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卫光伏可研.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240536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DF 页数:86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卫光伏可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中卫光伏可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中卫光伏可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中卫光伏可研.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中卫光伏可研.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工程编号:10-F1059K-A01 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 10MWp 工程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2009年 6 月 北京 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 10MWp 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N C P E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批 准: 任晓东 审 核: 田景奎 校 核 人: 赵丽霞 张钧 武耀勇 汪海燕 编 写 人: 张伶俐 张 玮 林 川 李 燕 陈晓勇 刘韫颖 苗德沛 郑玉莹 赵清姣 蒋华庆 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 10MWp 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N C P E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目 录 1 综合说明 1 1.1 概述 1 1

2、.2 太阳能资源和气象条件 1 1.3 工程地质 1 1.4 项目任务和规模 1 1.5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选型、布置和发电量估算 2 1.6 电气 2 1.7 土建工程 2 1.8 消防 2 1.9 施工组织设计 3 1.10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3 1.11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3 1.12 投资估算 4 1.13 财务评价 4 2 太阳能资源和气象条件. 5 2.1 当地气象地理条件概述. 5 2.2 光伏电站所在地区太阳能资源分析 5 2.3 结论及建议 9 3 工程地质 10 3.1 工程概述 10 3.2 工程地质条件 12 3.3 建议及说明 13 4 项目任务与规模. 14 4

3、.1 项目任务 14 4.2 项目规模 18 5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选型、布置和发电量估算. 19 5.1 光伏系统的选型 19 5.2 方阵运行方式 25 5.3 发电量测算 29 5.4 结论与建议 31 6 电气 33 6.1 电力系统 33 6.2 电气一次 34 6.3 电气二次 37 6.4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39 7 土建工程 44 7.1 建筑 44 7.2 结构部分 45 7.3 水工 47 8 消防 49 8.1 概述 49 8.2 总平面布置与交通要求 49 8.3 建筑物与构筑物及安全疏散要求 49 8.4 消防措施 50 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 10MWp 工程 可行

4、性研究报告 N C P E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8.5 火灾报警及控制系统. 51 8.6 消防供电 51 8.7 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排烟设计 51 9 施工组织设计 52 9.1 建设条件 52 9.2 光伏电站总体规划 53 9.3 交通运输 54 9.4 工程永久占地 55 9.5 工程施工 55 9.6 施工进度控制 57 10 工程管理设计. 60 10.1 管理方式 60 10.2 管理机构 . 60 10.3 主要管理设施 61 10.4 光伏电站运营期管理设计 . 62 10.5 检修管理设计. 63 10.6 防尘、防雪和清理方案. 64 11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

5、计. 65 11.1 环境保护 65 11. 2 水土保持 . 68 11.3 环保与水土保持投资概算. 70 11.4 结论及建议. 70 12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71 12.1 设计依据、任务与目的 71 12.2 工程安全与卫生危害因素分析 71 12.3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对策措施 72 12.4 光伏电站安全卫生机构设置 72 13 投资估算 73 13.1 工程概况 73 13. 2编制原则及依据 74 13.3 投资概算范围: 75 13.4 工程总投资 75 13.5 资金来源 75 14 财务评价 76 14.1 评价依据 76 14.2 资金来源及筹措 76 14.3

6、按国家有关清洁能源项目的计税政策 76 14.4 财务评价基本方案成本参数 76 14.5 基本方案的评价指标. 77 14.6 敏感性分析 77 14.7 评价结论 78 附表目录 79 附图目录 80 支持性文件 81 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 10MWp 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N C P E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 10MWp 工程位置示意图 宁夏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 10MWp 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N C P E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 1 综合说明 1.1 概述 1.1.1 地理位置 中卫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中西部,宁、

