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因实验指导_doc.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4294293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62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因实验指导_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人因实验指导_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人因实验指导_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人因实验指导_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人因实验指导_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因工程实验指导书西安邮电大学管理工程学院2013 年 10 月实验 1 人体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为了使各种与人体尺寸有关的设计能符合人的生理特点,使人在使用时处于舒适的状态和适宜的环境之中,就必须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体尺寸。通过人体测量实验,使实验者熟悉人体基 本参数测量 方法,为安 全人机工程 设计打下基 础。该实验用于测量人体各肢体的长度、宽度及围度等形态指标。二、实验原理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这些测量数据对工作空间的设计,机器、设备设计以及操纵装置等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并直接关

2、系到合理地布置工作地,保证合理的工作姿势,使操作者能安全、舒适、准确地工作,减少疲劳和提高工作效率。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TZG 型身高坐高计(身高:600-2000mm;坐高:400-1200mm)BD-II-605A 型人体形态测量系统四、实验步骤1.身高测试将身高坐高计座板掀起,受试者赤脚立正姿势站在脚踏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 60 度。足跟、骶骨部及两肩甲间与标尺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以保持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一水平。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侧面,将滑尺沿标尺杆下移,轻压受试者头顶(将头发压实) 。测试者两眼与滑尺呈水平时读数记录, 完毕将滑尺上推至

3、安全高度。2.坐高测试将座板放平,受试者坐在身高坐高计座板上,使骶骨部、两肩胛间紧靠标尺,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以保持耳屏上缘与耳眶下缘呈以水平,两腿并拢,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尽可能与大腿呈直角,上肢自然下垂,双足踏在地面上。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侧面,将滑尺沿标尺杆下移,轻压受试者头顶。测试者两眼与滑尺水平时读数记录,完毕将滑尺上推至安全高度。3.其他人体尺寸测量测量时应在呼气与吸气的中间进行。其次序为从头向下到脚;从身体的前面,经过侧面,再到后面。测量时只许轻触测点,不可紧压皮肤,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某些长度的测量,即可用直接测量法,也可用间接测量法两种尺寸相加减。人体形态测

4、量系统使用方法:(1)长马丁尺:测量下肢长。将尺子垂直于地面,移动尺标至测量点,尺标所对应的数字即为离地面的高度。(2)中马丁尺:测量上肢长、上臂长、前臂长、手长等。移动尺标至测量点,目标物夹在尺头与尺标之间,读取数字即为长度。(3)短马丁尺:测量大腿长、小腿长和跟腱长等。将尺子垂直于地面,移动尺标至测量点,尺标所对应的数字即为离地面的高度。(4)直脚规:测量肩宽、骨盆宽、胸宽和胸厚等。移动尺标至测量点,目标物夹在尺头与尺标之间,读取数字。(5)臂伸测量尺:测量臂伸,身长等。移动尺标至测量点,目标物夹在尺头与尺标之间,读取数字。如测量长度不够可将加长杆插入尾端。(6)足长测量仪:测量足长。移动

5、尺标,将单足放于底板之上,并轻处于尺头与尺标之间,读取数字。(7)游标卡尺:测量手宽、足宽等。松开游标上的螺钉,移动游标至测量点,将目标物夹在尺头与尺标中间, 所对应的数字即为测定点的长度。(8)围度尺:测量胸围、腰围、臀围、上下肢体及其他人体曲线的围度。先将卷尺绕在测量点上,注意不要缠得太紧,即可读取数字。图 1测量人体的 10 个主要指标,填入表 1。表 1 身体测量数据学号身高眼高前臂长最大肩宽坐高坐姿肩高坐姿大腿厚坐姿眼高臀膝距坐姿膝高五、实验结果及报告要求实验结果见表 1。试验报告内容应包括:(1)实验目的(2)使用的仪器及材料(3)实验步骤(4)实验数据及其处理(注意修正)(5)思

6、考题六、注意事项1.测量时,被测者应尽可能少着装,且免冠赤脚。注意身体对称,对于可以在身体任何一侧进行的测量项目,建议在两侧都进行测量,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应注明此测量项目是在哪一侧测量的。2.仪器应置于平坦地面。站立面(地面) 、平台或坐面应是平坦、水平且不可变形的。3.立姿时要求自然挺胸直立,坐姿时要求端坐。七、思考题1.计算人体测量数据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第 5、50 和 95 百分位数。2.根据人体参数测试数据,在设计机械设备合装置时,要达到人体操作的安全、可靠、 高效、舒适的要求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实验 2 握力实验对自己握力大小感受能力强的人不但能在事后感觉到两次用力大小的细微

