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八 章 墙 体,房屋建筑学,第 8 章 墙 体,内容: 8.1概述 8.2砌体墙 8.3隔墙、隔断 8.4幕墙 重点: 8.2砌体墙 难点: 8.2砌体墙,房屋建筑学,8.1概述,第 八 章 墙 体,房屋建筑学,第一节 概述,建筑物墙体的设计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其中包括合适的材料性能、适当的截面形状和厚度以及连接的可靠性; 2. 具有必要的保温、隔热等方面的性能; 3. 选用的材料及截面厚度,都应符合防火规范中相应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所规定的要求; 4. 满足隔声的要求; 5. 满足防潮、防水以及经济等方面的要求 6. 建筑工业化要求,作用:承重、围护、分隔空间,第一节 概述
2、, 墙体类型,建筑物墙体分类,依其在房屋中所处位置,依其结构受力的情况,依其墙体的建造材料,第一节 概述,内墙,外墙,承重墙,非承重墙,按墙所处方向纵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 横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山墙:横向外墙俗称山墙,第一节 概述,墙体与门窗的关系窗间墙:平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窗下墙: 立面上下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女儿墙:平屋顶四周高出屋面部分的墙,第一节 概述,窗间墙,窗下墙,第一节 概述,2、按受力情况分类: 承重墙:直接承受楼板及屋顶传下来的荷载 非承重墙 1、自承重墙:凡不承受外来荷载,仅承受墙体自身重量的墙2、隔墙:不承受外力,仅起分隔房间的墙3、填充墙:是位于框架梁柱之
3、间的墙体4、幕墙:当墙体悬挂于框架梁柱的外侧起围护作用,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点式玻璃幕墙,隐框式玻璃幕墙+横向装饰带,第一节 概述,3、按构造方式分类:实体墙:单一材料组成空体墙:即可以由单一材料组成也可以由单一材 料砌成内部空腔。或是有空洞的材料建造成墙。组合墙体:由两种以上材料组合而成。,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按材料分:,夯土墙,砖墙,石砌墙,第一节 概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墙,第一节 概述,轻质材料隔墙,第一节 概述,一、承重墙体的结构布置1、 横墙承重方案: 将楼板两端搁置在横墙上,纵墙只承担自身的重量。,适用于: 横墙较多且间距 较小、位置比较 固定的建筑,房
4、 屋空间刚度大, 结构整体性好,第一节 概述,纵墙承重方案是: 将纵墙作为承重墙搁置楼板,而横墙为自承重墙,适用于: 横墙较少,可以满足较大空间的要求,但房屋刚度较差,第一节 概述,纵横墙承重:将两种方式相结合,根据需要使部分横墙和部分纵墙共同作为建筑的承重墙。,该方式可以满足空间组合灵活的需要,且空间刚度也较大。,第一节 概述,部分框架承重当建筑需要大空间时,采用内部框架承重、四周墙承重的方式。,该方式中房屋的总刚度主要由框架来保证。,8.2 砌 体 墙,第 八 章 墙 体,房屋建筑学,第二节 砌 体 墙,一、砖砌体墙构造:用砂浆做为胶结材料将一块块砖按一定规律和方式 砌筑而成的构件又称砌体
5、(一)、材料1砖2、砂浆,第二节 砌 体 墙,1砖材料:黏土砖、灰砂砖、页岩砖、煤矸石砖、水泥砖以及各种工业废料砖,如炉渣砖等。外观: 实心砖、空心砖和多空砖。制作工艺:烧结和蒸压养护成型等方式。目前常用: 烧结普通砖、蒸压粉煤灰砖、蒸压灰砖、烧结空心砖和烧结多孔砖。砖的强度:Mu30、MU25、Mu20、Mul5、Mul0(Mu30即抗压强度平均值30 0Nmm2),第二节 砌 体 墙,实心粘土砖,多孔粘土砖,第二节 砌 体 墙,烧结普通砖:指各种烧结的实心砖。主要原材料:黏土、粉煤灰、煤矸石和页岩等。 蒸压粉煤灰砖:以粉煤灰、石灰、石膏和细集料为原料,压制成型后经高压蒸汽养护制成的实心砖。
