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室性早搏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_于永梅.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262408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性早搏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_于永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室性早搏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_于永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室性早搏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_于永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室性早搏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_于永梅.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室性早搏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于永梅,沈 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上海 , 200030) 关键词 室性早搏 ; 心悸 ; 辨证论治 ; 综述 , 学术性 中图分类号 259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7705( 2013) 05 0136 03室性早搏 ( 简称 “室早 ”) , 归属于中医学 “心悸 ”、“怔忡 ”范畴 , 多因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 , 心脉痹阻 , 心失所养 , 以自觉心中急剧跳动 、惊慌不安 、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室早又称为室性期前收缩 , 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 多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 、冠心病 、心肌病 、风湿性心

2、脏病和二尖瓣脱垂等心脏疾病患者 。研究表明 ,现代医学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肌梗死后伴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总病死率明显增加 , 射频导管消融又因有严格的适应证限制 , 且患者接受程度不一 1。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具有毒副作用小 、作用多靶点的特点 , 在抗心律失常的同时 , 扶正祛邪 , 调整机体的整体平衡 , 以达到延缓下次发病或治愈室早的目的 。辨证论治 , 是指对通过望 、闻 、问 、切四诊所搜集患者的症状 、体征 、患病过程中的个体特异性 , 以及患者的性别 、年龄 、体质 、居住环境等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 从而为确立合适的治疗原则 , 提供临床依据 。笔者通过阅读近几年文

3、献 , 对室早的辨证论治做了初步的总结 。1 病因病机医林改错 载 : “元气既虚 , 必不达于血管 , 血管无力 ,必停留而为瘀 。”伤寒明理论 载 : “心悸之由 , 不越二种 , 一者气虚也 , 二者停饮也 。”大多医家认为 , 气血阴阳不足导致心失所养者为虚 ; 痰火扰心 , 惊恐后日久 , 心失所主 , 或外邪扰心 , 痹阻心脉为实 。关于心悸的发病机制 , 现代医家也有自己体会 , 陈萍等 2发现心悸初起虽由外因而成 , 以实证为多 , 但也有内虚因素存在 ; 久则以虚证为主 , 但常夹有实证 。方晓江等 3更倾向于阴阳气血不足为关键 , 痰 、热 、瘀 、虚并见为顽固性室性早搏的

4、病机特点 , 四者合而为患 , 扰乱心神而致心悸不安 。周银生 4认为正气亏虚 , 湿热毒邪入侵 , 循经传心 , 迁延日久 , 耗伤气血阴液 , 以气阴两虚为本 , 热毒 、瘀血为标 。张庆福等 5提出脾虚运化失权致湿浊内停 , 内有郁火熬津而成痰 , 痰浊阻遏胸阳而致心阳不振 , 故出现室性早搏 。杨昌林 6观察到心悸同肝关系密切 , 肝失疏泄则肝气郁结 , 气机不畅 , 导致全身经脉气血不和 , 气血相搏 , 出现心跳动悸 、脉结代 、胸闷 、心悸等症状 。2 从脏腑论治素问 灵兰秘典论 载 : “心者 , 君主之官也 , 神明出焉 。”医学正传 载 : “夫怔忡惊悸之候 , 或因怒气伤

5、肝 , 或因惊气入胆 , 母能令子虚 , 因而心血为之不足 , 又或遇事繁冗 ,思想无穷 , 则心君亦为之不安 。故神明不安 , 而怔忡惊悸之证矣 。”故心悸病位主要在心 , 但其发病与肝 、脾 、肾等诸脏功能失调相关 。2. 1 从心脾论治 医学探骊 载 : “脾胃少为虚衰则悸 , 脾为脏腑之统宇 , 其他脏腑有病 , 脾能运气运血保护之 , 而脾一旦空虚 , 其他脏腑而不能运气运血来保护脾脏 , 故凡有心跳之症者 , 往往久历不愈 。”韩景辉 7总结 : 心脾同治是李振华大师治疗室性早搏重要治则 , 健脾益气补其本 , 化痰通络治其标 , 以使脉律复常 。高彩霞等 8也有相似看法 , “治

