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点训练三 分析概括文章重要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复习方略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核心任务是概括文本的重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并能对它们作一定的分析。因此,这部分内容是高考的必考点,且高考命题也比较灵活。不过,无论题型怎样变化,只要能居高临下,在整体把握全文内容、观点的前提下,见“招”拆“招” ,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方保无虞。这是二轮复习的要诀。如何审准题、答好题?自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传统中国社会不乏契约精神当代中国普遍存在的不尊重契约现象,导致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人缺乏契约精神,甚至有人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中国历来就没有契约传统。中国人真的没有契约精神?中国真的没有契约传统吗?契约精神是
2、现代文明社会的主流精神,在狭义上,主要是私人契约精神,包含契约自由、契约平等、契约信守及契约救济的精神,这是支撑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价值基础。韦伯在讨论宗教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实质理性”概念,是法律的理想类型,它与黄宗智构建的强调统治者的意志在法律制度中起作用的“实体理性”概念,是两个比较切近的概念。很显然,这二者都不是适合解释中国传统契约实践的理论类型。而李泽厚提出了中国人侧重实用而相对地忽略形式理性与逻辑抽象的思维特性的“实践理性”概念,将这一概念结合一些较为常见的历史材料,似乎可以对中国传统契约实践作出一种可行的并且有说服力的解释。仅就契约文书本身而言,指责中国人缺乏契约精神就是值得怀疑的。
3、西周时期,中国就出现了刻在铜鼎上的买卖契约。到了秦汉,人们有关交易的契约被记载到竹简上,且数量颇为可观。魏晋以来,大量的纸质契约文书已经出现,一直延至明清,仅留存至今的就数以千万计。我们当然不能说存在契约文书就有“契约精神” ,但数量庞大的契约文书无疑是我们观察中国契约传统的一个窗口。一些研究者通过对中国历代契约文书的考察,发现民间契约的有效运作,是由于“契约的自己执行的性质” ,尽管这种“自己执行”远非完美,但由于传统契约中这种复杂制度的存在,个人间交易的顺利完成,更多的是依靠契约形式的发展以及契约中重要的实体性规范,这些规范直接构成了保障契约自己实施和自己履行的机制。仔细审视历代契约文书,
4、其中确实透露出不少有关订约、履约规范的信息。在中国古代,国家法制及司法亦对诚信履约极端重视,在涉及契约的法律裁判中,背信、违契等行为也是历代司法制裁的对象。早在唐代的律令制度中,就包含有保障契约履行的法律条文。 唐律疏议明确规定:“诸负债违契不偿,一匹以上,违二十日笞二十,二十日加一等,罪止杖六十;三十匹,加二等;百匹,又加三等。各令备偿。 ”很显然,对契约的毁弃,在传统司法中已是律令所禁止的“罪”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儒家历来倡导诚实有信的正面价值,要求人言为信,故“画指为信”“立据为信”等是历代契约书写的惯用语;佛教、道教等又以“违契遭报”等观念,从反面督促契约的诚信履行。这些基于道德伦理
5、的礼俗文化观,虽然未必符合现代的科学精神,但确实从某个角度塑造了中国人特有的契约精神,维系着民间契约的实际运行。今天部分国人存在不尊重契约的现象,绝不能简单地归罪于传统中国人缺乏契约精神。在中国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旧的价值观几乎完全被废弃,新的价值观难以匆遽建立,又逢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一部分人唯利是图,道德、礼俗全置之脑后。当然,司法公正和权威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又从反面消解了人们在契约中诚实有信的积极性。当前,我们应重建中国人的契约精神,而不是武断地指责中国传统社会缺乏契约精神。概括作者认为“传统中国社会不乏契约精神”的理由。答: 答案 契约在中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契约一直有效运作)