7、差别,而且能够主动地按一定标准来控制自己的用力程度。人们的这种对用力大小辨别和控制的能力叫做用力感。根据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一般人的用力感比运动员低,非球类运动员又比球类运动员的用力感低。一、实验目的了解、检验用力感的个体差异,学习用复制法测定用力感。二、实验原理测试最大握力及用力感。用力感的测定要求被试把前一次用力的大小作为标准刺激复制出来,根据每人复制的结果和标准握力之差,按下列公式计算出用力感的大小:用力感=1/((最大力-复制结果)/最大力)=最大力/(最大力-复制结果)最大力为测试(2)中的第一次握力的大小。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WCS-100 型握力计四、实验步骤1.准备。主试调整

8、握力计转轮使中指第二关节完成 90 度,便于发挥最大握力,并将握力计指针复零位。2.测试(以左手为例)(1)被试身体直立,两脚自然分开,两臂自然下垂,手持握力计,掌心向内,表盘朝外。主试按下秒表的同时发出实验开始的指令,被试接到指令后用左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握一次同时报告主试,主试立即再次按下秒表。将最大握力值及所用的测试时间填入数据表中。(2)主试将握力计复零位,请被试再握两次。第一次被试要在测试最大握力值时的 1/2 时间内完成握力测试,主试用秒表控制时间,时间到被试立刻停止用力并把手松开,主试记下这时用力的大小即最大力。第二次不要延误,否则被试的用力感就不鲜明了,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感觉达到

9、和第一次的用力大小一样时就松开,主试记下此时的握力即复制结果。(3)按照(2)的方法左右手各做两次。五、实验结果及报告要求右手最大握力值 测试时间/s被试最大力/N 复制结果 用力感12左手被试 最大握力值 测试时间/s最大力/N 复制结果1试验报告内容应包括:(1)实验目的(2)使用的仪器及材料(3)实验步骤(4)实验数据及其处理(5)思考题六、思考题测试握力感时根据实验数据你认为提高人的用力感能力应采用哪种方法?试说明用力感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 3 闪光融合频率测试实验人对低频的闪光有闪烁感,当闪光频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人就不再感到闪烁,这种现象称为融合。开始产生融合时的频率称为融合值。反

10、之,光源从融合状态降低闪光频率,使人感到光源开始闪烁,这种现象称为闪光。开始产生闪光时的频率称为闪光值。融合值与闪光值的平均值称为闪光融合值(CFF) 。闪光融合值是用以表示人的大脑意识水平的间接测定指标。对于工作期间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工种(如电话员、机场调度员等) 、视力高度紧张的工种以及枯燥无味、单调重复的工种,测量其工作前后的闪光融合频率值,会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一般可达 0.56Hz,可以此判断疲劳程度。一、实验目的不同状态的人,闪光融合频率的差异较大。闪光融合频率越高,表示大脑意识水准也越高。人体疲劳时,闪光融合频率降低。因此,通过测定人的闪光融合频率,学习掌握人体疲劳的测量方

11、法。二、实验原理CFF 大小一般在 30-55Hz。一般常用闪光融合频率的日间和周间变化率作为疲劳指标,表征疲劳程度。日间变化率=(休息日后第一天作业后值/休息日后第一天作业前值)*100%-100%周间变化率=(周末作业前值/休息日后第一天作业前值)*100%-100%在较重的体力作业中,CFF 一天内最好降低 10%左右。若降低率超过 20%,就会发生显著疲劳。在较轻的体力作业或脑力作业中,一天内最好只降低 5%左右。无论何种作业,周间减低率最好在 3%左右。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BD-II-118 型闪光融合频率计。闪光融合频率计又称亮点闪烁仪,其可以测量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确定辨别闪光能

12、力的水平,即视觉时间的视敏度。还可以检验闪光的色调、强度、亮黑比以及背景光的强度发生变化时对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的影响。四、实验步骤1.接通电源,电源开关在仪器的左前侧。初始的亮点闪烁频率为 10.0Hz。2.令被试双眼紧贴观测筒,观察位于视觉中央的亮点。3.先将背景光的强度、亮点的光强、亮黑比以及亮点的颜色都选择固定在所需位置上,然后再测定亮点闪烁的临界频率。4.在测定闪烁临界频率时,频率的快慢都由被试调节。转动仪器右侧亮点闪烁“频率调节”旋钮,相应频率将增加或减少。调节过程中亮点闪烁实时变化。频率调节范围 4.0-60.0 Hz。5.当被试开始观察时看不到亮点在闪烁,则通过降低闪烁频率,使刚刚

13、见到闪烁时立即停止,记下这时显示的闪烁频率;如果开始时能见到亮点在闪烁,则将频率调快,刚刚看起来不闪烁(融合)时立即停止调节,记下其频率。在融合点附近可以反复测试,得出平均值。6.如检测亮点不同颜色的闪烁临界频率,则转动亮点“选色”旋钮, 选定一种颜色。7.如检验亮点强度对闪烁临界频率的影响,则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在各种光强下测定闪烁临界频率。检验其它条件对闪烁临界频率的影响时亦仿此。五、实验结果及报告要求1.确定背景光强为 1,亮黑比 1::3,亮点光强度为 1,改变颜色,从感到光闪烁调制到光的融合即稳定。颜色 测试 1/Hz 测试 2/Hz 测试 3/Hz 测试 4/Hz红黄绿2.确定背景光

