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走向高考】2017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习题 组合训练5.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27775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高考】2017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习题 组合训练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走向高考】2017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习题 组合训练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走向高考】2017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习题 组合训练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走向高考】2017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习题 组合训练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走向高考】2017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习题 组合训练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组合训练五组合训练五一、语用训练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导 学 号 60791237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 ”_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征服,他们的狂妄自大遮挡了他们的视线;_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吹嘘,他们坐井观天,这妨碍了他们的拓展;_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盲动,他们浅尝辄止,这影响了他们的深度。因此,我们要学会聆听。这将使我们虚怀若谷,博采众长,锐意进取;这将使我们胸怀远大,视野宽广,开拓创新;这将使我们高瞻远瞩,潜心探索,内涵深厚。A急功近利 不可一世 闭关自守B不可一世 急功近利 闭关自守C闭关自守 不可一世 急功近利D不可一

2、世 闭关自守 急功近利答案 D解析 不可一世:不认可同时代的人,自认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形容自命不凡,狂妄到极点。与下文的“狂妄自大” “虚怀若谷”相照应。闭关自守:比喻与外界隔绝,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与下文的“吹嘘” “坐井观天” “视野宽广”相照应。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与下文的“盲动” “高瞻远瞩”相照应。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导 学 号 60791238A “网络水军”或“网络推手 ”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营销手段。他们有时会左右舆论,误导受众,制造假民意,甚至影响政府决策,值得注意与警惕。B很多人都有成功的机会,甚至有的已经触到了成功的大门

3、,但在即将迈进成功大门时,因太累太难为由放弃了,这些人总会在以后回想往事时扼腕叹息。C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D “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答案 C解析 A “左右舆论,误导受众,制造假民意 ”语序不当; B.句式杂糅, “因”和“以为由”杂糅;D.“降低 ”和“流通环节”搭配不当。3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上下衔接、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导 学 号 60791239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_因

4、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致、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为特点。“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故有“秋老虎”之说。被称为“多事之秋” 。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自然环境变化相应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A BC D答案 B解析 语段的中心话题是秋天的季节特点。文段最前面一句是总说,说“阳” ,说复杂变化,与文段最后一句都说秋季如何养生。的语序根据“秋阳肆虐” “故”等词语断定。4下面是一份家长会邀请函,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修改

5、。导 学 号 60791240邀请函尊敬的家长:时光如梭,转眼间您的孩子已进入生死攸关的高三年级。在这个关键的时期,您的孩子更希望得到您悉心的关怀。为了指导您有效地对孩子做心理疏导,敝校决定于本月 20 日上午 10 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家长会,聘请省内知名的心理辅导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希望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准时参加,不得缺席或迟到。春晖中学高三年级组2015 年 9 月 17 日_改为_改为_改为_改为_改为_答案 “生死攸关”改为“至关重要” ;“指导”改为“帮助” ;“敝校”改为“本年级组”或“学校” ;“进行专题讲座”改为“做专题讲座” ;“不得”改为“请勿” 。5下列材料对“湖北菜”作

6、了介绍,请筛选信息,用四个短语概括湖北菜的特点。要求:每个短语不超过 6 字。 导 学 号 60791241湖北自古被誉为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盛产各种淡水鱼类。许多鱼是湖北所独有的,如生长在长江的鮰鱼,生长在长江支流清江的清鱼,肉多刺少,肉质鲜嫩,皆为上品。红烧、清蒸、粉蒸、涮食均很适宜。湖北菜的做工也有特色。如沔阳三蒸、荆沙鱼糕、江陵千张肉、黄陂三合这几款湖北风味的代表菜,选料无非鱼肉之类,但由于做工精细考究,鱼中有肉,肉中有鱼,肉蔬结合,故很受食客欢迎。湖北人做菜极少用有色调味品,讲究原形、原色、原味、原汁,力求突出禽畜的肥美、鱼虾的鲜嫩和蔬菜的清香。湖北菜还特别重视刀工。名师授徒,多要求

