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游击队歌 教学目标: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赶兴趣,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 能够用保卫祖国,憎恨、蔑视侵略者的感情演唱游击队歌 。 积极参与歌唱、聆听、创编等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 ,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掌握弱起节奏的演唱方法。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 .斐.课.件.园) 结合历史谈谈自己眼中的抗日战争。 (二) 影片片段欣赏: 铁道游击队 、 地道战等抗战影片的片段,了解游击队的作战特点,并语言和形体动作进行表述。 (三) 学唱游击队歌: 教师范唱游击队歌 ,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节奏特点弱起节奏。 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号角式的明
2、亮音调。它巧妙地、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指导学生掌握好弱起节奏的特点,唱好弱起节奏。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和基本情绪。 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聆听合唱游击队歌 ,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片段。 感受演唱特点,了解部分演唱形式和表现形式:混声合唱、男声小合唱、表演唱等。 用轻快有力的声音背唱游击队歌 。 在演唱过程中有针对
3、性地指导学生按正确的发声方法,清晰均匀的吐字,用富有弹性和轻快有力的声音表现作品。 (四)创造活动: 请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这首歌曲的内容和特点,利用身边的响器制造各种声势,创编一种能够充分表现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演唱方法和表演形式进行表演。 (五)课后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本课的开始,安排学生谈自己眼中的抗日战争,观看抗战影片片段,可以引起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注意,激发学生了解历史,了解相
4、关音乐文化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第二课:非洲灵感教学目标: 1、从几种蕴含非洲音乐元素的流行音乐入手,和学生共同学习非洲音乐的起源发展,节奏特点(丰富的打击乐器的使用)及音乐风格。 2、通过对非洲民间音乐加纳鼓乐的欣赏,节奏练习、课下制作打击乐器、打击乐合奏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对音乐的感悟热爱。 3、通过了解非洲音乐在乐坛的地位再一次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4、对非洲民间音乐感兴趣,能够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民间音乐中,辨别
5、其中具有非洲风格特点的音乐。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和难点: 加纳鼓乐的风格节奏富于变化,多声部节奏叠加。和学生共同参与几种节奏合奏训练,体验非洲音乐丰富的节奏。教师只是“乐队”参与者,让学生心动起来、嘴动起来、身体动起来最为重要,不怕做不好,贵在体验。强调一起创造音乐,培养合作意识。综合课 多种音乐活动(节奏练习、舞蹈、欣赏、器乐演奏)相结合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自制打击乐器 2、教学器材:电子合成器、钢琴、黑板、音响、电视、电声乐器、口风琴 3、教学短片:破铜烂铁打着玩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学生在热力四射的摇滚乐伴奏下步入教室)
6、 二、导入课题 1、英语提问:什么类型的音乐 2、摇滚、爵士、RAP、蓝调、拉丁音乐片段听辨,共同点音乐元素尤其是节奏元素来自非洲 三、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 .斐.课.件.园) 一、电影片段及音乐 观看黑人影片根片段及主题歌欣赏提问: 问题一、影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哪个地区?地理位置、环境、风土人情 问题二、影片的主题歌的节奏特点及主奏打击乐器 二、加纳鼓乐欣赏 1、捕捉几种典型节奏模仿 2、运用自制打击乐器模仿并创造节奏 3、引导学生把口风琴演奏的茉莉花加入打击乐器,体验风格的改变 三、欣赏教学短片破铜烂铁打着玩 1、笤帚创造的音响(参见视频 1) 2、牌桌上的节奏训练(4 人合
7、作模仿) (参见视频 2) 3、打篮球的节奏(参见视频 3) 4、厨房里的节奏(参见视频 4) 四、创造叠加节奏 用自制的打击乐器及身边可以利用的物品创造丰富的节奏 参考五线谱版课后练习 3 课后反思: 课前我布置了制作打击乐器任务,要求学生两人一组,自己动手制作完成一件打击乐器并带到课堂上演奏,学生的个性才华和合作能力出乎我的意料,甚至可以说令人震惊,在制作打击乐器的过程中他们充分利用了各种物质材料,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创意,共同动手制作。他们用穿起的贝壳可以做响板,经过加工的椰子壳和桶盖合二为一做腰鼓,空一拉罐装上各种五谷杂粮做沙锤,工地上捡来的小块水泥钢筋做刮响器,肯德基塑料汤碗、曲奇饼干筒
8、、装化妆品的漂亮纸盒都在我们的手中奏响。我们在交换乐器演奏的过程中,我们还能发现哪种豆子摇出的声音更干脆,哪种瓶子的质地更能使声音富于穿透力。在交换演奏自制打击乐器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开阔了视野,相互交流学习成为自觉的行为。在创编节奏和演奏过程中,我们模仿加纳鼓乐采取逐个递增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学生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选择声部,由于歌曲的节奏虽然丰富但节奏型是不变的,我们从一个较难的声部开始,每个小节增加一种乐器,最后合成一个整体,大家在合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遵循统一的速度,调整自己的力度,每个人都尽可能集中精神不出错,大大加强了他们之间的合作意识,每个同学、每个环节都同样重要,只是演奏的乐器和声