14、强为 1,亮黑比 1::3,改变光强度。调制光闪即闪烁。颜色 红 黄 蓝亮点光强度 闪烁/Hz 融合/Hz 闪烁/Hz 融合/Hz 闪烁/Hz 融合/Hz1/21/41/81/161/321/643.确定背景光强为 1/16,亮黑比为 1:1,改变光强度。颜色 红 黄 蓝亮点光强度 闪烁/Hz 融合/Hz 闪烁/Hz 融合/Hz 闪烁/Hz 融合/Hz1/21/41/81/161/321/64试验报告内容应包括:(1)实验目的(2)使用的仪器及材料(3)实验步骤(4)实验数据及其处理(5)思考题六、注意事项接通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后, 若频率表不显示, 则是电源没有接通, 应首先检查电源插头、电

15、源线、保险管和电源开关以及5V 稳压电源部分。七、思考题1.你认为被试的闪光融合临界频率值与视力好坏有无关系,为什么?2.根据闪光融合频率测试实验的启示,选择一种职业,分析影响视觉疲劳的因素,提出改进建议。实验 4 两点阈实验两点阈是同时刺激皮肤上的两点,被试刚刚能分辨出其为两点时的最小距离。两点阈是皮肤触觉敏锐性指标,也是对触觉空间辨别能力的度量。身体各部位的两点阈不是同的,活动较多的部位两点阈较低,如手指尖的两点阈13mm,手心的两点阈则为 812mm.,手背 32mm,颈背 55mm,脊背中央 67mm。一般身体的暴露部分,如手指和头、面部的两点阈最小,身体的掩盖部分,如肩、背、大小腿等

16、处的两点阈较大。一、实验目的两点阈量规是为测量肤觉感受性设计的,特别适用于触觉两点阈的测定,通过测定手心的两点阈实验,学习掌握恒定刺激法的实验方法,测量肤觉感受性。二、实验原理 用两个短距离的针状物同时刺激作业者皮肤上二点,当刺激的二点接近某种距离时,被试仅感到是一点,似乎只有一根针在刺激。这个敏感距离称作触觉两点辨别阈或两点阈。随着疲劳程度的增加,感觉技能钝化,皮肤的敏感距离也增大,两点阈增加,其增加量与疲劳程度成正比。把疲劳前后的两点阈值进行比较,可判断作业疲劳程度。两点阈可以通过练习而减小,随着疲劳而增大。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BD-II-202A 型两点阈量规四、实验步骤1.被试坐在桌

17、边,戴上遮眼罩或者头背向测量部位。如测量手部位,手心向上平放在桌子上。2.主试将刺激触针垂直地、轻轻地落被试测量部位,并且压力相等,时间保持 2 秒。两次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应至少在 5 秒以上。一般测试过程中,至少确定 5 个距离,每个距离的刺激次数应在 10 次以上。3.将 a、b 两个刺激点间距由短变长或由长变短确定不同的刺激距离。刺激后,被试应回答感觉的刺激点是两个点还是一个点。要在受到刺激后马上报告,并且在整个实验中判断两点的标准前后一致。4.确定实验测试范围,首先主试多次给出最大的两点测试距离,找出被试在此距离测试时有 90%以上的次数判断为两点,再多次给出最小的两点测试距离,找出被

18、试在此距离测试时有 10%以下的次数判断为两点即两点阈限值(被试感觉到两点的最短距离) 。 5. 主试从被试测试的最小两点距离到最大两点距离之间选出间隔相等的 5个刺激点。将 5 个刺激点排出一个呈现刺激的顺序,每个刺激点分别穿插测试两次,共测试 10 次。6.刺激点 c 作为捕捉实验用,即用于检查被试是否如实回答。主试有时用它只给一个刺激点,测试被试是否报告感觉到两点。五、实验结果及报告要求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中。最大的测试距离/mm 两点阈限值/mm顺序 刺激距离/mm判断点数 顺序 刺激距离/mm判断点数1 62 73 84 95 10试验报告内容应包括:(1)实验目的(2)使用的仪器及材

19、料(3)实验步骤(4)实验数据及其处理(5)思考题六、注意事项在同一刺激点处不允许连续测试两次。七、思考题如果测定皮肤某部位的两点阈,自变量的范围和间距应如何安排?实验 5 皮肤电测试实验在情绪状态变化时,皮肤内血管的舒张和收缩以及汗腺分泌等变化,能引起皮肤电阻的变化。皮肤电测试仪就是以此来测定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情绪反应。最早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费利(C. Fere) ,1888 年他把两个电极度接到前臂上,并把它与弱电源和一个电流计串联。他发现当被试被音叉、气味等刺激时,电流计就迅速偏转,后人称之为费利现象。以后皮肤电测试即被广泛应用,常用来作为个体情绪和紧张的一种间接性指标。它可测量情绪、紧张和

