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新版人教版课时跟踪训练(新课标):29 第9章 9.1 有机化合物.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4255199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新版人教版课时跟踪训练(新课标):29 第9章 9.1 有机化合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新版人教版课时跟踪训练(新课标):29 第9章 9.1 有机化合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新版人教版课时跟踪训练(新课标):29 第9章 9.1 有机化合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新版人教版课时跟踪训练(新课标):29 第9章 9.1 有机化合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新版人教版课时跟踪训练(新课标):29 第9章 9.1 有机化合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时跟踪训练 29 第九章 9.1 有机化合物A 级(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燃煤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煤主要含碳及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B煤的干馏、液化都是化学变化C将煤气化后再燃烧可降低污染D生石灰和煤混合燃烧生成 CaSO4是减少燃煤产生 SO2的唯一方法解析 D 选项所述方法不是唯一方法,错误。答案 D2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反应是取代反应。下列过程与取代反应有关的是( )A苯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B乙烯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C乙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甲烷与氯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四氯化碳解析 A 选项,萃

2、取属于物理变化;B 选项,属于加成反应;C 选项,属于氧化反应;D 选项属于取代反应。答案 D3下列不能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的方法是( )选项 试剂或操作 鉴别方法A 点燃 观察火焰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C 水 观察水溶性D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解析 火焰明亮者为乙烯;使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者为乙烯;乙烷、乙烯都难溶于水。答案 C4海南的水果大量向北方销售,运输这些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集装箱中,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 )A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B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C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

3、早熟D发挥氧化性,催熟水果解析 水果散发乙烯,乙烯又能催熟水果,高锰酸钾能够与水果产生的乙烯反应,降低集装箱内乙烯的浓度,防止运输时水果早熟。答案 C5对于苯乙烯( )的下列叙述中:能使 KMnO4酸性溶液褪色 可发生加聚反应 可溶于水 可溶于苯中 能与浓硝酸在浓 H2SO4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 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全部正确解析 苯乙烯中有苯基和碳碳双键难溶于水,易溶于苯,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能发生加成、加聚和取代反应。答案 C6(2016河南商丘一模)某烃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分异构体,某一种同分异构体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这种烃可能是( )分子中含有 7 个碳

4、原子的芳香烃 分子中含有 4 个碳原子的烷烃 分子中含有12 个氢原子的烷烃 分子中含有 8 个碳原子的烷烃A BC D解析 分子中含有 7 个碳原子的芳香烃只能是甲苯,只有一种结构,不符合题意;分子中含有 4 个碳原子的烷烃有两种结构:正丁烷和异丁烷,它们都有两种一氯代物,也不符合题意;分子中含有 12 个氢原子的烷烃是戊烷,有三种结构: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其中新戊烷只有一种一氯代物,符合题意;分子中含有 8 个碳原子的烷烃有多种结构,其中 2,2,3,3四甲基丁烷只有一种一氯代物,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 A。答案 A二、填空题7下面 AG 是几种常见烃分子球棍模型,根据这些模型回答下列

5、问题:(1)常温下含碳量最高的液态烃是_。(2)能够发生加成反应的烃为_。(3)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最多的是_(以上填对应字母)。(4)写出由 C 制备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类型为_。解析 (1)E(苯)的含碳量最大。(2)C 为乙烯,含碳碳双键,E、F 含有苯环,苯环中碳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介于双键与单键之间,能够发生加成反应。(3)F 为甲苯,其一氯取代可以发生在甲基、苯环上甲基的邻、间、对共四个位置上。答案 (1)E (2)C、E、F (3)F(4)nCH2=CH2 CH 2CH2 加聚反应 催 化 剂 8汽油不仅是最重要的燃料,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既可以裂解得到气态化工原料如乙烯

6、等,还可以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改变分子结构,由链烃变成芳香烃,如己烷变成苯,这个变化叫异构化。请根据以汽油为原料的下列衍变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1)_,_。(2)_,_。(3)_,_。9(1)有一个地窖因煤气管道泄漏而混有可燃气体,为检查混合气体会不会发生爆炸需要取样试验。现仅有橡皮管、水、一个有玻璃片的集气瓶、水槽、烧杯、细绳、酒精灯、火柴,你怎样用最少的仪器用品和最简捷的方法取样,并于地窖外检验混合气体是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2)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反应原理为 CH3CH2OH CH2=CH2H 2O,反应时,常因温 浓 硫 酸 170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 H2SO4反应生