9、部不同。一旦出现错误就会影响到整体,这节课每个同学都玩得很开心,下课后还自愿交换乐器分小组继续合奏。学生们在模仿节奏的过程中快乐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和节奏型,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每个人都尽心尽力与他人合作,把自己创造的音响融入集体之中。演奏完毕,全体学生对自己的创作和成功的合作报以热烈的掌声。长江之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导入,让同学们喜欢我国江南地区的民歌和民间音乐,乐于主动了解江南地区的音乐文化。 2、通过倾听和演唱,了解江南音乐的一些显著的特征。 3、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采茶舞曲。教学内容:1、乐曲欣赏茉莉花 2、演唱歌曲采茶舞曲 教材简析:采茶舞曲作于 195
10、8 年。音乐中糅进了越剧唱腔的音调,流畅而柔美。歌曲的前四句歌词以赞美江南的景色及茶乡西湖的新气象为主,音乐优美婉转,细腻中带有轻巧的色彩。后六句则是表现采茶姑娘的劳动景象和愉快的心情,音乐现用跳动、明快清新的旋律来表现劳动的景象,随后将乐句拉宽、音调上扬突出地展示出采茶姑娘们的兴奋、幸福的心情。茉莉花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江南风格的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通过导入,让同学们喜欢我国江南地区的民歌和民间音乐,乐于主动了解江南地区音乐文化的一些显著的特征。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情感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类比法、实践法 教学用具:钢琴、铃鼓、碰钟、梆子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
11、动 设计意图1,乐曲导入及学生欣赏体验:江南水乡美景的画面乐曲茉莉花在大屏幕上播放江南水乡的画面和苏州园林的画面,同时由教师用曲笛、萧或钢琴演奏乐曲茉莉花作为对画面的一种音乐上的描述。听江南风格的乐曲,看江南美景,形成视听的统一。初步了解江南音乐。发挥音乐课程的特点和魅力,引发学生学习江南音乐的兴趣。2、提问与讨论设问:1、这首乐曲为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2、这段音乐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音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能动作用,培养他们的探究习惯,培养他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乐感受?3、它和我们听过的河北民歌茉莉花所描绘的内容是一致的,但它们在音乐表现上有什么不同?圆润、细腻、婉转悠扬是江南音乐的普遍特点。
12、4、这种音乐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呢?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试着说一些北方和南方的方言,共同讨论“语言对形成音乐风格所等起到的基础性作用”。3,认真的聆听采茶舞曲1、教师播放音乐。2、在音乐开始后随着音乐打一下节拍。学生聆听并试着打一下节拍。感性体验!它是理性体验的基础。4,师生共同讨论采茶舞曲的音乐特点1、歌曲的音调流畅而柔美。2、歌曲的前四句歌词以赞美江南的景色及茶乡西湖的新气象为主,音乐优美婉转,细腻中带有轻巧的色彩。3、后六句则是表现采茶姑娘的劳动景象和愉快的心情,音乐现用跳动、明快清新的旋律来表现劳动的景象,随后将乐句拉宽、音调上扬,突出地展示出采茶姑娘们的兴奋、幸福的心情。把对歌曲的感性认识上
13、升到理性认识。5,再次认真的聆听采茶舞曲教师播放音乐。 再次感受乐曲带来的那份流畅和柔美。初步掌握作品的节奏和曲调。印证讨论的结果。加深理解。6,学唱采茶舞曲演奏钢琴适时地纠正学生们在演唱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如:第三小节的附点,第十五小节的切分等在教师的指导和伴奏下演唱乐谱和歌词由理解转为实践。7,讨论与演唱 请几位同学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不同的形式,演唱采茶舞曲。师生评议、讨论如何更好的表现作品中的情感:(1)以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松活泼的情绪作为这首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多方面收集资料,进行比较和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作品的演唱基调。(2)歌曲的前四句歌词要唱得轻巧
14、抒情。(3)后六句则要唱得跳跃活泼、清新明快。8,演唱采茶舞曲教师分发小打击乐器演示打击乐器的固定节奏:铃鼓:00碰钟:梆子:000教师演奏钢琴学生们按照讨论的结果所设定的演唱要领来演唱采茶舞曲个别同学演奏小打击乐器进行节奏练习和伴奏。对于歌曲较深层次理解的外在表现。由学生们与教师一起展现江南音乐的魅力。9,结课 学生复述江南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学生复述采茶舞曲的演唱要领。教师布置下节课要带的服装和道具,为下节课的哑剧作准备。课后反思: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二周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塑造的机 制、勇敢、紧张、愉快的游击战士形象。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形象地
15、歌唱,生动表现歌曲内容。 3、借助歌曲展开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引发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教学准备:多媒体、小卡片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一)、播放影片片段(借助影片熟悉战争年代的特定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热情。)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影片吗?(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游击队歌。)二、新课教学:节奏练习4/4 O X X | X 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 X
