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九讲 个案研究法.ppt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4323020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讲 个案研究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第九讲 个案研究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九讲 个案研究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九讲 个案研究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九讲 个案研究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九讲 个案研究法,主讲人:赵军三峡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内容,个案研究的起源 个案研究的内涵 个案研究的特性 个案研究的适用范围 个案研究的程序 个案研究报告的撰写,一、个案研究的起源,个案研究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常被各领域的研究专家所采用。个案研究原创于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当时是用来作为训练学生去思考法律的原理和原则的一种方法。其后又被用于医学方法。各领域专家在应用个案研究法时各有所侧重。,一、个案研究的起源,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采用个案研究较迟,最初主要是作为一种辅助性研究方法,用于个别儿童成长的记录。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采用个案研究,是在其它各业采用之后。 在基础教育领域,随着素质教

2、育的深入,重视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个别差异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心。加上近年来由于社会转型导致学生心理问题增多,由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一系列青少年恶性事件的发生,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力提倡,广大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大大提高。,一、个案研究的起源,早期的个案研究,主要应用于行为 有问题的儿童,例如,逃学、偷窃、学习问题、生活问题、社交问题等。近年来,个案研究的范围已经大大地扩大了,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一种方法,不但应用于行为有问题的学生,而且也应用于研究正常与资质优异的学生,使教师和家长对他们能够更充分地了解,给予适当的辅导,

3、以增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学习进步和发展潜能。,二、个案研究的内涵,Van Horn(1973):针对某些组织做广泛、详细审视的叙述,希望捕捉重要的问题复杂性,没有使用实验设计或控制。 Buckley (1976):个案研究没有实验设计与实验控制,可见得个案研究并没有明显的先前计划,也不会去操纵或者架构研究环境。 Harrison(1988)、Kling & Iacono (1984):详细审视单一组织、群体或者系统;没有变量操控、实验设计或控制(单一个案)。 Olson(1983)、Boynton & Zmud (1984):详细审视多个组织或环境;没有变量操控、实验设计或控制(多个个案)。

4、 Vogel & Wetherbe (1984):对于单一组织的审查,没有实验设计或控制。,二、个案研究的内涵,Yin(1985): 个案研究是一个实证研究 在实际生活环境中研究当前的现象 其现象与环境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楚显著 使用多种数据来源 Benbasat, Goldstein & Mead (1987) 在自然环境中审视一个现象 使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收集相关信息 在研究的最初其环境的界限并不清楚显著 没有实验控制或操控,二、个案研究的内涵,个案研究对单一的、典型的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的考察来了解对象的发展变化的线索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实施一些积极的教育措施以促进它的发展,然后把对这些

5、条件、措施与结果之间的联系推广到对一般的人和事上去的教育研究方法。,三、个案研究的特性,1.在自然环境中从事现象的研究 2.使用多种的数据收集方法。 3.分析单位(收集的对象)可能是一个(单一个案)或多个(多个案)实体例如:人、群体或组织 4.对于每一个实体都深入了解其复杂性。 5.个案研究比较适合运用在问题仍属探索性阶段(探索Why或 how问题),尚未有前人研究可循的情况下,甚至分类性研究及假设或命题的提出。,三、个案研究的特性,6.没有变量操纵(manipulation)、实验设计或控制 7.研究当前的现象,解决当前的问题 8.个案研究比较适合研究为什么或如何做的问题,并可做为未来相关研

6、究的基础 9.研究结论(果)的良窳跟研究者的整合能力有相当大的关系 10.改变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方法可以发展一些新的假说 11.个案法不预设研究变数、及何者为自变量、依变量。 个案研究是一种将研究注意力集中于单一环境中所可能发生之各种变化的研究。,四、个案研究的适用范围,个案研究是一种质化的研究,其目的不在操作变量或验证假设,来回答问题;而是探讨问题中的复杂性,从研究对象本身来了解其行为。 概括的说,其适用范围如下: 尚未有很多研究或理论基础的问题 某些特例显然与理论相矛盾时 适合于捕捉研究个案中人员的知识并发展理论 研究How及Why的问题,四、个案研究的适用范围,判断是否适用个案研究的准则