7、徒弟在细布上切肉丝,做到肉断布不破,以此练就一手漂亮的刀工。湖北菜的特点:(1)_ (2)_ (3)_ (4)_答案 (1)鱼菜很多 (2) 做工精细考究 (3)注重原汁原味 (4)重视刀工6根据“人才派遣”示意图的提示,填写下面一段话中空缺的内容。导 学 号 60791242人才派遣亦称人才租赁,它是由_,_,从而使被派遣单位与派遣员工之间建立起使用关系的一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型用人形式。_答案 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单位签订( 派遣合作)协议、形成劳务关系 派遣单位与派遣员工签订合同、建立劳动关系7下图是“全国 18 岁成人教育活动”的标志图案,请介绍这个标志的构图及图案的象征意义。 导 学

8、号 60791243_答案 图案介绍:该标志图案由阿拉伯数字“1”和 “8”组成一只飞鸟的形象。象征意义:“18”代表着成人的年龄界限,飞鸟象征青年的羽翼长成,成为成年公民,可以独立翱翔于社会的天空。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导 学 号 60791244(1)庄子逍遥游 中以“朝菌 ”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_,_。(2)阿房宫赋中“_,_ ?”一句总括了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3)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美景的句子是:_,_。答案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 野芳发而幽香

9、,佳木秀而繁阴二、实用类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2 题。 导 学 号 60791245阮籍之哭晋书阮籍传其中记述了阮籍的三次大哭,其中后两次分别如下:其二: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三: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兵家的女儿既有才华,又有美貌,但还没出嫁就死了。阮籍不认识她的父兄,却莫名其妙前往哭丧,把心中的哀伤哭尽之后,才自个儿返回家。 晋书的作者房玄龄是这么评价这件事的:“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 ”可事实上,一个无论多坦荡真淳的人,也不会做出这种荒唐的举动来吧?那么阮籍这种猖狂的举动,除了千年之后贾宝玉似的痴情外,还有别的喻意

10、吗?当然有。阮籍为什么要为兵家之女而哭?一是此女有才貌,二是此女未嫁而亡。可以说,这两条理由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如果兵家之女有才貌,但已作人妇;或者兵家之女未嫁而亡,而才貌平平,都不会吸引阮籍前去哭丧。阮籍明地里是哭兵家女,暗地里哭的却是他自己。兵家之女既有才又有貌,还没等到慧眼识珠的情郎,便香消玉殒。而阮氏自己同样才德兼备,却一直流光空耗,等不到可以报效的明主。而光阴飞逝,韶华飞渡,人生这东西就像春花般短暂,兵家女的夭折,不就是明例吗?阮籍感同身受,自然会号啕大哭。这哭一是可以“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 ,二是也可以用这个事例来加强世人对自己“不拘礼法”的印象。阮籍是当时软弱文人最

11、具代表性的人物。在那个草菅人命的时代,阮籍要想“苟全性命于乱世” ,他必将学会变通与圆滑,掌握与世间邪魔歪道斡旋的手段,小范围内牺牲自己外表的清洁,以保全内心深处绝对的高贵。阮籍只活了五十四岁,就死掉了。一生除了留下八十二首咏怀诗外,其它毫无作为。其简短而苍白的人生轨迹,比起过早夭折的兵家之女也好不了多少。也许在阮籍为兵家女哭泣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自己的才华一生只能注定在岁月的幽炉里空焚。阮籍 “穷途之哭”的喻意比前“二哭”更为明显。此哭被后世好多文人所引申。千古以来,失意文人每每吟咏此句,常惆怅满怀、清泪满面。恨天低,大鹏有志愁难展。 “山道之穷”让阮籍很自然地想到了“仕途之穷” ,驾车出门

12、,不管东西南北,总有无路之时;而一生历经数位强权者,却找不到一个可以投效的明主。理想就像一棵被巨石压住的草芽,竟找不到一点冒尖的空隙,此时不哭,更待何时?都说乱世造英雄,阮籍的一生看起来机会多多,但他却像一只被关在玻璃房里的蜜蜂,四面八方都有亮光,但当他朝四面八方飞去时,四面八方传来的却是砰砰砰的碰壁声。阮籍人生的真正悲剧在于:内心的高洁容不下当时社会的污秽。如果他能真正做到逐波随流,那么他有的是官当,甚至还能成为皇帝的姻亲。文帝司马昭当初曾求婚于阮籍,想让阮籍的女儿嫁给武帝司马炎。可阮籍故意大醉六十天,让文帝司马昭派去的人没有跟他说话的机会,才不得不止了这种念想。酒是阮籍的朋友,既是他的软武