7、蒙、甘交界地带。东与吴忠市接壤,南与 固原市及甘肃省靖远相连,西与甘肃省景泰交界,北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毗邻。地跨东 经 1041710610、北纬 36063750,东西长约 130km,南北宽约 180km。中 卫市区东北距银川市 166km。 中卫市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靠近沙漠,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具有典型的大陆性 季风气候和沙漠气候的特点。春暖迟、秋凉早、夏热短、冬寒长,风大沙多,干旱少雨。 平均气温在 7.39.5之间,年平均相对湿度 57%,年均无霜期 159169 天,年均降 水量 179.6367.4毫米,年蒸发量 1829.61947.1毫米,为降水量的 511 倍。 本工程站

8、址位于中卫市区西北方向,腾格里沙漠边缘地区,与市区直线距离约 15 公里。 光伏电站一期工程站址四点坐标 (北京五四坐标) 为 (504144, 4156960) , (504374, 4157153),(505090,4156188),(504860,4155994),海拔为1280米,地势较为 平坦。本工程预选站址一期占地约为 25.1万平方米。 1.1.2 工程任务及编制依据 我公司受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根据相关基础资料、结合光伏电站的特 点、参照相关文件要求,进行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 10MWp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的编制。 1.2 太阳能资源和气象条件 站址所在区域日照

9、充足,昼夜温差大,年积温 3720,全年日照时数 2800 小时。 根据我国太阳能资源区划标准,该区属于二类“很丰富带”,比较适合建设大型光伏电 站。 1.3 工程地质 拟建站址地处宁夏中部,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北地台和祁连山地槽两大构造单元的 过渡带。槽、台界限以北为银川盆地,它界于次级构造的鄂尔多斯地台和贺兰山褶皱带 之间。站址处于银川盆地与卫宁盆地之间的隆起地带。 1.4 项目任务和规模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卫年平均日照时间在 2800小时左右, 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建设光伏电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和广阔的前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 10MWp 工程 可行

10、性研究报告 N C P E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2 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根据当地光能资源以及业主的初步开发规划,本项目远期规划容量为 100MWp,近 期规划容量 50MWp,分期建设,本期规模为 10MWp。 1.5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选型、布置和发电量估算 本光伏电站计算依据银川国家基准气候站数据推算的代表年数据,结合现场实际情 况,并对比分析各种方案,初步推荐全部采用环保经济型多晶硅电池 50000块,装机容 量为 10MWp;采用固定式支架,倾角为 38。初步估算年等效满负荷运行小时数约为 1501h,年上网电量为 15010123kWh。 1.6 电气 本期工程暂考虑在光

11、伏电站内设 35kV(集电)开闭站,光伏电站分期建设,10 个 光伏发电单元将以 35kV集电线路汇集到开闭站 35kV母线上, 再以 35kV线路送至附近 变电站并网。按 30MWp 远期建设规模,35kV 开闭站主接线采用单母线接线型式。光 伏电站内设两台站用变压器为全站提供站用电源,一台站用变由站内 35kV 母线供电, 另一台由站外 10kV 配电网引接,作为备用电源。正常时站用电由 35kV 母线提供,事 故或停运时,由站外配电网提供电源。 本工程采用光伏发电设备及升压站集中控制方式,在综合楼设集中控制室实现对光 伏设备及电气设备的遥测、遥控、遥信。 本工程在综合楼楼顶安装一套太阳能

12、发电环境监测系统, 主要监测的参数有: 风速、 风向、环境温度、太阳能电池温度、太阳总辐射、太阳直接辐射等。 1.7 土建工程 本工程建筑物的功能应满足变电站内生产、生活及办公的需要,造型及外观与电站 及当地的环境相协调,并体现新能源发展的现代特色。建筑物主要有综合楼、生活消防 水泵房及深井泵房。 太阳能光伏阵列的支撑由钢支架及混凝土基础支墩组成,由于荷载较轻,原则上天 然地基可满足要求,故不用作地基处理。 变电站内的建(构)筑物因荷载较小,可采用天然地基。 1.8 消防 消防设计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立足自防自救。针对不同建(构) 筑物和设施,采取多种消防措施。在工艺设计、设备及