20、唤醒水平的强度。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皮肤电测试的方法与意义。二、实验原理测定时把电极任意安在人体皮肤的两处,以微弱电流通过皮肤,用电流计测定作业前后皮肤电流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人体的疲劳程度。人体疲劳时皮肤电传导性增高,皮肤电流增加。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BD-II-606 型皮肤电测试仪四、实验步骤1 连接交流 220V 电源。电极夹连线接头接入后面板相应插孔中。打开电源开关。2.两个电极夹分别固定在被试的二个手指上,通常是固定在同一个手上。电极金属体应与皮肤接触紧密,可以在皮肤接触处涂上薄薄一层导电膏(液) ,确保最佳测试效果。测试过程中,固定有电极的手,轻松舒展,勿动。3.主试按前

21、面板的“开始”键,计时开始并记录皮肤电示意值及图示线。待被试情绪放松稳定后,主试调节“调零”旋钮,使皮肤电示意值在 500 左右,图示线在显示界面的中间位置(有虚标线) 。这确定为情绪稳定的参考点。4.随后主试可对被试进行相关刺激,如颜色卡片、易难心算题、回答有关问题、惊吓、痛阈刺激等等。被试应答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变化,相应皮肤电能反应出这种变化的程度。情绪紧张,皮肤电示意值会相对增大。在显示图形上,能判断出开始紧张或放松的时间点及程度。结合刺激方式,间接测定出被试发生情绪变化原因。5.每 1 秒实时采样,显示 120 秒内的皮肤电变化图形。按“停止/暂停”键,能暂停计时与采样。再按“停止/暂

22、停”键,重新开始。6.如皮肤电显示图形起伏较小,可以按前面板的“纵向”调节按键,进行图形的纵向放大,更明显地监测到情绪的变化。7.如实验过程中,情绪变化激烈,图示线超过上、下限范围。应适时调整“零位” 。8.按“复位”键,可使时间清零,显示屏清屏。再按“开始”键开始新的实验。9.实验完成后,如用了导电膏,电极夹应及时清洗。实验 6 彩色分辨视野实验一、实验目的视野是指当人的头部和眼球不动时,人眼能察觉到的空间范围,通常以角度表示。人的视野范围:在垂直面内,最大固定视野为 115,扩大的视野为 150;在水平面内,最大固定视野为 180,扩大视野为 190。如图 1 所示。图 1 垂直面内(a)

23、与水平面内(b)的视野人眼最佳视区,上下、左右视野均只有 1.5左右;良好的视野范围,位于在垂直面内水平视线以下 30和水平面内零线左、右两侧各 15的范围内;有效视野范围,位于垂直面内水平视线以上 25、以下 35,在水平面内零线左右各 35的视野范围。在垂直面内,实际上人的自然视线低于水平视线,直立时低 15,放松站立时低 30,放松坐姿时低 40,因此,视野范围在垂直面内的下界限也应随放松坐姿,放松立姿而改变。了解人的视野特性,对人机界面的显控装置的布局设计尤其重要,当一个人面对较多的仪器仪表时,哪些放在操作者的最佳视野,哪些放在有效视野,布局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工作绩效,设计不好甚至会造成

24、操作失误,引起重大事故。通过实验,测定各种彩色和白色的视野范围。二、实验原理色觉视野:不同颜色对人眼的剌激不同,所以视野也不同。白色视野最大,黄、蓝、红、绿色的视野依次渐小,如图 2 所示。图 2 水平方向(a)与垂直方向(b)的色觉视野实验利用仪器提供的红、黄、蓝绿和白 5 种颜色,测试被试者在不同颜色下的视野范围。在某一种颜色下,人的眼中有时出现这样的现象,比如红色,当测试到某一个角度时,红色点,在被测者视野中突然消失,然后又出现,这种现象叫“盲点” ,每个人视觉特性不同,出现盲点的位置显然不同。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BD108 型 彩色分辨视野计,遮眼罩四、实验步骤1把视野图纸安放在视野

25、计背面圆盘上,学习在图纸上做记录的方法。(记录时与被试反应的左右方位相反,上下方位颠倒) 。2主试选择一种某一大小及颜色(如红色)的刺激。3让被试坐在视野计前。被试戴上遮眼罩把左眼遮起来,下巴放在仪器的支架上,用右眼注视正前方的黄色注视点,一定不要转动眼睛。同时用余光注意仪器的半圆弧。如果看到弧上有红色的圆点,或者原来看到了红色后来又消失了,要求立即报告出来。在红点消失前,觉得颜色的色调有何变化,也要及时报告。4主试将视野计的分度肖拔出,转动圆盘,将弧放到 0-180的位置上。然后,将肖插入相应角度位置的孔中,固定圆盘。把弧上滑轮放在被试左边的半个弧靠近中心注视点处,并移动滑轮将红色剌激由内向