6、 ;国家法制及司法极为重视契约的履行;礼俗文化对契约的履行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精准审题(一)设问方式1文章中包含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2请概括的原因。3关于的问题,作者有哪些主张?请分析概括。4画线句子包含了作者怎样的观点?5作者认为,为什么?6请阐释的具体内涵。(二)审题要点1 “分析概括文章重要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这一考点设问方式很灵活,就能力层级讲,分两种:一种是概括,一种是分析(阐释) 。就题干指向内容讲,主要有概括观点及其依据,分析、阐释重要观点的具体内涵。2认真审读题干,抓住命题重点及其要求或限制。如:“技术时代,如何保护文化的灵性?请根据文本从文化的角度简要概括。 ”这里,命题
7、的重点是“如何保护文化的灵性” ,它不是要求答“如何保护文化” ,而是“文化的灵性” ,而且要求从“文化”的角度回答,“文化角度”就是答题的限制。规范答题答题步骤(1)以点定位,锁定阅读区间。这个“点”就是题干中的关键词、句,把这个 “点”放到文本中,与这个“点”有关的句子、段落,就是要仔细阅读的区间。(2)组成答案,注意整合转述。一般而言,论述类文本的答案都能在文本中找到,要把这找出的内容加以整合分类,能提取的就直接提取,不能直接提取的就可以转述、替换。在找到的内容中,有一些语句具有艺术性,或非常含蓄,则需要转换为平实、直白的语言,让人一目了然。力求答案简洁、明了、连贯,切忌机械照搬,要尽可
8、能利用原文词句回答。答题示例1(2013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传统建筑始终是一种有生命的语言,尽管许多建筑师已经丧失了学习传统建筑语法、使用传统建筑语汇的愿望。过去的、现代的危机既没有侵蚀也没有污染传统语言:它的规则、含义、发明和词汇都只是在混乱中被暂时掩盖了起来或为人们所视而不见。传统建筑语言的知识构架以及了解如何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过渡期被硬生生地打断了。它的原则完全可能重现新貌,也可能已经正在进行中了。建筑价值的转变既不是机械的,也不是自愿的,而是有决定因素和原因的它是一个文化的选择。(选自卢莱昂 克里尔社会建筑)概括传统建筑能传承下来的原因。答案 传统建筑有自身的生命力。这
9、是文化的选择。剖析 这是一道原因信息筛选、概括题。首先,据审题得知,文中没有明示“传承”之意,揭示传统建筑能传承下来的原因的语句也不明确,故不能明确使用“以点定位”法。但与“传承”相接近的词语在本段间接指出,即“有生命的” ;“原因”一词也在段末出现。据此,可标出段首、段尾两句,摘取其中关键词组合成答案。2(2014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从形而上的层面上讲,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我们知道,人的独立意识,产生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历史性分裂。这种分裂是文明的结果,同时也带来了文明的问题。于是,生的孤独、爱的寂寞、死的烦恼,便成为一切文明社会中所不可避免的精神疾患。为了解除这些疾患,