13、材料选用、平面布置、消防通道 均按照有关消防规定执行。 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 10MWp 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N C P E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3 变电站内建有消防水池,水源地为厂内深井。备用水源从站外运水(待定) 。 各建筑物内根据规范要求设置移动灭火器。 1.9 施工组织设计 本期计划安装太阳能光伏组件 50000块,总装机容量 10MWp。基本布置为 10个光 伏阵列。整个光伏阵列呈矩形布置。每个发电单元按 1MWp 考虑,为减少太阳能光伏 组件直流线路的损失,每个发电单元相应的箱式变电站布置于光伏阵列的中间位置,箱 式变电站的 35kV出线电缆通过电缆沟汇集到整个光伏

14、发电站的综合管理站, 然后送出。 综合管理站布置于整个光伏电站南侧中间区域。整个光伏电站外围四周做简易铁丝网式 围栏,围栏高 1.8m,围栏总长 2960m。选用成品铁艺。 在整个光伏电站东侧设置一光伏电站管理站。管理站内集中设置一座综合办公楼及 相应的生活消防水泵房、深水泵房、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等设施。管理站为整个光伏电 站的集控中心。各光伏矩阵的 35kV 电缆通过站区电缆沟道汇集到管理站综合办公楼, 然后通过 1回 35kV线路送出。 经计算,本期工程方案永久占地 25.068万平方米。 本工程从项目核准后至工程竣工总建设总工期为 12个月。 1.10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本次规划的光电

15、站的环境影响以有利影响为主,不利影响很小,通过全面落实各项 环保和水土保持措施,严格按照方案进行环保和水土保持的施工和监理监测,本项目可 以有效地防治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 达到预定的防治目标, 并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本项目在采取必要的措施后对生态环境基本上没有不良的影 响,从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角度来考虑,本建设项目是可行的,不存在环境制约因素。 建议本工程应尽快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并按有 关规定报批。 1.11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光伏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对可能存在的直接危及人身安全 和身体健康的危害因素如:火灾

16、、雷击、电气伤害、机械、坠落伤害等应做到早预防, 勤巡查,消除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 光伏电站按照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设计,不配备专门的安全卫生机构,只设兼职人 员负责站内的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 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 10MWp 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N C P E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4 1.12 投资估算 工程静态投资 20285万元,静态单位造价 20285元/kW。 工程动态投资为 20520万元,动态单位造价 20520元/ kW。 工程动态投资为 20520万元,其中20%为资本金,80%为银行贷款,贷款利率(5年 以上) 5.94% ,贷款偿还年限按照17年计算 。

17、1.13 财务评价 在不含税电价为 1.11元/kWh时,光伏电池每瓦造价为 8.9元时,本工程的资本金 内部收益率为:6.46%;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6.03%。通过计算可以看到本 工程收益水平符合国家的规定。 1.14 CDM申请 清洁发展机制(CDM)作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方面可 以帮助发达国家以较低成本实现减排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获得资金和 技术支持。 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 10MWp 工程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与 常规化石燃料发电项目相比,减排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本 项目可开发为 CDM 项目。本项目不但

18、属于清洁能源,也属于议定书中规定的清洁机制 范围,对获得减排义务国的资助可能性很大。随着本项目的实施,如果有先进技术或额 外资金的支持,将对今后此项目减轻较大的投资压力和生产运行成本都有着积极的促进 作用。此外,CDM 的开发与实施,将使该项目得到先进的技术或额外资金的支持,对 今后减轻项目投资压力和降低生产运行成本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许多具有减排义务的国家表现出购买 CO2 减排 的积极态度,通过 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购买承担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来履行其 在京都议定书下的义务。本项目装机容量为 10MWp,上网电量为 15,010.123 MWh,本 期工程

