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数( A) =质子数( Z) + 中子数( N) 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量数原子 :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XAZ质量数 质子数 (核电荷数) 元素符号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Z 个N=(A Z)个Z 个一、 1.原子组成表示方式: 能量最低 原理 :先排 K层,排满 K层后再排 L层 . 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 2n2个电子。 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8个电子( 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 2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18个电子( 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 2个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 32个电子注意:多条规律必须同时兼顾。 2.核外电子分层排布16第 1层第 2层第 3层K层 L层M
2、层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核电荷数2 8 63.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原子结构示意图周期短周期长周期第 1周期: 2 种元素第 2周期: 8 种元素第 3周期: 8 种元素第 4周期: 18 种元素第 5周期: 18 种元素第 6周期: 32 种元素不完全周期 第 7周期: 26种元素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 (横向)二、 1.元素周期表结构(周期)族主族:副族: A , A , A , A , A , A , A 第 VIII 族:稀有气体元素主族序数 = 最外层电子数 (纵向)零族:共七个主族 B , B , B , B , B , B , B 共七个副族三个纵行,位于 B 与 B中间 2.元素周期表
3、结构(族)长短周期共同组成仅由长周期组成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 = 最外层电子数 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等 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归 纳 :1、概念: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的规律叫做 元素周期律 。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对应的酸碱性氢化物的稳定性与酸性三、元素周期律1.原子半径微粒半径比较1. 原子半径与离子半径关:原子半径 相应的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相应的阳离子半径2.比较微粒大小的依据(三看)一、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 二、看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相同, 核电荷数越大 , 半径 。三、看核外电子数:电子层和核电荷
4、数都相同时,核外电 子数越多,半径 。 越大越小 如: NaNa+如: S2- Cl- Ar K+ Ca2+越大 如: Cl-Cl; Fe2+Fe3+(1)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变化正价 : 负价:2.元素化合价+1 +7 -4-1(2)元素的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 =主族序数(3) 氟无 正 价,金属无 负 价,惰性元素为零价,只有 非金属 才有 负 价。且 负价数值 正价数值 8即元素的负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 8主族序数 81BAl SiGe AsSb Te234567 A A A A A A A 0Po At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增强3.金属性与非金属性A.同
5、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碱性族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氧化物 Na2O MgO Al2O3 SiO2 P2O5 SO3 Cl2O7水化物 NaOH Mg(OH)2 Al(OH)3 H2SiO3 H3PO4 H2SO4 HClO4酸碱性 强 碱 中 强 碱 两性 弱酸 中 强 酸 强 酸 最 强 酸酸性逐渐增强,碱性减弱4.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对应的酸碱性B.同主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IA VIIA2 Li Li2O LiOH3 Na Na2O NaOH Cl2O7 HClO4 Cl4 K K2O KOH Br2O7 HBrO4 Br5 Rb Rb2O RbOH I2O7 HIO4 I6 Cs Cs2O CsOH At2O7 HAtO4 At酸性增强碱性增强5.非金属氢化物规律探究Si P S Cl与 H2反应条件氢化物稳定性化学式非金属性高温 磷蒸气 加热 点燃或光照不稳定自燃较不稳定 易分解不很稳定分解 很稳定SiH4 PH3 H2S HCl弱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