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参考题 文学常识题 填空: 孟子的作者名叫( _ ),这部书是( _ )学派的经典之一。师说中对“师”的作用进行解说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是( _ )。这篇文章是作者专门写来送给( _ ),表扬他好学的。 过秦论的作者是( _ )朝最有名的( _ )家。表明这篇文章写作动机的那句话是( _ ) .劝学选自( _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_ )的文集( _ )。 【参考答案】 孟子的作者名叫(孟轲),这部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师说中对“师”的作用进行解说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是(传道受业解惑也)。这篇文章是作者专门写来送给( 李蟠 ),表扬他好学的。 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
2、朝最有名的(政论家,辞赋家)家。这篇文章评论秦朝灭亡最经典的一句话(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 劝学选自(儒家)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况)的文集(荀子)。字词学习题 辨析带点字的音义。从选项中挑出恰当的,将序码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疾”的常用义:小病,苦痛,痛恨,快、迅速,强、猛烈,通“嫉”,妒忌。 顺风而呼,声非加 疾也() 虽乘奔御风,不以 疾也() 君有 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海瑞)素 疾大户兼并() 会长老,问之民所 疾苦() 2. “绝”的常用义:杜绝、断绝,隔绝,渡,停止、消失,很、非常。 非能水也,而 绝江河() 空谷传响,哀转久 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
3、) 则请立太子为王,经 绝秦望() 3. “致”的常用义:达到,送达,表达、传达,招引、引来,归还、交还,意态、情趣,尽、极。 非利足也,而 致千里()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 致也() 罗敷前 致词:使君一何愚()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 致矣() 不专心 致志,则不得也() 4. “用”的常用义:任用,使用,采用,用途、用处,物资、财用,因、由。 用 心一也() 又备经年裹物之 用() 愿早定大计,莫 用众人之议也() 皇上欲大 用 康先生() 5. “强”的音:,常用义:健壮、强壮,强大、势力过人,优越、好,有余、有多,勉强,竭力、尽力。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 强()() 秦贪,负其 强
4、,以空言求壁()() 学有未达, 强以为知()()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 强()() 吾去矣!将军 强留之() 【参考答案】 辨析黑体的词的音义。从选项中挑出恰当的,将序码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疾”的常用义:小病,苦痛,痛恨,快、迅速,强、猛烈,通“嫉”,妒忌。 顺风而呼,声非加 疾也( 4 ) 虽乘奔御风,不以 疾也( 4 ) 君有 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1 ) (海瑞)素 疾大户兼并( 3 ) 会长老,问之民所 疾苦( 2 ) 2. “绝”的常用义:杜绝、断绝,隔绝,渡,停止、消失,很、非常。 非能水也,而 绝江河( 3 ) 空谷传响,哀转久 绝( 4 ) 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
5、1 ) 则请立太子为王,经 绝秦望( 1 ) 3. “致”的常用义:达到,送达,表达、传达,招引、引来,归还、交还,意态、情趣,尽、极。 非利足也,而 致千里( 1 )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 致也( 4 ) 罗敷前 致词:使君一何愚( 3 )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 致矣( 6 ) 不专心 致志,则不得也( 7 ) 4. “用”的常用义:任用,使用,采用,用途、用处,物资、财用,因、由。 用 心一也( 6 ) 又备经年裹物之 用( 2 ) 愿早定大计,莫 用众人之议也( 3 ) 皇上欲大 用 康先生( 1 ) 5. “强”的音:,常用义:健壮、强壮,强大、势力过人,优越、好,有余、有多,勉强
6、,竭力、尽力。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 强( 1 )( 1 ) 秦贪,负其 强,以空言求壁( 1 )( 2 ) 学有未达, 强以为知( 2 )( 5 )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 强( 1 )( 4 ) 吾去矣!将军 强留之( 2 )( 6 ) 6.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 直 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百亩之田,勿 夺其时 王无 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小学 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有席 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 秦有余力制其弊,追亡逐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 却匈奴七百余里 学不可以 已 故木受绳则直,金 就砺则利
7、 【参考答案】 直 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 百亩之田,勿 夺其时。夺,这里指侵害,妨碍的意思。 王无 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责怪,归罪。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其,语气词,难道。 小学 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指学习到的小的方面。 有席 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这里都有形容泰国势力强大,占有一切的意思。只是更加形象。名词作状语。“象一样”。 秦有余力制其弊,追亡逐 北。北,通败,失败。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原意为退却,这里有赶走的意思。 学不可以 已。已,停止。 故木受绳则直,金 就砺则利。就,靠近。这里指拿到
