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研究.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237426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3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国家“十二五”规划课题 “青少年自我调节学习发展模式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子课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研究 海口海港学校 德育一直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社会发展变化,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益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且突出的问题,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使他们健康成长,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历史使命。因此,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已成为大势所趋,寻找两者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双向借鉴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将为学生提供更贴合其心理需要更有效的教育服务。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内涵 (1)中学生德育 中学生德育是

2、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中学生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中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2)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整合的重要性 (1 )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为当前学校德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德育的新途径、新载体和好方法,个体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道德认知、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共同协调发展的过程,其核心就是道德内化,这种道德内化

3、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或心理结构要素的培养,如果由心理健康教育来承担,将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所以,德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和补充。 (2 )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将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到导引与推动的作用。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开展较早,已经具有良好的教育基础,而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才逐渐被重视,因此目前基础薄弱。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在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等各种能力,预防和矫正各种异常的心理和行为,消除心理和行为障碍等方面

4、有着无比巨大的优势。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利用自然实验法、案例研究法及经验总结法。 (1)在教学常态下进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的研究,获取教学实践中的真实资料;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课程的设计、班会的开展、活动的举行等方式,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整合。 (2)采用文献资料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系统、科学地尝试应用新方法到实际教学工作中. (3)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定期举行德育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将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并以论文、案例等形式呈现。四、研究过程 我校围绕课题,有针对性的、全面而系统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4 .1准备阶段:2 0 1 0年9月2 0 1 1年

5、3月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为: (1)选择课题,组建研究队伍,确定实验对象,制订研究方案。 (2)向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提交方案,组织课题主要参与者讨论落实各层面具体工作。 (3)对课题组人员实施培训,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查找有关文献资料。 4 .2具体实施阶段:2 0 1 1年3月2 0 1 3年1 2月中旬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开展具体实践研究,课题组老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收集并分析当前中学生在心理和品德两方面常存在的问题,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从理论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再经由实践检验并完善。在长期的理论学习探讨和实践应用中,总结中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经验。 4 .2 .1

6、班主任工作 (1)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为主导,改变传统说教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活动中体验、交流、分享,促使学生优良心理素质与品德行为的形成,这是实现学校心育与德育目标的新方法。 我校班主任根据学生面临的困惑与问题设计主题,例如有的班级侧重于环境适应和人际关系的重建,而有的班级因为学习动力不足,班主任设计“人生之旅”的辅导帮助学生寻找学习目标。根据不同的主题,由班主任带领全班同学开展游戏、讨论等方式来分享经验,发挥朋辈教育的功效。 下面是我校一位班主任设计主题班会后的感想:活动一: 主题班会:

7、“规则、责任、生命” 现实中有各种的规章制度,有的同学不喜欢受到规则的约束,更有个别同学随意破坏规则而且不愿意承担责任,这对于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是非常不利的。 通过“火车应往哪边开”这样一个道德两难的故事讨论,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这个讨论看起来比较残忍,有的学生会逃避选择,因此我提前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总的来说,我班学生都反应这次活动印象深刻,理解了我最后对于本次活动的总结“对于每一个人而言,生命理所当然非常重要,但对于社会而言,规则比生命更为重要,只有规则的坚守,才能保护人们的生命与权益,所以遵守规则,才是对自己生命的最大尊重与珍惜”。 接着是我

8、校高二年级和初一年级的班主任主持主题班会的图片初一(7)班的主题班会爱因为在心中 高二(1)班的主题班会让心灵充满阳光 (2)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日常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层组织,加强班级管理,则是班主任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班级形成具有正确的集体舆论、自觉的纪律和优秀的传统,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若能有效地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和情感沟通,就能和谐、愉快地共同创造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班集体,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率。 心理健康教育渗入日常班级管理主要有以下途径:一、加强心理沟通

9、,使班级群体对管理目标在心理上的认同。 二、共同制定班规、口号,参与班级的文化布置,从而加强同学们的凝聚力。 三、注意心理换位,以化解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矛盾。 四、从个性特点出发,注意到班级中学生个性的相似和相容,并引导学生学会心理相容。 五、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渲泄,例如改变注意的焦点、改变环境、参加运动等等。 下面的图片展示了我校某个班级设计的“班级公约”和“成长见证”墙。 (3)心理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各学科的教学都要求学生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参与,要认识到智力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道理。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

