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秋安徽八年级历史上册练习:第13课 五四运动.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201131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安徽八年级历史上册练习:第13课  五四运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年秋安徽八年级历史上册练习:第13课  五四运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年秋安徽八年级历史上册练习:第13课  五四运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3 课 五四运动01 组合列举知识点 1 五四运动的爆发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_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2_年 5 月 4 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3在这次运动中,学生们提出“_,_” “誓死力争,还我_”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_、陆宗舆、章宗祥。知识点 2 五四运动的扩大4在这次运动中,_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_。5在全国人民的反帝浪潮下,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_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人民_的一次重大胜利。知识点 3 五四运动的

2、历史意义6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_和_的爱国运动。7这次运动使中国_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8一些初步接受了_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9五四运动是中国_革命的开端。1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它的性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2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依据是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在斗争中以独立的姿态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决定斗争最终胜利的主力军。02 辨析改错10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并加以改正。(1)1919 年 5 月 4 日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最直接的

3、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改正:(2)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天津转移到上海。【 】改正:(3)口号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明显的特定时代气息。五四运动中最能反映其性质的口号是“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 】改正:(4)五四运动所体现的五四精神最突出的是艰苦奋斗精神。【 】改正:03 单项选择知识点 1 五四运动的爆发11 “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 ”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2如图反映

4、的内容是关于下列哪一事件的原始资料(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中共一大D遵义会议知识点 2 五四运动的扩大13 “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 “国家将亡,无心营业” ,这些标语反映出五四运动得到了哪个阶层人民的支持( )A学生 B商人 C工人 D市民14五四运动中,各个阶级和阶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运动后期的主力军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青年学生15 “国内专电:免曹(汝霖)令已下。 ”据此电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知识点 3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6 “

5、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闻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这段材料说明五四运动中( )A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C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D工人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17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 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18有位西方史学家说:“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 最终没有中国的签名,他们,中国人,竟拒绝了我们,世界的统治者西方世界的决定。

6、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A国际地位的提高B与会代表的积极努力C五四爱国运动的推动D政府维护主权的强硬政策19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这里“补课”与“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A彻底反帝反封建 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B明确反封建 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继续宣扬民主科学 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04 材料解析2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他们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1)材料一出现于哪次运动中?这一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材料

7、二:6 月 5 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2)结合材料二可知,6 月以后这场运动出现的新变化是什么?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3)两则材料中提到的“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我们能从这次运动中学习到哪些精神?第 13 课 五四运动01 组合列举1山东 2.1919 3.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青岛 曹汝霖 4.工人阶级 上海 5.曹汝霖 反帝斗争 6.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7.工人阶级 8.马克思主义 9.新民主主义02 辨析改错10(1) (2) 将“天津”改为“北京” 。(3) 将“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改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4) 将“艰苦奋斗”改为“爱国主义” 。03 单项选择11A 12.A 13.B 14.B 15.D 16.D 17.C 18.C 19.C04 材料解析20(1)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从以学生为主力转变为以工人为主力。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爱国、民主、科学、不屈不挠、忧国忧民等五四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