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 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安徽专用):(十一) 文言文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张起岩,字梦臣。其先章丘人,五季避地禹城。高祖迪,以元帅右监军权济南府事,徙家济南。幼从其父学,年弱冠,以察举为福山县学教谕,值县官捕蝗,移摄县事。久之,听断明允,其民相率曰:“若得张教谕为真县尹,吾属何患焉?”中延祐乙卯进士,首选,除同知登州事。特旨改集贤修撰,选为监察御史。中书参政杨廷玉以墨 败,台臣奉旨就庙堂逮之下吏。丞相倒剌沙 疾其摧辱同列,悉诬台臣罔上,欲置之重辟。起岩以新除留台,抗章论曰:“台臣按劾百官,论列朝政,职使然也。今以奉职获戾 ,风纪解体,正直结舌,忠良寒心,殊非盛世事。且
2、世皇建台阁,广言路,维持治体,陛下即位诏旨,动法祖宗。今台臣坐谴,公论杜塞,何谓法祖宗耶!”章三上,不报。起岩廷争愈急,帝感悟,事乃得释,犹皆坐罢免还乡里。迁中书右司员外郎,改燕王府司马,拜礼部尚书。宁宗崩,燕南俄起大狱,有妄男子上变,言部使者谋不轨,按问皆虚。法司谓:“唐律 ,告叛者不反坐。 ”起岩奋谓同列曰:“方今嗣君未立,人情危疑,不亟诛此人,以杜奸谋,虑妨大计。 ”趣有司具狱,都人肃然,大事寻定。中书方列坐铨选,起岩荐一士可用,丞相不悦,起岩即摄衣而起,丞相以为忤己。转燕南廉访使。搏击豪强,不少容贷,贫民赖以吐气。右丞相别里怯不花 为台臣所纠,去位。未几再入相,讽词臣言台章之非,起岩执
3、不可,闻者壮之。俄拜御史中丞,论事剀 直,无所顾忌,与上官多不合。诏修辽、金、宋三史,充总裁官。史官有露才自是者,每立言未当,起岩据理窜定,深厚醇雅,理致自足。史成,年始六十有五,遂上疏乞骸骨以归,后四年卒。谥曰文穆。(选自元史 列传第六十九 ,有删改)注 墨:贪污。倒剌沙:人名。戾:罪。别里怯不花:人名。剀(ki):切实。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陛下即位诏旨,动法祖宗 法:法令B丞相倒剌沙疾其摧辱同列 疾:痛恨C趣有司具狱,都人肃然 趣:催促D右丞相别里怯不花为台臣所纠 纠:检举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台 臣 奉 旨
4、 就 庙 堂 逮 之 下 吏兴 尽 悲 来 ,识 盈 虚 之 有 数 )B.起 岩 以 新 除 留 台忽 魂 悸 以 魄 动 )C.帝 感 悟 ,事 乃 得 释悉 使 羸 兵 负 草 填 之 ,骑 乃 得 过 )D.无 所 顾 忌 ,与 上 官 多 不 合备 他 盗 之 出 入 与 非 常 也 )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起岩“论事剀直,无所顾忌”风格的一组是(3 分)( )今以奉职获戾,风纪解体何谓法祖宗耶起岩廷争愈急搏击豪强,不少容贷起岩执不可起岩据理窜定A BC 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起岩刚二十岁就踏入仕途,在代管县里的行政事务时
5、深得民众拥戴,后因进士考试中的出色表现得到皇帝赏识,进入朝中任职。B因受杨廷玉案牵连,张起岩虽据理力争,得到皇帝的理解,但仍被罢免还乡,后来才得以升迁,逐渐受到重用。C宁宗去世时,突然发生燕南诬告官员叛乱事件,张起岩力主严惩诬告者,对稳定当时的局势起了良好的作用。D张起岩性格刚直,不阿附上级,不苟同他人,不顾及情面,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在政治和史学上都作出了贡献。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台臣按劾百官,论列朝政,职使然也。(3 分)译文:_(2)章三上,不报。(2 分)译文:_(3)方今嗣君未立,人情危疑,不亟诛此人,以杜奸谋,虑妨大计。(5 分)译文:_二、阅读下