10、程中得到满意的解决。 通过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增加心理教育内容,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健康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而教科研工作是教师自我提高,对专业知识深度认识的过程,也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总结理论的过程。 我校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以外,认真学习心理学相关内容,及时了解中学生心理研究的动向,同时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加强教学反思,从而加速自己的专业成长。 (4)班主任培训与研讨 2 0 1 1年3月至今,我校顺利开展了三届德育研讨会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研究”交流会,我校中层以上领导、科组长、备课组长、年级长、班主任和心理教师

11、都参加了会议,这是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和当前中学生问题的重点所跨出的重要一步。初一至高三年级的班主任代表都紧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究和实践经验等方面作了经验交流。 我们还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签约咨询师刘义林教授、海口市研训院夏竞文主任等各位专家,以风趣生动的语言,真实贴切的案例为我校教师进行辅导和培训,从而使我校教师更好地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培养他们受挫折和调控情绪的能力。 我校还编印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研究”论文集,并从中挑选出优秀论文进行颁奖鼓励。经统计,收录教师论文9 0篇,评选出一等奖1 1篇,二等奖2 9篇,三等奖5 0篇。 下面是德育研讨会暨“中学生

1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研究”交流会和论文集的相关图片。 总的来说,德育研讨会的举行对提高我校教师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推动我校德育工作迈向新台阶。 4 .2 .2 心理健康教育 从2 0 1 1年9月开始,在市教育局的支持和领导下,我校聘用了2位心理专职教师,主要负责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为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全面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工作的重点,在校领导的指导下,针对本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学校德育要求,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1)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 我校在丽晶路临时校区就已

13、经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虽然当时咨询室的条件简单艰苦,但由于学校领导和德育处的重视,已配有空调、桌椅、资料柜和电脑等必需设备。 我校心理教师积极制作并张贴宣传海报,做好心理咨询的宣传工作,她们坚持每周一至周四1 5 :0 0 1 8 :0 0按时值班,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并由刘义林教授来心理咨询室指导工作,为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了理论上和操作上的指导。 回到原校区之后,我们更加积极地建设设备先进的心理咨询室,经过半年努力,“心灵港湾”正式开放使用,包括宽敞明亮的团体活动室和温馨安全的心晴小屋各一间,并添置了专业的心理沙盘用具,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优质的心理辅导,下面是我校在临时校区时所做的心理咨询室

14、宣传海报,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愉悦地接纳心理辅导。 接着是我校回到海港路后做的心理健康宣传栏。 下面是心灵港湾的图片,通过图片可以看到,团体活动室宽敞明亮、心晴小屋温馨安全。 (2)建立全校学生的心理档案 学生心理档案是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通过心理测评手段,从个人资料、学业表现、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因素、思想品德和价值观、职业能力倾向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描述和评价,以此作为心理教育、心理咨询、教育改革及教育研究的主要参考依据。 我校在心理顾问刘义林教授的协助下为全校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采用SCL-9 0和1 6 PF两个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系统了解

15、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取及时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下面是我校心理档案的图片。 (3)“创新运用网络平台,搭建学生心灵港湾” 2 0 1 1年7月,由海口文明网、海口网开设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心灵在线”栏目顺利举行。我校积极与栏目组合作,从我校初一到高一,六个年级选送上来的大量学生心理问题案例中挑选、整理出具有典型意义的1 2则案例,发送给栏目组,同时邀请各年级班主任、学生和学生家长代表准时做客栏目活动,参与在线交流。 此次在线访谈特邀海南省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岳筱雯教授、副秘书长张莉两位嘉宾,两位专家对青少年中存在的厌学、自卑、自制力差、缺乏毅力、情绪不稳定、人

16、际交往困难、亲子关系僵化等常见的学习、生活问题耐心地答疑解惑,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排解心里的烦恼。这样的活动对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帮助都非常大,此栏目不仅有专家的专业理论做支撑,更有网络交流手段方便、快捷、安全的优点做保证,极大地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我校作为海口市青少年心理教育德实践基地,一直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工作,今后我们将继续创新手段和方法,让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工作常抓常新,稳步发展。 (4)开展有特色的心理健康辅导课 心理健康课是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我校已在初一、初二年级、高一年级开设心理辅导课,系统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适能力的辅导。根据学

