水浇灌复垦区; (3)在河漫滩种树种草等。P50 思考:1 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根据流域的气候特征,田纳西河水量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点拨: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
21、1300mm 左右,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节降水相对较少。2. 从农业发展角度看,夏季是作物的主要生长期,需水量较大,而冬季需量较少。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资源发展农业?点拨:第一问从灌溉不足、资源浪费、农业减产等方面思考;第二问从修建水库等方式进行调整季节分配等方面考虑。1、田纳西河水量的变化对航运会有什么影响?田纳西河水量不稳定,特别是夏秋季节降水少,农业用水增加,导致水位下降,大吨位船只不能通航 2、怎样才能改善田纳西河的航运条件?改善该河航运条件的主要办法是与农业的需求结合,将修水库与船闸结合起来,通过修水库蓄水和船闸使河流各段保持较稳定的水位,
22、利于通航。P51 活动:1.点拨:教材 51 页图 3.16 给我们的信息是:生态系统是个整体,其组成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其中某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必定会引起其他诸多因素的改变。不考虑生态系统的这种关系,任意对自然环境加以改变,最终可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本图中,农业需要灌溉,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灌溉引起了自然界一系列因素的变化,最终造成了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的种种灾难:牲畜质量下降、鱼类减少、土地盐碱化。其实,这些关系图还远未把许多影响表示出来,比如:湿地的减少,会造成鸟类的减少,鸟类减少,会造成害虫的增多,人类如使用杀虫剂则又会加剧环境的污染2. 教材 P52 图
23、3.17 为墨累达令河流域水库和灌溉区的分布图,从中可以看出,上、中游地区截取了大量河流径流。这样做的结果是使下游水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在极干旱时,出现海水倒灌的现象,影响河流的利用。我们从墨累达令河流域开发过程中可吸取哪些教训?点拨:从图中可以分析出:由于降水量多的东部和东南部水库众多,拦截了大量河水;该区分布的大片灌溉区消耗掉了支流的大部分径流。这样,汇入干流的流量大量减少;加上部分干流流经干旱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沙漠气候区,又消耗掉部分河水;而下游地区属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上游来水减少,必定导致河水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极度干旱时,就会出现海水倒灌现象。从墨累达令河流域
24、开发的情况来看,主要是对水资源的数量掌握不清。导致引用过多的河水灌溉,使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甚至发生海水倒灌现象。P61 思考:1. 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并且作到一处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发展事业,增加农业收入,还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P62 活动:1. 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农
25、业邻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2.新疆南部(南疆)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积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高地对长绒棉需求大。3.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作的需求量大。4.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品种,昆明等国内城市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P63 思考:阅读图 4.3 图 4.4 和图 4.5,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呈
26、现什么规律?10积温自南向北,从平原向山区递减降水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且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热同季。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什么? 热量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什么? 水分P64 活动:1、归纳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填表。耕作业: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土层深厚肥沃,水热条件配合较好。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仅能一年一熟。 林 业: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 畜牧业: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畜牧业的发展。2
27、、-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水稻喜温、喜湿、喜肥,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由于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 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决定性,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扩大了水稻种植范围。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长期。P66 活动:(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大,而且土壤肥沃, 大型国有农场集中,机械化、专业化生产水平高,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人均粮食占有量高(2)东北商品粮基地将在我国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
28、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有道理。因为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大,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耕地减少,所以东北商品粮供应越来越重要。(3)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护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继续发展种植业; 树立“大农业”观念,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生产链,促使农产品增产增值,向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P68 活动:1根据下面的材料,归纳珠江三角洲发
29、展基塘生产有利的地理条件。点拨: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基塘农业生产有利条件可以结合材料,归纳为三个方面:地形、气候、市场(当地和海外)具体分析略。2图 416 所示的基塘生产将哪些产业联系起来?哪些副产品( 或废弃物)被充分利用起来?这种联系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点拨:基塘生产环节将种植业(桑、蔗等) 、养殖业(养蚕、养鱼) 、工业(丝厂、糖厂)等几种产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此环节中,塘泥、蚕沙(蚕屎) 、蚕蛹、缫丝、滤泥、蔗叶等副产品被充分的回收利用。养蚕业、蔗糖加工业同塘鱼养殖业紧密结合,作为一种综合的经营,几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扬长补短,有机地循环联系起来。基本上解决了桑、蔗的肥料
30、和蚕、鱼的饲料问题。不仅养蚕、蔗糖加工和养鱼生产稳定,而且成本也大大降低。这样的连环性生产体系能够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保证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3如果把图示的基塘生产看作一个生态系统,那么,系统内的养分是怎样循环的?该系统的生产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为什么?点拨:以桑基鱼塘为例,其系统内部的养分基本循环是:塘基种桑、塘内养鱼、桑叶喂蚕,蚕桑废弃物和蚕蛹喂猪,蚕沙喂鱼,鱼池中的塘泥肥桑,蚕茧加工后销售市场。基塘之间一环扣一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这样一种生产方式既克服了当地洼地水涝之弊,而且前一环节的废物成为后一环节的营养(如蚕沙喂鱼) ,成功减少了环境污染