6、优点: 强度高性能稳定,但用于基础或易受冻融及干湿交替作用的部位时对强度等级要求较高。 蒸压灰砂砖:以石灰和砂子为主要原料,成型后经蒸压养护而成优点:一种比烧结砖质量大的承重砖,隔声能力和蓄热能力较好,有空心砖也有实心砖。缺点:但都不得用于长期受热 (200c以上),有流水冲刷,受急冷、急热和有酸碱介质侵蚀的建筑部位。,2、砂浆。 砌筑砂浆要求有一定的强度,以保证墙体的承载能力,还要求有适当的稠度和保水性(即有良好的和易性),方便施工。通用: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 比较砂浆性能的主要是:强度、和易性、防潮性水泥砂浆:水泥、砂、水强度高、防潮性能好,主要用于受力和防潮要求高的墙体中;石灰砂
7、浆:石灰膏、砂、水强度和防潮性均差,但和易性好,用于强度要求低的墙体;混合砂浆:水泥、石灰、砂有一定的强度,和易性也好,使用比较广泛。强度等级为5级:M15、M10、M7.5、M5、M2 .5、,第二节 砌 体 墙,第二节 砌 体 墙,砌筑砂浆,常用粘结材料的主要成分水泥、黄砂、石灰膏 级配不同的材料配合的重量比 水泥砂浆水泥和黄砂配合。其常用级配(水泥:黄砂)为1:2、1:3等 混合砂浆在水泥砂浆中加入石灰膏。其常用级配(水泥:石灰:黄砂)为1:1:6、1:1:4等 强度砂浆为刚性材料,主要考虑抗压强度。其强度等级分为:M0.4、M1.0、M2.5、M5.0、M7.5、M10、M15等7个等
8、级 和易性保持合适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以达到易于施工操作,并成型密实、质量均匀的性能 水泥砂浆的强度和防水性能要高于混合砂浆; 混合砂浆的和易性优于水泥砂浆 0.00以下用水泥砂浆砌筑,0.00以上用混合砂浆砌筑,第二节 砌 体 墙,二、砖墙的砌筑方式关键:横平竖直,砂浆饱满,上下错缝,内外搭接,接槎牢固错缝搭接,使上下层块材的垂直缝交错,保证墙体的整体性通缝:如墙体表面或内部的垂直缝处于一条线上。,三、砖的基本尺寸及砖墙的厚度P形多孔砖:240*115*90M形多孔砖:190*190*901m之内的砖墙符合砖尺寸模数,第二节 砌 体 墙,第二节 砌 体 墙,砖墙砌筑方式,第二节 砌 体
9、 墙,第二节 砌 体 墙,四、砖砌墙体的细部构造 1、门、窗过梁过梁是承重构件,用来支承门窗洞口上墙体的荷载,承重墙上的过梁还要支承楼板荷载。要求: 1.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一般不超过墙体水平截面面积的50。同时,开洞后窗间墙和转角墙的宽度都应当符合建筑物所在地区的相关抗震规范 2.为了支承洞口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窗间墙,常在门、窗洞孔上设置过梁,第二节 砌 体 墙,第二节 砌 体 墙,常用的过梁砖拱过梁钢筋砖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第二节 砌 体 墙,()砖拱过梁传统做法,它是用砖立砌或斜砌形成的。 形式较多有: 平拱砖过梁; 弧拱砖过梁; 半圆拱砖过梁,第二节 砌 体 墙,
10、()钢筋砖过梁 (平砌砖过梁)在平砌的砖逢中配置适量的钢筋,形成可以 承受弯矩的加筋砖砌体。,第二节 砌 体 墙,钢筋砖过梁具体做法是:先在要设过梁处支上模板在模板上铺一层20-30mm厚的水泥砂浆在砂浆层内每120mm宽放置一根6的钢筋,总量不少于3根,两端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小于240mm,并且向上60mm;最后用标号不低于M5的砂浆和标号不低于MU7.5的砖砌筑,过梁的总高度不低于5皮砖且不小于洞口宽度的1/5。,适用于小于2000mm 门窗洞口,第二节 砌 体 墙,(3)钢筋混凝土过梁承载能力强,可用于较宽的门窗洞口,房屋在使用中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有振动荷载时,均应使用钢筋混凝土过梁。
