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第一章 量子力学的诞生 第二章 波函数和 Schrodinger 方程 第三章 一维定态问题 第四章 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 第五章 态和力学量表象 第六章 近似方法 第七章 量子跃迁 第八章 自旋与全同粒子 附录 科学家传略,第一章 量子力学的诞生,1 经典物理学的困难 2 量子论的诞生 3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1 经典物理学的困难,(一)经典物理学的成功 19世纪末,物理学理论在当时看来已经发展到相当完善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应用牛顿方程成功的讨论了从天体到地上各种尺度的力学客体体的运动,将其用于分子运动上,气体分子运动论,取得有益的结果。1897年汤姆森发现了电
2、子,这个发现表明电子的行为类似于一个牛顿粒子。 (2) 光的波动性在1803年由杨的衍射实验有力揭示出来,麦克斯韦在1864年发现的光和电磁现象之间的联系把光的波动性置于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二)经典物理学的困难,但是这些信念,在进入20世纪以后,受到了冲击。经典理论在解释一些新的试验结果上遇到了严重的困难。 (1)黑体辐射问题 (2)光电效应 (3)氢原子光谱,黑体:能吸收射到其上的全部辐 射的物体,这种物体就 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黑体辐射:由这样的空腔小孔发 出的辐射就称为黑体辐射。,实验发现:,辐射热平衡状态: 处于某一温度 T 下的腔壁,单位面积所发射出的辐射能量和它所吸收的辐
3、射能量相等时,辐射达到热平衡状态。,热平衡时,空腔辐射的能量密度,与辐射的波长的分布曲线,其形状和位置只与黑体的绝对温度 T 有关而与黑体的形状和材料无关。,Wien 公式在短波部分与实验还相符合,长波部分则明显不一致。,1. Wien 公式,从热力学出发加上一些特殊的假设,得到一个分布公式:,1. Wien 公式,Wien 公式在短波部分与实验还相符合,长波部分则明显不一致。,(2)光电效应,光照射到金属上,有电子从金属上逸出的现象。这种电子称之为光电子。试验发现光电效应有两个突出的特点:,1.临界频率v0 只有当光的频率大于某一定值v0 时,才有光电子发射出来。若光频率小于该值时,则不论光
4、强度多大,照射时间多长,都没有电子产生。光的这一频率v0称为临界频率。,2.电子的能量只是与光的频率有关,与光强无关,光强只决定电子数目的多少。光电效应的这些规律是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按照光的电磁理论,光的能量只决定于光的强度而与频率无关。,(3)原子光谱,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有许多分立谱线组成,这是很早就发现了的。1885年瑞士巴尔末发现紫外光附近的一个线系,并得出氢原子谱线的经验公式是:,这就是著名的巴尔末公式(Balmer)。以后又发现了一系列线系,它们都可以用下面公式表示:,人们自然会提出如下三个问题:,1. 原子线状光谱产生的机制是什么? 2. 光谱线的频率为什么有这样简单的规律?,
5、3. 光谱线公式中能用整数作参数来表示这一事实启发我们 思考: 怎样的发光机制才能认为原子的状态可以用包含整数值的量来描写。,从前,希腊人有一种思想认为: 自然之美要由整数来表示。例如: 奏出动听音乐的弦的长度应具有波长的整数倍。,这些问题,经典物理学不能给于解释。首先,经典物理学不能建立一个稳定的原子模型。根据经典电动力学,电子环绕原子核运动是加速运动,因而不断以辐射方式发射出能量,电子的能量变得越来越小,因此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终究会因大量损失能量而“掉到”原子核中去,原子就“崩溃”了,但是,现实世界表明,原子稳定的存在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它实验现象在经典理论看来是难以解释的,这里不再
