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礼仪篇之握手礼,分享人:黎海伦,跨越大洋的世纪握手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向周总理伸出手说:“我非常高兴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 周总理一语双关地回答说:“你的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我们25年没有交往了!”,“习马会”世纪握手 2015年11月7日,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岛厅,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相向而行,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对此,港台及境外华文媒体表示,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持续70秒、跨越了66年的“世纪握手”,重申“九二共识”!,握手礼的来源,说法一:战争期间,骑士们都穿盔甲,除两只眼睛外,全身都包裹在铁甲里,随时准备冲向敌人。如果表示友好,互相走近时就脱去右手的甲胄,伸
2、出右手,表示没有武器,互相握手言好。,说法二:握手礼来源于原始社会。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以狩猎为生,如果遇到素不相识的人,为了表示友好,就赶紧扔掉手里的打猎工具,并摊开手掌让对方看看,示意手里没有藏东西。,握手礼的场合,一、见面或者告别时;二、表示鼓励或者道谢时;三、表示尊重时。,握手的先后顺序,一、两人之间握手: 上级在先,长辈在先,女性在先,主人在先:而下级、晚辈、男性、客人应先问候,见对方伸出手后,再伸手与他相握。在上级、长辈面前不可冒然先伸手。若两人之间身份、年龄、职务都相仿,则先伸手为礼貌。,二、一人与多人握手: 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先女性、后男性。,握手的
3、正确方式,握手时,两人相距约一步,上身稍前侧,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两人的手掌与地面垂直相握,上下轻摇,一般二三秒为宜,握手时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简单地用言语致意、寒暄。,尊者先伸手 距离一只手 右手伸 虎口对 掌心握 六七分 三五秒 深情握 眼看TA 面微笑,这里哪里不对喃 ?,握手的不礼貌方式,1.不要用左手相握,尤其是和阿拉伯人、印度人,因为在他们看来左手是不洁的只能用于洗澡等; 2. 避免两人握手时与另外两人相握的手形成交叉状; 3.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或墨镜,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握手,才是被允许的; 4.不要在握手时另外一只手插在衣袋里或拿着东西; 5.不要在握手时面
4、无表情、不置一词或长篇大论、点头哈腰,过份客套;,握手的不礼貌方式,5.不要在握手时面无表情、不置一词或长篇大论、点头哈腰,过份客套; 6.不要在握手时仅仅握住对方的手指尖,好像有意与对方保持距离。正确的做法,是要握住整个手掌。即使对异性,也要这么做; 7.不要在握手时把对方的手拉过来、推过去,或者上下左右抖个没完; 8.不要拒绝和别人握手,即使有手疾或汗湿、弄脏了,也要和对方说一下“对不起,我的手现在不方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握手礼的体态语,手套式握手,谦恭式握手,施舍型握手,抓指尖握手,支配式握手,死鱼式握手,支配式握手,又称“控制式”握手,用掌心向下或向左下的姿势握住对方的手。以
5、这种方式握手的人想表达自己的优势、主动、傲慢或支配地位。这种人一般来说说话干净利索、办事果断、高度自信,凡是一经决定,就很难改变观点,作风不大民主,在交际双方社会地位差距较大时,社会地位较高的一方易采用这种方式与对方握手。,握手时用双手握住对方的右手,既可表示对对方更加尊重、亲切,也可表示更加感激、有求于人之意。但这种握手方式最好不要用在初见几次面的人身上,以免让对方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手套式握手,谦恭式握手,又称“乞讨式”握手,顺从型握手。即掌心向上或向左上的手势与对方握手。用这种方式握手的人往往性格懦弱,处于被动地位,又可能处世比较民主、谦和、平易近人,对对方比较尊重、敬仰、甚至有几分畏惧。这种人往往易改变自己的看法,不固执,愿意受对方支配)。,抓指尖握手,握手时不是两手的虎口相触对握,而是有意或无意地只捏住对方的几个手指或手指尖部。女性与男性握手时,为了表示自己的矜持与稳重,常采取这种方式。如果是同性别的人之间这样握手,就显得有几分冷淡与生疏。,施舍型握手,即在行握手礼的时候只伸出四个手指与他人相握,表明此人缺乏修养、傲慢、不平易近人。(欧洲中世纪时期的贵妇人与绅士之间的握手除外),死鱼式握手,又称“无力型”握手,握手时伸出一只无力度的手,给人的感觉象是握住一条死鱼。这种人的特点如不是生性懦弱,就是对人冷漠无情,待人接物消极傲慢。,黎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