6、心不止于心 , 调理它脏以治心 。调理脾胃 , 消除痰瘀之源 , 脾胃健则痰瘀有形之邪自除 , 正气自复 , 悸止心安 ”。刘元梅 9认为胸中及清阳所聚之处 , 心阳不振 、胸阳失展 , 痰浊阴邪易上乘于心 。心脾痰火扰心是心悸的主要病机 。其治疗组以黄连温胆汤加减配合盐酸胺碘酮片治疗 100 例患者 ,以单用盐酸胺碘酮片治疗的 96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2%, 对照组为 74%,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1) 。说明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频发室早不劣于胺碘酮 。周旭生 10提出心悸病因关乎五脏六腑 , 与中焦脾胃的关系很密切 , 若胃失和降 , 气机逆

7、乱 , 可以直接影响到心脉气血的正常运行 , 而发为惊悸怔忡 , 为评价加味温胆汤的疗效 , 观察入组的 68 例患者 , 治疗组 35 例口服加味温胆汤 , 对照组 33 例口服慢心律 ,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 2%, 对照组为 62. 9%,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 , 认为加味温胆汤对多种类型室早都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2. 2 从心肾论治 格致余论 载 : “人之有生 , 心为之火居上 , 肾为之水居下 , 水能升而火能降 , 一升一降 , 无有穷矣 ,故生意存也 。”王功峰 11认为 “心居胸中 , 为君主之官 , 主行血脉而藏神明 , 属火为阳 , 以

8、下降为和 ; 肾为生气之源 , 肾水之中有真阳 , 上交于心而益君火 ; 心火之中合真阴 , 下交于肾而填精 。心肾二脏 , 水火升降 , 阴阳相济 , 则上下交泰 , 生生不息 ”。为评价补心汤 ( 生地 15g, 西洋参 5g, 麦冬 20g, 丹参 20g, 朱茯苓 20g, 苦参 20g, 炙远志 10g, 五味子 5g, 柏子仁10g, 酸枣仁 10g, 生龙骨 20g, 生牡蛎 20g) 的疗效 , 其观察 60例室早患者 , 随机分组 , 实验组口服补心汤 , 对照组常规口服慢心律 , 总有效率实验组为 86. 67%, 对照组为 83. 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9、 0. 05) ; 实验组中医证候好转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 P 0. 05) , 可见补心汤可显著改善患631第 29 卷第 5 期2013 年 5 月 HUNAN JOUNAL OF T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Vol. 29 No. 5May 2013者室早频数和临床症状 。张文华 12同样倾向于肾水不能上济心火而出现心肾不交之心悸 、怔忡之症 , 故采用 “清上温下 、交通心肾 ”的交泰丸加味 ( 竹叶卷心 、瓜蒌壳 、丹参 、麦冬 、黄芪 、鹿角胶 、红参 、肉桂 、沉香 、川黄连 ) 进行试验观察 ,选取中医辨证均属心肾不交型的 68 例室早患者 , 予交泰

10、丸加减汤剂治疗 , 随访 1 年 , 总有效率达到 94%, 且未出现早搏者共计 50 例 。2. 3 从心肝论治 薛氏医案 所载 : “肝气通则心和 , 肝气滞则心乏 , 此心病先求于肝 , 求其源也 。”石室秘录 载 : “怔忡之证 , 扰扰不宁 , 心神恍惚 , 惊悸不已 , 此肝肾之虚而心气之弱也 。”耿瑞兵 13临床观察得出 , 室性早搏发病与心肝最为密切 。尤其因惊而病 , 宜安养心神 , 滋培肝胆 , 并以专扶元气为主 。观察 80 例冠心病室早患者 , 将其随机分组 , 治疗组 40 例口服舒肝养心定志安神中药汤剂 ( 炙甘草 18g, 柴胡20g, 党参 10g, 当归 10