26、外慢慢移动。直到被试看不见红色时为止,把这时红色刺激所在的位置用笔记录在视野图纸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再把红色刺激从最外向中心注视点移动,到被试报告刚刚看到红色时为止,用同样方法作记录。5再按同样的程序,用红色刺激在被试右边的半个弧上实验。但有一点不同,当红色刺激从内向外或从外向内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红色剌激突然消失和再现的现象。把红色突然消失和再现的位置记下来,这就是盲点的位置。6把视野计的弧依次放到 45-225、90-270、135-315等位置上,再按上述程序测定红色的视野范围。每做完弧的一个位置休息分钟。7按上述步骤分别测定黄、绿、蓝、白各色的视野范围,用相应颜色的笔把被试反应位置记在同

27、一张视野图上。8将另一张视野图纸安放在视野计的背面,让被试戴上遮眼罩,用左眼注视中心黄色注视点,按上述同样程序进行测定和记录。9询问被试各彩色从视野中逐渐消失时感到色调有何变化。五、实验结果圆孔直径/mm 颜色消失过程的色调变化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1分别在左、右眼视野图纸上将同色调的各点顺次连接起来(如图 4) 。2根据所测各彩色的视野,从大到小排一个顺序。3指出盲点在视野及视网膜上的位置,并计算出它的大小。六、注意事项在视野图上做记录要特别注意:当刺激在左边时,所测得的结果应记录在图纸的右边;刺激在右边应记在图纸的左边。因为彩色视野图是表明对人体外部的不同彩色的可见范围,而不是视网膜上不同的

28、彩色区域,所以视野图与视网膜上左右部位是相反的,上下部位是颠倒的。七、思考题1比较左、右眼彩色视野的异同。2比较刺激的大小对视野的影响。实验 7 听觉实验一. 实验目的测试低频、中频、高频声响的响度绝对阈限,可为绘制正常和不正常的听力曲线提供实验数据。二、实验原理本仪器采用微电脑控制,专用正弦波信号发生器芯片及电子音量控制电路芯片,正弦波频率范围宽,失真小。通过改变频率和衰减器的衰减量,就可以分别测量不同人的左、右耳对不同频率声响的响度绝对阈限。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四、实验步骤1熟悉主试面板各键功能,接通 AC220V 电源,预热 15 分钟以上。2在被试面板将耳机插入对应耳机插孔。3被试

29、者戴上耳机,背向主试和仪器。4测定响度绝对阈限的步骤:(1) 频率选择:如选择仪器设定的固定频率可用波段开关拨至相应位置。如自行确定频率,可把波段开关拨至“连续”位置,调节“粗调”与“细调” 频率的两个旋纽,依显示的频率值,选择测定声响的频率。(2) 选择测试的右、左耳,可打开“右耳”或“左耳”开关,或二个都打开。(3) 选择 “连续”或“间断”声响,开关拨向相应一方。选择“间断”声响,可有效判别听觉阈限左右的声响。(4) 按“声响调节”的“+” (红键)或“” (绿键) ,增加或减少音量,每按一下,增加或减少 2db,连续按着,将自动连续变化。(5) 音量初值有二档可选择, “高音量”为 0

30、66db 衰减, “低音量”为 34100db 衰减。对于正常听力的被试,测试响度绝对阈限通常在“低音量”段。(6) 用渐增法测定:将声响强度衰减到被试者听不到处开始,逐渐减小衰减量(增强声响) ,当被试听到声音后,示意或回答,主试停止减小衰减量,此时的响度为该被试人员在此频率的听觉阈限值。(7) 用渐减法测定:步骤同(6) 。只是将衰减器调到被试者能听到的强度后,再开始逐渐增大衰减量,直到被试人员听不到声音时停止。五、实验结果渐增法:A 测实验环境频率/Hz 64 128 256 512 1k 2k 4k 8k 16k左耳/dB右耳/dB渐减法:A 测实验环境频率/Hz 64 128 256

31、 512 1k 2k 4k 8k 16k左耳/dB右耳/dB作响度绝对阈限曲线:仪器所附的耳机,经过了改装校正,确保在“0db 衰减”时各频率相应的声响分贝数(见下表) 。仪器所附耳机“0”db 衰减时各频率相应声响分贝数频率F 64HZ 128HZ 256HZ 512HZ 1KHZ 2KHZ 4KHZ 8KHZ 16KHZ声响 68 72 79 83 85 82 74 70 48A0 某频率下衰减 0db 的声响分贝数减去实际的衰减 db 数就得到此频率下的声响 db。此值仪器能自动计算,db 显示选择“声响 db”即可,而“衰减 db”显示为负值。这样可以方便地测量出被试在该频率下的响度绝

