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农产品市场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措施研究全国农业展览馆 王雅楠农产品市场风险主要是指农产品在通过市场转化为商品的过程中,由于市场行情的变化、消费者需求转移、经济政策改变等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移。随着以市场为取向的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业生产在经受自然风险的同时,还要承受经济风险压力。如何有针对性的对农产品生产和经营进行的调节,减少农产品的市场风险,降低农民在农产品商品化过程中的损失,努力将农产品市场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障农民的收益,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一个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一、农产品市场风险的表现形式1.市场价格不确定性风险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2、制的转轨,在市场经济下,农产品的价格变化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由于农产品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种植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都有可能造成农产品市场供求的波动,导致价格的不确定性,使农业生产面临着风险。2 市场需求多样多变性风险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对农产品需求并不仅仅停留在追求数量的阶段,而转向数量与质量兼顾 ,并以质量为主的阶段。而且人们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弹性不足。倘若农民不能依靠市场需求去组织生产,那么即使农业有较大幅度的增产 ,农民的收入仍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周期长 ,价格调节滞后,且需求弹性和收入弹性较小,如果农业生产者在趋同经济行为指导下盲目以价格作为调整生产的准
3、则,很容易形成卖难、买难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导致农产品市场价格骤升骤降,生产随之大起大落,使得农产品市场风险程度明显加深。3 市场预测偏差性风险因为农民掌握信息的局限性,农民对市场的判断、预测经常出现失误、偏差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造成这种结果,一方面因为市场需求的难以预测性,另一方面因为农民自身思想意识和知识水平有限,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和把控能力有限,而且农户多居住在乡村和边远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又缺乏传导信息的各种组织,从而容易做出错误的预测和判断。4 农业宏观政策变动风险政府所做出的各种农业经济政策及其稳定性,都会给农业带来不少风险。二、农产品市场风险的成因分析1、 农业自身弱质性的
4、产业特征,带来了农产品市场风险无论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都是一个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这个本质特性决定了农业具有天生的弱质性。首先,自然灾害可能对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是超出人们控制的,其次,多数农产品是鲜活产品,难以长期保存,如果滞销积压的情况就极易腐烂,给农业生产者损失。第三,农产品生产具有季节性特征,生产周期长,其供给调整远远滞后于市场的变化,这种不对称使农产品供给对市场价格的反应有时滞,市场价格波动所造成的风险基本上由农业生产者承担。2.农产品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蛛网效应明显农产品市场中,蛛网效应的存在是必然的。然而,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市场的蛛网效应相对突出
5、,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信息,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对市场的判断力较弱。目前,我国涉农信息网站有一万个左右,但却普遍存在着信息雷同、准确性不高、时效差的问题,尤其缺少对农产品市场有预测性、指导性的信息。同时,我国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在市场中很难及时寻找和准确解读市场需求,很难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地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3 小规模农业生产方式,导致了农民缺少农产品定价话语权我国农产品市场一直处于一种“小生产、大市场”的状态,分散的小规模生产方式,决定了我国农民对农产品市场价格缺少影响力,农民成为农产品市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缺少农产品价格谈判的优势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
6、位,这种情况下,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决定权集中在少数经销者手中,农民只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4 农产品流通环节的专业化趋势,加剧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流通环节的专业化,减少了农民自销产品的时间和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销售农产品难的问题,缩短了农产品流通周期。但是,这种传统的从产地批发到销地批发、再到零售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存在着流通链条长、交易环节多、物流成本高的弊端。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专业化发展趋势,将许多社会因素引入到农产品价格的形成体系当中,某个环节的某一项成本发生变化,都会通过这个流通链条传递到最终农产品价格上,从而造成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存在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7、加剧农产品市场的风险性。5 、加入 WTO 后的国际国内市场变化随着农业市场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市场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市场领域不断扩充,市场交易内容不断丰富和更新,因此,很容易分担由世界市场波动引发的风险。加入 WTO,除了机会我们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农业市场风险也会增加。6.农业生产周期长 价格调节滞后农业生产周期长,生产决策与产品销售在时间上被分割,农产品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供求变化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决定了农业生产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差,容易遭受市场风险。当农产品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时,潜在的供求均衡绝对先于市场上的供求均衡,而只要潜在的供求均衡先于市场上的供求均衡,就一定有供给大于需求或供给
8、小于需求的可能。所以,只要生产调整需要一定时期,价格调节滞后性就无法消除。价格调节滞后是造成农业生产周期波动的根源,而价格风险也因此成为农业市场风险的“凝聚物”和“承载体” 。7.农产品加工环节薄弱在农产品集中上市时,容易发生供过于求的现象,这样大量的农产品就会出现积压,而像水果、肉类等农产品又不容易保存,由此产生的市场风险会给农民造成很大的损失。如果能够把更多农产品用于保鲜贮藏和加工转化,再根据市场需求均衡上市,不仅能扭转收获季节集中上市引发的卖难问题,而且还可增加水果的附加值,由此来减缓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据统计,我国果蔬由于贮藏、加工水平低,产后损耗一般达到 25%30%,高于发达国
9、家5%的平均水平。农产品市场风险的防范对策对农产品市场风险进行管理,在保证农业生产稳定,供给充足的情况下,还要运用适当手段对市场的风险源进行有效控制,以减少因农产品价格波动所引致的不确定性损失。根据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风险的特点,我国应建立政府、市场、企业、农民多元复合结构为主体的农产品市场风险管理模式。一、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提高农民科学决策能力针对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的现实,政府部门作为信息主要提供者,应强化对农民、企业和市场的信息服务。搞好现代信息传播设施建设和利用,实现互联网络与传统信息传播载体的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中介组织的外延渠道,保障信息传播畅通。加强农产品信息体系建