11、g, 酸枣仁 10g, 柏子仁 10g, 远志 10g,川芎 15g, 赤芍 10g, 丹参 10g, 生姜 10g, 黄连 6g) , 对照组口服美西律 40 例 , 治疗 4 周后 , 两组室早总有效率分别为85. 00%和 62. 50% ( P 0. 05) , 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0. 00%和 55. 00%( P 0. 01) ,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 就试验结果而言 , 舒肝养心定志安神中药汤剂可以明显改善中医证候 , 并减少室性早搏频数 。姚继红等 14研究室早 , 认为其发病是在肝气郁结基础上 , 由痰热内蕴 、扰动心神而成 。进而入选 100 例室早患者随机分组

12、, 治疗组 52 例予以调肝清心汤 ( 柴胡 10g, 枳壳 10g, 郁金 10g, 赤药 30g, 白芍30g, 黄连 6g, 半夏 10g, 全瓜蒌 15g, 苦参 10g, 葛根 30g, 石菖蒲 15g, 珍珠母 30g, 炒酸枣仁 30g, 炙甘草 10g) 口服 , 对照组48 例予以西药心律平口服 , 治疗 4 周后 , 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 86. 5% 和 81. 3% ( P 0. 05) ; 中医症状总疗效比较 :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是 90. 4% 和 57. 7%( P 0. 05) 。说明调肝清心汤减少室早发生频数 、降低室早严重程度的作用不亚于心

13、律平 ; 且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心律平 。卫高仁等 15认为室早若属气郁化火型 , 应舍弃从心而治的常规办法 , 着眼于治肝 , 选用丹栀逍遥散为主方 , 合用龙齿 、磁石等 , 使木气疏和 、心气旷达 、心脉舒畅 ,则心悸 、胸闷自止 。并将 78 例室早患者分为治疗组 40 例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 , 对照组 38 例予心律平治疗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87. 5%, 对照组为 86. 9% ( P 0. 05) 。得出丹栀逍遥散治疗气郁化火型室早具有较好疗效 。蒋晓霞等 16总结患者若长期情志不畅或反复受精神刺激 , 使肝失疏泄 ,肝气郁结 , 日久必郁而化火 , 耗伤气阴 , 致心

14、失所养而发为心悸 、胸闷等症 。将入选的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早患者 79 例随机分组 , 治疗组 40 例予疏肝宁心汤 ( 香附 10g, 郁金 10g,生麦芽 30g, 川楝子 10g, 生山栀 10g, 太子参 15g, 生地 10g,玉竹 12g, 当归 10g, 合欢皮 15g, 磁石 30g, 生铁落 30g, 炙甘草 5g) 治疗 , 对照组 39 例予倍他乐克治疗 ,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85%, 对照组为 61. 5%( P 0. 05) ,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说明疏肝宁心汤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早患者的疗效较倍他乐克更好 。3 从气血阴阳痰瘀论治沈金鳌 杂病源流犀烛 记载

15、: “怔忡 , 心血不足病也 心血消亡 , 神气失守 , 则心中空虚 , 侠快动摇 , 不得安宁 , 无时不作 , 名曰怔忡 ; 或由阳气内虚 , 或由阴血内耗 , 或由水饮停于心下 , 水气乘心 , 或事故烦心 以上皆怔忡所动之由也 。”心阳心阴双虚 , 心阳虚不能鼓动血液连续运行 ,故脉结代 ; 心阴虚使心脏失于荣养而悸动 17。心悸病机转化主要与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的程度有关 。心气虚可发展为心阳虚 , 心血虚可发展为心阴虚 , 日久则阴损及阳 , 阳损及阴 , 导致气血不足 、气阴两虚 、阴阳俱损 , 辨证当以虚实为纲 18。外感六淫之邪或饮食不节或素体阳虚等原因导致痰湿或痰热内蕴 , 痰

