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教材分析1本章的课标要求: 节 课 题 课程标准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第二节 工业的地域形成第三节 传统工业与新工业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本章在模块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工业生产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模块 2 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通过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及其选择、变化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应辩证地、发展地看问题;通过不同工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工业地域形成、发展与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密切关系,经济
2、发展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通过学习本单元,可以培养学生协调人地关系的意识,为本模块其它章节和 “环境保护”等选修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3本章总体教学目标:(1)分析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2)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3)举例说明传统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和衰落的原因。(4)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探讨综合整治的措施。(5)新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4、本章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分析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难点: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二、教学内容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内容 有条件学校 一般学校 其他学校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结合地图、文字资
3、料与图片等,讨论、合作探究法结合地图及文字资料与图片等,引导分析及讲授法结合地图及文字资料与图片等启发讲授法举例说明主要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案例资料与地图与图片,合作、探究法结合图表、文字资料,引导分析及启发、讲授法结合图像及文字资料,启发、讲授法三、教学资源1本章教材中的数据、图像、文字资料。2 中国经济地理杨武杨 主编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08 月3相关网站:四、学时建议 本章 5 学时,其中第一节 1 学时,第二节 1 学时,第三节 2 学时,研究问题 1 学时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课标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
4、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举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说出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说明一般工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条件。3、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4、说出一个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能说明一般工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条件能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教学难点:能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教学内容安排知识结构:产品工业三废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原料、零部件、产出要素投入要素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主要因素主要工业区位五类工业区位选择
5、的主导因素科学技术进步环境保护因素政策的变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工业的投入与产出教学思路:学时建议:1 学时三、教学资源1人教版和中图版本节教材中的 图像、文字 资料。2 中国经济地理杨武杨 主编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08 月3相关网站:教法与学法策略1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读图分析讲授法:利用教材中的图像材料,指导学生分析,或讲授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2)合作探究法:指导学生读图或搜集相关资料,探究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进而绘出工业区位的思维导图。2工业布局的选择:(1)阅读图像资料及案例,讲授或指导学生分析探究影响鞍山与宝钢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二者
6、比较有哪些不同,并分析其原因。(2)合作探究法:指导学生阅读图像资料,比较不同案例工业区位的选择有哪些变化,分析一个工厂的主导区位因素和能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得出如何正确的进行工业区位的选择。给出一个工厂的具体资料,分析工厂选址在这儿的理由?引导得出工业建设的目的;工厂的投入和产出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要素分析等。通过鞍钢和宝钢主导区位的变化认识到主导区位因素变化及其影响。通过分析“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得出工厂布局的影响因素。课堂评价建议1、举例说明工业发展的目的。2、举例说明工业区位在工业布局中的作用。学会分析两个以上的工业区位案例。3、在学校附近选一个工厂进行社会调查,加深理解工业区位因素选择原则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