16、X | |三、学唱歌曲 1、认识调式、调性(F 调和 4/4 拍的意思)4/4 拍:以 4 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 4 拍。2、作者简介: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湖南邵阳人。18 岁中学毕业后任小学音乐美术教员,后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1937 年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进行抗日宣传。1941年到苏北新四军抗日根据地,1943 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从事教学和创作。1985 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作有钢琴曲:牧童短笛、歌曲游击队歌和管弦乐曲森吉德玛等。3、初听歌曲游击队歌。4、学唱歌谱 5、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老师范唱,学生跟唱
17、7、跟音乐完整演唱(注意歌曲演唱情绪)8、歌曲背景简介四、课堂延伸:欣赏游击队歌不同版本的表演形式,加深和巩固游击队歌在学生心中的印象,感受歌曲的艺术。五、课堂小结:正是中国人们智慧的结晶,高潮的作战策略,将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的领土,歌曲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重温难忘的历史岁月。全体演唱游击队歌,结束本节课。课后反思:第三周教学内容: 1. 学唱歌曲 游击队之歌2. 欣赏 四渡赤水出奇兵教学目标:(一)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积极参与歌唱、聆听等音乐实践活动
18、。(二)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和保卫祖国,憎恨、蔑视侵略者的感情背唱游击队歌。(三)聆听歌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 理解其团结人民、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四)聆听四渡赤水出奇兵,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内容、音乐情绪,认识歌曲的演唱形式。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教学准备:钢琴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课堂氛围。互动(一): 听一听,教师利用课前的几分钟预备时间,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地道战。上课一开始,教师再请唱大刀进行曲互动(二): 想一想,这些歌曲反映的是哪个年代的什么事情。学生回答(略)。
19、 师:同学们回答很好。这些都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事情。屏幕展示课题:第一单元 难忘岁月那么同学们除了以上我们听的外,还能唱哪些反映抗日时期的歌曲。 学生纷纷学唱课后反思:。第四周教学目标:(一)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积极参与歌唱、聆听等音乐实践活动。(二)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和保卫祖国,憎恨、蔑视侵略者的感情背唱游击队歌。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播放音乐游击队之歌。(课件展示)(这首歌曲形象的描绘了游击健儿英勇善战,灵活机智、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极为深
20、刻的表现了革战士昂扬的斗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了解历史和作者(课件展示播放背景音乐):历史时期:1937 年,随着卢沟桥事变的隆隆炮声,我们的同胞开始了亡国奴的生活。他们被迫离开家园,扶老携幼,到处流浪,那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忘记的。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们英勇的中国人民不甘心做亡国奴。他们用地道战、地雷战、游击战等同敌人展开了生与死的较量,中国人民在抗击侵略的战争中,创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描写这些事迹的歌曲很多。贺绿汀(19031999)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歌曲、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管弦乐曲晚会、森吉德玛;电影音乐风云儿女。提问:同
21、学们发现了没有,在这首歌中有一个象声词“嘁嚓”。他出现了几次?在模仿什么声音?这个“嘁嚓”的脚步声反映了游击军战士什么样的形象?脚步轻盈,静悄悄,不让敌人发现。机警、敏捷、灵活的音乐形象。互动听录音为歌曲伴奏:同学们能不能用我们身边的、随手可得的物品,来模仿这个脚步声,为歌曲伴奏,一起来体验一下游击军战士那种机警灵活的形象。给同学们增加点难度,我要求表现出游击战士从远出走来,又渐渐远去的脚步声。随录音轻声演唱:控制音量,自己听见即可。随录音轻声演唱:声音稍大点,让前后左右的同学听见即可。随琴演唱: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唱准确为止。处理歌曲:现在这首歌曲同学们唱的非常准确了,下面咱们一起考虑一下,用
22、什么样的情绪、声音、力度才能把游击战士那种灵活机智、英勇善战、自信、乐观的英雄形象表现出来?1、前半部分,歌词从个到群,从少到多,从平原到高山,这说明我们的队伍不断在发展壮大。那么同学们体会一下这一段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和力度来演唱?(轻而有弹性,由弱到强)2、“夺抢”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表现了游击队员同仇敌忾、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坚定有信心的演唱情绪,力度递进增强。3、“我们老百姓”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抗击侵略,用号召性的、自信的、坚定的声音演唱。4、有感情的演唱全曲。三、再度感受 更深体会1、舞蹈片段游击队之歌(课件展示)2、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3、小组讨论:游击队之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判断它的演唱形式有什么变化?4、讨论结果交流。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