19、减排温室气体 CO2 约 9591.5吨。 因此,本报告建议建设方及时开展本项目申请 CDM 项目的工作。 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 10MWp 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N C P E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5 2 太阳能资源和气象条件 2.1 当地气象地理条件概述 中卫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中西部,宁、蒙、甘交界地带。东与吴忠市接壤,南与 固原市及甘肃省靖远相连,西与甘肃省景泰交界,北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毗邻。地跨东 经 1041710610、北纬 36063750,东西长约 130km,南北宽约 180km。中 卫市区东北距银川市 166km。 中卫市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靠近沙漠,属干旱

20、、半干旱气候,具有典型的大陆性 季风气候和沙漠气候的特点。春暖迟、秋凉早、夏热短、冬寒长,风大沙多,干旱少雨。 平均气温在 7.39.5之间,年平均相对湿度 57%,年均无霜期 159169 天,年均降 水量 179.6367.4毫米,年蒸发量 1829.61947.1毫米,为降水量的 511 倍。 2.2 光伏电站所在地区太阳能资源分析 2.2.1 宁夏太阳能资源概述 宁夏太阳能资源丰富,是我国太阳辐射的高能区之一。其地势海拔高、阴雨天气少、 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度高、大气透明度好,日照时数多达 2835h,年日照百分率达 64, 年太阳能辐射总量为每平方米 49366119兆焦,由南向北平均

21、每 10公里每平方米递增 50兆焦。据 1961-2004 年宁夏太阳辐射资料统计表明,全区平均 5781MJ/m 2 .a,其空间分 布特征是北部多于南部,南北相差约 1000MJ/m 2 .a,灵武、同心最大,达 6200MJ/m 2 .a 以上。且太阳辐射能直接辐射多、散射辐射少,对于太阳能利用十分有利。 2.2.2 光伏电站所在地区气象资料分析 本工程目前收集到的气象站为中卫气象站相关数据,中卫气象站位于中卫市北郊汪 家营子,其地理位置为东经 10511,北纬 3732,观测场海拔高度 1225.7m。该站 与光伏电站场址距离较近,中间又无高山阻隔,属同一气候区。 根据中卫气象站实测资

22、料统计,其累年基本气象要素特征值见表表 2-1,逐月气象 要素特征值见表2-2。 表2-1 中卫市累年基本气象要素特征值 名 称 单 位 数 据 备 注 多年平均气压 hPa 878.5 多年平均气温 8.8 最热月平均气温 22.5 最冷月平均气温 -7.5 极端最高气温 37.6 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 10MWp 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N C P E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6 极端最低气温 -29.2 平均相对湿度 % 57 多年平均降水量 mm 179.6 一日最大降水量 mm 81.0 多年平均蒸发量 mm 1829.6 最大积雪深度 cm 12 最大冻土深度 cm 66

23、最大风速 m/s 20.3 多年平均风速 m/s 2.2 平均大风日数 d 9.4 平均雾日数 d 4.7 平均雷暴日数 d 14.8 平均沙尘暴日数 d 3.9 平均积雪日数 d 11.8 最多冻融循环次数 times 84 表2-2 中卫市逐月气象要素特征值 月份 平均 气温 () 极端最高 气温 () 极端最低 气温 () 平均相 对湿度 (%) 平均 气压 (hPa) 平均 风速 (m/s) 平均 降水量 (mm) 平均 蒸发量 (mm) 1 -5.8 16.1 -29.1 52 883.6 1.9 1.1 42.1 2 -2.1 19.4 -22.6 48 881.3 2.3 1.4

24、 68.7 3 5.6 26.3 -18.5 47 878.9 2.7 4.1 146.7 4 10.0 33.6 -8.7 43 876.6 2.8 11.0 245.6 5 16.9 36.0 -3.8 51 875.0 2.7 17.8 262.8 6 21.7 34.3 4.5 60 871.8 2.4 23.5 238.4 7 22.7 37.6 6.8 65 870.4 2.2 38.8 238.6 8 20.4 36.3 7.1 69 873.3 2.2 44.0 205.7 9 16.6 35.7 -2.7 69 878.4 1.8 23.2 147.3 10 9.7 29.6