13、器,又是他的伪装道具,一碰到难以解决的尴尬局面,他就将自己喝醉,让对手莫可奈何。可以说,阮籍烂醉之时,也是他最为清醒、心机最缜密的时候。阮籍不是醉于性情,而是醉于谋略。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但这种和稀泥式的“武器”毕竟当不得长久之用。到了司马昭假心假意,辞让九赐之封的时候,公卿要辅助他登帝位,请阮籍起草劝进书 ,阮籍看不惯这种伎俩,便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以为可以像上次拒绝联姻一样逃过这一关。可上次的联姻对司马氏而言,并不是太重要,派下来的使者见阮籍醉了,转身就告辞了。待使者下次来时,阮籍有时间重新喝醉。可这一回,事关重大,非同小可。使者见阮籍醉了,就一直待在他家里等候。阮籍酒醒之时

14、,见一批批使者站满了大厅,没有办法,他只好挥笔草就。由于太有才华了,违心之话也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劝进书写得“辞甚清壮” ,被当时的人们所器重。阮籍是当时名士的代表人物,此文一出,便为司马昭谋取帝位扫清了舆论障碍,司马昭的阴谋很快就得逞了。可以说,这篇劝进书是阮籍人生中最大的污点,阮籍高洁的心灵容不下自己的这个污点,写完此文几个月后,便郁郁而死。而他的意味深长的哭声却在历史的横梁上久久缭绕,千百年来都没断绝。(选自谢宗玉阮籍三哭 ,有删改 )9下列对人物短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阮籍为兵家之女痛哭的猖狂举动虽与贾宝玉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本质是借机表达自己政治理想和治国才华

15、难以施展的痛苦。B之所以把酒当做最好的朋友和武器,是因为只有在烂醉的时候,阮籍才能排遣内心的郁闷,头脑才最清醒,心思才最缜密。C无可奈何之下,连违心话都能说得文采斐然,让人敬服,这说明阮籍除了举世无双的才华外,其心理也有潜在的两面性。D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评价者个人的性情及价值观有关,在对阮籍为兵家女痛哭原因的分析上,本文作者比房玄龄略高一筹。E阮籍最后的郁郁而死,一方面表现了他对自我人格的完美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在向严酷现实妥协之后的愤懑和不甘。答案 AE解析 B虚拟的条件关系错误。C.“其心理也有潜在的两面性”没有依据。D.“本文作者比房玄龄略高一筹 ”错误。10阮籍的两次痛哭有何异同?

16、请简要分析。_答案 相同点:都是表面看起来荒诞不经,其实都是借他人他物哭自己,别有深意。不同点:第一次痛哭中既有对才貌双全的兵家女不幸早夭的多情伤感,也有对自己遭遇的感慨。有两重悲伤。第二次痛哭则是由“山道之穷”联想到“仕途之穷” “命途之穷” ,其实只有联想意义上的一重感伤。(意思对即可)11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子有什么含义?请简要概括。_答案 阮籍的哭表面荒诞不经,其实意蕴丰富。这种哭声背后所隐藏的人格和精神追求被后来的人们长久地铭记、传诵。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历代亦多有境遇类似者也常常以这种狂放不羁的方式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愤懑和反抗。(意思对即可)12文中说:“在那个草菅人命的时代,

17、阮籍要想苟全性命于乱世 ,他必将学会变通与圆滑,掌握与世间邪魔歪道斡旋的手段,小范围内牺牲自己外表的清洁,以保全内心深处绝对的高贵。 ”阮籍的处世态度给了你哪些启示?请说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并结合原文谈谈理由。_答案 观点一:“不拘礼法”和荒唐是阮籍自我偷生的手段。我们应认清其本质。 造成阮籍“不拘礼法”和荒唐的根源是现实的黑暗;“不拘礼法”和荒唐的举动只是阮籍的虚假表象;在草菅人命的时代,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持自我又保全性命。观点二:阮籍“不拘礼法”和荒唐是为了保全内心的高贵。这一点值得肯定。人应该追求人格的独立和完美,保持内心的圣洁和高贵;保全内心的高贵就不能随波逐流,同流合污,与世俯仰;保持内心的圣洁和高贵有时需要策略和智慧,也需要必要的放弃和牺牲。观点三:一个人不论如何变通,也只能做有限的牺牲而不能丢掉本质。这一点应该牢记。 变通只能是外在的,形式上的,临时的;变通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不能因变通和适应而改变本心。( 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