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十六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 术与文学艺术,基础落实,一、四大发明及数学成就1.四大发明,造纸术:105年,东汉宦官 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活字印刷术: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 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后来人们制成指南针, 时应用于航海。,(1)概况,蔡伦,毕升,司南,北宋,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欧洲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 的时代。 欧洲人借鉴中
2、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 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2)影响,地理大发现,活字,特别提示 我国四大发明成为世界科技发展史上 辉煌灿烂的一页。四大发明在中国和欧洲的作用 大不相同,给我们一个深刻启示:科技发挥的效 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因此,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不 仅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更对我们 今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 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2.九章算术(1)时间:东汉。(2)成就:采用了 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3)评价: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十
3、进位值制,3.珠算 (1)出现:早期采用的是算筹,后来演变为算盘。 (2)普及和发展: 时期。 (3)传播: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地区。,明清,重点讲解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近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练习1 (2009浙江文综,13)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解析 解读本题时,一定注意题干的否定式表述,这是最大的陷阱。我国古代的耕作技术自
4、原始社会始,开始了“刀耕火种”,后进入铁犁牛耕阶段;铁犁牛耕阶段先后经历了耦犁、一牛挽犁犁耕法的过程。我国古代的纺织原料先后使用麻、葛、丝、棉花;印刷术经由波斯(相当于今天伊朗等地)传入西方。但是,指南针是在12世纪末13世纪初经海路传入阿拉伯,再传入西方的,不是C项所说的明清时期,因此,C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C,练习2 (2009四川文综,14)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 )商品经济繁荣 市民文学兴盛印刷工艺提高 专制政治强化A. B.C. D.解析 本题运用文化与经济、市民生活水平的关系分析 。明末江南地区经
5、济发达,印刷技术提高,市民文学兴起直接促成出版业的繁荣。,A,二、天文、历法、农业、医学成就 1.石氏星表和浑仪(1)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 坐标数据,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浑仪:浑仪是望远镜发明之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元代科学家在此基础上革新,造出了 。,赤道,简仪,时间:元朝。作者:郭守敬。内容: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 日,与今天世界通用的 基本相同。评价: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 年,对指导农业生产大有帮助。,(1)授时历,2.授时历和四大农书,公历,四大农书: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 、元朝
6、王祯的 农书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主要记录了东汉以后五百多年间,特别是南北朝时期 的农业生产经验。,(2)四大农书,齐民要术,黄河中下游,难点突破 为什么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突出?满足农业生产“授民以时”和王朝统一天下“受命于天”的理论需要,即天文学成果适应了农业生产和加强大一统的需要。 3.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1)黄帝内经:战国问世, 编定,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东汉末年,张仲景著。该书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 治的方法,奠定了 临床 学的理论基础,被誉为“万 世宝典”。,(2)伤 寒杂病论,中医,西汉,明朝:李时珍著。该书记录药物1
7、 892种,药方一万多个,还绘制了一千多幅药物形态图,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3)本草纲目,练习3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没有走向近代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文化专制阻碍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B.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解析 根本原因一般要从生产力、内因、经济基础等方面思考。,D,练习4 中国古代除了四大发明以外,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和中医学等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人物中属于中国古代杰出医学家的是( )祖冲之 敦守敬 孙思邈 王祯僧一行刘徽 贾思勰 张仲景A. B. C. D.解析 祖冲之、刘徽为数学家;郭守敬、僧一行为天文学家;王祯、贾思勰为农
8、学家;孙思邈、张仲景为医学家。,C,考点综合 1.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是什么?(1)政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组织和支持提供了重要保障。(2)经济: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3)民族关系及对外交往:各民族间的融合及频繁的中外往来,有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4)继承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创造了条件。 (5)科技工作者的贡献:各个历史时期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智慧和刻苦钻研。,2.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有哪些特点?(1)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
9、结,缺少实验。(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4)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5)从成就上看,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世界。,视角一 追踪社会热点中国古代科技的“西进运动”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进步的贡献已成为近年高考命题的重点、热点。中国古代科技的“西进运动”和西方科技的“东进运动”的相关知识仍将是高考命题立意的重点。,命题视角,尝试命题1 中国的四大发明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它对世界文明的进程有着深远影响。下图是2009年中国纪念币收藏网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纪念币
