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地理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二节 新中国的地理学,第一节 现代地理学,第一节 现代地理学,一、现代地理学产生的背景(重点),二、现代地理学的特点和发展过程(重点),三、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本趋势(重点),一、现代地理学产生的背景,1、社会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A 环境问题,除工业“三废”污染问题外,最突出的问题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原有环境秩序的破坏。,解决人与环境关系问题,是地理学的主题。研究人类扰动下的自然环境的演变规律成为现代地理科学的重要任务。,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地理的民族因素在国际经济关系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国际间经济空间的机能结构研究也构成现代地理学的重要方面。,由于两次世
2、界大战的创伤和世界各国的信息沟通,多数人们不愿意在打仗,加之世界范围核武器的相对均势发展,空间的有限性显示出来。,B 空间问题,由于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的扩大,空间的意义也不全在于资源。,C 区域社会文化问题,经济发展,城市化趋势越来越突出,信息科学的发展,渴望理解异国、异地文化,旅游地理的发展反映了客观需要,从全世界范围看,旅游已成为第一大产业,区 域环境、景观、历史、文化构成了旅游的基本资源。,社会文化地理发展,2、科学技术背景,现代科学方法论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提高,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横断科学的出现,深化了科学的世界观,也进一步提出科学方法论问题。,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信息技术
3、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使地理科学的研究手段焕然一新,使地理科学的现代化成为可能。,1、现代地理学的特点,二、现代地理学的特点和发展过程,A 将人类和环境、空间看作统一的复合系统,地理学的结构和体系趋向一元化。,近代地理学阶段:只有区域地理学有点综合的研究,但仅限于对人文和自然的描述和对区域特征的分析。,现代地理学阶段:60年代后美国、俄罗斯、中国的地理学家提出很多概念。这些思想都把人与环境理解为一个整体系统。,地理学中出现“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的趋向,把人与环境做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构成了现代地理学的突出特点。,B 把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来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
4、题,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研究的视角不同。,古代地理学阶段:研究重点是人类文明特征和环境特征的相关性,也就是说环境好的地方,人类文明程度就越高。(文明环境论)。,近代地理学阶段: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生存空间说,把达尔文的生存竞争原则用于人类社会(进化环境论)。,上边两种思想虽然也局部地、个别地揭示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但总体上是错误的。,地理学关于人与环境的研究转向一个新的视角研究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物质基础的协调问题(发展环境论)。,从此地理学找到了研究人地关系的正确路线,地理学从过去偏重区域研究转向区域、环境都是重点的研究方法。,C 从对地理环境的描述、解释、归纳分类,过渡到理论演绎、实验反馈和模式化
5、方法。,古代和近代地理学阶段:停留在归纳法为主的研究方法时代,把地理学看成是研究区域特征的科学,就连近现代地理学最著名的哈特向也认为地理学追求法则是困难的。,现代地理学阶段:对传统思想提出挑战,认为地理学应当与其他科学一样追求客观世界的法则性、规律性,研究成果应当有预见性。,D 开拓了地理应用技术领域。,近代地理学阶段:与其他学科不一样,没有形成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应用技术的立体层次而是基本上停留在知识理论阶段。,现代地理学阶段:形成了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应用技术的立体层次,并把重点放在地理学的应用技术领域,尽管当前不完全成熟,但已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如遥感地理技术、信息地理技术、生态地理技术、规划技
6、术等。,李吉均院士对现代地理科学概括了五大特征,是统一地理学,是全球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科学,是建设地理学,是高技术地理学,2、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过程,谢弗尔的思想到60年代引起美国地理学界高度重视,掀起了理论革命和计量革命(即用数学的语言建立理论模式、模型,方法论上也从归纳法转向演绎法)。形成了华盛顿派、剑桥学派、隆德学派等理论计量学派。,到了1976年出现了计量化模式化减少的倾向,现代地理学的第一个浪潮结束了,有人批判过此次革命,但是计量的手段已经成为现代地理学中普遍的、稳定的重要的研究方法。,A 理论革命和计量革命,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人对空间环境的认知。,研究人