25、 -11.4 61 882.7 1.9 11.6 122.4 11 3.2 22.7 -19.2 60 884.8 2.0 2.2 70.2 12 -4.3 14.7 -29.2 58 885.1 2.0 0.9 41.2 年 9.6 37.6 -29.2 57 878.5 2.2 179.6 1829.6 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 10MWp 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N C P E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7 2.2.3 中卫太阳能资源分析 中卫市太阳辐射量大,日照时数多,百分率高,但由于生态植被及地形之别,平原、 沙漠区各异。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平原区为2807.4小时,占全年时数的65

26、%;沙漠区为 2728.7 小时,占全年时数的 62%。夏季最多为 812 小时,占全年时数的 28%,冬季最少 为616.3小时,占全年时数的21%,春季多于秋季。全年最大值沙漠区为7月,达到256 小时,平原区为6月,达281.1小时,最小值为1月,平原、沙漠区均在196小时以上。 全年日照月均值均在227小时以上。见下表: 表2-3 全年日照时数、百分率表 单位:小时、% 项目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全年 时数 196.4 205.6 200.1 244 274.4 281.1 270.6 260.3 225.5 233 216

27、.2 214.3 2870 平原 百分数 71 67 62 62 63 64 61 62 61 67 71 73 65 时数 198.1 213.8 224.8 229.2 250.3 236.6 256 232.6 238.5 237 201.7 210.3 2729 沙漠 百分数 65 70 61 59 57 55 58 56 64 69 67 72 62 本工程站址位于中卫市区西北方向,腾格里沙漠边缘地区,与市区直线距离约 15 公里,海拔为1280米,地势较为平坦。本工程预选站址一期占地约为 25.1万平方米。 站址所在区域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积温 3720,全年日照时数 2800

28、 小时。 根据我国太阳能资源区划标准,该区属于二类“很丰富带”,比较适合建设大型光伏电 站。 2.2.4 太阳能实测资料 根据银川国家基准气候站提供的1979-2008年近30年的多年太阳总辐射数据绘制 成1979-2008年多年总辐射变化图如图2-1。 图2-1 1979-2008年多年总辐射变化图 1979-2008年多年各月太阳总辐射 4800 5000 5200 5400 5600 5800 6000 6200 6400 6600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年份

29、MJ/m2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 10MWp 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N C P E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8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30年的多年太阳总辐射量变化基本上呈波浪起伏状,近几年 有递减趋势。1979-1998近20年的年平均总辐射量为5972MJ/,1999-2008近10年的 年平均总辐射量略微有一定的下降,为5733MJ/。 表2-4 多年逐月月平均总辐射量(单位:MJ/m 2 ) 月 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 月 十二 月 30 年 289.70 351.20 499.24 599.46 699.86 692.87 682.25

30、 608.43 486.23 412.73 309.35 261.20 10 年 270.93 351.84 504.31 594.43 702.41 679.16 665.23 590.51 434.84 394.81 298.34 246.27 2.2.5 太阳能总辐射年变化趋势 为了客观评估光伏电站所在地区的太阳能资源,以更准确的测算光伏电站的发电 量,根据现阶段收集到的2008年112月一个完整年的月平均总辐射实测数据进行太 阳能资源的分析。 表2-5 实测2008年112 月月平均总辐射(单位:MJ/m 2 ) 月 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

