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第3节 电阻的测量,导学设计,常考归纳,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课堂小结,课堂反馈,导学设计,第3节 电阻的测量,学点1 测量电阻的原理,电压,电流,间接,第3节 电阻的测量,问题1:如图17312所示元件,为了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应选用的器材有:_。,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开关、导线,第3节 电阻的测量,学点2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图17312 问题2:某同学想多测几组数据,看看测得的电阻值是否一样,为此可选用哪种器材? 答:_。,滑动变阻器,第3节 电阻的测量,第3节 电阻的测量,第3节 电阻的测量,问题4:仔细分析下表中用伏安法测量的电阻数据,看看你有哪些发现?
2、,第3节 电阻的测量,(1)根据测得的数据,利用欧姆定律算出三次电阻的阻值分别为:_。(计算结果若不能整除,请保留两位小数) (2)测得的三次电阻值具有什么特点? 答:_。 (3)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是什么? 答:_。 (4)你认为被测电阻的阻值应为_。,12、11.84、12,相差不大,时大时小,无规律可循,多次测量求平均值,11.95,第3节 电阻的测量,学点3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第3节 电阻的测量,问题1:按如图乙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能否测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阻值?为什么? 答:_。 问题2:为测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阻值,还需要的器材有_。 问题3:闭合开关后
3、,下一步操作为:_,读出电流表的示数,然后根据R计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阻值。,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5V,不能;因为无法确保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刚好为2.5V,滑动变阻器,第3节 电阻的测量,探究2:思路清晰后,某同学进行实验,并借助滑动变阻器,分别测出小灯泡在不同发光情况下的阻值,如下表所示:,第3节 电阻的测量,问题1:根据测得的数据,利用欧姆定律算出四次的电阻值分别为:_。(计算结果若不能整除,请保留两位小数) 问题2:四次电阻值具有什么特点? 答:_。 问题3:灯泡的亮度间接反映了灯丝温度的高低,比较实验结果及相关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_。,灯丝的电阻随温
4、度的升高而增大,6.25、4.69、5.79、6.67,相差较大,随灯泡两端电压的升高,灯泡电阻增大,第3节 电阻的测量,常考归纳,类型一 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典例1 孝感中考在“测未知电阻Rx的阻值”的实验中,请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7-3-9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第3节 电阻的测量,答案如图所示,第3节 电阻的测量,(2)把第2次测量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填入表中相应的位置。 (3)处理表中记录的各次实验数据,得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为 _。,1.8,0.36,5,名师讲评 利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时应多次测量,目的是求出几次测量结
5、果的平均值,以减小测量误差。,第3节 电阻的测量,类型二 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典例2 张家界中考某同学用如图17-3-11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第3节 电阻的测量,(1)请你帮他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导线不允许交叉。,答案如图所示,第3节 电阻的测量,(2)该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偏转,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你认为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_。 (3)该同学排除电路故障后,完成实验并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 V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小灯泡断路,5,第3节 电阻的测量,(4)该同学提出在测定值电阻的实
6、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而本实验得到的是曲线,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 。,名师讲评小灯泡的IU关系图像不是直线,即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这主要是因为灯丝电阻受到温度的影响,实验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得出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温度)的变化规律。,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第3节 电阻的测量,类型三 其他方法测电阻,典例3 实验室中有一个热敏电阻R,其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17-3-13甲所示。要测量热敏电阻在任意温度时的电阻值,现有下列实验器材:一节旧干电池,两个开关S1、S2,导线若干。另外,还有可供选择的以下器材: A电流表A(量程:00.6 A,03 A); B电压表V(量程
7、:03 V,015 V); C定值电阻R1(阻值:5 );D定值电阻R2(阻值:150 )。,第3节 电阻的测量,(1)请你从A、B、C、D四种实验器 材中选择两种器材准确测量出当温度 为32 时热敏电阻R的阻值,并根据 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选择的两种器材是_(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序号)。 选择电表的量程是_。,B、D,03 V,第3节 电阻的测量,在图乙现有电路的基础上画出实验电路图。(实验测量过程中不拆接电路)。,答案如图所示,第3节 电阻的测量,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写出实验步骤并用字母表示出测量的物理量。,答案 A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1;B闭合开关S1、S2,读
8、出电压表示数为U2,第3节 电阻的测量,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物理量表示R,R_。 (2)若要准确测量出当温度在98 时热敏电阻R的阻值,可选择的两种器材是_(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序号)。,B、C,名师讲评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常常使用伏阻法或安阻法进行变式测量,需要采用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或变阻器)与被测电阻串联或并联,这时需要注意二者的“匹配”关系,即定值电阻(或变阻器)的阻值与被测电阻应相当,不能相差甚远,否则会造成它们的电压或电流分配“失调”。,第3节 电阻的测量,课堂小结,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图,实验过程,实验注意事项,与测定值电阻阻值的区别,实验结论,第3节 电阻的测量,课堂反馈,1.伏
9、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_,其具体方法是用_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用_测出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再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电压表,电流表,第3节 电阻的测量,2在虚线框中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连接如图181所示的实物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_端,这主要是为了避免电路中的_过大,而烧坏电路中的有关元件。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利用公式RU/I计算出各次的电阻值,但算出的结果往往是不同的,这属于实验中的_,它是不可避免的,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_。,断开,阻值最大,电流,误差,减小误差,第3节 电阻的测量,图181,电路图与实物连接图如图所示,第3
10、节 电阻的测量,解析伏安法测电阻时,电流表与待测电阻串联,电压表与其并联,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移动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多测几组数据,以求得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处于最大阻值的位置(根据实际的连接情况而定)。,第3节 电阻的测量,3某同学指出,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必须注意下列几点,你认为其中不必要的一条是( ) A闭合开关前,滑片位于阻值最大处 B电路连接时,先将开关断开 C开关接在靠近电源正极的一端 D电压表与待测电阻并联,C,第3节 电阻的测量,4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
11、作用 是( ) 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B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C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 D保护电路,C,第3节 电阻的测量,5同学们利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所用电源电压为3 V,Rx阻值约为5 。,图182,第3节 电阻的测量,第3节 电阻的测量,(1)实物电路如图182甲所示,请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改变电阻Rx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第3次实验中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A。 (3)将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三次所测电阻Rx的平均值为_。,0.50,4.9,如图所示,第3节 电阻的测量,6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待测小灯泡正常发
12、光时的电压为2.5 V。 (1)如图183甲所示是该实验的电 路图,在图中的“”内填上相应 的电流表、电压表符号。,图183,如图所示,(2)连接好实物图后,李明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了多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及对应的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图上绘制出了小灯泡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灯丝电阻为_。 (3)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第3节 电阻的测量,10,增大,第3节 电阻的测量,第3节 电阻的测量,(3)实验时,灯丝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不变,电压增大,温度升高,电阻增大,所以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IU图象也可得出此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