7、的行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B 行为革命,80年代以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各国地理学者广泛地参加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和环境规划工作,发挥地理科学的主导作用,日本学者金安岩男称此为“新景观学派”。,C 生态思潮,阿努钦的统一地理学思想, 在认识论上,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哲学基础是机械唯物论,已被摒弃。, 在方法论上,通过地域复合体探讨专题。, 在形式上,是“国家地理学”,研究以国家、行政和历史地理为轮廓所描述的地域。,D 统一地理学、 大地理学思潮,突破二元论的桎梏是现代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基本思想:地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跨学科科学,有统一的研究对象,即地球表层。地理学不是一
8、个单一的学科,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边缘学科,而是“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并行的”、“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大部门”,具有理论层次、技术理论层次、应用技术层次三个层次。,钱学森的地理科学思潮,“地理科学”思潮的影响:,把地理学的发展引向应用技术领域,这将大大 推动地理学的进步,将进一步发挥它在实践中的作用。,把所有研究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学科都囊括到地理科学这一体系中,这将推动科学研究的交流、融合和综合,将使地理学在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大课题中发挥突出作用。,三 s 系统 是指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字地球 是与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同意的数字化重视和认识,是信息化
9、的地球,是实现地球的虚拟对照体.,E 信息革命,最重要的特点是全球性、整体性,三、现代地理科学的发展趋势展望,(一)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趋势,科学的价值在于它对客观世界本质的揭示,在于它的预见性,更具体地说在于它对人类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地理科学最突出的弱点就是理论研究的薄弱。,1、现代地理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地理科学有一个与其它科学不同的特别现象:一些地理学界公认的大学问家、学术名著多是围绕地理学的科学学的,即地理学的原理论关乎未来地理学科的走向 。,2、人扰动下自然过程的研究,(3)自然资源潜力的研究,研究人扰动下的自然过程是现代地理科学的基本任务,主要侧重如下几方面内容:,(1) 环
10、境恶化、土地退化的研究,(2)人类环境建设效应的研究,3、区域演化过程的研究,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的主体。区域研究之所以陷于资料的堆砌,理论深入不够,关键在于两点:,其二,脱离区域的时间演化过程,静态地研究区域,必然导致形态特征的比较。没有对区域发展联系的认识,就难以构筑区域研究的理论体系。,其一,对区域认识的任意性。即将区域看成地 球表面的一个部分,只要有一定空间范围就是区域,这样认识区域,理论研究就无从谈起。,城市化过程实质是人口、经济的聚集与扩散过程。,现代地理科学的区域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在不同生产力水平下,农村地域的结构、形态特征也有其质的区别,小农经济的农村、工
11、业化时代的农村、现代生态农业的农村都各有其特点。,(1)城市过程研究,(2)农村区域演化过程的研究,(3)区域整体演化过程的研究,区域演化是一个整体的过程,不同生产力水平 下区域的城乡机构是不同的,是城市集约化的过程。,4、全球地理规律研究,(1)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的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的协调,是发展的第一战略和最高战略,它同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科学技术同等重要,抓住这个主题就抓住了地理科学主要生长点。,(二)现代地理科学应用理论研究趋向,1、区域发展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区域资源潜力、环境容量的研究、区域开发整治战略、政策的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等等。,(2)区域关系与欠发达
12、地区发展研究,区域关系研究就是研究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的问题 。,2、土地科学研究,(1)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双重的研究意义:一方面它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力,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类对环境变化的响应,,(2)边际土地开发与环境研究,边际土地是指那些环境条件恶劣,生态脆弱,农业开发得失相当,甚至得不偿失的土地,多为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研究内容:地区环境容量、人口承载力、环境阈值、土地的资源潜力、科学合理的利用、建设、保护方式的研究等。,中俄和平解决边界问题土地各半,XASOHU.COM 06-03 12:21 来源:西安晚报,中国和俄罗斯2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互换中华人