31、 月 十二 月 实 测 223.94 367.50 533.17 564.54 724.31 739.05 686.09 611.62 379.87 437.75 300.58 260.48根据实测太阳能月平均总辐射,计算得到 2008 年 1 月-2008 年 12 月的月总辐射为 5828.9MJ/m 2 。从图2-2可以看到实测各月月平均总辐射变化曲线近似的正态分布,辐射 量从1月份开始显著增加,到6月份达到最高,为 739.05MJ/,6、7月份略有下降, 但依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此段时间为太阳能资源比较最充沛的三个月,此后开始 明显减少,1月降到全年最低,为 223.94MJ/。

32、 月平均总辐射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月份 MJ/m2图2-2 实测112 月月平均总辐射变化曲线图 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 10MWp 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N C P E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9 2.3 结论及建议 本工程站址所在区域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 2800 小时,30 年平均年总辐射为 5828.9MJ/m 2 。根据我国太阳能资源区划标准,该区属于二类“很丰富带”,比较适合建 设大型光伏电站。 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 10MWp 工程 可行性

33、研究报告 N C P E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0 3 工程地质 3.1 工程概述 中卫市地形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倾斜。境内海拔高度在 2955 米1100 米之间。地 貌类型分为沙漠、黄河冲积平原、台地、山地和盆地五个较大的地貌单元。其中西北部 腾格里沙漠边缘卫宁北山面积 12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7%。中部卫宁黄河冲积 平原 10万公顷, 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5.9%; 位于山区与黄河南岸之间的台地 6万公顷, 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3.5%;南部陇中山地与黄土丘陵面积 142.45 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 积的 83.6%。中卫境内有黄河及其支流长流水、清水河三条主要河流。黄河沿

34、市域西北 侧自西南向东北流过,境内流程约 182公里,距市区约 2公里,年平均流量 1039.8立方 米/秒,平均过境水量 328.14亿立方米,清水河北流注入黄河。 3.1.1地形地貌 拟建站址地处宁夏中部,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北地台和祁连山地槽两大构造单元的 过渡带。槽、台界限以北为银川盆地,它界于次级构造的鄂尔多斯地台和贺兰山褶皱带 之间。站址处于银川盆地与卫宁盆地之间的隆起地带。 根据已有资料,该区域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地层均有分布。早古生代地层主要 分布于香山、牛首山及大岱沟一带,主要有中寒武统、下奥陶统、中、上志留统;晚古 生代地层以卫宁北山、烟洞山、牛首山西南段和下河沿小洞山等地

35、最为发育,但缺失 下泥盆统和二叠系;中生代地层主要分布在卫宁北山以北,贺兰山南段新井、红崖一带, 主要有侏罗系、下白垩统等,缺失三叠系;新生代地层则多分布于区域内之山前、丘陵 及平原区;光伏电站站址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 3.1.2 区域地层 3.1.2.1 区域地质构造 (1)新华夏系构造体系 新华夏系是形成于白垩纪的扭动构造体系,自第三系以来一直处于强烈活动阶段, 是由一系列 NNE 向构造组成的。该体系主要分布在银川盆地及其周围。其中贺兰山东 麓和黄河东岸 NNE 向断裂规模巨大,构成银川盆地的东西向界限。 新华夏系形成较晚, 且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 银川盆地的强烈地震主要是它造成的, 因

36、此华夏系是本区主要发震构造体系之一。 (2)河西系构造体系 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 10MWp 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N C P E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1 由一系列 NW,NNW 向压性及压、扭性构造组成,在三关口至牛首山一带比较集 中,其中元山子青铜峡断裂规模最大,传统上作为华北地台和祁连山地槽的界限,大 柳木高九泉断裂就属于它的一部分,该体系形成较晚,现今仍有强烈活动。 在大柳木高九泉断裂以北的 NW、NNW 向构造带上未出现过破坏性地震,但在 大柳木高九泉断裂以南, 所发生的三次广武地震以及 1561年鸣沙 7.2级地震都可能与 牛首山西麓 NW向断裂有关。 综上所述,N

