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号:XH03JW037-11/0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球等鞭金藻 3011 的生长与其营养盐关系的研究系 别:生 物 系 班 级 : 水 产 养 殖 技 术 3081 姓 名:刘 臻 学 号:0805303023 指导教师:李 碧 全 2011 年 4 月 28 日球等鞭金藻 3011 的生长与其营养盐关系的研究【摘要】:球等鞭金藻是一种金黄色的微小金藻,由于其个体小(直径 5um 左右) ,繁殖快,胞内营养丰富,无细胞壁,容易被动物幼虫消化吸收。目前,该藻类已经广泛的用于无饲喂贻贝,牡蛎,泥蚶等,并被认为是海产双壳类动物幼虫的理想饵料。有关球等鞭金藻培养文章很多,但营
2、养盐方面发表还是很少的,所以对该藻类培养液的主要成分研究很重要。【关键词】:球等鞭金藻,生长,营养盐。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浮游单细胞藻类,属于金藻门,金藻纲,等鞭金藻目,等鞭金藻科,等鞭金藻属,由于个体小,繁殖速度快,营养丰富,运动速度适中,又没有纤维素的细胞壁,容易被贝类幼虫捕捉,吞食和消化吸收,因而是海产经济双壳动物幼虫的良好基础饵料。有关球等鞭金藻培养文章很多,但营养盐方面发表还是很少的,所以对该藻类培养液的主要成分研究很重要。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由宁波大学藻种室提供,试验前,先将球
3、等鞭金藻接种到 5000ml 的三角烧瓶中进行一级培养,光照 3000Lx 左右,温度在2126,不充气培养,每天摇动搅拌 6 次。1.2 藻类培养的条件培养藻类的用水取自漳浦前亭沙崎村海区的海水,经高位黑暗沉淀,再经过脱脂棉过滤,煮沸,冷却的天然海水。pH 8.5 密度 1.018g/m3。培养容器都经过草酸洗涤,晾干,密封保存。1.3 实验方法与设计本实验分别对球等鞭金藻 3011 的生长进行了 N,P ,Fe,维生素 B1,维生素 B12,等营养成分单因子和正交实验。1.3.1 单因子实验的设计氮的试验以 NH4Cl, (NH 4) 2SO4,NaNO 3 和(NH 2) 2CO 作为氮
4、源,设置6 个梯度,N 的质量浓度分别是 0,10,20,40, 60,80g/m 3;磷的试验以NaH2PO4 和 KH2PO4 作为磷源,设置 6 个梯度,磷的质量浓度分别是0,0.1,0.5,1,2,4g/m3;铁的试验以柠檬酸铁作为铁源,设置 6 个梯度,其的质量浓度为 0,0.05,0.1,0.2,0.4,0.8 g/m 3。1.3.2 正交实验设计每个试验分别进行平行试验,重复 2 组。试验结果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藻液用少许福尔马林固定后 1d 内计完,每瓶计 4 个数,取其的平均值,所得生长率都以下面的公式计算公式为:K=(lnN t-lnNo) /ln2(t-to)。其中 Nt
5、 为试验进行 t 天的细胞数目,N o 试验初始的细胞数目。2. 结果2.1 生长指数测定利用等鞭金藻 OA-3011 培养液(陈淑芬等,1987) 【1】NaNO3 60mgKH2PO4 4mg柠檬酸铁 0.5mg维生素 B1 100-500ug维生素 B12 0.5-1.5ug海水 1000ml接种密度为 20 万/ml,置于自然条件下(光照 3000Lx 左右,温度在 2126)每日定时计数,共 9d,结果见表 1。并用细胞数目的对数和时间作图。表 1.细胞数目的对数与时间关系培养天数/d 1 2 3 4 5 6 7 8 9细胞数目的对数5.447 5.801 5.943 6.024 6
6、.106 6.146 6.235 6.250K 值 0.617 0.920 0.773 0.647 0.574 0.523 0.469 0.417细 胞 数 目 的 对 数05.447 5.801 5.943 6.024 6.106 6.146 6.235 6.25012345671 2 3 4 5 6 7 8 9培 养 天 数细胞数目的对数细 胞 数 目 的 对 数图 1 细胞数目的对数和时间关系2.2 氮的单因子试验我们对不同的氮源的氮和不同质量含量的氮进行了试验,以 NH4Cl, (NH 4)2SO4,NaNO 3 和(NH 2) 2CO 作为氮源,培养用水加母液(缺氮)设置 6 个梯度
7、,N 的质量浓度分别是 0,10,20,40,60,80g/m 3,数据处理见表 2。 由表格表 2 可知,球等鞭金藻 3011 喜欢 NaNO3 这种氮源,并且以 10g/m3 为最好,尿素次子次之,NH 4Cl, (NH 4) 2SO4 则不能使用。表 2 名称?K 值p(N)/ g/m3 NaNO3 (NH 2)2CONH4Cl (NH 4) 2SO40 0.4180.0030.4180.0030.4180.0030.4180.003100.2140.001 0.1960.0010.1390.0030.1370.001200.2100.0010.1580.0010.0920.0020.0