13、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批准书,这标志着两国彻底解决了所有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根据补充协定,中俄最后一部分有争议的边界土地,包括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界处的黑瞎子岛和靠近内蒙古满洲里市的阿巴该图洲渚在内近375平方公里,双方将各得约一半。,热 评 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认为,这次和平解决是一个伟大成就,它将两国间曾经发生过的和有可能发生的所有领土争端与不和彻底变为历史。 俄罗斯外交官杂志社社长塔夫罗夫斯基对新华社记者说:“俄中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为其他国家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和平解决领土纠纷树立了典范。”,这次和平解决是两国经过40多年谈判,双方最终都做出让步后取得的外交成
14、果。这使中俄长达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有望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盛世良表示,划定这样一个两国都满意的边界,既尊重历史,又照顾了现实。他说“对中国来说,这具有划时代意义。在旧中国,中国从来都是丢失领土,从来没有依法要回来一小块领土,这是第一次。”,我国正筹划开发黑瞎子岛 黑龙江省发改委官员说,该省正打算对黑瞎子岛的开发进行整体规划,并将建设边境地区的口岸、货场等基础设施。 据记者近距离的环岛观察,在划归给中国的西部一半中,基本上没有什么开发的痕迹,全是湿地以及茂密的青草和低矮树木。,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所所长李传勋告诉记者,俄罗斯经济部远东市场
15、研究所受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的委托,做过一个黑瞎子岛开发计划。这一计划是在不归还中国领土的前提下做的。他们规划将黑瞎子岛分成四个区:生态区、农场区、休闲体育区和住宅区。目前来看,划给中国的,是他们想作为生态区的那一块。 李传勋说:“不管怎么说,要开发黑瞎子岛,还需要时间和充分的论证。”,黑瞎子岛 黑瞎子岛,又名抚远三角洲,位于雄鸡状中国地图的鸡嘴位置,是中国最早可以看到日出的地方,是黑龙江、乌苏里江以及两江之间一条细细的抚远水道围起来的一个三角形地块。,它由一系列岛屿组成,面积约350平方公里(对于黑瞎子岛面积,有多种说法,而且江水涨、落潮时,岛屿面积也有较大差异),而著名的珍宝岛面积也只有0.7
16、平方公里。,(3)国土整治与土地规划理论研究,面临挑战:新经济形式的土地利用,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下的土地规划,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生的土地利用、土地整理问题等等。,3、区域社会文化整合与演化的研究,探讨区域特征文化形成的机制和文化整合、融合的机制,对发展保护民族文化、地方文化,促进和巩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发展旅游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地理学中所言的微观地理环境研究是相对而言很小的具体环境的研究。,4、微观地理环境研究,农田生态系统,企业地理,密云蛇峪川清洁小流域,近年来,北京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大力推进集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为一体的清洁小流域治理,建设水土保持“
17、三道防线”,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保护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等饮用水源发挥了重要作用。,“三道防线”就是在中山、低山及人烟稀少地区,实行全面封禁,减少人为活动和干扰,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在人口相对密集的浅山、山麓、坡脚等区域,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控制化肥农药施用,发展生态农业,对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进行处理,减少面源污染;在以河道两侧及湖库周边为重点,保育植被,恢复湿地,清理河道垃圾、障碍物,恢复景观生态,有效发挥灌木和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功能,维护河道及湖库周边生态平衡,改善水质,美化环境。,(三)现代地理应用技术研究趋向,1、地理实验技术的发展趋向,现代地理科学的实验技术包括诸多方面,如市内实
18、验、模拟技术和野外定位观测技术。在未来地理学中地理实验技术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明显趋势。,目前地理实验中测量技术对短尺度环境变化研究(几十年、几百年)尚不适应,分析技术,特别是微量元素的分析精度,尚满足不了地球化学、农业生态、医学地理等方面研究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趋向突出明显。,(1)测试精度将有较大提高,地理科学尤其是自然地理学要有扎实的发展,必须重视基础科学实验。地理实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宜更多地从静态的实际观察方式转向动态的模拟方式,促使地理科学水平的提高。,(2)动态模拟的水平将有较大提高,(3)野外定位观测的网络化、区域化,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地理科学发展的需要,