32、对阈限值。测定各个频率点的响度绝对阈限,可以作出响度绝对阈限曲线(如右图所示) 。六、注意事项本仪器使用需要外界干扰很小的条件下测试(最好能在隔声室内进行) 。1本仪器使用环境应远离强无线电干扰源和强动力源(如大功率动力变压器和大功率电机,电焊机高频感应炉等) 。2长时间不用时,则每 2 个月连续通电 48 小时。3存放处应无较强的磁场,以防耳机退磁。4耳机为经过改装校正后的本仪器专用耳机,不能用作它用。七、思考题什么是响度绝对阈限?根据渐增法和渐减法测得的实验数据,分别做出左、右耳响度绝对阈限曲线图。实验 8 深度知觉实验一、实验目的实验通过对单、双眼的测试,可直接测出双眼视差的最小辨别阈限

33、。通过实验,学习测定深度知觉差异的简易方法,测量人的深度知觉能力,验证双眼视差在深度知觉的能力。二、实验原理深度知觉,即立体知觉和距离知觉,是指人的眼对物体三维空间远近距离的感知能力。人眼能够在上下左右二维光学映象的基础上看出物体的深度,主要是双眼视差和单眼线索的作用。驾驶(飞机、火车、汽车) 、精密加工等工作,对人的深度知觉要求较高。深度知觉是后天形成的,并代有条件反射的性质。当两眼注视于外界一点时,由于双眼观察角度不同而使两个视网膜的像之间产生差异称双眼视差。它广泛用于飞行员、炮手、运动员、汽车驾驶员及其他和深度知觉有关的工作人员的测试和选拔。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BD104A 型 深度知

34、觉仪四、实验步骤1接通电源,箱体顶部的荧光灯亮。要求被试坐在离观察窗 2 m 处,使之只能看到三根竖棒的中部。实验时被试头部不能移动,可以用适当高度物体支撑下巴。2由主试先选择好一种移动速度,选定一个位置的标准刺激。3渐增法:主试将变异刺激置于观察窗口一端,被试手持控制变异刺激的手键,按动“前进”按键,调节变异刺激的位置,直到认为变异刺激和两个标准刺激排成一条水平线时,松开按钮,变异刺激停止移动。主试从标尺上读出变异刺激和标准刺激的实际距离误差,就是被试深度知觉的误差。4渐减法:主试将变异刺激置于观察窗口另一端,被试手持控制变异刺激的手键,按动 “后退”按键,调节变异刺激的位置,观察操作方法同

35、上。5用渐增法和渐减法分别对 3 个不同的标准位置进行测试,填写数据表。五、实验结果打对勾确定测试对象+、-的确定,按照仪器标尺圆点左侧为-,右侧为+单眼(优势眼) 左( ) 右( )实验种类 标准刺激位置/cm 变异刺激/cm 误差值/cm1 +102 0渐增法3 -101 +102 0渐减法3 -10双眼实验种类 标准刺激位置/cm 变异刺激/cm 误差值/cm1 +102 0渐增法3 -101 +102 0渐减法3 -10六、注意事项1使用手键时,用拇指面轻按,不要过分用力按键,更不要用指甲按键。2仪器不用时应切断电源。3使用时不要同时按动“前进”与“后退”键。4仪器应避免在潮湿与尘土多

36、的地方存放和使用。5如果电机转动正常而滑块移动有问题,可以打开机箱,调紧拉动绳子,并且导轨接触面用沾油的面纱轻轻擦洗上油。七、思考题1一个单眼失明的人在生活中分辨远近有困难吗?为什么?谈谈自己在实验中的体会。根据试验结果,归纳深度知觉的产生条件。2深度知觉除了对从事运输、精密制造的工人很重要外,对球类运动员、电脑美术创作员是不是也很重要?谈谈你的看法。实验 9 空间知觉实验一、实验目的本仪器主要用于研究刺激的空间结构特征,测定辨别复杂图形的反应时。通过测定辨别复杂图形的反应时,来测试被试的空间知觉能力。二、实验原理1. 灯光显示器:44 个方灯组成刺激显示,每次出现 4 个刺激灯,组成条形、方

37、块形、不规则形三种图案。每种图案有二大类,每类有 4 种图形,共组成 24 种图形(见图 1) 。2. 随机自动出现不同的图案。3. 被试对同一类型的 4 种图案进行辨别反应。呈显图案后,按下被试键盘中经过判别的相应键,记录下不同的反应时及错误次数。反应错误光指示。图 1 灯光显示器的刺激图案类型三、实验设备及材料四、实验步骤1. 支好折叠的灯光显示器。将被试键盘的五芯插头插入仪器侧面的相应插座中。 2. 接通并打开电源。被试手握键盘,坐在灯光显示器前。3. 主试按面板(见图 2)的“图案”键,选择实验采用的灯光刺激图案类型。每按一下,对应键上方的指示灯将变化一个,亮灯的位置表示选择的如图1