16、湿 ( 热 ) 之邪闭阻心络 , 心络不通 , 心脉失养 , 出现悸动不宁 , 发为心悸 19。可见虚则责气血阴阳亏虚 , 实则责之痰瘀互结 , 由于病证的迁延转化 , 临床诱发心悸多以虚实夹杂 。3. 1 从阴阳论治 张玉亮等 20将入组的 233 例患者随机分组 , 试验组 137 例口服仙灵生脉散加减 , 对照组 96 例口服胺碘酮 。总有效率两组分别为 86. 1% 和 76. 0% ( P 0. 05) , 且结果显示仙灵生脉散能明显减少室早的发生 , 在改善心悸 、胸闷 、乏力 、气短 、头晕等方面优于胺碘酮 。高松寿等 21采用苦参定心胶囊观察治疗 322 例该病患者 , 其中实

17、验组 162 例口服苦参定心胶囊 , 对照组 160 例予美西律 。治疗 12 周后 , 总有效率两组分别为 95%和 88%( P 0. 01) ,治后复发率分别为 16%和 31%。苦参定心胶囊减少室早频数疗效可靠 , 并且在远期疗效上更为乐观 。林秀旦等 22应用黄菟当归茶 ( 黄芪 15g, 菟丝子 15g, 当归 12g, 生甘草 5g)治疗室早 108 例 , 以开水泡服代茶 , 每天 1 剂 , 连服 1 个月为1 个疗程 , 病情未愈者可继续下 1 个疗程 。王竹香 17取结代汤 人参 10g, 生地黄 20g, 麦冬 10g, 丹参 30g, 茯苓 15g, 石菖蒲 10g,

18、 远志 10g, 琥珀 9g, 阿胶 10g( 另炖 ) , 桂枝 9g, 炙甘草 60g 以滋阴养血 、益气通阳治疗 182 例室早患者 , 皆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 。3. 2 从气血论治 杨宝龙等 23将 81 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1 例和对照组 40 例 ; 将 57 例慢性心肌炎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1 例和对照组 26 例 。两组治疗组皆予口服三甲复脉汤 ( 炙甘草 20g, 生地黄 20g,白芍 20g, 麦冬 15g, 阿胶 8g, 生牡蛎 30g, 生鳖甲 20g, 生龟甲 30g) , 两组对照组皆常规口服胺碘酮 。治疗 4 周后 , 冠心病治疗组和对

19、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5. 4% 和 67. 5%( P 0. 05) ; 慢性心肌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58. 1% 和 61. 5% ( P 0. 05) 。可见三甲复脉汤治疗室早有明显疗效 , 但对冠心病缺血性室早疗效显著优于心肌炎室性早搏 。杲碧青等 24实验观察养心通脉胶囊 ( 人参 、酸枣仁各 15g, 生地黄 、丹参各 20g, 麦冬 、苦参各 12g, 桂枝10g, 黄精 25g, 甘草 、石菖蒲各 6g) 的疗效 。将 96 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 2 组各 48 例 , 观察病例均给予原发病常规基础731第 5 期 于永梅,沈 琳:室性早搏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治

20、疗 , 治疗组配合应用养心通脉胶囊治疗 , 对照组配合应用乙胺碘呋酮治疗 。治疗 4 周后 ,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9. 2% , 对照组为 62. 5% ( P 0. 05) , 随访 2 个月 , 治疗组维持疗效 27 例 , 复发 16 例 , 恶化 5 例 ; 对照组维持疗效 14例 , 复发 26 例 , 恶化 8 例 。复发率两组分别为 33. 3%、54. 2% ( P 0. 05) 。初步证明养心通脉胶囊可以协助治疗室早 , 且远期疗效较好 。王微等 25观察自拟益气养阴镇悸汤 ( 人参 20g, 甘松 15g, 当归 15g, 磁石 10g, 珍珠母 15g, 阿胶 15g)

21、的临床疗效 , 将入选 80 例冠心病室早患者随机分组 , 试验组 40 例予益气养阴镇悸汤治疗 , 对照组 40 例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 。其结果说明益气养阴镇悸汤和参松养心胶囊对气阴两虚挟瘀型室性早搏均有疗效 , 其中对心悸 、气短 、胸闷乏力 、心烦失眠症状的改善 ,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 P 0. 01 或 P 0. 05) 。3. 3 从痰饮血瘀论治 丛光明 26实验观察自拟化痰通络方 ( 黄连 15g, 半夏 9g, 瓜蒌 20g, 知母 15g, 当归 15g, 川芎20g, 白芍 20g, 甘松 30g, 葛根 30g, 前胡 20g, 三七粉 3g, 酸枣仁 30g, 柏子仁