10、,它体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方面的成就 ( )A.火药 B.天文 C.指南针 D.印刷术,C,视角二 紧扣教材重点本讲重点有三:一是古代中国科技的成就及表现;二是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三是我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体现的特点及成因。,尝试命题2 四位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的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 )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A. B. C. D.解析 的说法过于绝对,有的排除。,A,视角三 关注新史观从社会史观看中国古代的
11、科技发明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而且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而且还是所有的历史。”这种社会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应多注意身边的人和事,多思考这些现象与所学知识的切合点,转换、拓展复习思路,以顺应高考命题发展的趋势。本讲内容也可以从社会史观的角度考查。,尝试命题3 1620年英国王室重臣弗朗西斯培根在其新工具论中指出:“观察发明的结果、影响及其动力是一件有益的事,在此基础上,没有什么能比那在古代鲜为人知的四大发明更能说明问题”。下列有关“发明”的结果、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印刷术文字交流B.火药军事战争C.指南针辨别方向D.造纸术
12、天主教传播解析 1620年之后,英国盛行的应该是“英国国教”。,D,视角四 运用教材史料 本讲应关注的图片:甘肃天水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纸、毕升活字版、汉代司南、九章算术书影、浑仪、清代复制的针灸铜人等。文献:“学思之窗”、“历史纵横”栏目中的史料等。,尝试命题4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材料二 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 印刷术等对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美)科技巨匠辈 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
13、卡尔本茨、 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 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面向21世纪的科技,材料三 中国与西方天文学家眼中的牛郎、织女星图中国 欧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2)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 (3)据材料三及所学回答,中国古代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文学研究有何差异? 解析 第(1)问要注意表格中多项科技成果的分布,再得出结论,原因分析应该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特点相联系。第(2)问主要考虑在欧洲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三大发明所起的作用,分别从军事、航
14、海及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从材料三得出的信息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侧重于观测记录,而缺乏探究与总结。第(3)问要从中国传统科技的特点方面分析回答。,答案 (1)分布在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或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原因: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发展。 (2)火药帮助了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推翻了封建制度;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印刷术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3)差异:中国古代天文学只局限于对观测到的现象和数据的记载,但缺乏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而西欧天文学注重观测基础上的科学规
15、律总结和严密推算。,考能特训【例题】(本题满分14分)阅读材料:材料一 徐光启(15621633)积极学习西方自然科学。他于1607年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还建议开展分科研究。如果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科学院”,但徐光启开创的“格物穷理之学”没有在中国产生近现代科学。据中央电视台电视片徐光启整理,材料二 利玛窦(15521610)把传教与儒学相结合,谓之“合儒”、“补儒”、“趋儒”,一言以蔽之,尽量中国化。利玛窦编绘的地图,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观念,为了 迎合中国是世界中央的观 念,他把子午线从世界全 图中央向左移动12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
16、万国全图中央。(如图)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提出了实验归纳的方法,这对科学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培根在历史上的另一项贡献是倡导组织科学研究学会,这个设想在他生前没有实现,但17世纪中期英国创立了皇家学会,后来又创立了英国科学促进会,都是受培根的启迪。这些机构的出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根据苏智良主编上海高中历史拓展型课程教材整理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当时中国社会对待西方 文明的态度。简析出现这种态度的原因。(7分) (2)依据材料一、三,概括徐光启和培根对各自国 家科学发展有何不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培根 的科学思想能够对近代科学发展产生影响的原
17、因。(7分),答卷抽样 答 (1)态度:仅个别知识分子学习西方科学技 术,想个中国社会并没有对西方科学给于重视,所 传入的西方科学知识,仅仅为了服务封建统治需要。 原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君主专制制度。 (2)影响:徐光启虽然翻译了西方科技著作,但 没有使中国发展起近代自然科学;培根则促进了英 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原因: 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统治者的重视。,规范答案(1)态度总体保守,但少数开明人士乐于接受西方文明。原因保守:经济:小农经济的局限;政治:专制统治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文化:盲目自大的心态;八股取士的制约。开明:经济:商品经济的繁荣活跃了人们的思想;经世致
18、用学风引导开明知识分子关注现实。,(2)不同影响:徐光启对当时中国社会实际影响不大;培根对后世影响深远。 原因: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对科技提出新要求;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国家重视科技发明;近代教育的发展。,名师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概括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答卷抽样看,该生第(1)问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基本恰当,但概括分析不够全面,没有分析少数开明人士学习西方科技的原因。第(2)问对原因的分析不够全面,漏掉了思想、教育方面。(2)样卷反映出该生的答案组织较为有条理,书写规范,基础知识掌握得较为牢固,但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定时检测一、选择题 1.2
19、009年10月我国首次向火星发射了“萤火一号”探测器,继美苏、西欧之后,我国人民也收到了来自火星的问候,其发射火箭的推进原理源于古代的火箭发明,这项发明始于 ( )A.汉代 B.宋元时期C.清代 D.民国时期,B,2.航行在印度洋上的郑和航队和太平洋海域的“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它们判断自己航行方位的方法可能分别是 ( )郑和船队 “远望号”A.浑天仪、卫星导航 B.北斗星、指南针C.指南针、电话 D.牵星术、卫星导航,D,3.12月26号,被称为“水上兵马俑”的宋代商船“南海一号”被成功打捞并运抵广州港,它再现了我国南宋时海上对外贸易的盛况。促进南宋远洋航行的重大发明是 ( )A.印刷术 B.