31、,营造了较为理想的生态环境。P72 活动:1.国际经济环境、对外开放政策、区位、侨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条件。完成下表,对上述四个条件进行类比分析。20 世纪 80 年代前后都有的条件 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拥有的条件良好的区位条件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国际经济环境2.珠江三角洲地区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对外开放政策,这是本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性因素P76 思考: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试分析其原因。图 425 直观的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对珠三角地
32、区的冲击。左图“国际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可以看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所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总和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进入 20世纪 90 年代后,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持续增长,并逐渐超过珠三角。从右图“进出口贸易占全国的比重”可看出,珠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很明显,但正在缓慢的发生转变;而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在 10 年内迅速增长。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过程,是伴随着该地特殊的经济发展相对自发地快速推进,缺乏宏观而理性的规划。P78 活动:1结合图 427,比较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差异。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模式结构比较合理。不同等级的城市有其不同的
33、定位,能够实现各级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发挥城市群的整体优势。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是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二级城市中心,兼顾辐射、扩散其他城市;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以广州和深圳作为区域中心。长江三角洲是单核模型,而珠三角是双核模式(其实我国大部分省都是,例如山东的济南和青岛,福建的福州和厦门等。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主要是靠上海对外扩散而不断发展的。各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上海,这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有何影响?点拨:可以从两方面综合考虑:一是上海所拥有的强大的经济实力,盛誉中外的城市品牌和年均增长始终保持二位数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可为长三角周边地区的联动带来众多的经
34、济实惠和创造巨大的发展商机;二是上海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辐射、扩散、示范和带动的核心作用与服务作用,从而形成以上海为技术龙头,带动周围其他地区的经济共同发展。3一般来说,中心城市的扩散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近域扩散,即向中心城市的周围地区扩散;另一种是等级扩散,即一级城市向二级城市扩散,二级城市再向三级城市扩散,依此类推。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属一级城市,南京市和杭州市属二级城市,但是,二级城市与其他各级城市在接受上海的扩散方面处于同等地位,尤其是南京市因距上海市较远,其邻近的城市主要与上海市进行联系,因而缺少腹地支持,地位很难发挥。你认为南京市应该怎么办才能发挥
35、其应有的作用?点拨:南京自身可以依靠江苏,腹地很大,不用完全依靠上海。首要要解决自身的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水平,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经济带动郊区县的发展,打破“二元经济“格局。其次要经济开展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市场整合。4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目前,三大城市群有结构趋同的趋势。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应如何确立分工地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点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塘城市群其实无论在科技、文化、制度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优势所在,要根据各城市的特点,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关键是突出长三角的窗口示范性,京津塘的高科技性,珠三角的外向
36、型经济。P84 思考1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晚于煤炭和石油,原因何在?点拨:从天然气的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等方面思考。2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开发天然气之后,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主要原因是什么?点拨: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煤炭的缺点逐渐明显,加之天然气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等方面思考。32007 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世界平均为 23.8,而我国只有 3.3。由此怎样看待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点拨:通过比较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可以预测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P84 活动:试
37、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的原因。1西部地区天然气主要分布区的自然条件。点拨:西部天然气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高原等,气候干旱,人口较少,交通不便,给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2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点拨:相对来说,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天然气的勘探、开发。3西部地区的技术力量。点拨:西部地区技术力量较弱,且缺乏作相应研究的配套设施,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较高。4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需求。点拨: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对能源的需求较少,形不成促使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市场动力。P86 思考:1通过西气东输,我国政府是如何协调东西部发展的?点拨:从西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东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高,资源从西部输送到东部,不仅西部会获得资源的销售收入,而且资源在东部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国家提供更高的税收;国家就可以用更多的税收;国家就可以用更多的资金用于对西部的投资和补贴。2通过西气东输输送到上海的天然气,价格只相当于进口天然气的 34、同等热值煤气的 23。你认为是否应该提高天然气的价格,以促进西部的发展。 点拨:可以从不同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