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课堂新坐标】2017年高考语文(山东专版)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训练:板块3 专题10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一).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425089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新坐标】2017年高考语文(山东专版)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训练:板块3 专题10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堂新坐标】2017年高考语文(山东专版)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训练:板块3 专题10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课堂新坐标】2017年高考语文(山东专版)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训练:板块3 专题10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课堂新坐标】2017年高考语文(山东专版)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训练:板块3 专题10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课堂新坐标】2017年高考语文(山东专版)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训练:板块3 专题10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一)(建议用时:30 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8 分) 【导学号:98142039】走向海洋阿 来当站到一幅巨大的地图前,就发觉自己的目光已经改变。过去关注点总是高山与大河,那种蜿蜒与逶迤,给人已经上路、地平线上景色不停变幻的感觉。 自从在中国渔政南海总队 302 船上有一次南海之行后,当我再次面对地图时,眼光就不由自主地投注于那片宽阔的蓝色海疆。感到脚下坚实的土地开始起伏,开始晃荡。海洋像天空一样展开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她是多么陌生啊!当她平静的时候,我们难以忍受她的单调,当她迎风起舞时,我们又无法面对她野性的动荡。我们在黄土中的根,扎得实在太深太深

2、了,我们在陆地上的安居,也实在是太久太久了。很久以来,中国人就一直认为自己的国度是中央之国,是大地的中央。天空出现在头顶,是为了完成穹庐般罩子的使命;大海呢,那是大地床帏一样的漂亮的镶边。大海在中国人的主流观念中,从来不是出发之地,而是边缘与尽头。直到近代,才有一群群中国人来到海边,向遥远的彼岸瞭望,才有一些勇敢的中国人到了海上,不是为了像收获庄稼一样用网打捞一点鱼虾,而是为了一个遥远的强国富民的梦想。对一个生命意识与文化传统都深深扎根于黄土之中的民族来说,海洋或者是遥远的传说,或者就是外敌侵入的风险。所以,明代虽然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但他督造的七宝楼船,也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孤独的辉煌。郑

3、和的故事,只有在今天中国人充分意识到海洋重要的时候,才被重新发掘出来,这个另类的英雄才被真正地记忆。更能让我们刻骨铭心的历史是,同样是在明代,就在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消失于海上之后不久,并非正规国家军队的倭寇,从海疆上不断地侵扰,居然成为明帝国的心腹大患。 中国在海洋上遭受屈辱,并不是到近代才有的事实,而是当中央之国尚称强大的时候就已经发生。明代,郑和的船队至少到达了非洲。但在同一个明代,面对倭寇的骚扰,来自农耕文明的军队只是在陆地上筑起城墙,而不是到广阔的大海上展开抵御外侮的战场。就在来自海上的倭寇之患平息不久,一个叫利玛窦的传教士经过漫长的充满风险的海上航行登陆中国。他在书信中向自己远方的国

4、人报告对这个新到国家的印象:“我们依然很难相信,一个疆域如此广阔的庞大帝国,拥有的军队不计其数,却始终生活在持续不断的恐惧之中。 ”利玛窦还有些费解地指出:“他们害怕那些小国家。 ”明代早已成为编年史的一个逝去的段落,但这种文化习性却带着巨大的惯性在持续着。对灾难与风险,更多国人的选择是视而不见,或者遗忘。面对来自海洋的危险,封建帝王的选择是海禁。这让我想起一个二战时的故事。诺曼底登陆前夕,盟军秘密集中了大量的舰船在英国海岸。舰船实在太多了,为了不走漏风声,以艾森豪威尔为首的盟军司令部,决定让英国沿海居民后撤一段距离。但这个决定引得丘吉尔首相愤怒咆哮:英国人的习惯从来就是逼近,而不是离开海岸!