22、15g) 的临床疗效 。将 61 例痰瘀互结型室早患者随机分为 2 组 , 实验组予化痰通络方治疗 , 对照组予可达龙治疗 。两组分别与治疗前相比 , 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1) ; 两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 84. 85% 和 75% ( P 0. 05) 。观察显示两组均能明显减少室早的发作次数 , 在中医病情改善方面 , 祛痰通络方优于西药可达龙 。闫虹 27将入组观察室早患者 76 例 , 随机分组 , 治疗组予大黄 虫丸 ,对照组予倍他乐克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 11%, 对照组为78. 95%( P 0. 05) 。大黄 虫丸在治疗血瘀型冠心病室性早搏上优于倍他乐克

23、 。高俊娈等 28观察冠心病室早患者97 例 , 将其随机分为 2 组 , 治疗组 51 例予化浊解毒活血方( 砂仁 15g, 紫菀 15g, 白花蛇舌草 15g, 半枝莲 10g, 丹参 15g,川芎 15g, 全蝎 6g) 治疗 , 对照组 46 例予胺碘酮治疗 。治疗 4周后总有效率两组分别为 88. 24%、82. 61% ( P 0. 05) ; 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 94. 12%、84. 79% ( P 0. 05) 。试验表明 , 化浊解毒活血方在减轻室早 、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明显优于胺碘酮组 。王宝祥等 29采用自拟益心复律胶囊( 黄芪 、麦冬 、丹参 、郁金 、五味子

24、、川芎 、水蛭 、苦参 、青蒿 、炙甘草 ) 治疗该病 ; 丁颖迪 30采用正胆复脉汤 ( 酸枣仁 30g, 代赭石 30g, 清半夏 15g, 茯苓 25g, 竹茹 10g, 陈皮 10g, 枳实15g, 甘草 15g, 丹参 25g, 甘松 25g, 蝉蜕 25g) 治疗 ; 黄桂明等 31取复方玄胡散 ( 玄胡与苦参按照 2 1的比例研磨成粉 ,每次取 10g 冲服 , 早晚各服 1 次 ) 治疗 , 皆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 , 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文献资料 。4 总 结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第 2 辑 , 将心悸分为气阴两虚 、阳虚湿阻 、肝肾阴虚 、心肾不交 、气滞血瘀 5 种类型

25、 。但是临床仍然有不在此分型之中的患者 。辨证论治不仅仅是为了辨证分型 , 最终目的是确定最合适的治疗原则 。心悸多采用脏腑辨证 , 以八纲辨证与气血津液辨证为基础 。气血阴阳之虚 , 迁延日久 , 便可聚气血津液为痰为瘀 , 病情转化为虚实夹杂 。阳虚则寒 , 阴虚则热 。气血津液阻滞 , 日久化热 , 盖热为标 , 阻滞为本 。故心悸发病易虚实相互转化 ,临床以虚实夹杂多见 , 贵在辨证论治 , 辨阴阳 、虚实 、寒热 、气血 、痰瘀 , 标本同治 。中医辨证施治疗室早有着一定的优势 , 无论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还是延长疾病再次发作的时间 , 甚至是治愈疾病方面 , 均能发挥较好的作

26、用 。近年来大量的科研致力发现中医药的作用机制 , 甚至是更细微到作用靶点 。这就使得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滞缓下来 , 但临床与科研存在紧密的相互依存性 , 只有具有科学的辨证论治体系 , 才能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方向和前提 。参考文献 1 谢培山 .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模式的研究和应用 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2001, 12( 3) : 18 23. 2 陈萍 , 徐元峰 , 陈焕芹 . 中药复心宁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J . 湖北中医杂志 , 2002, 24( 8) : 11 12. 3 方晓江 , 钱宝庆 . 参芪复律汤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临床观察

