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射频仿真与实验.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294130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射频仿真与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射频仿真与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射频仿真与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射频仿真与实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射频仿真与实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射频仿真与实验FTTP 部 邓红兵射频电路的仿真与实验结果有多大的差距?做过射频电路的人对这个问题是比较有兴趣的。在光纤三向模块这个项目中我有幸对由 0189 构成的后放大器进行了仿真,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又对该放大器进行了实验,将其中的一些体会记录下来。下图是后放大器的电路图,场效应管是 0189,该电路是一个典型的负反馈放大器,负反馈的作用是牺牲增益换取通频带。原后放电路下面这图是该电路的仿真结果,我们看到增益是 12db 左右,标称增益是17db 左右,差 5db 是负反馈的结果。输出反射在高端只有-12db 左右,这在模块输出部分是不可以接受的。 RESID=1850 OhmCAPID=1

2、29e4 pFRESID=1920 OhRESID=1280 OhmCAPID=1280 pFAPI=1270 pFCAPID=1260 pFAPI=1250 pF ESI=1280 hESI=R12380 hRESID=V103 OhmINL0568 nHCAPID=13e4 pFDCVSI=18 CAPI=124e pF RESID=1203. OhmCAPI=12 pFCAPID=132e4 pFCAPID=136.8 pFIN=L1063. nHRESI=1246. OhmRESID=1250 OhmIND=L108 nHIND=L1094.7 nH123UBCKTID=Q03NE“S

3、HF89“PORT=1Z75 hm PORT=2Z75 hm鉴于输出反射不理想,对影响输出反射的几个元件进行了电路仿真,发现取消这几个器件比较好,下图是优化后的电路。优化后电路下面是仿真的结果,我们看到在整个通频带内输出反射在-18db左右,比起优化前有了很好的改善。在优化过程中发现原电路的RLC 并联网络对频率高端的提升贡献比较小,反而使反射损耗在该点变坏。在仿真过程中发现场效应管 SHF0189 其标称增益为 17db,仿真和实验结果都为 12db 左右,为什么会少 45db?为了扩展通频带加入了比较强的负反馈。在去掉负反馈电阻后仿真其增益果然有 17db,然而其输入反射非常差。由此得出结

4、论它是牺牲了增益换取通频带,我们看下面的仿真结果去掉负反馈电阻后来陈士龙应用到电路上测试实际结果与仿真差距很大。当时我认为是仿真环境与实际电路环境的不同造成的,既我是对后放单独仿真,信号输入为 75 欧,而实际电路是整个系统,仅输出部分运用了仿真结果,而后放的输入并不一定是 75 欧,这是仿真与实际结果差距较大的原因。在后来我要了一块电路板,将后放与前级部分断开,用 75 欧同轴电缆直接连接到网络分析仪的信号输出端,输出部分应用仿真的元件值,测试的反射结果与仿真很接近,调试了电路几种状态与仿真也很接近,说明仿真确实对实验具有指导作用,差距是由于实验环境与仿真模型造成的。下图是从网络分析仪 COPY 出来的测试结果。我们看到增益只差 12 个 db,反射也是 12 个 db,说明仿真与测试结果之间很接近。电路仿真对实验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另外,我在实验中发现 75 欧的测试线的长短不光对反射的角度有变化,而且对反散损耗的幅度也有影响,其影响可以达到 30db 左右,所以我们在产品测试中要尽可能的在产品输出端校准端口。FTTP: 邓红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学实验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