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专题(一) 长度的特殊测量01 专题概述当待测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常常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实现间接测量选择、设计测量方案时应遵循简便易行、误差越小越好的原则几种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如下;方法 要点 示例估测法 利用人体中藏有的“尺”来估测某个 物体的长度一根手指的宽度大约 1 cm;一“拃”的长度大约 20 cm;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 7 倍累积法在待测物体的长度很小,而测量用的刻度尺精确度又不够时,可以先测出若干个和它相同的物体的总长度,然后用总长度除以这些物体的个数,就得到待测物体的长度平移法有些待测的长度隐含在物体内部,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量,可借助其他工具把待测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例如,
2、测硬币的直径化曲为直法用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做好两端的记号,然后轻轻地把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长度,就是曲线的长度在地图上测黄河的长度滚轮法可用轮子沿曲线或直线滚动,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测出轮子的周长,用轮子周长乘以圈数就得到被测曲线或直线的长度测跑道的长度02 专题训练类型 1 估测法1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 7 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如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B) 来源:gkstk.ComA1.65 m B1.75 m C1.85 m D1.95 m2身高 160 cm 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
3、真实值的是(A)A教室宽 5 臂展,约 8 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 10 步幅,约 30 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课桌长 4 拃,约 2.8 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物理课本厚 1 指宽,约 10 cm3人体的某些部位可以当作尺,用来估测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一拳宽度约为 1_dm_(填写单位)然后用它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约是 0.3_m_(填写单位)类型 2 累积法4测量物理课本 1 张纸的厚度,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是用刻度尺(D)A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B多次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求平均值C测量
4、5 张纸的总厚度求平均值D测量 100 张纸的总厚度求平均值5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测多算少”的方法,如图所示,所绕 25 圈铜丝的长度为_1.90_cm,如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_偏小_(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6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上(或下) 表面面积测得硬币的直径 D_1.85_ cm. 来源:学优高考网类型 3 化曲为直来源:学优高考网7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 MN 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B)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
5、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的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和 B 一样D以上都不可取8小明测圆柱体周长时,先将圆柱体用纸条裹紧,用针在重叠处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如图所示,圆柱体周长为_2.70_cm,圆柱体直径为_0.86_cm.9用一把刻度尺、一根没有弹性的软棉线和笔,就可以从全国交通地图上测量并推算出合肥和阜阳之间铁路线的实际长度,写出做法解:仔细使细线与地图上的铁路线重合,在合肥和阜阳处分别做上标记然后把线拉直,测出两标记点间的长度,然后根据比例尺来计算出铁路线的实际长度类型 4 平移法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10某同学用直角三角板和刻度尺测量一钢管外径
6、,他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测量的方法关于这四种方法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B)A方法 是正确的,其读数为 0.81 cmB方法是正确的,其读数为 0.90 cmC方法是正确的,其读数为 0.86 cmD四种测量方法均是正确的,把四种方法结果取平均值就是钢管外径11一根钢管,已测得管的内直径为 7.2 mm;现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量钢管的外径,如下图所示由此得钢管外径是_1.30_cm ,钢管壁的厚度是_2.9_mm.类型 5 滚轮法12用 1 个周长为 1.2 m 的滚轮测跑道的长度,若某学生推着滚轮跑完全程时,滚轮刚好转了 250 圈,则跑道的长是_300_m.13(福州中考改编)小亮在“ 长度的测量 ”实验中将一条厚薄均匀的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 n 圈,则纸带厚度是_ _D2 D1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