6、累述。 总之,新的实验现象的发现,暴露了经典理论的局限性,迫使人们去寻找新的物理概念,建立新的理论,于是量子力学就在这场物理学的危机中诞生。,2 量子论的诞生,(一)Planck 黑体辐射定律 (二)光量子的概念和光电效应理论 (四)波尔(Bohr)的量子论,(三)Compton 散射 光的粒子性的进一步证实,2 量子论的诞生,(一)Planck 黑体辐射定律 (二)光量子的概念和光电效应理论 (四)波尔(Bohr)的量子论,(三)Compton 散射 光的粒子性的进一步证实,(一)Planck 黑体辐射定律,究竟是什么机制使空腔的原子产生出所观察到的黑体辐射能量分布,对此问题的研究导致了量子
7、物理学的诞生。,1900年月日Planck 提出: 如果空腔内的黑体辐射和腔壁原子处于平衡,那么辐射的能量分布与腔壁原子的能量分布就应有一种对应。作为辐射原子的模型,Planck 假定:,该式称为 Planck 辐射定律,(1)原子的性能和谐振子一样,以给定的频率 v 振荡;,(2)黑体只能以 E = hv 为能量单位不连续的发射和吸收辐射能量, 而不是象经典理论所要求的那样可以连续的发射和吸收辐射能量。,对 Planck 辐射定律的三点讨论:,(1)当 v 很大(短波)时,因为 exp(hv /kT)-1 exp(hv /kT), 于是 Planck 定律 化为 Wien 公式。,(2)当
8、v 很小(长波)时,因为 exp(hv /kT)-1 1+(h v /kT)-1=(h v /kT), 则 Planck 定律变为 Rayleigh-Jeans 公式。,对 Planck 辐射定律的三点讨论:,(1)当 v 很大(短波)时,因为 exp(hv /kT)-1 exp(hv /kT), 于是 Planck 定律 化为 Wien 公式。,(2)当 v 很小(长波)时,因为 exp(hv /kT)-1 1+(h v /kT)-1=(h v /kT), 则 Planck 定律变为 Rayleigh-Jeans 公式。,(二)光量子的概念 和光电效应理论,(1) 光子概念 (2) 光电效应
9、理论 (3) 光子的动量,(1) 光子概念,第一个肯定光具有微粒性的是 Einstein,他认为,光不仅是电磁波,而且还是一个粒子。 根据他的理论,电磁辐射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以能量 h的微粒形式出现,而且以这种形式在空间以光速 C 传播,这种粒子叫做光量子,或光子。 由相对论光的动量和能量关系 p = E/C = hv/C = h/提出了光子动量 p 与辐射波长(=C/v)的关系。,(2) 光电效应理论,用光子的概念,Einstein 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的规律。,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能量为 h的光子被电子所吸收,电子把这份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对它的吸引,另一部分用来提供电子离开金属
10、表面时的动能。其能量关系可写为:,从上式不难解释光电效应的两个典型特点:,光电效应的两个典型特点的解释,1. 临界频率v0,2. 光电子动能只决定于光 子的频率,由上式明显看出,能打出电子的光子的最小能量是光电子 V = 0 时由该式所决定,即 hv -A = 0, v0 = A / h , 可见,当 v v0 时,电子不能脱出金属表面,从而没有光电子产生。,上式亦表明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光的频率 v 有关,光的强度只决定光子的数目,从而决定光电子的数目。这样一来,经典理论不能解释的光电效应得到了正确的说明。,(2)光电效应,光照射到金属上,有电子从金属上逸出的现象。这种电子称之为光电子。试验发现
11、光电效应有两个突出的特点:,1.临界频率v0 只有当光的频率大于某一定值v0 时,才有光电子发射出来。若光频率小于该值时,则不论光强度多大,照射时间多长,都没有电子产生。光的这一频率v0称为临界频率。,2.电子的能量只是与光的频率有关,与光强无关,光强只决定电子数目的多少。光电效应的这些规律是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按照光的电磁理论,光的能量只决定于光的强度而与频率无关。,(3) 光子的动量,光子不仅具有确定的能量 E = hv,而且具有动量。根据相对论知,速度为 V 运动的粒子的能量由右式给出:,对于光子,速度 V = C,欲使上式有意义,必须令 0 = 0,即光子静质量为零。,根据相对论能动量