7、 是否只能在自然环境下进行? 是否为当前事件? 是否毋需控制或操弄? 是否已有理论基础? 是否变量太多其它研究法无法掌握?,四、个案研究的适用范围,个案研究法适合的研究问题 个案研究一般而言适合研究当前较新的、未曾有许多人研究或无坚强理论的研究问题,且是自然现实环境下的研究问题。 最适合个案研究策略的研究问题经常是对调查设计、实验设计之观察值数而言,其研究牵涉的变量太多之情况。,四、个案研究的适用范围,Bomona(1985)曾将研究目的分成四个阶段,其中有几个阶段可用个案法 探索阶段:此阶段旨在探索澄清研究计划问题及假设,故特别适合用个案研究法。 设计阶段:此阶段旨在了解假设所需的数据,并建

8、立研究模式。 预测阶段:此阶段旨在测试假设以推论母群体,故较适合用调查法或实验法。 质疑阶段:此阶段旨在找出极端个案以限制结论之通用性,故此阶段亦可采用个案研究法。,四、个案研究的适用范围,Yin(1984)将研究分成四阶段,其中几个阶段可用个案研究法: 叙述阶段:此阶段可用单一个案或多个个案来叙述问题。 探索阶段:此阶段可采用多个个案来探索 假设检定阶段:此阶段可用实验法或调查法 实证、解释阶段:此阶段可采用多个个案法 质疑、解释阶段:此阶段可采用单一关键个案,五、个案研究的设计,1.选择问题 2.确定目标及分析单位 3.提出命题 4.参考文献 5.设计程序,可采单一个案或多个个案 6.收集

9、资料(访谈、问卷、亲身参与、观察、文件、档案) 7.资料分析 8.解释资料 9.导出结论 10.撰写报告,个案研究范例,研究主题:童年早期的多重人格的个案研究。 一、确定研究对象 1.个案姓名:王XX,性别:女,年龄:8岁,就学年级:小学三年级。 2.问题简述:该生父母陈述,女儿脾气坏,不听话,学习差,常有与别的孩子不同的行为,令人无法理解(如有时对父母说话时,突然像换了一人似的),可能脑子有毛病。,老师和同伴反映:该同学行为古怪,常精神恍惚;人际关系差,不合作,不受欢迎;学习成绩不好,时常逃课,一个人在外游荡。 二、收集研究资料 1.身体特征:足月顺产,早期发育正常,常有上腹部不适及头痛。

10、心理特征: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迷乱,脾气暴躁,任性,骄横,精神紧张,,拘谨,行为及语调多变,对自己过去喜爱的玩具、衣服、事物感到厌烦,3岁时夜里醒来哭1020分钟。 2.家庭背景:两岁父母离婚,由外祖母收养,4岁时母亲再婚,继父对其态度严厉,一次将新买的玩具弄坏,继父狠狠的打她的头,扯她的头发,从此就非常恨她的继父。 3.学校记录: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出外游逛,学习成绩不良,常用混乱的人称说话,将“我”称“她”,老师叫她回答问题时,她经常说“她不会回答,我会回答”,弄的父母及老师经常莫名其妙。 4.测查结果:经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定,智商为98,言语得分109,操作得分86。广泛成绩测验,词语

11、认识4.4级,拼写5.4级,算术3.3级。曾在神经科检查,神经系统正常,无阳性发现。,三、分析与指导 1.分析阶段 问题形成的外部因素:由于父母离婚,外祖母抚养,养成骄横、任性等脾气;母亲再婚,继父态度严厉,方法粗暴,使其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学校未能及时发现和疏导。 问题形成的内部因素:依恋母亲,对家庭生活无法适应,产生了心理困扰,采取了不正确的逃避和保护方式;未能及时向他人求助。 上述两种内外因素导致该对象精神紧张、拘谨、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精神迷乱,常以两个人的身份与性格讲话,出现了人格分离和迷乱行为,可初步断定为童年早期多重人格。,2.指导(矫正)阶段 针对王某的症状,决定采用游戏治疗