8、930.001400.1970.0010.1200.006 600.1870.0010.0930.002 800.1660.0020.0600.001 注:接种密度 Nt=70 万,自然光照,t=8d,T=22。“”表示 K 值为负数。2.3 磷的单因子试验我们以 NaH2PO4 和 KH2PO4 作为磷源,培养用水加母液(缺磷)设置 6 个梯度,P 的质量浓度分别 0, 0.1,0.5,1,2,4g/m 3,处理结果见表 3,从表格表3 知道,NaH 2PO4 和 KH2PO4 对球等鞭金藻的影响效果不显著。表 3 名称P(N)/ g/m3K 值KH2PO4 NaH2PO400.1880.0
9、01 0.1880.0010.1 0.2320.001 0.2440.0010.5 0.2450.001 0.2670.0011 0.2610.001 0.2700.0012 0.2700.001 0.2570.0014 0.2640.001 0.2600.001注:接种密度 Nt=70 万,自然光照,t=8d,T=25。2.4 铁的单因子试验以柠檬酸铁作为铁源。培养用水加母液,设置 6 个梯度,其的质量浓度为0,0.05,0.1,0.2,0.4,0.8 g/m 3。结果见表 4。表 4 名称组别 1 2 3 4 5 6柠檬酸铁质量浓度(g/m3)0 0.05 0.1 0.2 0.4 0.8柠
10、檬酸铁的 K值0.0330.0010.3690.0010.3640.0020.3640.0010.3600.0030.3540.001注:接种密度 Nt=38 万,自然光照,t=8d,T=23。2.5 维生素试验维生素对金藻来说不可缺少,试验处理方案及结果见表 5,由表格可以知道,得知,球等鞭金藻对维生素的要求以维生素 B12 和维生素 B1 混合使用为最佳。表 5 名称组别T0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维生素0 0.01 0.1 1 0 0 0 0.01 0.1 1B1维生素B120 0 0 0 0.000050.00050.005 0.000050.00050.
11、005K值0.2460.0010.3170.0030.2950.0010.2460.0020.382 0.0020.4030.0020.4060.0010.405 0.0050.4290.0030.4090.001注:接种密度 Nt=23 万,自然光照,t=8d,T=23C 0,T 0T9 为组号。3 结论1)根据表 1 得知,可以看到藻类具有一天的延缓期,从第二天就出现指数生长期,持续时间打 7 天,其静止期较长,说明,不易老化。2)从表 2 看出,4 种氮源以 NaNO3 这种氮源效果最好,并且以 10g/m3 为最好,尿素次之,NH 4Cl, (NH 4) 2SO4 则不能使用。且随浓度
12、增大,生长受阻。许多试验表明,不同种类的单胞藻能利用不同的氮源,对氮的浓度要求也不一样 【2,3】 。游离氮对动、植物有毒作用,在藻类培养的过程中,随着 CO2 被藻类吸收,使得培养液的 pH 升高,使 NH4+易变成 NH3,而使藻类有毒,从而NH4Cl, (NH 4) 2SO4 则不能使用。3)磷的试验,从表中可以看出 NaH2PO4 和 KH2PO4 对球等鞭金藻的影响效果不显著。1 g/m3 NaH2PO4 效果较好。4)铁的试验,从表中可以看出,以 0.1 g/m3 的柠檬酸铁效果最好。5)许多学者以证实,维生素 B1 和维生素 B12 是等鞭金藻生长发育所必须的【4,5】 。For
13、d 【6】 也证明,球等鞭金藻细胞分裂速度取决于维生素 B12 的浓度。维生素 B12 对促进球等鞭金藻生长有很好的效果,与维生素 B1 混合使用的效果好于单用,且以维生素 B1 0.1 g/m3 和维生素 B12 0.0005 g/m3 为好。从本实验结果看出,藻类的生长初期具有一定时间的延迟期,在外界条件同样时候,藻类需要的营养盐浓度不同,对藻类的生长是不同的。相同的是,维生素 B12 和维生素 B1 一起用对藻类生长有良好效果。【参考文献】【1】 成永旭等,生物饵料培养,金藻培养液配方,球等鞭金藻 AO-3011, 【M】 。1987,79-80。【2】 陈明耀,生物饵料培养【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3】 马志珍,氮源及其浓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影响【J】 ,海洋湖沼通报,1983, (2),45-50。【4】 陈椒芬,潘永饶,等鞭金藻的生长及主要成分研究, 【J】 ,海洋湖沼通报,1987,18(1)55-63。【5】 张道南,绿色巴夫藻用于罗氏沼虾人工生态育苗【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4, (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