12、关系:,总结光子能量、动量关系式如下:,把光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联系了起来,虽然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是对Planck量子概念的极大支持,但是Planck不同意爱因斯坦的光子假设,这一点流露在Planck推荐爱因斯坦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的推荐信中。,“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说,在近代物理学结出硕果的那些重大问题中,很难找到一个问题是爱因斯坦没有做过重要贡献的,在他的各种推测中,他有时可能也曾经没有射中标的,例如,他的光量子假设就是如此,但是这确实并不能成为过分责怪他的理由,因为即使在最精密的科学中,也不可能不偶尔冒点风险去引进一个基本上全新的概念 ”,(三)Compton 散射 -光的粒子性的进一
13、步证实。,(1) Compton 效应,经典电动力学不能解释这种新波长的出现,经典力学认为电磁波被散射后,波长不应该发生改变。但是如果把 X-射线被电子散射的过程看成是光子与电子的碰撞过程,则该效应很容易得到理解,1 散射光中,除了原来X光的波长外,增加了一个新的波长为的X光,且 ;,2 波长增量 = 随散射角增大而增大。这一现象称为 Compton 效应。,X-射线被轻元素如白蜡、石墨中的电子散射后出现的效应。该效应有如下 2 个特点:,(2) 定性解释,根据光量子理论,具有能量 E = h 的光子与电子碰撞后,光子把部分能量传递给电子,光子的能量变为 E= h 显然有 E E, 从而有 ,
14、散射后的光子的频率减小,波长变长。根据这一思路,可以证明:,式中也包含了 Planck 常数 h,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它,Compton 散射实验是对光量子概念的一个直接的强有力的支持。,该式首先由 Compton 提出,后被 Compton 和吴有训用实验证实,用量子概念完全解释了Compton 效应。因为式右是一个恒大于或等于零的数,所以散射波的波长总是比入射波波长长( )且随散射角增大而增大。,(3) 证 明,根据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得:,两边平方:,两边平方,(2)式(1)式得:,所以,最后得:,(四)波尔(Bohr)的量子论,Planck-Einstein 光量子概念必然会促进物理学
15、其他重大疑难问题的解决。1913年 Bohr 把这种概念运用到原子结构问题上,提出了他的原子的量子论。该理论今天已为量子力学所代替,但是它在历史上对量子理论的发展曾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该理论的某些核心思想至今仍然是正确的,在量子力学中保留了下来 (1)波尔假定 (2)氢原子线光谱的解释 (3)量子化条件的推广 (4)波尔量子论的局限性,(1)波尔假定,Bohr 在他的量子论中提出了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可以认为是对大量实验事实的概括。,1.原子具有能量不连续的定态的概念。,2.量子跃迁的概念.,原子的稳定状态只可能是某些具有一定分立值能量 E1,E2, En 的状态。为了具体确定这些能量数值
16、,Bohr提出了量子化条件:,原子处于定态时不辐射,但是因某种原因,电子可以从一个能级 En 跃迁到另一个较低(高)的能级 Em ,同时将发射(吸收)一个光子。光子的频率为:,而处于基态(能量最低态)的原子,则不放出光子而稳定的存在着,(2)氢原子线光谱的解释,根据这两个概念,可以圆满地解释氢原子的线光谱。,假设氢原子中的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由量子化条件,电子的能量,与氢原子线光谱的经验公式比较,根据 Bohr 量子跃迁的概念,(3)量子化条件的推广,由理论力学知,若将角动量 L 选为广义动量,则为广义坐标。考虑积分并利用 Bohr 提出的量子化条件,有,索末菲将 Bohr 量子化条件推广为推