12、和“墙壁会面”的方法来帮助她将内心焦虑、问题发泄出来。主要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游戏治疗(每周一次) 王某在母亲的陪同下,初次进入一个布置有身份和经历与她相似的塑料娃娃及同继父模样相似的男塑人的安静的房间,初次进入使她显得惶恐不安,哭喊着要回家。指导者的态度和蔼可亲,对她的行为加以解释和引导,并不时地摆弄塑料娃娃,以王某的经历来解释娃娃,王某逐渐开始反应。,游戏治疗经过四次以后,王某已能回忆起来以往的遭遇,言语对答无误,但仍坚信自己是两个人。 第二阶段:墙壁会面(每周一次) 在游戏治疗的基础上,将两个象征王某和李某的电动娃娃用一种障碍物个开,指导者当着王某的面不停的讲:“李某非常想念王某,想和

13、她会面交个知心朋友。” 开始王某显得紧张,站着不动,当指导者反复表演三次之后,王某则带着微笑跨越障碍物主动与象征李某的电动娃娃会面,并高兴地说:“现在我们是好朋友了”。,连续四次墙壁会面后,王某变得较为活泼,人格分离和迷乱行为消除。 第三阶段:巩固治疗(每周一次) 经过两个月即八次的巩固治疗,王某进步较快,通过心理测查显示:WISC-R(韦氏儿童量表)言语得分109,操作得分100,智商为105。 在随后的追踪研究中,经过六个月的追踪观察,家长及老师都反映王某表现得更为活泼,能承担一些家务,学习成绩上升,不良行为消除。,个案研究范例之二,爱与被爱意识的互动 (一)现象与观察 现象一: 为了了解

14、一下学生在关心自己、关心他人方面的认识,我曾做了一项调查。我出了几道题,让学生用一节队活动时间,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做法。题目是这样的: (1)假如你自己生了病,你会怎么做? (2)假如你的爸爸妈妈生了病,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为什么?,(3)假如那天正好要用练习册,你的书包是你父母帮你整理的,正好忘带了练习册,这时候,你会怎么想? (4)这两天,我们的数学老师因疲劳过度,嗓子都哑了,看到这情景你有什么想法? 下课后,我把同学各自写的东西收上来,一张张看了起来,其中我班小宁同学写的一张张条引起我的特别的注意,只见他的纸条上写着:,(1)我生了病我会躺在床上吃药或看电视。 (2)爸妈生了病,我会住

15、到亲戚家去。因为我怕爸妈的病会传染给我 。 (3)我会骂爸妈,骂他们毛手毛脚。 (4)我没什么想法。 看到这,我愣了:这孩子的想法怎会是这样?,是他的爸爸妈妈平时不关心他吗?不,据我了解,小宁爸妈非常关心他,可以说是太关心他了吧!他母亲曾对我说小宁一顿要吃三只鸡大腿,四只面筋塞肉;家里买了一只鸡,不允许父母先吃一口,要等自己吃够了,才肯让父母吃;文具盒中的铅笔都十几元一支的自动铅笔,用了些时间就喊用腻了,要父母帮他换新的。他父母的想法是只要他学习好,吃就尽量让他吃吧,用也就尽量满足他吧,反正现在只有他一个小孩。,但是他父母在生活上满足他后,他的学习并没有如他父母的愿。他母亲曾几次向我叹苦经:“

16、在家里,我是一直盯着她学习的,可是他不想学,真是把我给累死了。好像现在我在上学。早上7点钟,我急着要去上班,喊他几遍,他无动于衷,我实在没办法,把他从被窝里拖出来,帮他穿衣、穿鞋,照顾他吃好早饭 让他上学;下班回来,我又不要烧晚饭,,我们一家去他奶奶家吃,可我也不轻松,忙着坐在他旁边盯着他做作业,常常拖到很晚。如果我有时要忙一会儿,他就一个字也不写,干坐在那里,东摸西摸,真是拿他没办法。”他母亲又说:“我也曾对小宁说,你就不要去上学了吧!他却对我说:“干吗不上学?”我对他说:“你就留一级吧!”他回答你:“反正我比别人小一岁,留一级也不要紧。”好几次我都因辅导他做功课,他不肯做,我伤心得流泪。他