37、W、NNW 向构造在大柳木高九泉断裂以北地震活跃,但由于在银 川盆地南部与新华夏系交接复合,当新华夏系发震时它容易受到牵动。但近几百年未发 生过破坏性地震,而且现今弱震较小,表现为地震活动频度较低。 (3)卫宁纬向构造体系 主要以 EW向褶皱为主的挤压面和冲断面等构造形迹组成, 其中以卫宁北山表现最 为集中,该体系发生于海西运动晚期,挽近期活动较强烈。卷入这一构造的地层以晚古 生代为主,也包含部分早生带和新生代地层。 卫宁地区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强烈地震,大部分发生在纬向构造与陇西系弧心形构造 的接交部位。自 1852年中卫 6.5级地震以来该区一直未出现过破坏性地震,而且弱震也 很稀少,卫宁地区

38、以北的东西向构造也很少有地震活动,表明纬向构造体系本身地震活 动并不活跃。 3.1.2.2区域地震条件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中卫及毗邻地区(北纬 3637,东经 104106)有多 条断裂带分布,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县域邻近中国南北地震带北段及西北地震区的东部 联结部位,尤其地跨形成时期较晚的陇西系余丁烟筒山和黑山香山两个活动褶皱带 边缘结合部,该区域是历史与现今地震发生的应力集中带。 依史料记载, 场地区域内共记录到 M4 3/4级地震 78次, 其中 8级以上地震 2次, 7.07.9 级地震 6 次,6.06.9 级地震 10 次,5.05.9 级地震 48 次,最大地震为 1920 年宁夏

39、海原发生的 8 1/2级地震; 1970年2007年 12月有地震台网记录以来,区域内 共发生 ML2.0级地震 3216次。 根据地震台网测定,近场区内,自 1970年以来记录到弱震 54次,最大地震的震级 为 ML=4.4。弱震震中主要分布在中卫盆地内,卫宁北山只记录到 1 次,滕格里沙漠中 有 3次。 在有地震史料记载以来, 近场区发生过 3次破坏性地震。 一次是 1709年中卫南 7 1/2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 10MWp 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N C P E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2 级地震,另外是 1852年中卫附近 6级地震和 1627年中宁西 6级地震。 本区域内

40、活动构造和地震活动具有明显东、 西的分区特征。 西部地区活动构造发育, 全新世活动断层规模大,密度高,盆地在第四纪的活动性也较强,地震活动显示了频度 高强度大的特点;而东部则较为稳定,未见全新世断层在第四纪盆地出现,没有破坏性 地震,仅在其西缘地带有弱震活动,地震活动的总体水平较低。场地位于新构造活动强 烈的西部地区内,地震危险性较高。 近场区发生过 7 1/2级地震和 2次 6级地震,现今弱震活动仍在继续,其分布表明, 中卫第四纪盆地是地震活动的主要场所。 综上所述,鉴于本工程现阶段无具体的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建议下阶段 尽快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3.2 工程地质条件 本次勘

41、探揭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第三系泻湖相沉积层及中石炭统泻 湖海湾相沉积层。全新统(Q4eol)以风积砂为主,晚更新统(Q3 al+pl )以洪积碎 石层为主。中石炭统泻湖海湾相沉积层(C2y) :灰白灰黄色中厚层粗粒石英砂岩、 灰黑色页岩、灰黄色生物灰岩组成一韵律层。现由上至下分层描述如下: 层:细砂(Q4eol) :浅黄、黄色,干燥,松散,主要成分石英、长石、云母等。 厂区内普遍分布,厚度 0.33.8m。 层:角砾(Q3al+pl) :杂色,稍密中密,重要成分砂岩、泥岩及灰岩,级配良 好,充填砂及少量粘性土。一般粒径 210mm,最大粒径 50mm。该层分布在厂区内大 部分钻孔中