17、广后的量子化条件可用于多自由度情况,,这样索末菲量子化条件不仅能解释氢原子光谱,而且对于只有一个电子(Li,Na,K 等)的一些原子光谱也能很好的解释。,(4) 波尔量子论的局限性,1. 不能证明较复杂的原子甚至比氢稍微复杂的氦原子的光谱; 2. 不能给出光谱的谱线强度(相对强度); 3. Bohr 只能处理周期运动,不能处理非束缚态问题,如散射问题; 4. 从理论上讲,能量量子化概念与经典力学不相容。多少带有人为的性质,其物理本质还不清楚。,波尔量子论首次打开了认识原子结构的大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它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3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一)LDe Brog
18、lie 关系 (二)de Broglie 波 (三)驻波条件 (四)de Broglie 波的实验验证,(一)LDe Broglie 关系,假定:与一定能量 E 和动量 p 的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他称之为“物质波”)的频率和波长分别为:,E = h = E/h P = h/ = h/p 该关系称为de. Broglie关系。,根据Planck-Einstein 光量子论,光具有波动粒子二重性, 以及Bohr量子论,启发了de. Broglie,他 (1)仔细分析了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的发展史; (2)注意到了几何光学与经典力学的相似性,提出了实物粒子(静质量 m 不等于 0 的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19、。也就是说,粒子和光一样也具有波动-粒子二重性,二方面必有类似的关系相联系。,(一)LDe Broglie 关系,假定:与一定能量 E 和动量 p 的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他称之为“物质波”)的频率和波长分别为:,E = h = E/h P = h/ = h/p 该关系称为de. Broglie关系。,根据Planck-Einstein 光量子论,光具有波动粒子二重性, 以及Bohr量子论,启发了de. Broglie,他 (1)仔细分析了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的发展史; (2)注意到了几何光学与经典力学的相似性,提出了实物粒子(静质量 m 不等于 0 的粒子)也具有波动性。也就是说,粒子和光一样也
20、具有波动-粒子二重性,二方面必有类似的关系相联系。,(二)de Broglie 波,因为自由粒子的能量 E 和动量 p 都是常量,所以由de Broglie 关系可知,与自由粒子联系的波的频率和波矢k(或波长)都不变,即是一个单色平面波。由力学可知,频率为,波长为,沿单位矢量 n 方向传播的平面波可表为:,写成复数形式,这种波就是与自由粒子相联系的单色平面波,或称为描写自由粒子的平面波,这种写成复数形式的波称为 de Broglie 波,de Broglie 关系: = E/h = 2 = 2E/h = E/ = h/p k = 1/ = 2 / = p/,(三)驻波条件,为了克服 Bohr
21、理论带有人为性质的缺陷, de Broglie 把原子定态与驻波联系起来,即把粒子能量量子化问题和有限空间中驻波的波长(或频率)的分立性联系起来。,例如:氢原子中作稳定圆周运动的电子相应的驻波示意图,要求圆周长是波长的整数倍,于是角动量:,de Broglie 关系,de Broglie 波在1924年提出后,在1927-1928年由 Davisson 和 Germer 以及 G.P.Thomson 的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作 业 周世勋量子力学教程: 1.2 、 1.4 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 1.1、1.3,第二章 波函数 和 Schrodinger 方程,1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2 态叠加原
22、理 3 力学量的平均值和算符的引进 4 Schrodinger 方程 5 粒子流密度和粒子数守恒定律 6 定态Schrodinger方程,1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一)波函数 (二)波函数的解释 (三)波函数的性质,3个问题?,描写自由粒子的平 面 波,如果粒子处于随时间和位置变化的力场中运动,他的动量和能量不再是常量(或不同时为常量)粒子的状态就不能用平面波描写,而必须用较复杂的波描写,一般记为:,描写粒子状态的波函数,它通常是一个复函数。,称为 de Broglie 波。此式称为自由粒子的波函数。,(1) 是怎样描述粒子的状态呢?,(2) 如何体现波粒二象性的?,(3) 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波呢