8、石头上磨的意思。 阅读领悟题 翻译下列语句,并解说每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道理。1.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译: _ 解: _ 2.2.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比我出生得早,他了解道的时间本来也在我的前面,我会跟从他,以他为师,比我出生晚,他了解道的时间也在我前面,我也会跟从他,以他为师。我师从的是道,哪管他出生的年月在我的前面或后面呢? 解:这句话很鲜明地表达了韩愈对从师问题的看法,即就他来说,他始终以道德仁义或事物的本质规律为标准,作为自己交法学习的对象,至于对方的出生年龄等等
9、本来就是属于非本质的东西,不是事物的根本,他基本不放在眼里,表明了韩愈看问题很深刻的一面。 3. 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 _ 解: _ 4.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 _ 解: _1.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译:如果 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让他们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 解:让老百姓分享土地,并且安排他们合理耕作,就能保证他们衣食无忧。这里可以看出孟子对老百姓的权利与生活的关心,同时也看出了孟子的某种管理思想。 2.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
10、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比我出生得早,他了解道的时间本来也在我的前面,我会跟从他,以他为师,比我出生晚,他了解道的时间也在我前面,我也会跟从他,以他为师。我师从的是道,哪管他出生的年月在我的前面或后面呢? 解:这句话很鲜明地表达了韩愈对从师问题的看法,即就他来说,他始终以道德仁义或事物的本质规律为标准,作为自己交法学习的对象,至于对方的出生年龄等等本来就是属于非本质的东西,不是事物的根本,他基本不放在眼里,表明了韩愈看问题很深刻的一面。 3. 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 谁料陈涉一介武夫起来发难,秦
11、朝的社稷就毁灭了, 国君死在别人的手里,被天下人嘲笑,原因是什么?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造成攻守的形势发生变化,最终结果大不相同。解:贾谊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即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失去民心,结果自然只有灭亡之途。 4.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并没有蛇鳝一样的洞穴可供容身,原因就是它心浮躁的缘故。解:荀子在这里用蟹来比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的作用。思维拓展题 1. 结合课文填写下表,看看与原文有何不同 , 试体会议论文议论的方法: 主句提示 原句举例或说明古之学者必有师。 例证: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
12、,其贤不及孔子。(唐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例证:作者从师的理想状态 例证:【参考答案】 2. 结合课文填写下表,看看与原文有何不同 , 试体会议论文议论的方法: 主句提示 原句举例或说明古之学者必有师。例证: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唐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例证: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作者从师的理想状态例证: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13、,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会 在议论文中每提出一个观点往往都是有证据的,这个证据也叫论据。这样做会使议论文充实可信。说服人的作用很大。3. 过秦论前一部分极写秦之强,后一部分极写陈之弱,这样写有何好处? 【参考答案】 这样对比描写,更加突出了强秦的不得人心,为下文的一介武夫陈胜的胜利进行铺垫,强调了中心“仁义不施”的必然后果。多元开放题 比较阅读劝学课文与原文。完成下列问题: 劝学战国荀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课文)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
14、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
15、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蜹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
16、乎? 给下列生字生词注音: 干、越、夷、 貉之子 系之苇 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兰槐之根是为 芷 肉腐出虫,鱼枯生 蠹 行 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参考答案】 貉 . h 苕 . Ti o. 芷: zh 蠹: d 衢 : q 2. 从论证的风格上讲,课文与原文相比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课文是原文的节选。比起原文来,课文要简略得多。而相比于课文,则原文无疑更加全面而深刻。其论证的气势也更加博大。说服力也更强。 3. 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结尾“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还有一段“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已被删掉,如果保留此段,你认为从表达方式上讲有何好处? 【参考答案】 删掉的段落,当然不如原文好。如果 保留原文,则其文本的完整性更强。更能说明 孟子论辩所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