5、不行,任何理由都不能让我们做出这样的决定!结果盟军不得不采取别的措施来保证计划的施行。而在我们漫长的历史上,海洋只是海边渔民收获一点鱼虾的水上牧场,至多,也只是在故乡无以为生的人们流浪异国求生的危险丛生的通道。使国人海洋意识苏醒,切肤感受到海洋主权之痛的是一部血腥的近代史,一个帝国幻梦的破灭,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此,南海总队这次巡航守礁的行为本身,就蕴含了更为丰富的意义。一个后发的国家,开始意识到海洋的重要,并且行动起来,开始维护自己天然的权利的时候,却因为曾经的被殖民,因为后发,因为文化基因中海洋意识的缺乏,而使维护主权的行为,也那么艰难曲折,波诡云谲,那么需要智慧与坚定。好在,

6、我们已经在海上了。海图上的航线虽然有些曲折,但终归是指向遥远海疆。我站在 302 船的驾驶舱里,看到中国海上,台风过后,终于迎来壮美的日出!那时,我感到不是一艘船在劈波斩浪,而是整个中国,正在走向海洋!中国要走向世界,没有办法不走向海洋!(选自看见 ,有删改)1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含意。(4 分)(1)感到脚下坚实的土地开始起伏,开始晃荡。(2 分)_(2)海图上的航线虽然有些曲折,但终归是指向遥远海疆。(2 分)_【解析】 作答此类题目要联系上下文,如第(1)句,下文说,中国人一直认为自己的国度是大地的中央,而把海洋当作边缘与尽头。而当作者有了一次海上航行的经历之后,再面对地图,看那宽阔的

7、海疆,就感觉“土地开始起伏,开始晃荡” ,显然,这种感觉的产生是因为作者意识到海洋也是国土。第(2)句,要联系文章内容,理解重要词句的象征意义:“有些曲折”象征中国人认识海洋的重要性和对海洋的维权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指向遥远海疆”象征中国将坚定地维护海洋主权。理解了这些,不难得出答案。【答案】 (1)“我”已经意识到国土不再仅限于陆地上的“坚实的土地” ,(1 分)也包括广阔无边的海洋。(1 分)(2)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和对海洋的维权过程是曲折而漫长的,(1 分)但我们今天已明确了目标,并将坚定地维护海洋主权。(1 分)2本文哪些内容说明了历史上中国海洋意识的缺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8、(4 分)_【解析】 根据文章的思路,首先确定答题区间为段。然后依照筛选标准说明了历史上中国海洋意识的缺乏去筛选相关信息,最后总结概括,分条列举。【答案】 认为海洋是大地的“边缘与尽头” ;认为海洋是遥远的传说,或者是外敌侵入的风险;虽有先进的航海技术,却只能御敌于陆上;面对来自海上的危险,封建帝王实行海禁;只把海洋当作水上牧场和异国求生的通道。( 每点 1 分,答对四点即可)3在第段中,作者写二战时的故事的作用是什么?(4 分)_【解析】 此类作用题,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内容上,写二战时的故事反衬了我们对海洋认识的落后和保守;结构上,为下文关于海洋重要性和走向海洋必要性的议论张本。【答

9、案】 体现英国人对海洋的重视,反衬我们对海洋认识的落后和保守(答“ 对比” 亦可) 。引起下文关于海洋重要性和走向海洋必要性的议论。(每点 2 分)4 “中国要走向世界,没有办法不走向海洋!”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 分)_【解析】 “中国要走向世界,没有办法不走向海洋”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要走向世界,就要走向海洋。理解这句话,要从原因和作用两方面入手。原因,即分析为什么要走向海洋;作用,即分析走向海洋对中国、对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性。考生按照这一思路,分别从文中找出相关信息,分点作答即可。【答案】 海洋是民族安身立命的坚实国土,体现着不可侵犯的神圣主权;控制了海洋就能获

10、得走向全球的通道;能够在战争中掌握更大的主动权,御敌于海上;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强大,就必须重视海洋,走向海洋。(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8 分)先驱 画隐宗师侯 军一生,成就一部中国现代美术史;一人,开辟一段独特的美的历程。1900 年 11 月 22 日,林风眠出生在广东省梅县的一个石匠家庭。祖父时常带着幼年的林风眠上山打石头,山野林木、潺潺小溪,给林风眠留下了美好的记忆。1919 年 12 月,中学毕业的林风眠踏上欧洲求学之路。在法国,他完全沉迷于细致的写实主义学院派画风之中,后经爱才的耶西斯校长一记“当头棒喝” ,他