23、?,(一)波函数,返 回1,(1)两种错误的看法,1. 波由粒子组成,如水波,声波,由分子密度疏密变化而形成的一种分布。,这种看法是与实验矛盾的,它不能解释长时间单个电子衍射实验。,电子一个一个的通过小孔,但只要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增加呈现出衍射花纹。这说明电子的波动性并不是许多电子在空间聚集在一起时才有的现象,单个电子就具有波动性。,波由粒子组成的看法夸大了粒子性的一面,而抹杀了粒子的波动性的一面,具有片面性。,O,事实上,正是由于单个电子具有波动性,才能理解氢原子(只含一个电子!)中电子运动的稳定性以及能量量子化这样一些量子现象。,2. 粒子由波组成,电子是波包。把电子波看成是电子的某种实际
24、结构,是三维空间中连续分布的某种物质波包。因此呈现出干涉和衍射等波动现象。波包的大小即电子的大小,波包的群速度即电子的运动速度。 什么是波包?波包是各种波数(长)平面波的迭加。 平面波描写自由粒子,其特点是充满整个空间,这是因为平面波振幅与位置无关。如果粒子由波组成,那么自由粒子将充满整个空间,这是没有意义的,与实验事实相矛盾。 实验上观测到的电子,总是处于一个小区域内。例如在一个原子内,其广延不会超过原子大小1 。 电子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是粒子?还是波? “ 电子既不是粒子也不是波 ”,既不是经典的粒子也不是经典的波, 但是我们也可以说,“ 电子既是粒子也是波,它是粒子和波动二重性矛盾的统一
25、。” 这个波不再是经典概念的波,粒子也不是经典概念中的粒子。,1.入射电子流强度小,开始显示电子的微粒性,长时间亦显示衍射图样;,我们再看一下电子的衍射实验,2. 入射电子流强度大,很快显示衍射图样.,结论:衍射实验所揭示的电子的波动性是: 许多电子在同一个实验中的统计结果,或者是一个电子在许多次相同实验中的统计结果。 波函数正是为了描述粒子的这种行为而引进的,在此基础上,Born 提出了波函数意义的统计解释。,r 点附近衍射花样的强度 正比于该点附近感光点的数目, 正比于该点附近出现的电子数目, 正比于电子出现在 r 点附近的几 率。,在电子衍射实验中,照相底片上,据此,描写粒子的波可以认为
26、是几率波,反映微观客体运 动的一 种统计规律性,波函数 (r)有时也称为几率幅。 这就是首先由 Born 提出的波函数的几率解释,它是量子 力学的 基本原理。,假设衍射波波幅用 (r) 描述,与光学相似, 衍射花纹的强度则用 | (r)|2 描述,但意义与经典波不同。,| (r)|2 的意义是代表电子出现在 r 点附近几率的大小, 确切的说, | (r)|2 x y z 表示在 r 点处,体积元x y z中 找到粒子的几率。波函数在空间某点的强度(振幅 绝对值 的平方)和在这点找到粒子的几率成比例,,(三)波函数的性质,在 t 时刻, r 点,d = dx dy dz 体积内,找到由波函数 (
27、r,t) 描写的粒子的几率是: d W( r, t) = C| (r,t)|2 d, 其中,C是比例系数。,根据波函数的几率解释,波函数有如下重要性质:,(1)几率和几率密度,在 t 时刻 r 点,单位体积内找到粒子的几率是: ( r, t ) = dW(r, t )/ d = C | (r,t)|2 称为几率密度。,在体积 V 内,t 时刻找到粒子的几率为: W(t) = V dW = V( r, t ) d= CV | (r,t)|2 d,(2) 平方可积,由于粒子在空间总要出现(不讨论粒子产生和湮灭情况),所以在全空间找到粒子的几率应为一,即: C | (r , t)|2 d= 1, 从
28、而得常数 C 之值为: C = 1/ | (r , t)|2 d,这即是要求描写粒子量子状态的波函数必须是绝对值平方可积的函数。,若, | (r , t)|2 d , 则 C 0, 这是没有意义的。,(3)归一化波函数,这与经典波不同。经典波波幅增大一倍(原来的 2 倍),则相应的波动能量将为原来的 4 倍,因而代表完全不同的波动状态。经典波无归一化问题。, (r , t ) 和 C (r , t ) 所描写状态的相对几率是相同的,这里的 C 是常数。 因为在 t 时刻,空间任意两点 r1 和 r2 处找到粒子的相对几率之比是:,由于粒子在全空间出现的几率等于一,所以粒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几率只