42、。层厚 0.34.7m。层顶标高 1260.901268.97m。 1 层:砾砂(Q3al+pl) :褐黄,稍湿,中密,主要成分石英、长石,砾以砂岩为 主,级配良好,分选差,砾呈次棱角状。场地内分布不均匀,仅出现在个别孔中。 层:砂岩(N1) :棕红、砖红色,强风化。中粒结构,层状构造,原岩结构清晰。 主要成分长石、石英,钙质胶结。分布于厂区的西南角,由西向东逐渐变薄,与下伏地 层成不整合接触。层厚 1.509.10m,层顶标高 1260.571263.03m。 层:砂岩(C2y) :以灰色、青灰色,灰白灰黄色中厚层粗粒石英砂岩为主、夹 有灰黑色页岩,由于场地钻孔数量有限,在剖面上以砂岩表示。

43、根据岩石的节理裂隙发 育状况及风化程度,分为强风化带1和中风化带2。 1 层,节理裂隙极其发育,节理面充填粘性土或氧化膜,岩芯采取率低,岩芯成 小于 20cm的碎快状。层顶标高 1253.641266.94m。 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 10MWp 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N C P E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3 2 层,节理裂隙发育,节理面有被氧化物渲染的迹象,岩芯采取率高,岩芯成 20cm60cm的短柱状。 3.3 建议及说明 (1)参考附近工程的资料,电站所在区域地震危险性较高,建议下阶段尽快开展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2)本部分工程地质是参考附近工程的资料,建议尽快开展针

44、对本工程的岩土勘 察工作,电站最终工程地质情况应以经审批的岩土勘察报告为准。 国电电力中卫光伏并网电站 10MWp 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N C P E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4 4 项目任务与规模 4.1 项目任务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卫年平均日照时间在 2800小时左右, 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建设光伏电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和广阔的前 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4.1.1 地区概况 中卫市成立于 2004 年,市域总面积 16824 平方公里,辖两县(中宁县、海原县)一 区(中卫城区) ,共有 38 个乡镇,53 个社区居委会和 448 个行政村。

45、2006 年末全市总 人口 104 万人,其中市区城镇人口达到 14 万人,城市化率达到 40%。是中国回族主要 聚居区之一。初级教育普及素有“文化县” 、 “教育县”之称。 中卫市卫宁灌区是全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和畜禽养殖基地。中卫市矿产资源丰富, 主要有石膏、硅石、煤炭、陶土、石灰岩、黏土及金、银、铜、铁等矿种 30 多种。城 区交通便捷,包兰、甘武、宝中和即将建设的中太铁路在中卫相会,是西北地区第三大 铁路枢纽站。并拥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国家 4A 级旅游风景区-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2006年全市完成国民生产总值 76亿元。 2007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2.5 亿元,增长 1

46、3.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 值 23.23亿元,增长 25.6%,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5.94亿元,增长 22.97%,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9772元,增长 21.2%,农民人均纯收入 3124元,增长 13.1%。 中卫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膏、硅石、陶瓷粘土、石灰岩、白云岩、大理 岩及金、银、铜、铁等 20 多种,是宁夏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储量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其中石膏储量约 70亿吨,居全国第二位;煤炭储量约 12亿吨,品位和地质成矿条件较 好,分布面积近 200平方公里;石灰岩储量约 13.5亿吨;陶瓷粘土储量约 1.7亿吨;硅 石储量约 50 万吨;白云岩、大理岩储量分别为 650 万吨和 560 万立方米;铁、铜储量 分别达 228 万吨和 7200 吨。黄河流经中卫境内 182 公里,年平均过境流量 240 亿立方 米,流量 1040 立方米/秒,最大自然落差 144米,水能蕴藏量 200 多万千瓦,可利用能 量 160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水资源得天独厚。 中卫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是联系西北与华北地区的第三大铁路交通枢纽,也是欧 亚大通道“东西进出”的必经之地。包兰、甘武、宝中铁路和正在建设的中太银铁路在 中卫交汇,连通京包线、宝成线、陇海线、兰新线、兰青线,直达北京、上海、南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