11、才从对西方古典画风的沉迷中猛醒,重新发现了“东方艺术”的魅力。1924年秋天对林风眠来说是一个可喜的季节巴黎秋季沙龙选中了林风眠的两幅画作,一为油画摸索 ,一为彩墨画生之欲 。更难得的是, 生之欲体现了林风眠力图把“东方艺术”与西方现代绘画融为一体的艺术主张。当旅居法国的蔡元培看到这幅画时,不由得击节而赞:“得乎技,进乎道矣!”1926 年,由于蔡元培先生鼎力推荐,远在欧洲的林风眠被任命为国立北京艺专校长。重回祖国,年轻的校长就如同站在一片榛莽丛生、无人涉足的荒原,他不知道自己“中西融合之路”的前面是通衢大道,还是断崖绝壁。上任伊始,林风眠即致力于把齐白石的传统国画与克罗多的新印象主义画风一并

12、注入中国绘画教学,希望培养出第一批实践“中西融合”艺术理想的新生力量。然而,他的努力并不顺利。不过,林风眠没有放弃,于 1927 年 5 月发起并组织了“北京艺术大会” ,第一次以不分中西的混合陈列方式展出 2 000 多件展品。此时,年轻的林风眠校长就像一个充满浪漫气质的理想主义斗士,希望通过一场“艺术运动”来改变黑暗的现实。然而,残酷的社会现实和无情的政治干扰,注定了这次艺术大会最终难逃夭折的命运。1927 年 9 月,林风眠任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校长兼教授。这是他得到的又一次实现“艺术救国”理想的良机。然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总会在不经意间悄然袭来,令林风眠进退维谷,为改变沿袭已久的“视

13、国画与西画截然不同”的传统格局,林风眠提出中西画系合二为一的建议,这引发了与潘天寿的论争,还有后来的“西湖一八艺社”的分裂注,对林风眠所倡导的“艺术至上”的理念,客观上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彻底击碎了林风眠“艺术救国”的梦想。从国立艺专隐退后,他在嘉陵江南岸一个大佛殿附近租了一间旧泥房,他要单枪匹马孤军奋战,以一己之力去改写中国绘画史,他要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和绘画作品向世界证明:“我林风眠倡导的道路不但是行得通的,而且是一条宽广的新路!”从艺专校长到普通画师,从洋派教授到苦行之僧,离群索居,寒锅冷灶,林风眠对此却安之若素,泰然处之。从 1938 年直到 1991 年去世,在半个

14、多世纪的时间里,林风眠大多数时候过的都是半隐居式的生活。他如同一个独自登山的探险家,在险绝的山崖间踽踽独行,没有人知道他的甘苦,也没有人了解他的艰辛,人们只看到那一行行不断向前延伸的足迹,如同为后来者昭示着登顶的路标。林风眠耗尽半生心血和才智创造出来的“风眠体”绘画,极大地丰富了 20世纪中国绘画的创作面貌,对后来者具有度世金针的作用如今, “方形布阵”的中国画早已司空见惯,而“风眠体”的后继者更是比肩接踵,绵延不绝,且名家辈出,风靡世界。林风眠也由此成为世人公认的标领时会、开资后学的一代宗师。在林风眠 90 岁时,有一位香港实业家捐款为林风眠建立纪念馆,他却将这笔巨款捐给了中国美术学院(其前

15、身即杭州艺专),设立“永芳艺术基金” 。这一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林风眠九十诞辰大型回顾展。年底,这个展览终于回到了林风眠的故乡广东梅州。林风眠,这个从小就陪着祖父打石头的山里孩子,如今以他的作品回报了他的家乡。他可以问心无愧地告诉家乡父老:“祖父是在沉重的、粗硬的石头上消磨了一生,而我却是在轻薄的、光滑的画纸上消磨了一生”他说:“我不能不感谢祖父对我的训诫:脚下磨出功夫,将来什么路都可以走!”1991 年 8 月 12 日,92 岁的林风眠在香港溘然长逝。由此,中国现代美术史有了一个新的标识:在林风眠以后,中国绘画的整体格局已经与林风眠之前迥然不同了。(选自人物 ,有删改)【注】 193