29、取决于波函数在空间各点强度的相对比例,而不取决于强度的绝对大小,因而,将波函数乘上一个常数后,所描写的粒子状态不变,即 (r, t) 和 C (r, t) 描述同一状态,可见, (r , t ) 和 C (r , t ) 描述的是同一几率波,所以波函数有一常数因子不定性。,归一化常数,若 (r , t ) 没有归一化, | (r , t )|2 d= A (A 是大于零的常数),则有 |(A)-1/2 (r , t )|2 d= 1,也就是说,(A)-1/2 (r , t )是归一化的波函数, 与 (r , t )描写同一几率波, (A)-1/2 称为归一化因子。,注意:对归一化波函数仍有一个
30、模为一的因子不定性。 若 (r , t )是归一化波函数,那末, expi (r , t ) 也是归一化波函数(其中是实数),与前者描述同一几率波。,(4)平面波归一化,I Dirac 函数,定义:,或等价的表示为:对在x=x0 邻域连续的任何函数 f(x)有:,函数 亦可写成 Fourier 积分形式:,令 k=px/, dk= dpx/, 则,性质:,(4)平面波归一化,I Dirac 函数,定义:,或等价的表示为:对在x=x0 邻域连续的任何函数 f(x)有:,函数 亦可写成 Fourier 积分形式:,令 k=px/, dk= dpx/, 则,性质:,II 平面波 归一化,写成分量形式
31、,t=0 时的平面波,考虑一维积分,若取 A12 2 = 1,则 A1= 2-1/2, 于是,三维情况:,其中,注意:这样归一化后的平面波其模的平方仍不表示几率密度,依然只是表示平面波所描写的状态在空间各点找到粒子的几率相同。,作 业 补 充 题,2 态叠加原理,(一) 态叠加原理 (二) 动量空间(表象)的波函数,(一) 态叠加原理,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会产生衍射图样。而干涉和衍射的本质在于波的叠加性,即可相加性,两个相加波的干涉的结果产生衍射。 因此,同光学中波的叠加原理一样,量子力学中也存在波叠加原理。因为量子力学中的波,即波函数决定体系的状态,称波函数为状态波函数,所以量子力学的波叠加
32、原理称为态叠加原理。,考虑电子双缝衍射,= C11 + C22 也是电子的可能状态。 空间找到电子的几率则是: |2 = |C11+ C22|2 = (C1*1*+ C2*2*) (C11+ C22) = |C1 1|2+ |C22|2 + C1*C21*2 + C1C2*12*,电子穿过狭缝出现在点的几率密度,电子穿过狭缝出现在点的几率密度,相干项 正是由于相干项的出现,才产生了衍射花纹。,一个电子有 1 和 2 两种可能的状态, 是这两种状态的叠加。,其中C1 和 C2 是复常数,这就是量子力学的态叠加原理。,态叠加原理一般表述: 若1 ,2 ,., n ,.是体系的一系列可能的状态,则这
33、些态的线性叠加 = C11 + C22 + .+ Cnn + . (其中 C1 , C2 ,.,Cn ,.为复常数)。 也是体系的一个可能状态。 处于态的体系,部分的处于 1态,部分的处于2态.,部分的处于n,.,一般情况下,如果1和2 是体系的可能状态,那末它们的线性叠加 = C11 + C22 也是该体系的一个可能状态.,例:,电子在晶体表面反射后,电子可能以各种不同的动量 p 运动。具有确定动量的运动状态用de Broglie 平面波表示,根据叠加原理,在晶体表面反射后,电子的状态可表示成 p 取各种可能值的平面波的线性叠加,即,而衍射图样正是这些平面波叠加干涉的结果。,p,(二) 动量
34、空间(表象)的波函数, (r,t)是以坐标 r 为自变量的波函数, 坐标空间波函数,坐标表象波函数; C(p, t) 是以动量 p 为自变量的波函数, 动量空间波函数,动量表象波函数; 二者描写同一量子状态。,波函数 (r,t) 可用各种不同动量的平面波表示, 下面我们给出简单证明。,展开系数,令,则 可按p 展开,若 (r,t)已归一化,则 C(p, t)也是归一化的,3 力学量的平均值和算符的引进,(一)力学量平均值 (1)坐标平均值 (2)动量平均值 (二)力学量算符 (1)动量算符 (2)动能算符 (3)角动量算符 (4)Hamilton 算符,(一) 力学量平均值,在统计物理中知道,