10、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的满足,而且需要精神的慰藉,这也便是“终极关怀”的动因所在。大致说来,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之本体存在的哲学承诺,一种是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一种是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多样之审美观照的艺术承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哲学之本体论和宗教之形而上学纷纷面临着学理上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便需要自觉地承担起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历史使命。与西方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哲学本体论并不发达,宗教也并不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因而古人的“终极关怀”往往是通过审美活动加以实现的,这种“代偿功能”也正是中国古典艺术特别发达的原因所在。我们知道,
11、文明的人类之所以陷入异化的痛苦,乃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利刃斩断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原始纽带。因此作为治疗异化痛苦的古典艺术,最常用的方式是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断裂重新弥合起来,从而将短暂的现实人生与永恒的自然存在联系起来,将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无限的族类生活联系起来。(选自中国审美文化简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有删改)如果一个时代的艺术与哲学不发达,那么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会以什么形式实现呢?为什么?答案 以宗教实现。因为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以三种形式实现:一是哲学承诺,一是宗教承诺,一是艺术承诺。如果一个时代的艺术与哲学不发达,那么就主要以宗教承诺来实现人类的终极关怀。剖析 这是
12、一道分析原因题,根据第二段可答出第一问。答第二问时,原文并没有直接说,而是在末段讲了艺术的 “代偿功能” ,这时需要转换视角,既然中国古代哲学、宗教不发达,艺术就有“代偿功能 ”,那么当一个时代的哲学、艺术不发达时,宗教自然就会实施“代偿功能” ,来弥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断裂。因此,答该题既需要思考的“转换” ,也需要答案的“转述” 。如何解答常考的三种题型?题型一:筛选、概括观点题方法点拨这类题侧重考查对观点的把握,有两小类:一类是对全文观点的概括,作者的观点内容散见在文章各个部分,要求能把这些散见而明显的信息筛选出来,整合为合乎要求的答案。对于这类题目,除了要胸有全文外,还要注意:(1)
13、善于抓住揭示观点的关键句,如文眼句、中心句及其他议论性的句子。(2)弄懂句与句、段与层、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抓住各部分中最重要、最本质的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来。另一类是对隐含了作者观点的局部材料文字或较形象化的句子的概括,说到底是对较为含蓄、间接的观点信息的概括。对于这类题目,一定要结合所给文字的上下文,看看有无观点性句子,这些观点性句子就是答案要点;再者,善于挖掘、分析所给材料的议论性词语,再结合全文观点,概括出其背后作者的观点。演练体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雅与俗莫 邪从前倪云林雅士,因为不肯替张士信作画,有一天被张士信捉了起来,鞭打几死。可是他在被鞭打时,不发一言。有人
