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人口与环境第二讲 人口迁移(第1课时),高考考纲:人口迁移的原因,考点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考点2:人口迁移的影响分析 考点3:人口迁移统计图表的判读,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业,考点一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知 识 整 合,自然环境,大型建设项目,组织性,战争,青年人,宗教信仰,(1)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也是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 (2)对于迁入地来说,拉力因素大于推力因素;而迁出地则是拉力因素小于推力因素。,温馨提示,1.推测影响外来人口迁移至京的主要因素。,丰富的就业机会 较高的收入水平 大量的优质资源,典例分析,2.试分析以上北京外来人口主要来
2、源省份在人口数量、经济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均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劳务输出大省,3.跟其它北京外来人口主要来源省份相比,河北迁入北京人口数高居首位的突出优势是什么?,距离近,加上交通的发展,迁移成本低;,地理环境相似:自然环境、语言、饮食习惯等,4.20122016年间,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增速 、增量 的原因?( “上升”或“下降”),近年来,北京市人口调控力度逐渐加大,效果不断显现,尤其是疏解非首都功能各项措施的推进。 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不予办理工商登记业务1.6万件,关停退出一般性制造业1341家,拆并疏解商品交易市场228家。同时,一批高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资源由中心城区向郊区转移。,
3、(政策、产业结构的优化),下降,下降,(2013新课标全国,78)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12题。(新动力P106),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 相比,该城市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命题角度一 人口迁移状况分析,人口净迁入量= (国际净迁移率+国内净迁移率)X总人口,对接高考,(2013新课标全国,78)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12题。(新动力P106),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4、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命题角度二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判断,3.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2016全国丙卷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3 4题。(新动力P106),4.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5、服务设施齐全 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适宜就业机会多 生态环境好 A. B. C. D.,思维建模,1.抓主要,2.重具体,详见新动力P105,温馨提示,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56题。,典例分析,考点二 人口迁移的影响,5.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降低城市化水平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考点: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6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下表为20022007年我
6、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56题。,考点: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2013课标)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78题。(新动力P106),对 接 高 考,命题角度一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8.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7.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7、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013课标)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78题。(新动力P106),8.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审题突破】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由题干“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可知我国部分省级人口迁移的人口年龄结构特点。,考点:人口迁移对年龄结构、城市化的影响,人口迁移统计图表的判读,迁出,大于,大于,大于
8、,7.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从图中获取信息,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命题角度二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农村的影响,(2015山东文综,12)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910题(新动力P106)。9.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10.“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考点:人口迁移的原因,考点: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不利影响,思维建模详见新动力P106,考点二 人口迁移的影响,思维建模,详见新动力P107,【课堂自测】读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变化示意图,回答1112题。,11图示期间该地区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持续增加 B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C人口总量最少的年份是1995年D人口总量最多的年份是2010年,C,12图示信息反映( ) A该地区劳动力短缺,经济发展速度慢、水平低 B该地区净迁入率的变化的主要诱因是自然增长率下降 C净迁入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该地区人口老龄化速度 D净迁入率的变化导致该地区出现大量失业人口,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