35、,当可能值为离散值时: 一个物理量的平均值等于物理量出现的各种可能值乘上相应的几率求和; 当可能值为连续取值时:一个物理量出现的各种可能值乘上相应的几率密度求积分。 基于波函数的几率含义,我们马上可以得到粒子坐标和动量的平均值。先考虑一维情况,然后再推广至三维。,(1)坐标平均值,为简单计,剩去时间变量(或者说,先不考虑随时间的变化) 设(x) 是归一化波函数,| (x)|2 是粒子出现在x点的几率密度,则,对三维情况,设(r) 是归一化波函数,|(r)|2是粒子出现在 r 点的几率密度,则x的平均值为,(2)动量平均值,一维情况:令(x)是归一化波函数,相应动量表象波函数为,(二)力学量算符
36、,简言之,由于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完全不同,它是用波函数描写状态,所以力学量也必须改造成与经典力学不同的算符形式(称为第一次量子化)。,(1)动量算符,既然(x) 是归一化波函数,相应动量表象波函数为c(px) 一 一 对应,相互等价的描述粒子的同一状态,那末动量的平均值也应可以在坐标表象用(x)表示出来。但是(x)不含px变量,为了能由(x)来确定动量平均值,动量 px必须改造成只含自变量 x 的形式,这种形式称为动量 px的算符形式,记为,一维情况:,比较上面二式得两点结论:,而动量 px 在坐标表象(非自身表象)中的形式必须改造成动量算符形式:,三维情况:,由归一化波函数(r)求 力学量平
37、均值时,必须把该力学量的算符夹在*(r)和(r)之间,对全空间积分,即,F 是任一 力学量算符,(2)动能算符,(3)角动量算符,(4)Hamilton 算符,作 业 补充题,4 Schrodinger 方程,(一) 引 (二) 引进方程的基本考虑 (三) 自由粒子满足的方程 (四) 势场 V (r) 中运动的粒子 (五) 多粒子体系的Schrodinger方程,这些问题在1926年Schrodinger 提出了波动方程之后得到了圆满解决。,微观粒子量子状态用波函数完全描述,波函数确定之后,粒子的任何一个力学量的平均值及其测量的可能值和相应的几率分布也都被完全确定,波函数完全描写微观粒子的状态
38、。因此量子力学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在各种情况下,找出描述系统的各种可能的波函数; (2)波函数如何随时间演化。,(一) 引,(二) 引进方程的基本考虑,从牛顿方程,人们可以确定以后任何时刻 t 粒子的状态 r 和 p 。因为初条件知道的是坐标及其对时间的一阶导数,所以方程是时间的二阶常微分方程。,让我们先回顾一下经典粒子运动方程,看是否能给我们以启发。,(1)经典情况,(2)量子情况,3第三方面,方程不能包含状态参量,如 p, E等,否则方程只能被粒子特定的状态所满足,而不能为各种可能的状态所满足。,1因为,t = t0 时刻,已知的初态是( r, t0) 且只知道这样
39、一个初条件,所以,描写粒子状态的波函数所满足的方程只能含对时间 的一阶导数。,2另一方面,要满足态叠加原理,即,若1( r, t ) 和2( r, t )是方程的解,那末。 ( r, t)= C11( r, t ) + C22( r, t ) 也应是该方程的解。这就要求方程应是线性的,也就是说方程中只能包含, 对时间的一阶导数和对坐标各阶导数的一次项,不能含它们的平方或开方项。,(三) 自由粒子满足的方程,这不是所要寻找的方程,因为它包含状态参量 E 。将对坐标二次微商,得:,将上式对 t 微商,得:,(1)(2)式,满足上述构造方程的三个条件,讨论:,通过引出自由粒子波动方程的过程可以看出,
40、如果能量关系式 E = p2/2 写成如下方程形式:,做算符替换(4)即得自由粒子满足的方程(3)。,(1)(2)式,返回,(四)势场 V(r) 中运动的粒子,该方程称为 Schrodinger 方程,也常称为波动方程。,若粒子处于势场 V(r) 中运动,则能动量关系变为:,将其作用于波函数得:,做(4)式的算符替换得:,(五)多粒子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设体系由 N 个粒子组成, 质量分别为 i (i = 1, 2,., N) 体系波函数记为 ( r1, r2, ., rN ; t) 第i个粒子所受到的外场 Ui(ri) 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V(r1, r2, ., rN) 则
41、多粒子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可表示为:,多粒子体系 Hamilton 量,对有 Z 个电子的原子,电子间相互作用为 Coulomb 排斥作用:,而原子核对第 i 个电子的 Coulomb 吸引能为:,假定原子核位于坐标原点,无穷远为势能零点。,例如:,5 粒子流密度和粒子数守恒定律,(一)定域几率守恒 (二)再论波函数的性质,(一) 定域几率守恒,考虑低能非相对论实物粒子情况,因没有粒子的产生和湮灭问题,粒子数保持不变。对一个粒子而言,在全空间找到它的几率总和应不随时间改变,即,在讨论了状态或波函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后,我们进一步讨论粒子在一定空间区域内出现的几率将怎样随时间变化。