14、问他缘故,他说:一开口就俗了。不得了,这样的雅士,连性命都不顾,真正少见。然而这样的做作,不也有一些太雅之嫌否?因为在我看来,不开口只能算作强硬不屈,是个好汉,与雅无关。如果存心要以此为雅,就未免太雅而成俗了。太雅成俗,正如儒林外史中所说的“雅得太俗”一样。当时一般斗方名士,动不动就饮酒看花,吟诗作赋,自命风雅,于是给吴敬梓大大地嘲讽了一阵,至今当为话柄。这种雅习,到了今天,似乎风流余韵,依然未绝,或者竟是变本加厉,有行必雅,无事肯俗。别的不必说,即以几个人的别号笔名而言,早已竭尽雅之奇观,不能不使人叹为雅之极致。我不是说,那些名字不雅。恰恰相反,我是承认它们的雅的。可是一人始倡,多人从风,任
15、何雅事,都成了俗不可耐。正如宋之苏东坡是雅人,多雅事;明之唐伯虎、张孟晋之流,邯郸学步,扭捏作态,就使人要发呕了。要一定专为雅与俗下定义,当然不是容易的。不过我说,这里面似乎也有一些范围,除了始倡者雅,从风者俗外,还有有意者俗,无心者雅。倪云林之俗,我就为了他的有意。他本来是元末明初人,元人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别号的,所以他号为云林子,这就是他的俗的表征之一。至于他的故意嗜洁,无非学学朱元璋,也徒见其俗气熏人耳。莫君利哀(仿高君尔基的雅称 )所写的装腔作势 ,就是为这些雅人写照的。我想要搜集这项材料,恐怕古今中外不知多少,正可以车载“之”计量,汗牛“之”充栋吧用两个“之”字,文气便雅。不过雅事只
16、止文人有份,不识字的浑人是无份的。因此既有文人的太雅成俗,也就有了浑人的太俗成雅。党太尉的销金帐里,羊羔美酒,就是个明证。而梁山黑旋风开口老子,闭口铁牛,实在妩媚可爱,端的不俗。就是鲁迅笔底下的阿 Q,几声我要,我也认为是近代第一雅人。为什么呢?也不过为了他们的一片天真,无心于雅。其所言所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却自然地绝妙千古,俗得太雅耳。文人中毕竟黄山谷是有点道理的:到了宣州,有人请他写字,他来者不拒,有求必应。有人因为他给了俗人,为他可惜,他就笑着说,有不俗的人,引一个来看看。这话真正痛快极了!反过来说,谁是雅人呢?谁不是俗人呢?于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些雅与俗的究竟来。我时常听见人们说
17、,文章要做得“雅俗共赏” ,方为妙文。这话,我有些不相信,因为雅能赏的,俗未必能赏;俗能赏的,不一定雅能赏。因此,我想,也许“雅俗不共赏” ,方是妙文吧。至于我这篇不妙文,既难追雅,又难谐俗,也就只好“雅俗不共赏”了。1文章认为应怎样区分雅与俗?结尾处画线的句子隐含了作者怎样的文章观?答: 答案 (1)“始倡”(首倡)和“无心”(天真) 是雅, “从风” 和“有意”(做作)是俗。(2) 好文章既不刻意“追雅” ,也不刻意“谐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不过,为了得到自由,当然也得对自己有所限制。我们不能愚昧而徒劳地浪费精力:为了给一盆玫瑰花浇水,便把半个院子全浇湿。我们必须培养自己准
18、确有力地把握对象的能力。但是,我们在图书馆里可能首先会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我们的“对象”是什么?粗粗一看,很可能是乱七八糟一大堆:诗歌和小说、历史和回忆录、词典和蓝皮书各种各样的民族、各种各样的年龄和各种各样性格的男男女女用各种各样的文字写成的各种各样的书,全堆放在那些架子上。窗外有只驴子在叫,几个女子在水槽边闲聊,小马驹在田野里奔跑我们从哪里开始呢?怎样才能在这一片混沌中理出个头绪来?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从自己所读的书中得到乐趣?(选自伍尔芙读书不必听人指导 )2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本段的中心有什么作用?答: 答案 (1)书的种类繁多,内容庞杂。(2)这句话运用比喻论证,形象
19、生动地论证了读书时培养自己准确有力地把握对象的能力的重要性。题型二:分析或概括作者所持某一观点的理由或依据题方法点拨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作者的立场主张固然重要,而把握所持观点或主张的理由或依据更为重要,因为这体现了对论述类文本深入的阅读和理解。考试就要反映、体现出这种阅读要求,于是,就有了原因(依据 )概括题。这种题型在题干表述上多为 “为什么”或“的理由或依据有哪些” 。答这种题型,从思维上讲要建立起一种因果关系,题干关键语为果,文中某些分论点或主要论据就是原因或依据,只要这两者能建立起合理的因果关系(或论证 ),答案就正确。从方法上更多的是有关信息的筛选、整合,而不是概括。既然是筛选整合,