17、看着我泪流满面,却嘿嘿地笑我,真是让我哭笑不得!,现象二:,小宁在家里是这样,在学校里也同样是这样。他光晓得调皮捣蛋,懒得做作业,常常是别人完成了作业已回家,而他作业还没写,照样玩得挺高兴。你看,数学老师又向我反映了:“数学课上,班级内一学生因身体不适而呕吐了,同学纷纷向他头去关切的目光,老师也对他问寒问暖,而小宁却学着同学呕吐的样子用手捏着喉咙干呕着,引得同学笑,他还做出怪样。”,(二)诊断与分析,显然,这是一个爱心沉睡的孩子。他感受不到父母的辛劳,对父母的良苦用心毫无敏感性,因而视父母为之所做的一切为理所当然,不懂得感激,更不用说关心、体贴父母;他也体会不到身体不适同学的心情,对他人的痛苦

18、和不幸麻木不仁,因而不但不能对生病的同学表示关切,反而取笑她。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心里是非常沉重的。这么小的孩子本不该是这个样子的。小宁的表现之所以缺乏爱心,我想根本的原因是他很少有被人爱的真切体验。家长不懂如何关心自己的孩子,一味宠爱,酿成苦果;,孩子处在溺爱中,对父母对他的爱习以为常,认为是理所当然,所以对父母给与的爱麻木不仁。他并不缺少别人的爱,但缺少被人爱的意识。正因为缺少被爱的意识,所以才没有爱的意识。对于这孩子来说,要唤起他爱和关心的意识,首先要唤起他被爱和被关心的意识。要唤起他被爱和被关心的意识不是给他更多的爱,而是要少给他一点爱,使他逐渐懂得珍惜别人的爱。,(三)措施与效果,第一

19、,找他父母进行一次谈话,指出问题的症结,晓之以真正关心孩子的正确方法,并商量对策,促其改掉缺点。 这一方法是适当进行惩罚。我向他们介绍班内另一家长采取了这一有效的方法,让他们借鉴。一方面是对其进行冷处理,让他从“宠爱”中跌落之“受人冷落”,使他尝到没人关心的滋味,从而珍惜受人关心的机会。具体做法是对他的学习不闻不问,把他的学习任务完全还给他自己,父母不再陪读,让他亲身体验平时父母关心他学习的辛苦。另一方面,对他的吃、用适当控制,发现有进步,可进行鼓励;如果没有进步,则让他少吃、少用。,第二,多发现小宁身上表现出的关心他人的闪光点,进行激励,促其学会关心自己的学习,关心自己的父母,关心自己的老师

20、。 四年级时,我就发现小宁虽说调皮,但在学校组织的为“手拉手”学校捐款,为希望工程捐款等活动中表现较好。他积极参加,踊跃捐款,收集废品,能为希望工程作贡献。我想何不利用他这一闪光点,对他进行表扬,从而促其树立目标呢?于是我仔细观察,寻找他的闪光点。12月4日上午,机会来了。第三堂课是体育课。这节课一下课,我刚想到操场上去看学生排队情况,几位学生积极地边喊边向我跑来:“浦老师,王文昏过去了!”,我一听,忙问清他在哪里,就急着赶往医务室去看望他,这时正值学生吃午饭时间,许多同学正忙着排队打饭。我来到医务室一看,咦,小宁怎么也在这?他也关心王文?我心中一喜。待我看过王文,安排他父母来校带他去看病后,

21、我就去教室吃午饭。 在吃午饭时,我喊来小宁,问他怎么会在医务室。他回答我:“我去看看他究竟怎样了!”于是我趁势表扬了他:“看来,你还挺关心同学的么!但你就是不会关心自己的学习,包括关心自己的父母、关心自己的老师。希望你能学会关心自己的学习啊!”小宁听了我的话,脸上显出少有的一本正经的模样,向我点了点头,高兴地去吃饭了。,下午我又在课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小宁,其他同学听了,有人在下面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说:“小宁到医务室是去玩玩的!”有的说:“我也到医务室去的呀!”我就说:“不管小宁到医务室里去玩玩的还是去看王文的,他这一行动充分说明他还挺关心人的,我们要看到他这一进步。” 我这么一说,大