42、粒子在 t 时刻 r 点周围单位体积内粒子出现的几率即几率密度是:,证:,考虑 Schrodinger 方程及其共轭式:,取共轭,在空间闭区域中将上式积分,则有:,闭区域上找到粒子的总几率在单位时间内的增量,J是几率流密度,是一矢量。,所以(7)式是几率(粒子数)守恒的积分表示式。,令 Eq.(7)趋于 ,即让积分对全空间进行,考虑到任何真实的波函数应该是平方可积的,波函数在无穷远处为零,则式右面积分趋于零,于是 Eq.(7)变为:,其微分形式与流体力学中连续性方程的形式相同,使用 Gauss 定理,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封闭表面 S 流入(面积分前面的负号)内的几率,讨论:,表明,波函数归一化不随
43、时间改变,其物理意义是粒子既未产生也未消灭。,(1) 这里的几率守恒具有定域性质,当空间某处几率减少了,必然另外一些地方几率增加,使总几率不变,并伴随着某种流来实现这种变化。,同理可得量子力学的电荷守恒定律:,表明电荷总量不随时间改变,(二)再论波函数的性质,1. 由 Born 的统计解释可知,描写粒子的波函数已知后,就知道了粒子在空间的几率分布,即 d (r, t) = |(r, t)|2 d 2. 已知 (r, t), 则任意力学量的平均值、可能值及相应的几率就都知道了,也就是说,描写粒子状态的一切力学量就都知道了。所以波函数又称为状态波函数或态函数。 3.知道体系所受力场和相互作用及初始
44、时刻体系的状态后,由Schrodinger方程即可确定以后时刻的状态。,(1)波函数完全描述粒子的状态,(2)波函数标准条件,1. 根据Born统计解释 (r, t) = *(r, t) (r, t)是粒子在t时刻出现在 r点的几率,这是一个确定的数,所以要求(r, t)应是 r, t的单值函数且有限。,式右含有及其对坐标一阶导数的积分,由于积分区域是任意选取的,所以S是任意闭合面。要是积分有意义,必须在变数的全部范围,即空间任何一点都应是有限、连续且其一阶导数亦连续。 概括之,波函数在全空间每一点通常应满足单值、有限、连续三个条件,该条件称为波函数的标准条件。,2.根据粒子数守恒定律 :,(
45、3)量子力学基本假定 I、 II,量子力学基本假定 I 波函数完全描述粒子的状态,量子力学基本假定 II 波函数随时间的演化遵从 Schrodinger 方程,6 定态Schrodinger方程,(一)定态Schrodinger方程 (二)Hamilton算符和能量本征值方程 (三)求解定态问题的步骤 (四)定态的性质,(一)定态Schrodinger方程,现在让我们讨论 有外场情况下的定态 Schrodinger 方程:,令:,于是:,V(r)与t无关时,可以分离变量,等式两边是相互无关的物理量,故应等于与 t, r 无关的常数,该方程称为定态 Schrodinger 方程,(r)也可称为定
46、态波函数,或可看作是t=0时刻(r,0)的定态波函数。,此波函数与时间t的关系是正弦型的,其角频率=2E/h。 由de Broglie关系可知: E 就是体系处于波函数(r,t)所描写的状态时的能量。也就是说,此时体系能量有确定的值,所以这种状态称为定态,波函数(r,t)称为定态波函数。,(二)Hamilton算符和能量本征值方程,(1)Hamilton 算符,二方程的特点:都是以一个算符作用于(r, t)等于E(r, t)。所以这两个算符是完全相当的(作用于波函数上的效果一样)。,再由 Schrodinger 方程:,(2)能量本征值方程,(1)一个算符作用于一个函数上得到一个常数乘以该函数这与数 学物理方法中的本征值方程相似。 数学物理方法中:微分方程 + 边界条件构成本征值问题;,(2)量子力学中:波函数要满足三个标准条件,对应数学物理方 法中的边界条件,称为波函数的自然边界条件。 因此在量子力学中称与上类似的方程为束缚的本征值方程。 常量 E 称为算符 H 的本征值;称为算符 H 的本征函数。 (3)由上面讨论可知,当体系处于能量算符本征函数所描写的状 态(简称能量本征态)时,粒子能量有确定的数值,这个数 值就是与这个本征函数相应的能量算符的本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