11、预制装配式过梁施工速度快,是最常用的一种。,第二节 砌 体 墙,构造做法: A、高度应与砖的规格相一致,常用高度规格有 60、90、120、180、270mm。 B、长度为洞口宽度加480mm,即要求过梁两端 分别伸入墙内240mm。,第二节 砌 体 墙,截面形状: 平墙:多用于内墙的门窗洞口上 带窗套:多用于外墙的门窗洞口上挑出60 mm 带窗楣:挑出300500mm,第二节 砌 体 墙,钢筋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大于块材的导热系数, 在寒冷地区为了避免在过梁内表面产生凝结水, 常采用L形过梁,使外露部分的面积减小,或把 过梁全部包起来。,第二节 砌 体 墙,2、窗台 作用:排除沿窗面流下的雨水,
12、防止其渗入墙身且沿窗缝渗入室 内,同时避免雨水污染外墙面。为便于排水一般设置为挑窗台。 处于内墙或阳台等处的窗,不受雨水冲刷,可不必设挑窗台。 外墙面材料为贴面砖时,墙面易被雨水冲洗干净,也可不设挑 窗台。,第二节 砌 体 墙,窗台的构造要点是:(1)悬挑窗台向外出挑60mm,窗台长度最少每边应超过窗宽120mm。(2)窗台表面应做抹灰或贴面处理。侧砌窗台可做水泥砂浆勾缝的清水窗台。(3)窗台表面应做一定排水坡度,并应注意抹灰与窗下槛的交接处理,防止雨水向室内渗入。(4)挑窗台下做滴水槽或斜抹水泥砂浆,引导雨水垂直下落不致影响窗下墙面。,第二节 砌 体 墙,第二节 砌 体 墙,3、勒脚构造 勒
13、脚是外墙的墙脚它和内墙脚一样,受到土壤中水的侵蚀,应做相同的防潮层。 同时,它还受地表水、机械力等的影响,所以要求勒脚更加坚固耐久和防潮。 另外,勒脚的做法、高低、色彩等应结合建筑造型,选用耐久性好的材料或防水性能好的外墙饰面。,砌体墙勒脚部分的防潮处理,1.对勒脚处的外墙面应该用强度较高、防水性能较好的材料进行保护,2.为杜绝地下潮气对墙身的影响,砌体墙应该在勒脚处设置防潮层,勒脚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一般情况下,其高度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3.为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蚀,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称散水或护坡。或在外墙四周做明沟,将通过水落管流下的屋面雨水等有组织地导
14、向地下集水口,而流入下水道,第二节 砌 体 墙,第二节 砌 体 墙,第二节 砌 体 墙,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构造做法:(1)勒脚表面抹灰可采用815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12mm厚1:2水泥白石子浆水刷石或斩假石抹面。此法多用于一般建筑,第二节 砌 体 墙,(2)勒脚贴面可用天然石材或人工石材贴面,如花岗石、水磨石板等。贴面勒脚耐久性强、装饰效果好。用于标准较高的建筑。,第二节 砌 体 墙,(3)勒脚用坚固材料采用条石、混凝土等坚固耐久的材料做勒脚,第二节 砌 体 墙,4、外墙周围的排水处理 (1)散水为防止雨水对墙基的侵蚀,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作成向外倾斜的坡面,以便将雨水排至远处,这一坡面称
15、散水或护坡。 屋面为无组织排水 时一般设散水,并可 加滴水砖(石)带。,第二节 砌 体 墙,做法: 在夯实素土上铺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厚度6070mm。散水应设不小于3的排水坡。散水宽度一般6001000mm。散水与外墙交接处应设分格缝分格缝用弹性材料嵌缝,防止外墙下沉时将散水拉裂。,第二节 砌 体 墙,(2) 明沟 构造做法:可用砖砌、石砌、混凝土现浇,沟底应做纵坡,坡度为0. 51,坡向窨井。沟中心应正对屋檐滴水位置,外墙与明沟之间应做散水。,第二节 砌 体 墙,15厚的1:2.5水泥沙浆抹面 黏土砖 15厚C10混凝土 素土夯实,5、踢脚线室内墙面的下部与室内楼地面交接处的构造。作用:
16、保护墙面高:120-150mm,第二节 砌 体 墙,第二节 砌 体 墙,6、预制排烟、排气道 子母式烟道双烟道 伸出高度:根据屋面形式、排出口周围遮挡物的高度、距离及积雪深度等原因来确定,但至少600mm,顶层应有防倒灌措施 构造与施工: P43,五、砖砌墙身的加固措施,第二节 砌 体 墙,混合结构建筑墙体的抗震措施,抗震主要构造措施,限高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摆幅不至于过大,墙体不容易因错动开裂而倒塌,设置圈梁和构造柱形成内骨架,加强建筑物整体刚度,1圈梁: (腰箍) 在房屋外墙和部分内墙中设置连续而封闭的梁 作用: 是为了提高房屋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增强墙体的稳定性,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
17、较大振动而产生不良影响。 设在房屋四周外墙及部分内墙中,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其上表面与楼板面平,像箍一样把墙箍住故又称腰箍。,第二节 砌 体 墙,第二节 砌 体 墙,(1)圈梁的数量和位置:圈梁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房屋的高度、层数、墙厚及地基状况和地震烈度等因素来决定。空旷的单层房屋(仓库、食堂),墙厚240mm,檐高为5-8m时,应在檐口设一道圈梁,如檐高8m,应在墙中间再设一道圈梁。低层(2-3层)民用房屋,如果墙厚240mm,在顶层设一道圈梁。 多层砖混结构:一般3层以下设1道,4层以上根据横墙及地基情况,隔1层或两层设1道。,(“震级”:是指地震的强度,世界上所发生的最大震级的地震为8.9
18、级。 “烈度”:是用来反映地震时,地面的破坏程度的,也就是说烈度的大小,主要是根据地震对地面建筑物和地形的破坏程度来划分的。烈度共分12度,1度最轻,12度最烈,一次地震,震级只有1个,但烈度因地而异,某地的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的深浅、距离震中的远近等因素有关。) 在抗震设防区内:外墙及内纵墙屋盖处都应设圈梁,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7度,楼盖处每层设1道,8、9度时,每层楼盖设1道。 而对于内横墙:6、7度时,屋盖处间距不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都应设置圈粱;8、9度时,各层所有横墙全部设圈粱。 砌块墙应按楼层每层加设圈粱。,第二节 砌 体 墙,第二节 砌 体 墙,(2
19、)圈梁的设置要求 圈梁与门窗过梁宜尽量统一考虑,可用圈梁代替门窗过梁。砌块墙中圈梁通常与窗过梁合并,可现浇,也可预制成圈梁砌块。圈梁应闭合,若遇标高不同的洞口,应上下搭接。 搭接长度不小于错开高度的2倍,并不少于1m,而且过梁的尺寸不小于圈梁的截面尺寸。 为防震而设的圈梁不允许断开,应完全封闭.,(3)圈梁的种类 钢筋混凝土圈梁 钢筋砖圈梁 钢筋混凝土圈梁整体刚度好,应用广泛, 分整体式和装配整体式两种施工方法。 圈梁高度不小于120mm。常用的高度为180mm,240mm,其宽度一般应 与墙厚相同,第二节 砌 体 墙,钢筋砖圈梁 当墙厚240mm时,为了节约材料,圈梁的宽度可适当小些,但不应
20、小于2/3的墙厚。 用M5砂浆砌筑,高度不小于四皮砖,在圈梁中设置4根直径6mm的通长钢筋,分上下两层布置,第二节 砌 体 墙,2、构造柱抗震设防地区。为了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在使用块材墙承重的墙体中,还需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使之与各层圈梁连接,形成空间骨架,加强墙体抗弯、抗剪能力,使墙体在破坏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减缓墙体的酥碎现象产生。构造柱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第二节 砌 体 墙,构造柱与结构柱不一样,它不承受竖向荷载,其作用与圈梁一样是对房屋起加固作用的。圈梁布置在水平方向上,而构造柱是布置在垂直方向上的,并应与圈梁衔接在一起。这样,圈梁与构造柱也就组成了一个空