10、设,建立高效、灵敏、快速的信息系统,尤其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供求与价格走势的分析预测,指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活动,提高农民生产科学决策的水平和能力,减少因信息匮乏、信息偏差、信息传播不畅导致的农产品价格波动。搞好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建设,在制定信息发布规划、规范发布行为上发挥主导作用,确保发布的信息及时、准确、有效。通过高效的信息服务手段,在产前就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农产品市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搞好农业市场信息服务政府部门作为主要的信息发布主体,应在制定信息发布规划、出台优惠政策、规范发布行为上发挥主导作用;要搞好现代信息传播设施的建设和利用,实现互联网络与其它信息传播媒体的优势互补,并利用中介
11、组织及其它信息发布渠道,搞好面向农户、企业和市场的信息服务;政府应充分利用 WTO 有关规则,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增加对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特别是信息发布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鉴于农户购置微机等信息设施会给周围农户带来正的外部效应,建议政府对购置信息设施的农户进行适当补贴。对于信息发布项目应在立项、研发和推广等方面给予必要的资金补助。二、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降低流通环节成本我国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流通环节过长过繁的情况,加大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几率,也加重了农产品市场风险的发生。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建立现代农产品物流方式,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农产品
12、市场价格的稳定。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推动农产品超市的建设,采取从产地收购到市场零售一体化的营销模式。制定相关法律,加强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规范配送企业和超市的营销行为。即要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又要做到让利于民,防止因流通环节不合理价格上涨而带来的市场风险的发生。加快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提高农产品运输能力加强与销售商的合作 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 这样才能把农产品顺利地销售出去 农村中介组织在农产品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联系农民和市场的桥梁 及时把各种市场信息传递给农民 有利于农民作出正确的生产决策 农村中介组织可以帮助农民寻找农产品的销售出路 促进农产品的销售 所三、加强优势
13、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发展差异化产品政府部门要根据各地农业特色和优势,开展科学规划和论证,在国家现有的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建设,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强化设施农业的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扩大设施温棚的建设规模,错开同类农产品的上市时间,延长农产品的上市周期。通过科学有序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达到农产品的时间差异化、品种差异化、品质差异化、口味差异化、色泽差异化、外形差异化和包装差异化等,使产品更加丰富,以降低市场波动的风险程度。提高农产品质量 丰富农产品品种第一 目前人们注重食品的安全 也关注环境的保护在这样的环境下 发展绿色农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样既能够满足人们的
14、需求 又能保护自然环境 第二 农产品的生产应当满足人们的需要 针对当前人们消费需求多样化的特点 应当努力丰富农产品的品种以满足需求 第三 培育优良农作物品种 提高农作物抵抗恶劣的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 这样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及病虫害带给农民的损失 培育出新品种以后 还要积极地推动新品种的推广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和发挥农村中介组织的作用四、加强期货市场的建设,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期货市场有一个集中交易、公平竞争、秩序化强、信息公开的价格形成机制,会员制的交易场所通过实施“三公”原则来形成即期、近期、远期价格,这些优势是现货市场所不具备的。因此,期货市场所形成的价格对各种价格因素反应极为灵敏,具有一
15、定的权威性和预期性。同时,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将市场风险转嫁到投机者身上,确保了农民和企业的基本利益。因此,我国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提高期货市场在农产品市场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加交易品种,鼓励农业企业和农民进入期货市场,发挥期货和期权市场信息的统一性和超前性优势,充分利用其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可以有效控制转移农产品价格风险。积极探索利用期货交易规避市场风险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回避风险功能,为相关产品的生产、流通、加工企业及广大农户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期货交易和期货市场具有标准化、简单化、组织化和规范化等特点,能够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多年,农产品生产、流通和加工企业迫切需
16、要期货市场为其提供服务。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可以加快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回避国际市场波动给我国企业带来的风险五、加强金融机构的服务意识,建立农产品市场风险补偿机制农业产业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压力,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生产风险的压力,但这并不是一种长效机制,国家还需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职能,增强其服务“三农”的意识,利用金融工具建立一种能长期规避风险的农业保险机制。扩大农业保险的范围,在继续稳定和加强粮食、生猪、奶牛等生产保险力度的基础上,还需向水果、蔬菜、水产品等易遭受灾害损失的品种延伸。建立农产品市场风险基金,对从事农产品市场营销的企业,因遇到雪灾、暴雨、台风等
17、突发事件而造成的损失,要给予风险补偿,以避免农产品市场价格突涨。政府对参与到农业风险保障体系当中的金融机构,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消除金融机构本身的风险隐患和忧虑,使他们能全力投入到农产品市场风险的管理中六、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增强农户的市场竞争力,减弱农业市场风险。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是要扶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型市场主体,要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建立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培育发展农业合作组织由于农业生产具有自然性和分散性等特点,决定了农民需要通过各种方式组织起来,以“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建立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提高农户集体应对风险的能力。七、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产品保护价 加强农产品保护价的制度建设农产品保护价格有利于帮助农民应对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 起到减少农民损失和保持农产品价格平稳的重要作用因此 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产品保护价格就显得十分重要 好的保护价可以有效地减少价格的波动 保障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利益 稳定农民的生产预期 我们要健全和完善这一制度在保护价的制定中 合理和充分地考虑到农民的生产成本等各方面的因素 使得保护价格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此外要采取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 确保关于农产品保护价的政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