20、就有找准筛选区间、对搜集来的信息有效整合的问题。这种题型筛选的区间相对集中,多集中在一两段上,很少有对全文的筛选;既然文字相对集中,对文字精细化阅读、合理地划分层次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演练体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中国画:论黑与白姜澄清中国文人画的择色十分特殊,西方用色,时时在变,从未有千年一色的怪事。而中国选择“水墨” ,自唐至今,执守不变,这反映了一种社会性的共识,尽管每个画家用墨之法各异,却始终离不开这“黑”的涯限。研究现象诚然重要,而探索“思想”也有价值。数十年来,画史研究有潘天寿、俞剑华、郑午昌等的洋洋宏著,近人又有王伯敏氏推出画史,成绩斐然。而思想史、批评史这类,单篇短札虽时
21、有见于刊物杂志者,长篇专著却付阙如。此或因画家多注重于技巧、风格的传承、兴替,而忽略思想和观念。今之画家在习画的过程中,并不将“读书”放在第一位,于经史罕有涉猎,故研究思想史势必难作画外考察。比如,中国画的“空白” ,石涛的“一画” ,谢赫“气韵生动” ,便不易在画内求解。老子中用的最频繁的虚、无、静、默之类,凡此在语义与哲学精神上,无不与黑白相通。 “大象无形” ,与十四章所说“无状之状” “无物之物”的精神是相谐不悖的。这些言论暗示了黑与白的无边、无际、无限的表现力。简言之,一无所有的黑与白,是拥有一切,无所不包的。中国画最终走入水墨的玄界,其美学精神是早已“规定”了的,民族文化思想的强大
22、驭控力导迫着绘画选择与自身同一“血型”的色种。文人们称书、画曰“墨戏” 。这“戏” ,不是世俗人间的悲欢离合,而是精神的游戏、理性的游戏、 “玄”的游戏。他们遨游在玄妙的“空”之灵界,与“道”同体,委实“逍遥”之至。以黑白构染成像,是中国画用色的鲜明特色。但这“白” ,不是颜料所加,而是纸的色。在三棱镜下的色光光谱,白为“100” ,而黑为“0” ,亦即处于两个极端。我们祖先虽不能以科学手段测得黑白的光度,但在实用上却得此精神。潘天寿先生云:“黑与白为至明朗、确实之对比,又为至高雅、质朴之配合,吾国绘画以黑与白为主色,即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也。 ”又曰:“于黑白之外,又常配以醒目之红色,黑白红
23、相间远从彩陶始,极具古厚之意趣。民族性格使然。 ”(引自 潘天寿谈艺录) 实用既在远古,而理论却构建在汉季。 汉书艺文志 著录之阴阳五行家著述,凡 1 300 余卷,占其总数的十分之一,仅此可见其流行之盛。汉人以阴阳五行解色彩之构成、变化、性质,于无意中,竟奠定了我国绘画色彩美学的原理。加之,其时虽独尊儒术,而黄老之学反大流行,在精神上,处于两极的黑、白最通玄学之门。黑白为阴阳之色征,故后世的太极图,其阴阳鱼即以黑白为色,而“黑”为玄道之象征, “白”又与空无、虚静相通。在诸色中,黑、白最具玄理。书画的空白前人论述已多,倘不从哲理入手去破译它,徒知以西方美学来加以分析,则必不能揭示本土艺术的美
24、学精神。 “空白”是“无” ,是“寂” 。空白展示了在寂无中无限开拓与博大的精神。1为什么探索中国画的“思想史、批评史”的著作偏少?答: 答案 画家多注重于技巧、风格的传承、兴替,而忽略思想和观念。现在的画家在习画的过程中,并不将“读书”放在第一位,于经史罕有涉猎,故研究思想史势必难作画外考察。2中国选择“水墨” ,自唐至今,执守不变,从艺术表现和审美的角度来看,主要原因是什么?答: 答案 黑与白具有无边、无际、无限的表现力。(一无所有的黑与白,是拥有一切,无所不包的)“黑”与“白”处于两个极端,我们祖先在实用上得此精神,即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汉人以阴阳五行解色彩之构成、变化、性质,奠定了我