38、所示的那一行灯光刺激图案类型。4. 仪器初始设定的实验次数为 10 次。按“次数/打印”键,可以增加相应设定的次数,每按键一下,增加 10 次,最大 90 次。次数显示窗相应显示设定值。如设定值 00,则表明设定的实验次数不限,实验结束由手动控制。5. 按开始键,实验开始。仪器将自动随机确定一组被试键对应灯光图案的方式,即键 1/2/3/4 与图案 A/B/C/D 的对应关系。例如是 3-A 4-B 2-C 1-D,或者 1-A 3-B 4-C 2-D,等等,并非固定的 1-A 2-B 3-C 4-D 关系。6. 每次实验时,被试面上方的灯先亮黄色,提示预备。灯灭后,图案刺激呈现,开始记时,被

39、试应迅速按下被试键的某一个,如符合确定的反应方式,反应正确,被试面上方灯将亮绿色,记时停止。如不符合确定的反应方式,反应错误,被试面上方灯将亮红色,被试应马上按其它键,直到反应正确,亮绿色为止,记时这时才停止。反应错误将计一次错误次数。被试应该确定并记住此次显示图案为那个键正确反应的,即判断第 5 步所述的被试键1/2/3/4 对应灯光图案的关系。7. 稍休息,又将亮黄灯预备后,出现图案,被试再进行判别与反应。如果是己出现过的图案,被试应按照己判断的被试键与图案关系,快速正确按下相应反应键。仪器显示实验的次数。8. 如设定的次数不为 00,则实验次数达到相应次数后,实验自动结束;如设定为 00

40、,则按“次数/打印”键,实验结束。如选配微型打印机,应联接好打印电缆,并打开打印机专用电源。实验结束将自动打印出实验结果,打印出的实验数据见图 3。按“次数/打印”键,可再次打印。9. 仪器将显示最后出现错误的次数及此次后的平均反应时。通常,至少连续3 次反应正确才能表明被试对这类图案的空间位置与结构已经掌握。最后一次错误表示被试从不清楚结构特点到发现结构特点的“临界点” ,这与图案的复杂程度有关。10. 按“图案”键,可进行新的实验设定。按“复位”键可以在任何时候中断实验,并清除数据,重新进行实验设定。五、实验结果及报告要求被试者 刺激类型 测试次数 错误次数 平均反应时Space Perc

41、eption 空间知觉Picture Mode: 图案方式Rectangle-I 条形I(Square 方形;Irregular 不规则形)Key Mode: 键盘方式3-A 4-B 2-C 1-D 键盘数字键对应的图 1 所示列的图案Correct 正确反应N= 23 次数AV T=0.264 s 平均反应时Error 出现错误的反应N= 7 次数AV T=1.562 s 平均反应时Sum 累加 N= 30 总次数AV T= 0.566 s 总平均反应时End Err. N: 21 最后出现错误的次数N= 9 最后连续正确的次数AV T =0.189 s 最后连续正确的平均反应时。图 3 打

42、印格式与注解六、注意事项七、思考题1.假如你是幼儿的家长或老师,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如何去培养孩子的空间知觉和想象力?实验 10 时间知觉实验一、实验目的对时间长短的估计,经常受到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应用仪器检测各种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掌握用复制法研究时间知觉。复制法要求被试复制出在感觉上认为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时间来,以复制结果与标准刺激的差别作为时间知觉准确性的指标,并区分是高估还是低估了标准时间。复制法测量的结果不受过去经验的影响,它能确切地表示一个人辨别时间长短的能力,可作为职业测评的一个指标。二、实验原理三、实验设备及材料仪器名称:BD-II-121 型时间知觉测试仪。时间知觉测试仪

43、是时间知觉实验的基本仪器,可用于:(1)检验各种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2)检查个体的自我估计在估计时间中的作用;(3)测试个体在时间知觉上的阈限;(4)检验刺激的不同呈现方式对估计时间的影响;(5)帮助学习用复制法研究时间知觉。它还可代替定时装置。该装置的常用刺激类型分为光刺激和声刺激两种,可用以区别不同感觉器官对于时间知觉的影响。实验通常采用复制法进行,即先呈现一个标准时间间隔,让被试按标准时间间隔进行复制。本仪器由单片机及有关控制电路,主试面板,后面板,被试操作键盘等部分组成。主试面板设有实验条件设定键,测试开始键及五位数码管等。1、 仪器设有六种实验功能,分成二大类。实验 A 类是时间