17、校工作目标,结合各年级学生特点,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我校心理辅导课主题包括人际关系、青春期、学习风格、亲子关系等。通过这些教学主题帮助学生学习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挖掘自身潜能,克服自卑,提升自信,增强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 我们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出发点,以学生学会自助为归宿,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诸如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谈话交流、行为训练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下面是我校心理老师上课的图片。 (5)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心理咨询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大,竞争的激烈,青春期的躁

18、动以及一系列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他们迫切的需要心理辅导以摆脱不良的情绪困扰。 我校心理咨询室2 0 1 1年1 0月起即向全体学生开放,心理辅导老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接待来访的每一位同学,帮助同学们解决在中学生活适应、学习、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生涯规划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帮助同学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每次咨询的情况都记录在心理咨询记录表上,并严格遵循保密原则。经统计,我校心理咨询室共接待1 8 0余人次。 在辅导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三类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学生情绪问题;二是学生学习方法问题;三是人际关系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一方面我们和班主任老师携手,尽量给予该学生更多的关心与辅导,

19、另一方面在心理健康辅导课时也适当倾斜。来访学生经过个别心理辅导后,自信心提升,学会积极主动地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自我调适的能力得到增强。一例初中生青春期抑郁心理咨询案例 一般资料: 符某,女,1 4岁,初三年级学生,家中有一弟,体态正常,有胃酸疾病,父亲经商,收入较高、母亲在家照家庭,父母家族均无精神疾病历史。基本情况: 符某小学时候,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自小与奶奶生活在一起。八岁那年,弟弟的出生,让她感觉父母不爱自己,自己仿佛在家里就是一个多余的人,有没有自己都是一样的,有时候真想死了算了父亲对符某的要求较严。基本上不与同学来往,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与同学之间感情也越来越淡漠,孤独感和自卑感时时

20、刻刻笼罩着自己,情绪很不稳定,时而抑郁,时而焦虑,痛苦至极。2 0 1 1年1 1月中旬符某与本班的蔡某因为口角引发打架事件,随身携带剪刀报复对方。由于情绪很不稳定使得学习精力很难集中,效果非常差,成绩也急剧的下降。 心理测验:SCL9 0测验结果: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指数超过正常范围。 诊 断:2 0 1 1年2月2 3日,符某的爸爸带着她去省人民医院心理咨询科进行咨询,医生诊断为青春发育期抑郁障碍。 咨询方法: 通过七次会谈,结合合理情绪治疗法、系统脱敏法以及一定的自信放松练习,帮助来访者寻找其问题产生的原因,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1、 生物学原因,青春期的女孩子,相貌问题,自卑感较重。

21、2、 社会原因,亲子关系不佳,家人的关爱不够。尤其是弟弟的出生。 3、 心理与行为方面的认知因素,错误观念:认为女孩子只有有出色的外表才能受欢迎,才能改变生活条件;对现实的误解或错误评价:认为父母及家人都不爱自己,自己是多余的。 4、 个性原因: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高,且过于敏感。 最后对其思考及领悟上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咨询效果: 1、来访者自己的评价:和家人的关系有所改善;对自己的认识更客观准确,比以前有自信了;会有意识的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不熟的人甚至陌生人相处;要有自己的主见,与朋友相处要更主动。 2、符某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上课学习基本正常;和周围的同学有更多来往;

22、精神面貌比较好;与父母有更多的沟通。 3、咨询师的评估通过回访和跟踪调查,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改变了来访者的不合理认知和思维模式,缓解了其抑郁和焦虑情绪,自卑心理逐渐改善,自我认知得到加强,逐渐接纳自我,建立了对生活的信心。 一例高考焦虑心理咨询案例 一般资料: 吴同学,女,1 8岁,高三年级学生,马上面临高考 基本情况: 随着高考日益逼近,该来访者感到压力较大,并出现紧张,焦虑情绪,同时还伴有一定的生理反应,导致该来访者学习效率下降,学习动力不足,社会功能轻微受损。 心理测验:症状自评量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 SCL-9 0 :焦虑因子分2 .5,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1 SAS :5