27、J . 中国中医急症 , 2005, 14( 3) : 202 203. 4 周银生 . 参芪定搏合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室性早搏 36例 J . 中国中医急症 , 2009, 9( l8) : 1509 1510. 5 张庆福 , 郇宜俊 . 苦甘珠口服液治疗室性早搏 119 例临床观察 J . 河北中医 , 2001, 23( 6) : 423 424. 6 杨昌林 . 柴胡炙甘草汤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 33 例 J . 山东中医杂志 , 2010, 29( 3) : 161 162. 7 韩景辉 . 国医大师李振华心脾同治法治疗功能性早搏经验 J . 中医研究 , 2011, 24( 6) :

28、 61 62. 8 高彩霞 , 孟磊 , 王丽萍 , 等 . 黄松胶囊治疗室性早搏 90 例 J .陕西中医 , 2005, 26( 7) : 620 621. 9 刘元梅 .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频发室性早搏 100 例 J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09, 7( 11) : 1355 1356. 10 周旭生 . 加味温胆汤治疗室性早搏 68 例 J . 吉林中医药 ,2003, 23( 3) : 13. 11 王功峰 . 补心方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D . 长沙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2008. 12 张文华 . 交泰丸加味治疗室性早搏 68 例 J . 广西中医药

29、,1994, 17( 4) : 151 152. 13 耿瑞兵 . 从肝心论治室性早搏 40 例 J . 中国中医急症 ,2009, 18( 5) : 801 802. 14 姚继红 , 高洪春 . 调肝清心汤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2007, 29( 2) : 67 69. 15 卫高仁 , 常丽萍 . 丹栀逍遥散为主方治疗室性早搏 40例 J .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4, 14( 1) : 44 45. 16 蒋晓霞 , 严桐 . 从肝论治室性早搏 40 例临床观察 J . 国医论坛 , 2004, 19,( 6) : 37 38. 17 王竹香 . 自拟

30、结代汤治疗室性早搏 182 例 J . 中医研究 ,2005, 18( 6) : 49 50. 18 徐兴毅 , 王晓宝 . 益气活血汤治疗室性早搏 80 例 J . 甘肃中医 , 2011, 24( 5) : 56.831 2013 年第 29 卷第 5 期 ( 总第 171 期 )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进展王飞飞1,刘广霞2( 1. 安徽中医学院 2011 级硕士研究生 , 安徽 合肥 , 230031;2. 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 , 安徽 合肥 , 230061)通讯作者 : 刘广霞 , 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 , 邮编 : 230061, 电话 : 1386678

31、3451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中医外治法 ; 综述 , 学术性 中图分类号 259. 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7705( 2013) 05 0139 0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COPD) 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 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 、呈进行性发展 , 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1。该病属于中医学 “肺 胀 ”、“喘证 ”、“咳嗽 ”、“痰饮 ”等范畴 , 中医学在治疗方面有许多经验 , 不仅内服药上有较好的成效 , 在外治法方面也有相当多的研究 , 笔者拟就近年来中医外治 COPD 的相关报道综述如下 。1 病

32、因病机中医学认为 COPD 是一种虚实夹杂的病证 , 多因肺脾肾虚损 、水停痰凝 、气虚气满 、痰瘀互结 , 气机升降失调 , 感受外邪而发 。本虚标实是 COPD 的基本特征 。诸病源候论 咳逆短气候 载 : “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 , 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肺胀 , 肺胀则气逆 , 而肺本虚 , 气为不足 , 复为邪所乘 , 壅痞不能宣畅 , 故咳逆 , 短气也 。”现代医家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如黄氏 2认为肺脾肾虚是 COPD 发生及反复发作的重要内因 , 亦是形成痰 、瘀或痰瘀互结的重要原因 。田氏等 3认为痰瘀内阻贯穿 COPD 病程始终 , 周氏 4则认为肺虚痰瘀是 COPD 的病机