44、长短复制法实验,实验 B 类是节拍快慢调整法与恒定刺激法测定节奏差别阈限实验。 2、刺激方式:声、光各自呈现及声光同时呈现。3、实验次数:除实验类型确定次数固定、不限外,10,20 次可选。4、实验 A 标准刺激时间:实验 A-为设定的 10 个时间 (0.5 秒, 1 秒, 1.5秒, 2 秒, 3 秒, 4 秒, 6 秒, 8 秒, 12 秒, 16 秒 );实验 A-II 为 0199 秒,1秒钟一档任意设定;实验 A-为 0.0199.99 秒手工设定。5、实验 A 标准刺激信号类型:连续、间断(频率:1.25, 2, 3, 4, 5, 8, 12.5, 20Hz)、始末共 10 种。

45、 6、实验 A 最小计时:0.01 秒。7、实验 A 计算及显示每次偏差及平均偏差,精度 0.01 秒。8、实验 B 节拍频率范围:实验 B-I/II 为 40255 次/分,实验 B-为1255 次/分。9、 实验 B 节拍声或光持续时间为 180 毫秒。10、实验 B 计算及显示绝对平均偏差或正确率。11、 被试测试键;被试键盘设有光刺激灯、三个回答操作键以及一个三色提示灯。 12、 选购微型打印机(串口,波特率 1200) ,可打印实验结果,得到详细实验数据。四、实验步骤(一)恒定刺激法;1,完成实验前准备工作(连接仪器,接通电源、选择好声/光刺激、选择好刺激呈现方法、功能设置 F1)

46、。2,被试坐在离主机约一米处,眼晴注视主机刺激显示屏,手对反应键。 3,实验指导语;这是一个辨别时间长短的测试。每次会呈现二组刺激,要求你根据自己的印象辨别其时间长短,以第一组刺激为标准刺激,如第二组刺激呈现时间长于第一组,请按“键。整个实验共有 100 对,每呈现一对,就等你辨别,辨别按键回答后,再呈现 下一对。理介后即开始实验。 4,被试理介指导语后,按开始键实验开始。 5,100 对测试结束,主试显示屏显示;完成数正确数-该对应答正确(Y)或错误(F)显示。 6,结果处理;用正确率在 90%以上,最接近标准刺激值的数,换算个体的辨别阅限。 7,每类剌激(100 对)结束后,按“功能“键,

47、为类作好准备,按开始键类种实验开始。 (二)复制法;1,完成实验前准备工作(连接仪器,接通电源,选择好声/光刺激,选择好刺激呈现方法,功能设置 F2) 。 2,被试坐在离主机约一米处,眼晴注视主机刺激显示屏,手对反应键。 3,实验指导语;这是一个辨别时间长短的测试,每次会呈现一组刺激,要求你根据自已的印象,按键重现所感觉的刺激,即按键后会重现原刺激,时间的长短决定于手按的时间长短,自我感觉二次刺激时间长短一样长就可以了。每种刺激是 50 次,共有三种。理介后即开始实验。 4,被试理介指导语后,按开始键实验开始。 5,每组被试反应后,显示屏上会显示复制时间(停留约三秒) ,主试将数字记录。 6,

48、每种刺激(50 次)结束后,显示屏会显示 50 次复制的平均值,单位为毫秒。 7,每种刺激(50 次)结束及数据记录后。按“功能“键,为下种测试作好准备,按“开始“键下种实验即开始。五、实验结果及报告要求1、作出多种实验与估计时间的准确性的关系图。 2、根据各种关系,结合当时感觉,说明自我估计在时间知觉中的作用。六、注意事项七、思考题1、分析实验中影响估计时间准确性的因素,及个体间的差异。2、个体在各时间段中是否有某些规律可循(如高估、低估等现象) 。实验 11 速度知觉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人的速度知觉阈限 2、观察快速和慢速知觉阈限的影响。 3、验证前人理论的预测性。 4、学习用调整法测

49、定差别阈限。二、实验原理三、实验设备及材料EP509 速度知觉测试仪,华师科教仪器厂生产四、实验步骤1、被试坐在仪器前方,眼睛平视右面的光点,并注意前面光点的变化。主试按下仪器操作面板上的按键,使其工作在演示状态。主试按下启动键后,灯光自右向左运动,同时告诉被试:“要仔细观察亮点移动速度,当光点进入档板,则灯光会被挡住,但仍按原来速度移动到终点位置,此时终点灯会亮。但正式实验时该灯不亮,要求你根据前面的亮灯移动速度判断到达终点位置的时间,当感到已到达终点你就按手中的按纽。“主试可以将快、慢速度分别呈现给被试,让被试加深理解。 2、正式实验,主试按演示开关使其弹出呈实验状态,让被试端坐在速度知觉仪器前,距离 1.2 米,被试双眼和光点保持在同一水平上,右手拿反应键。主试按下启动按钮,灯光自右向左移动,当灯光进入档板,则灯光立刻被挡住,被试应假设灯光为原速度仍在档板后面移动,进而设想,当灯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学实验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