6、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李森先,字琳枝,山东掖县人,明崇祯进士。顺治二年,自国子监博士考选江西道监察御史。启睿亲王发大学士冯铨贪秽及其子源淮诸不法状,略谓:“明二百余年国祚,坏于忠贤,而忠贤当日杀戮贤良,通贿谋逆,皆成于铨。此通国共知者。请立彰大法,戮之于市。”御史吴达,给事中许作梅、庄宪祖、杜立德,御史王守履、罗国士、邓孕槐、桑芸等先后论劾。睿亲王于重华殿集大学士,刑部、科道诸臣,召铨等面质,以为无实迹,责森先启请肆市 语过当,夺官。世祖(顺治 )既亲政,铨罢去。九年十一月,大学士范文程以劾铨诸疏进,上阅之竟,曰:“诸臣劾铨诚当,何为以此罢?”文程曰:“诸臣劾大臣,无非为君国,上当思所以爱惜之
7、。且使大臣而能钳制言官,非细故也。 ”越数日,上谕吏部,诸臣以劾铨罢者皆起用,森先补原官。十三年,巡按江南,劾罢贪吏淮安推官李子燮、苏州推官杨昌龄,论如律。巡苏州,杖杀不法僧三遮、优王紫稼,一时震悚。淮安吏张电臣坐侵蚀漕粮折银一百二十两有奇,例当追比 ,森先为疏请缓之。上责森先徇纵,夺官,逮至京讯鞫,事白,复原官。十五年,应诏陈言,略曰:“上孜孜图治,求言诏屡下;而诸臣迟回观望者,皆以从前言事诸臣,一经惩创,则流徙永锢,相率以言为戒耳。臣以为欲开言路,宜先宽言官之罚。如流徙谏臣李呈祥、季开生、魏琯、李裀、郝浴、张鸣骏等,皆与恩诏因公诖误例相应。倘蒙俯赐轸恤,使天下昭然知上宽宥直臣,在远不遗。凡
8、有言责者,有不洗心竭虑而兴起者乎?”上责其市恩徇情,夺官,下刑部议,流徙尚阳堡,上仍宽之,复原官。寻命察荒河南,用左都御史魏裔介言,给敕印,未讫事而卒。十七年,上命吏部开列建言得罪诸臣,其流徙者,举呈祥、琯、裀、开生及彭长庚、许尔安凡六人。上命释呈祥,魏琯、开生归葬。余虽系建言,情罪不同,无可宽免。(节选自清史稿卷二百四十四列传三十一)注 肆市:古代指人处死刑后暴尸示众。追比:限期破案。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请立彰大法,戮之于市 戮:杀B且使大臣而能钳制言官,非细故也 细:细小C逮至京讯鞫 鞫:审问D相率以言为戒耳 率:率领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
9、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诸 臣 以 劾 铨 罢 者 皆 起 用不 赂 者 以 赂 者 丧 )B.而 诸 臣 迟 回 观 望 者泉 涓 涓 而 始 流 )C.一 经 惩 创 ,则 流 徙 永 锢于 其 身 也 ,则 耻 师 焉 )D.上 阅 之 竟屈 平 疾 王 听 之 不 聪 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睿亲王对李森先等检举大学士冯铨及其儿子的违法情况,进行了当面对质,认为没有确凿的证据。B弹劾冯铨而被罢免的官员,因为范文程的据理力争,顺治皇帝被迫让他们官复原职,承认自己的错误。C李森先以监察御史之职巡按江南期间,依法弹劾罢免贪官,用杖刑处死部分罪犯,震慑了坏人。D李森先对皇上屡下求言诏而无人进谏的状况,建议皇上广开言路,宽容对待进谏的大臣。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诸臣劾铨诚当,何为以此罢?(5 分)译文:_(2)淮安吏张电臣坐侵蚀漕粮折银一百二十两有奇,例当追比。(5 分)译文: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