23、8(标准分) SDS: 5 3(标准分) 结果显示求助者轻度焦虑和抑郁诊 断:一般心理问题考试焦虑。 咨询方法: 通过测验法,会谈法,合理情绪治疗法以及一定的放松练习,帮助来访者寻找其紧张焦虑的真正原因不合理信念,最终通过与来访者不合理信念的辩论,使来访者放弃关于高考的错误认知,树立正确认知,进而使来访者恢复社会功能,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其对于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咨询效果(截取吴同学的“自我评估”): 经过咨询后,我基本掌握了自我放松的方法,在近期的模拟考试中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最近我也没有失眠的状况,学习的精力和动力也更充足,学习效率逐步获得了提高。我明白考试本身只是一种检验和淘汰的手段,

24、真正学到的知识才是今后立足的根本。高考并不能决定自己的一生,它只是人生中众多考验中的一个,而对于每次考验的态度才对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6)开展“毕业班”团体心理辅导 针对高三和初三学生学业压力大、考试焦虑等情况,我校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课,通过丰富、有趣又具有心理疏导意义的活动,陪伴学生体验轻松快乐的感觉,引导学生激发自己的心理潜能。 毕业班的团体辅导深受欢迎与支持。它的开展,也促使更多的毕业班学生走进心理咨询室,就个人的问题与心理老师进行探讨,主要涉及考试焦虑、未来发展和人际交往等内容。 下面是我校心理老师给初三和高三年级学生做团体心理辅导的纪实图片。 (7)举行心理健康节,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25、2 0 1 2年5月举行海口海港学校首届“5 2 5 ”心理健康节,在活动期间中,我们通过海报、标语的宣传唤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通过“我爱我关注你我,从心开始”的主题班会、黑板报评比以及签名活动,让学生们自发的去了解心理保健知识,这些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支持和欢迎,也帮助同学们更加关注自我、了解自我。 下面是我校心理健康节的宣传海报和横幅。 接着是我校班级开展“我爱我关注你我,从心开始”的主题班会的纪实图片。最后是我校班级心理健康主题黑板报的展示。 (6)心理教师专业化成长培训 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外出参加省市各种心理会议和活动,如海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海口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

26、训,包含沙盘治疗、音乐治疗和艺术治疗等多种技术的应用。 积极参加海口海港学校教坛新秀比赛、 海口市2 0 1 1年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海南省2 0 1 1年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两位心理教师均获得了好成绩。我校心理教师还积极参与海口市“同课异构”的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课教学水平。下面是我校心理教师参加专业化成长系列培训的纪实图片。 通过这些专业化的成长培训,让我们以新的理念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我校心理教师的实践能力。 4 .3总结阶段:2 0 1 3年1 2月中旬2 0 1 4年1月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为: (1)组织课题组教师整理有关材

27、料和案例,分析并总结经验。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进而总结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我校聘请心理顾问刘义林教授为心理老师进行指导,探讨学生案例,并观摩咨询工作。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研究摘 要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应加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作用,促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整合。 关键词 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有机整合,才能体现德育工作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共同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和道德影

28、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给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以帮助和启发的过程,是一种技术性服务,根本指向在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其理论依据、包含内容及其实施方法等方面是有区别的。 (一)理论基础有区别 德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教育学等为理论指导。 (二)目标侧重点有区别 德育按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以塑造个人完善的道德品行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个人合理的心理需求,以塑造个人完善的

29、人格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个性的自我完善。 (三)内容有区别 德育内容始终充满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感,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等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没有阶级性,主要包括心理卫生、智力发展、人格评定、行为适应等内容。 (四)学生观有区别 德育把学生当作塑造的对象,在师生关系上重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强调教育性。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当作帮助、服务的对象,在师生关系上重视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强调人性。 (五)教育原则有区别 德育的主要原则是政治方向性原则,有明确的是非价值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原则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

30、施指导、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培养心理能力。 (六)工作方法有区别 德育工作的主要方法是说服、评价、模仿、规范等,要求个体必须接受教育者提供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符合”就予以肯定,“不符合”就予以公开否定、批评惩处等,具有集体性、公开性特点。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方法是测量、矫正、咨询等,虽然也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的参照标准,但这是一个学生主动构建、改造其心理世界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本着尊重、理解、信任、保密的原则,没有对学生的心理予以否定的权利,具有个别性、保密性特点。 (七)教育后果有区别 德育工作失误或失败,会导致受教育者思想更加错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心理健康教育失误或