33、关键 。2 治疗方法2.1 针灸推拿拔罐 曹氏等 5应用针刺穴位 ( 膻中 、尺泽 、列缺 、足三里 、阴陵泉 、丰隆 、三阴交 、太溪 ) 加耳穴压丸 ( 神门 、肺 、气管 、咽喉 、对耳屏尖 ) 治疗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 , 结果显示患者 FEV1、FEV1/FVC 较治疗前有所提高 。高氏等 6运用温针灸( 取穴以定喘 、肺俞 、足三里为主 ) 治疗 COPD 稳定期患者 , 反映患者临床症状缓解 , 生活质量亦有显著提高 。徐氏等 7在COPD 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困难时采用粗针膻中穴埋针方法 , 粗针埋针治疗组呼吸机撤机时间明显缩短且安全 。肖氏等 8研究背俞穴拔罐对 COPD

34、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加用肺俞 、脾俞 、肾俞拔罐治疗 , 结果治疗后 IgG、IgA、IgM 和 CD3 +、CD4 +、CD4 +/CD8 +均显著升高 。王氏 9利用循经( 督脉和膀胱经左 、右侧支 ) 闪罐法治疗 COPD 缓解期患者亦取得明显疗效 , 患者血氧饱和度 ( SaO2) 高于治疗前 。田氏 10采用快速闪拉 、着罐治疗 COPD 患者外寒内饮 50 例取得满意疗效 。取大椎 、至阳 、天突 、定喘 、肺俞 、膏肓 、膈俞 、脾俞 、肩井等穴 , 经 5次治疗 ,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 总有效率为 94%。程氏 11利用 “热敏点 ”灸疗法亦可改

35、善 COPD 的肺功能 , 且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和传统灸疗组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 19 柏跃华 . 温胆汤治疗室性早搏 53 例疗效观察 J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06, 27( 2) : 31 32. 20 张玉亮 , 赵泽红 , 范翎翔 , 等 . 仙灵生脉散辨证治疗室性早搏 137例临床观察 J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4, 13( 5) : 604 605. 21 高松寿 , 赵中华 , 张惠贤 . 苦参定心胶囊治疗室早 162例 J . 河南中医 , 2006, 26( 1) : 51. 22 林秀

36、旦 , 陈文军 , 何永生 , 等 . 黄菟当归茶治疗典型室性早搏108 例 J . 实用中医药杂志 , 2005, 21( 3) : 145 146. 23 杨宝龙 , 张晓宇 , 徐京育 . 三甲复脉汤治疗缺血性室性早搏72 例疗效观察 J . 中国社区医师 , 2009, 11( 16) : 135. 24 杲碧青 , 刘丽莹 . 养心通脉胶囊治疗室性早搏 48 例 J . 新中医 , 2008, 40( 5) : 77 78. 25 王微 , 李春华 , 李勇 . 益气养阴镇悸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挟瘀证的临床观察 J . 吉林中医药 , 2011, 13( 4) :322 32

37、3. 26 丛光明 . 祛痰通络法治疗痰瘀互结型室早疗效观察 J . 中国中医药咨询 , 2010, 2( 3) : 43. 27 闫虹 . 大黄 虫丸治疗室性早搏 38 例临床体会 J . 中国中医急症 , 2007, 16( 11) : 1408 1409. 28 高俊娈 , 张铁军 , 崔欣欣 , 等 . 化浊解毒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 51 例 J . 中国中医急症 , 2011, 20( 2) : 300 301. 29 王宝祥 , 姜萍 , 董雪梅 . 自拟益心复律胶囊治疗室性早搏临床疗效分析 J . 实用医药杂志 , 2010, 27( 1) : 35 36. 30 丁颖迪 . 正胆复脉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 D . 长春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2009. 31 黄桂明 , 郭建 , 陈平国 , 等 . 复方玄胡散治疗室性早搏 80 例临床研究 J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 , 2011, 9 ( 2) :153 154.(收稿日期:2013 01 08)931第 29 卷第 5 期2013 年 5 月 HUNAN JOUNAL OF T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Vol. 29 No. 5May 2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中医/养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