25、国绘画色彩美学的原理。3结合全文,请简要说明中国画择色的哲学依据。答: 答案 道家思想:老子的虚、无、静、默之类,凡此在语义与哲学精神上,无不与黑白相通。阴阳哲学:汉人以阴阳五行解色彩之构成、变化、性质,奠定了我国绘画色彩美学的原理。黄老玄学:黄老之学盛行,在精神上,处于两极的黑、白最通玄学之门。题型三:分析( 阐释)作者较为抽象的观点的内涵(含义)题方法点拨在一些论述类文本中,其观点集中在某一概念(或词语) 、句子上,这个概念、句子叫核心概念、句子,在它们身上集中概括了作者观点的精髓。命题选择这样的核心概念或句子,要求准确、全面地阐释其内涵。这种题型与上面第一种题型正好相反,它不是由具体到抽
26、象,而是由抽象到具体。它与一般的理解重要概念、句子的含义( 意) 有相同的地方,但更超越了它们,答题难度更大,能力层级更高。对于这类题目,首先要对全文内容、主旨有准确的把握,因为这类题目本身就是立足于全文的;再次,筛选有关信息加以整合。这些信息有的集中在某个区域,也有少部分散见于其他地方。筛选出来认真思考,精心打磨答案,力求回答得更精准、更全面。演练体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文化的偏见是没有价值的评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判断老 舍生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未必知道那个文化是什么,像水中的鱼似的,它不能跳出水外去看清楚那是什么水。假若他自己不能完全客观地去了解自己的文化,那能够客观地来观察的旁人
27、,又因为生活在这种文化以外,就极难咂摸到它的滋味,而往往因一点胭脂,断定他美,或几个麻斑而断定他丑。不幸,假若这个观察者是要急于搜集一些资料,以便证明他心中的一点成见,他也许就只找有麻子的看,而对搽胭脂的闭上眼。日本人是相当的细心的。对中国的一切,他们从好久就有很详密的观察与调查,而自居为最能了解中国人的人。对中国的工矿农商与军事的情形,他们也许比中国人还更清楚,但是,他们要拿那些数目字作为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就正好像拿着一本旅行指南而想作出欣赏山水的诗来。同时,他们为了施行诡诈与愚弄,所接触的中国人多数的是中华民族的渣滓。这些渣滓,不幸,给了他们一些便利,他们便以为认识了这些人就是认识了全体
28、中国人,因而断定了中国文化里并没有礼义廉耻,而只有男盗女娼。国际间的友谊才是了解文化的真正基础,彼此了解并尊重彼此的文化,世界上才会有和平。日本人的办法,反之,却像一个贼到一所大宅子中去行窃,因贿赂了一两条狗而偷到了一些值钱的东西;从此,他便认为宅子中的东西都应该是他的,而以为宅子中只有那么一两条可以用馒头收买的狗。这教日本人吃了大亏。他们的细心,精明,勤苦,勇敢,都因为那两条狗而变成心劳日拙,他们变成了惯贼,而贼盗是要受全人类的审判的!他们没有想到在平津陷落以后,中国会有全面的抗战。在他们的军人心里,以为用枪炮劫夺了平津,便可以用军事占领的方式,一方面假装静候政治的解决,一方面实行劫抢,先把
29、他们的衣袋装满了金银。这样,他们自己既可达到发财的目的,又可以使军人的声势在他们国内继长增高。因此,上海的抗战,使在平津的敌寇显出慌张。他们须一方面去迎战,一方面稳定平津;他们没法把平津的财宝都带在身上去作战。怎样稳定平津?肆意的屠杀固然是最简截明快的办法,但是,有了南京政府的全面抗战,他们开始觉到屠杀也许是危险的事,还不如把他们所豢养的中国狗拉出几条来,给他们看守着平津。假若在这时候,他们能看清楚,中国既敢抗战,必定是因为在军事的估量而外,还有可用的民气,在物质的损失中,具有忍无可忍的决心,他们就会及时地收兵,免得使他们自己堕入无底的深渊。可是,他们不相信中国是有深厚文化的国家,而只以枪炮的数目估计了一切。人类最大的惨剧便是彼此以武力估计价值,像熊或狗似的老想试试自己的力气,而忽略了智慧才是最有价值的,与真有价值的。(题目为命题者所加,有改动)作者认为“智慧才是最有价值的,与真有价值的” ,请结合全文内容,阐述“智慧”在本文中的具体内涵。答: 答案 不可忽视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带来的影响。认识事物要客观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看问题要触及实质,不能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彼此了解并尊重彼此的文化,世界上才会有和平,靠武力只能让自己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