21、间骨架,只不过这个骨架是用来提高砖墙房屋整体抵抗变形能力的。,第二节 砌 体 墙,圈梁与构造柱整浇,第二节 砌 体 墙,构造柱设置部位: 墙体的转折处 丁字接头处 十字接头处 楼梯间的四周 长墙的中间 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 较大洞口两侧 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转角处构造柱,纵横墙交接处构造柱,第二节 砌 体 墙,转角处构造柱,构造柱与砖墙拉结,纵横墙交接处构造柱,构造柱不设独立基础,构造做法:构造柱的截面尺寸应与墙体厚度一致。砖墙构造柱的最小截 面尺寸为240mm180mm, 竖向钢筋一般用4根直径 12mm,钢箍间距不大于 250mm,随烈度加大和层 数增加,房屋四角的构造 柱可适当加
22、大截面及配筋。 施工时必须先砌墙,后 浇筑钢筋混凝土柱,并应 沿墙高每隔500mm设2根 直径6mm拉接钢筋,每 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lm,第二节 砌 体 墙,第二节 砌 体 墙,第二节 砌 体 墙,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锚人浅于500mm的基础圈梁内。,构造柱不设独立基础,第二节 砌 体 墙,圈梁在屋盖及楼盖处,沿着全部外墙和部分内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圈梁、构造柱设置部位和要求 :,圈梁与构造柱整浇,脱模后的圈梁、构造柱,3、空心砌块墙墙芯柱当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时,应在房屋四大角, 外墙转角、楼梯间四角设芯柱 芯柱用C15细石混凝土填入砌块孔中,并在孔中
23、插入通长钢筋,第二节 砌 体 墙,4、门垛和壁柱在墙体上开设门洞一般应设门垛,特别是在墙体转折处或丁字墙处,用以保证墙身稳定和门框安装。门垛宽度同墙厚、长度与块材尺寸规格相对应。如砖墙的门垛长度一般为120mm或240mm。门垛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室内使用。 当墙体受到集中荷载或墙体过长时(如 240mm厚、长超过6m)应增设壁柱。(又叫扶壁柱) 壁柱和墙体共同承担荷载并稳定墙身。壁柱的尺寸应符合块材规格。 通常突出墙面120mm或240mm、宽370mm或490mm,第二节 砌 体 墙,第二节 砌 体 墙,防火墙构造,1. 耐火极限不小于4.0h; 2. 直接设在基础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并高出
24、不燃烧体屋面不小于400mm;高出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屋面不小于500mm。当屋顶承重构件为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不燃烧体时,防火墙(包括纵向防火墙)可砌至屋面基层的底部,不必高出屋面; 3.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如必须开设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并应能自动关闭; 4. 防火墙上不应设排气道,必须设时,两侧的墙厚不小于120mm; 5. 防火墙不应设在建筑物的转角处,否则内转角两侧的门窗洞口的水平距离不小于4m。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最近距离不小于2m。设耐火0.9h的非燃烧固定扇的采光窗时不受此限,防火墙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防火墙构造,8.3 隔 墙、隔断,第 八 章 墙 体,房屋建筑