20、火药 C.指南针 D.造纸术,C,4.古代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书写工具的落后。下列哪项发明使读书人不用学习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学富五车”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解析 我国古代的书写工具主要有甲骨、丝帛、竹木简、纸张,取代竹木简的是纸张。,A,5.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造纸术的改进B.雕版印刷术的推广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解析 材料中的印刷技术因为印数多而快捷,体现的是活字印刷术。D项所述当时还未出现。,C,6.当29个巨
21、大的焰火脚印,沿着北京的中轴线,从永定门、前门、天安门、故宫、鼓楼一步步走向奥运会主会场的时候,让我们想起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你知道火药什么时候发明的 ( )A.最早是在唐朝 B.最晚是在唐朝C.最早是在宋代 D.最晚是在宋代解析 火药在唐末宋初已在军事领域内使用,故选B。,B,7.张艺谋和他的团队,选择了一张巨大的“纸”,向世界呈现一幅中国的长卷、历史的长卷、文明的长卷。以下有关造纸的叙述不正确的( )A.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在甘肃天水汉墓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B.西汉时期的“蔡侯纸”,造价低廉,质地细腻,便于书写C.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D.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
22、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解析 蔡伦纸发明于东汉,故B项错误。,B,8.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 ( )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的作用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技术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解析 “中国人的头”指的是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世界领先的科技成就,其中典型代表是四大发明;“阿拉伯人的口”是指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的作用;“法兰西人的手”是指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
23、将其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为本题答案。 答案 C,9.(2008海南,5)下列各项中,最早记载蕃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是 ( )A.齐民要术 B.农书C.农政全书 D.四洲志解析 甘薯传入我国是在明朝中后期,齐民要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学著作,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农书是元代的综合性农书;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所编纂的;四洲志是鸦片战争后出现的。因此,最早记载蕃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只能是农政全书。,C,10.假如你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 )运用珠算法计算田亩面积 运用圆周率计算谷仓容积 因地制宜种植作物使用以水流为动力的水动浑象仪A. B
24、. C. D.解析 是在元代出现的,是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发明的方法,是南北朝时期贾思勰齐民要术的记载,是唐朝僧一行制成的。故排除和。,B,11.从“夏历”到唐代的“大衍历”再到郭守敬的“授时历”,体现了我国历代王朝对历法编订的重视。从主观目的考虑,主要应是 ( )A.发展我国的天文事业B.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C.指导农业生产D.提升天文学家的政治地位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王朝统治者的一切活动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服务,而生产的发展才是统治稳固的基础。,C,12.齐民要术中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功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句话所反映的农学思想是 ( )A
25、.因地制宜 B.多种经营C.商品生产 D.重农抑商解析 材料的含义是不违农时,掌握土壤条件,则会使农业生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A,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与发现,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材料二 中外重大发明所占比重的发展趋势图材料三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公元 1 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 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也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科技发明占世界比重的两个显著变化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上述两个特点的历史原
26、因。 (3)宋元时期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发明是什么?有何贡献?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图表。材料一、二都是以1 500年为分界线的,之前中国科技领先世界,之后逐渐落后于世界,由此可回答第(1)问。第(2)问可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分析。回答第(3)问的关键在于知道宋元时期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发明。,答案 (1)公元1世纪到明朝前期,中国科技发明 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明朝中期以后至鸦片战争 前,中国科技发明逐渐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 (2)公元1世纪到明朝前期中国一直是世界上 比较强大的封建国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 善;封建经济繁荣;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中 外交
27、往密切。 明朝中期以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专制皇权钳 制了思想文化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推行 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理性主义的确立促进了科技的迅猛发展。 (3)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三大发明的外传,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火药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军事基础;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征服创造了条件;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4.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
28、学都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材料二 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三 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 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 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 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 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 材料四 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 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 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李约瑟中国
29、科学技术史,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从自然科学方面举两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的标志是什么?其主要条件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董仲舒为什么能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4)结合材料三、四,从思想文化方面回答材料四中李约瑟先生的“问题”。,答案 (1)汉代就已发明的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战国时就已发明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在北宋时开始应用于航海。(其它答案也可) (2)标志: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形成。条件: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提出“大一统”及“君权神授”观念,使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4)儒学思想的弊端束缚了人们的创新思想,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