7、成少量的 SO2,有人设计下列实验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试回答下列问题:图中 abcd 装置盛放的试剂分别是(填标号):a_,b_,c_,d_。A品红溶液 BNaOH 溶液C浓硫酸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说明 SO2存在的现象是_。使用装置 b 的目的是_。使用装置 c 的目的是_。确认乙烯存在的现象是_。解析 (2)SO 2和乙烯的共同性质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而验证乙烯只能用此性质,所以必须首先验证并除去 SO2,再验证乙烯。SO2可与 NaOH 溶液反应,而乙烯则不能与 NaOH 溶液反应,所以除去 SO2可用 NaOH 溶液,验证 SO2用品红溶液。装置 a 是

8、为验证混合气体中有 SO2(品红溶液褪色),装置 b 是充分除去 SO2(NaOH 溶液),装置 c 是为了验证混合气体中的 SO2已除尽(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 d 是为了验证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 (1)先将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细绳系住,投入到地窖中,倒掉水后,将集气瓶从地窖中取出,并迅速用玻璃片盖住。在安全处,取下玻璃片,用火柴点燃集气瓶中的气体,若听到爆鸣声,则说明在爆炸范围内;若听不到爆鸣声,说明不在爆炸范围内。(2)a.A bB cA dD装置 a 中品红溶液褪色除去 SO2气体以免干扰乙烯的性质实验检验 SO2是否除尽装置 c 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 d

9、 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级(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石油 分馏产品 乙烯 1,2二溴乙烷 A石油是由烃组成的混合物 B主要发生物理变化C是石油的裂解 D属于取代反应解析 属于加成反应。答案 D2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ACH 3CH3 BCH 3CHCl2CCH 3CH2OH DCH 3CH2Br解析 A、C、D 选项是乙烯分别与 H2、H 2O、HBr 加成的产物。答案 B3(2016上海六校模拟)有 4 种碳骨架如下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和 d 是同分异构体 b 和 c 是同系物 a 和 d 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只有 b 和c 能发生取代

10、反应A B C D解析 根据碳的骨架可知四种烃分别是 a:2甲基丙烯,b:2,2二甲基丙烷,c:2甲基丙烷,d:环丁烷。相同碳原子数的烯烃和环烷烃是同分异构体,正确;b 和c 是碳原子数不同的烷烃,是同系物,正确;d 不能发生加聚反应,错误;环烷烃和烷烃性质相似,也易发生取代反应,a 中甲基上的 H 原子也可以发生取代反应,错误。答案 A4下表中所列的都是烷烃的分子式,它们的一卤取代物均只有一种,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的第 5 项 X 应为( )1 2 3 4 5 6 CH4 C2H6 C5H12 C8H18 X C26H54 A.C17H36 BC 20H42CC 25H52

11、 DC 53H108解析 根据题给表格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奇数项的烷烃分子式中的 C 原子个数为前一奇数项中烷烃的 C 和 H 原子个数之和,偶数项亦是如此。则可推断出第 5 项 X 中的 C原子数为 51217,即 X 为 C17H36。答案 A二、综合题5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根据要求回答:(1)B 装置有三种功能:控制气流速度;均匀混合气体;_。(2)设 V(Cl2)/V(CH4) x,若理论上欲获得最多的氯化氢,则 x 值应_。(3)D 装置的石棉中均匀混有 KI 粉末,其作用是_。

12、(4)E 装置的作用是_(填序号)。A收集气体 B吸收氯气C防止倒吸 D吸收氯化氢(5)E 装置除生成盐酸外,还含有有机物,从 E 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_。该装置还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主要成分为_(填序号)。ACH 4 BCH 3Cl CCH 2Cl2 DCHCl 3 ECCl 4解析 (2)CH 4和 Cl2在漫射光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H4Cl 2 CH3ClHCl;CH 42Cl 2 CH2Cl22HCl;CH 43Cl 2 CHCl33 光 光 光 HCl;CH 44Cl 2 CCl44HCl。所以 V(Cl2)/V(CH4)4 时生成氯化氢最多,故 x4。 光 答案 (1)干燥混合气体 (2)大于或等于 4(3)吸收过量的氯气 (4)CD(5)分液 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