22、家都没有什么意见了。于是我就向大家提出了希望:“当一个同学有了一点进步,我们一定要看到他这一小点进步,鼓励他,从而督促他改掉别的缺点,这也是关心他人的一种表现。小宁,你看,同学们都这样相信你,你应该不让同学失望啊!”小宁听了,一节课表现得都不错。那一天到放学时,他的作业第一次全部完成。订正好。,第三,经常给他树立一个小目标,鼓励他用实际行动达到目标,激发他继续努力。第四,多利用移情法,让他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让他讲:“假如你在上课时呕吐了,当你的同学看着你的样子干呕时,你会怎么想?为什么?,六、个案研究报告的撰写,1.两种格式 “描述+分析”式 “背景+描述+问题+诠释”式 (以课堂教学

23、案例撰写为例),(1)“描述+分析”式,“描述+分析”式案例的特点是将整个案例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为描述课堂教学活动的情景,后半部分主要针对情景中的一、二个问题进行一些理论分析。 描述的内容一般是把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某一片断像讲故事一样原原本本地、具体生动地描述出来。 分析部分的内容是针对描述的情景谈一些个人的感受或理论的说明。,(2)“背景+描述+问题+诠释”式,“背景+描述+问题+诠释”式是一种要求比较高的编写格式,而且,它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也更大。 通常它将整个案例分为四个部分:主题与背景、情景描述、 问题讨论、诠释与研究 。,主题与背景,情景描述,情景描述的方法与“描述+分析”式中

24、的描述相同,主要突出主题所反映的课堂教学活动。,问题讨论,问题讨论是根据主题与情景描述,设计一份案例讨论前的作业单,包括学科知识的要点、教学法和情景特点以及案例的说明与注意事项。然后提出建议讨论的问题,如学科知识问题、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和情景问题、扩展问题。,诠释与研究,诠释与研究主要是用教育理论对案例做多角度的解读。它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技术分析,教师的课后反思以及教学活动背后的教育思想等做理论上的分析。,3.采用个案法研究论文之评述 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有无清楚交待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并且研究内容与结论是否与主题相符? 研究问题是否为了探索某一新的问题域领?或其相关变量之数目多、复

25、杂度高?变量的操弄是否很因难、或是在找特定个案以否定(限制)既有理论之适用范围?若是基于上述考虑,研究者因而没有采用其它研究法,此时改采个案研究才是适当的。,3.采用个案法研究论文之评述 理论基础 研究问题最好具有相关的理论基础,以免漫无方向的搜寻。 研究假说是由相关理论所演绎出来?研究模式中所有变量是否都已完全掌握? 有无研究命题引导研究方向、资料收集及分析?,3.采用个案法研究论文之评述 分析单位 分析单位(人、组识、信息系统)是否厘清,交待清楚? 资料收集 数据收集方式是否恰当? 是否有采用三角验证法(不同数据、研究者、理论、方法之间的交互验证)? 是否清楚交待多个个案之间资料收集之先后

26、关系? 有否交待访谈对象如何挑选?是否合理? 是否有受访者、研究者之偏误产生?,3.采用个案法研究论文之评述 资料分析 是否建立数据分析之标准?以使不同研究者之比较分析具有一致性。 是否充份应用可以采用之资料分析方式?包括内容分析、口述语意分析、脚本分析。,3.采用个案法研究论文之评述 文章格式 架构要清晰 用词要恰当 文字说明要容易理解。,3.采用个案法研究论文之评述 研究推论 推论合乎逻辑? 推论前有无界定其研究命题、或对既有理论作限制。 结论是否与研究主题相呼应? 区位谬误:将研究结论应用到不同分析单位上 化约:过份强调某变量,导致忽略了其它重要的变量 是否采用理论来解释及串联证据。 结论是否具有创新性。,4.个案研究常犯的毛病 未说明研究目的,对研究问题未定义清楚 未说明为何选用此研究对象 未说明为何选择单一个案或多个个案 未说明分析单位(如个体、组织或系统) 未说明数据搜集方法(如访谈方式、对象、工具) 大都以追述方式(问受访者经验及记忆)搜集数据 受访者提供数据的偏误 研究者的偏误:预设立场去筛选资料,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