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繁花静 文档编号:4264006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资料宝袋,李白,号太白(公元701-762年)是唐代伟大的诗人。 他小时候学习了很多书,十五岁,做的文章已经很出色。他喜欢游览山水名胜。从二十岁起,他差不多游遍了四川境内的名山大川。在青年时期,李白就有了丰富的学问和很高的文学修养。他富于正义感,热爱自由,性格豪放。他给我们留下了一千多首诗,人们称他“诗仙”。,孟浩然,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 诗人,他和李白是好朋友。广陵是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之”是“去”的意思。公元726年,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扬州,写了这首诗。,黄鹤楼景区,黄鹤楼景区,黄鹤楼景区,黄鹤楼景区,字词乐园,mng ho 孟 浩,lng c wi陵 辞 唯,读

2、读认认,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代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代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预习检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你能给古诗划分节奏吗?,课文解析,注释:,“故人”就是“老朋友”,指孟浩然。 “辞”就是“辞别”,黄鹤楼在扬州的西方,所以说“西辞”。 “烟花”,阴历三月是春天最好的时节。春天百花盛开,田野上常有迷迷蒙蒙的雾气,古人称

3、为“烟花”。 “下”是顺流直下,可见船走得很快。 “碧空”就是湛蓝的天空。 “天际”是天边。,课文解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故人:老朋友。 烟花:形容花开得繁 茂,像浮动的烟雾。,说明两位诗人的情谊深厚。,(西),(东),课文解析,长 江,课文解析,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课文解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并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说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好友乘坐的那只帆船上。,孤帆:孤单单一只船。 尽:看不见了。 唯:只。,课文解析,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

4、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课文解析,帆影已经消失了,诗人还在翘首遥望,似乎要把自己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此时此刻,李白在想什么呢?,结构梳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主题概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描绘李白送好朋友孟浩然去广陵的动人场面,表现了友人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首诗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并没有直接抒发感情。我们读了,却能体会到李白当时的依依惜别的心情。,写法点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作者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来写。,拓展提升,人间最美是真情,同学们,我们也曾有过与亲人、朋友分别的难舍时刻,你有什么感受呢?能否以抒情的话甚至是诗的语言写写?,心灵感悟,通过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我深深地感觉到了李白和孟浩然的感情非常深厚,他们的深情厚谊打动了所有的人。,随堂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