31、失败,会导致受教育者心理问题加重,严重者可能轻生、自杀、精神分裂1。 (八)教育者的要求和角色有区别 德育工作要求人人做,德育工作者要居主导地位,其任务是进行宣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具备一定心理专业技能的人员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处于辅导地位,主要扮演参谋、顾问、朋友的角色,其任务是询问、帮助、指导对方2。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主要表现在: (一)有共同的教育目的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有相互交叉的内容 无论是德育还是心理健康

32、教育,都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心理层面的东西,德育解决诸如道德认知、爱国主义情感、遵守道德观念的意志、文明行为等思想道德层面的东西。 (三)有互相衔接的职能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才,而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成才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德育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使他们保持一种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完善自我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为他们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和其他教育创造条件;而德育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和塑造,反过来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稳定和改善发挥积极影响,二者协同作用,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四)有密不可分的工作

33、方式 学生的某些思想问题要通过心理教育的方式配合解决,而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也要通过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排除。 (五)有类似的教育途径 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社团工作、校园宣传阵地、课外实践活动、优化校园环境、家校配合、谈话谈心等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可采取的途径。 (六)有一些可共同遵循的教育规律 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个性发展、正面教育为主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发展,都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遵循的规律。 (七)有融为一体的实际操作过程 就学生个体而言,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与道德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必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作

34、用、共同进行来加以解决。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要懂得德育原理,会做德育工作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作用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且从机理上能够相互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发展过程,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是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基本心理成分为基础,而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等是人心理中最高层次的东西。没有健全的心理过程和人格,就不可能建构高层次的精神世界,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学生要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必须首先学

35、会适应社会、应付挫折、调整情绪、人际交往、设计生活目标等。另外,只有当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才能顺利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建立在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基础之上。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地悦纳自己。他们一般有较高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水平,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恰当的人生目标,并且能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及时调整自我需要以适应社会需要,从而确立个人需要与他人需要、社会需要相统一的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三)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工作提

36、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德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掌握心理学知识,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在工作中尊重学生个性,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达到心理相容;要善于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注重自己的人格修养,用自己健全的人格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3。 (四)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工作具有调节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较好地协调道德教育与学生心理需要和生活实际的关系,使德育更加贴近学生心理需求,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是系统的、高层次的导向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内容理论性极强,对人的培养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这使德育在学生眼里高高在上,与现实脱离;在教育方法

37、上,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更使学生觉得内容空洞,难以接受,从而采取消极应付方式,产生逆反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又坚持自愿、平等的教育原则,学生乐于接受,能够产生心理共鸣,消除逆反心理。 (五)德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方向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在道德评价与选择的矛盾冲突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调试能力,通过丰富的德育实践,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炼意志品质,丰富健康情感,提高心理素质4。 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机整合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

38、育工作,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提高德育实效;结合德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因德育问题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从思想上解决一些因德育失误造成的心理偏差,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只有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才有助于提高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一)在德育理念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除了坚持政治导向和道德导向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学

39、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二)在德育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运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个体的主动性、参与性,实现个体的自我教育与调试,改变过去那种单项灌输的教育方法,给他们自己选择、判断的机会,教给他们判断的方法,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三)在德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和调适,使学生处于一种自觉自主的心理状态,这样“说服”才能真正转变成学生的“心服”,变成他们稳定的内在素质和个性品质。 (四)在德育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德育工作中,不仅重视政治思想教育,还要把现代人的观念和素质、

40、心理问题的防范和调节等内容纳入德育内容中来,使学生不仅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知道如何为自己创造健康、幸福、美好的人生5。 (五)把“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作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的“切入点” 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整合基础。人格健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也是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通过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能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操、道德行为统一起来,建立一个完整、健全的心理结构,使个体具有较高的动机水平和自我意识,从而形成一个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系统6。 (六)教育实施者相结合 学校由同一个组织或部门统一领导、组织、

41、协调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统一计划、统一研究、统一实施,防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张皮”。德育工作者要能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能够从事德育工作,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时,根据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实际,既做德育工作,又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叶一舵.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 0 0 2,(2):2 1 0 -2 1 1 . 2 赵美艳.浅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0 0,2 4(5):8 1 -8 4 . 3 路 琴.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效应J.闽江职业大学学报,2 0 0 0,(1):1 8 -2 1 . 4 张继文.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J.焦作大学学报,2 0 0 3,(4):8 9 -9 0 . 5 陈顺仁.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0 0 3,2 4(3):9 3 -9 5 . 6 叶一舵.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2 0 0 2,(6):1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