16、0 年春天,部分画社社员推重“为人生的艺术”这一富于时代特色的口号,与支持林风眠倡导的以“为艺术而艺术”为宗旨的社员发生争论,最终导致“西湖一八艺社”分裂。5文中哪些事情能够表明林风眠先生是画界中西融合的“先驱”?请简要概括。(4 分)_【解析】 作答本题,要着眼于全文,从全文中筛选整合信息。如文章第三段写林风眠的作品生之欲 “体现了林风眠力图把东方艺术与西方现代绘画融为一体的艺术主张” 。第四段的“上任伊始,林风眠即致力于把齐白石的传统国画与克罗多的新印象主义画风一并注入中国绘画教学” “发起并组织了北京艺术大会 ,第一次以不分中西的混合陈列方式展出 2 000 多件展品” ;第五段的“林风

17、眠提出中西画系合二为一的建议” ;第八段的“林风眠耗尽半生心血和才智创造出来的风眠体绘画,极大地丰富了 20 世纪中国绘画的创作面貌” ,这些都是林风眠是画界中西融合的“先驱”的表现,考生据此概括作答即可。【答案】 创作生之欲时将东西方绘画艺术融为一体;把传统国画与新印象主义画风一并注入中国绘画教学;第一次以不分中西的混合陈列方式举办美术展出;尝试将中西画系合二为一;创造出“风眠体”绘画。(每点 1 分,答出四点即可)6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 分)(1)重回祖国,年轻的校长就如同站在一片榛莽丛生、无人涉足的荒原,他不知道自己“中西融合之路”的前面是通衢大道,还是断崖绝壁。(

18、2 分)_(2)从艺专校长到普通画师,从洋派教授到苦行之僧,离群索居,寒锅冷灶,林风眠对此却安之若素,泰然处之。(2 分)_【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语句的表现手法,然后分析运用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1)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前后文不难看出,本体是“还没人尝试融合中西绘画艺术的局面” ,喻体是“荒原” ;本体是“即将面对的遭际” ,喻体是“通衢大道”和“断崖绝壁” 。考生将运用比喻手法达到的生动形象的效果答出即可。(2) 句,运用了整句和四字短句,回答出整句的表达效果如增强语势、高度凝练等即可。【答案】 (1)运用比喻手法,将还没人尝试融合中西绘画艺术的局面比作“荒原” ,把即将面对

19、的遭际比作“通衢大道”和“断崖绝壁” ,形象地写出了林风眠融合中西绘画艺术事业前途未卜的情形。(手法 1 分,效果 1 分)(2)运用整句和四字短语,使句式整齐,增强语势,高度凝练地表现了林风眠为了艺术甘于贫苦和寂寞的求索精神。(手法 1 分,效果 1 分)7文章以“先驱画隐 宗师”为题有什么好处?(4 分)_【解析】 标题的作用,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从内容方面分析,三个词语概括了传主的成就;从结构方面分析,三个词语是文章的行文脉络;从思想感情方面分析,表达了作者对传主的赞美之情;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 【答案】 高度概括林风眠的人生历程,评价了林风眠的艺术成就,表达了

20、作者的赞美之情。(2 分)统摄全篇,使文章脉络清晰。(2 分)8林风眠先生的人生经历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 分)_【解析】 作答本题,要全面把握文章内容,从传主林风眠先生的人生经历中提取值得人们学习的精神品质。具体作答时,可先明确得到了何种启示,再联系文章内容予以阐释。【答案】 治学要兼收并蓄,勇于创新。林风眠博采众长,融中西绘画艺术为一体,独创“风眠体”绘画。做事要直面艰难,矢志不渝。林风眠积极践行自己的艺术理想,即使遇到艰难险阻也决不放弃。为人要热爱祖国,不计名利。林风眠积极通过“艺术救国”的方式改变现状;用建纪念馆的捐款设立“永芳艺术基金” 。(每点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