25、学,第三节 隔墙 、隔断,轻质内隔墙、隔断的基本构造,按构成方式,砌筑类,立筋类隔墙面板本身不具有必要的刚度,难以自立成墙,需要先制作一个骨架,再在其表面覆盖面板,骨架(统称为龙骨或墙筋)材料可以是木材和金属等,构成分为上槛、下槛、纵筋(竖筋)、横筋和斜撑,面板材料可以是胶合板、纸面石膏板 、硅钙板、塑铝板、纤维水泥板等,立筋类轻隔墙龙骨构成,第三节 隔墙 、隔断,立筋隔墙安装示意- 方法1.先固定上、下槛,第三节 隔墙 、隔断,先固定上、下槛的实例,第三节 隔墙 、隔断,木龙骨立筋隔墙,第三节 隔墙 、隔断,轻钢龙骨立筋隔墙,第三节 隔墙 、隔断,第三节 隔 墙,轻钢龙骨立筋隔墙实例,全石膏
26、板立筋隔墙,第三节 隔墙 、隔断,方法2首先固定立筋,但上下不能顶足,第三节 隔墙 、隔断,先固定立筋的实例,第三节 隔墙 、隔断,FC板面板立筋隔墙,金属面板立筋隔墙,第三节 隔墙 、隔断,立条板隔墙材料是具有一定厚度和刚度的条形板材,安装时不需要内骨架来支撑,常用材料为水泥玻纤空心条板(GRC板)、空心加强石膏板条板、 内置发泡材料或复合蜂窝板的彩钢板等,第三节 隔墙 、隔断,玻璃纤维水泥板,GRC空心条板,某水泥条板卫生间隔墙,第三节 隔墙 、隔断,条板安装示意1,第三节 隔墙 、隔断,轻质水泥复合墙板安装实例,第三节 隔墙 、隔断,第三节 隔 墙,条板安装示意2,第三节 隔墙 、隔断,
27、活动隔墙可分为拼装式、滑动式、折叠式、悬吊式、卷帘式和起落式等多种形式,其移动多由上下两条轨道或是单由上轨道来控制和实现,第三节 隔墙 、隔断,第三节 隔 墙,活动隔墙实例,轻质内隔墙 非承重墙,用来分隔室内空间,按构成方式,隔断 不完全分隔空间,但可局部遮挡视线或组织交通路线 。常用的隔断有屏风式、镂空式、玻璃墙式、移动式以及家具式等,第三节 隔墙 、隔断,玻璃砖隔断,传统玻璃砖隔断安装示意,第三节 隔墙 、隔断,第三节 隔墙 、隔断,移动式竹编隔断,移动式玻璃隔断,第三节 隔墙 、隔断,屏风式隔断,第三节 隔墙 、隔断,第八章 墙体,复 习 8.1 概 述 一、墙体作用 二、墙体设计要求
28、三、墙体类型 1按墙所处方向:纵墙、横墙、山墙 2墙体与门窗的关系:窗间墙、窗下墙,女儿墙 3 按受力情况分类:承重墙、非承重墙 4按构造方式分类:实体墙、空体墙、组合墙 四、承重墙体的结构布置 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承重、部分框架承重,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结构与构造,第四章 墙体,8.2 砌体墙 一、砖砌体墙构造: (一)、材料 1砖:材料 、外观、强度、常用种类 2、砂浆: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混合砂浆 二、砖墙的砌筑方式 通缝 三、砖的基本尺寸及砖墙的厚度 普通 P型 多孔尺寸 四、砖砌墙体的细部构造 1、门、窗过梁:钢筋砖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 2、窗台:构造要点 3、勒脚构造:3种做
29、法 4、外墙周围的排水处理:散水、明沟 5、踢脚线 6、预制排烟道、气道 五、砖砌墙身的加固措施 1、圈梁:作用、数量、位置、构造做法 2、构造柱:作用、位置、构造做法、 3、 空心砌块墙墙芯柱 4、门跺和壁柱,建筑结构与构造,第四章 墙体,8.3 隔 墙、隔断 一、轻质内隔墙基本构造 1、砌筑类 2、立筋类 3、立条板类 4、可活动类 二、隔断,第 八 章 墙 体,思考题: 1、墙体的分类情况如何? 2、何为门窗过梁?它们的适用范围和构造特点如何? 3、勒脚的处理方法有几种?其各自构造特点如何? 4、墙身水平防潮层有哪几种做法?各有何特点?水平防潮层设在何处为好? 5、在什么情况下设垂直防潮层?其构造做法? 6、何为圈梁?有何作用? 7、何为构造柱?有何作用? 8、砌块的组砌要求? 9、常见的隔墙有哪些?简述各种隔墙的特点及构造要求?,建筑结构与构造,作业:题册相应习题,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