19、地理实验野外观察的网络化、区域化趋势势必将 大大增强。,2、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新世纪的现代地理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信息分析技能是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主导方向,从空间信息的认知空间信息概括、分析地理过程的预报、预测,这是一个完整的链条。,(3)智能化,(1)数字化,(2)多维动态可视化,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 员会2006年初审通过普通高 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 地理 选修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二节 新中国的地理学,一、竺可桢对新中国地理学的贡献(重点),二、大规模地理综合考察,三、地理各部门学科的发展(重点),四、自然区划工作,五、地理教育,新中国的地理学的3个
20、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国1966年,总的来看第一个发展阶段受“左”的思想影响,中国与世界的的联系是片面的,后期则近于封闭,60年代后世界地理学界现代地理学的潮流对中国的地理学没有产生冲击和影响,中国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依然延续着近代地理学思想体系。,第二个阶段是1966年1976年,10年文革期间,这个期间虽然有些零星的研究成果,但是整个国家地理教育和地理研究停止了,使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也逐渐加大。,第三个阶段是1976至今,这期间我国地理学引进国外的思想,地理应用领域更加深入和拓宽,与整个世界的地理学实现了同步发展。近年来出现的关于“地理科学”的学术研究,为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
21、理论和思想。,一、竺可桢对新中国地理学的贡献,1、领导和推动了新中国地理学的现代化,亲自筹建: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指导和制定了历次地理学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地理学是经济建设中的基础学科,是研究现代地理环境的科学。,特别强调:地理学要为生产建设服务特别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特别关注:地理学的现代化,主张地理学一定要摆脱单纯描述,应向实验科学发展。,2、领导和指导了我国自然资源考察工作,了解自然是为了利用和改造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了解自然的规律性,进行基础性研究,利用和改造自然所需要的知识必须是全面的、综合的,利用、改造自然,特别是要防止自然走下坡路、要注意保持和保护自然,在考察和利用自然资源
22、方面的四点意见,秦岭,淮河,白龙江,台湾中部,雷州半岛,3、主持制定中国自然区划工作,4、领导和推动农业气候学、植物学研究,在气候变迁研究方面达到世界科学水平,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 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二、大规模地理综合考察,1、境内陆地综合考察,(1)青藏高原考察,主要是对地理、地质、农业、水利、生物、气候资源的考察,包括对珠峰的考察、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长江源头、黄河源头考察等,自然资源考察,科 学 考 察,3次珠峰考察:建立了珠峰地区地层剖面系统,提出了青藏高原板块构造模型,分析了高海拔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测定了珠峰的海拔为8848.13米。,考察
23、确定:自上新世以来高原累积上升35004000米,指出高原上升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环境,促进了生物种群分化。,考察中首次发现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湿蒸汽高温热田羊八井地热田。江源考察将沱沱河定为长江正源,建议卡日曲为黄河正源。,(2)热带亚热带考察,成果:橡胶宜林地选择、热带亚热带生物资源、丘陵山区资源合理利用、农业区划等,(3)黄土高原考察,进行了水土保持的考察和资源、环境、经济能力预测和工农业布局的战略设想为主要内容的考察。,(4)黄淮海平原考察,进行了“京津唐地区环境演变、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国土整治规划”、“京津地区生态系统特征与污染防治”、“南水北调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考察。,(5)湖泊、沙
24、漠、冰川、冻土考察,纳木措湖畔,敦煌莫高窟治理沙害,冰川之水旁的唐古拉山站,多年冻土,(6)黑龙江流域考察,第一次:以水资源开发为中心,编制了1:50万的地质图,编写了流域综合开发远景方案,提出了煤、铁、石油资源开发建设方案。,第二次:以荒地开发为中心,详尽估算了荒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并做出了经济评价。,(7)新疆考察,第一次:考察了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及其分布规律,综合研究了开发利用途径和方向,提出了农业发展远景规划。,第二次:考察研究了新疆开发与生产力布局。提出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生产力布局远景、建设重点和次序,并发现了油气资源和淡水资源。,2、海洋考察,1957-1958年对渤海及北黄海
25、西部海洋进行考察,1974年对西沙群岛海域进行综合考察;,1976-1980年对近海海域进行了全国海洋考察、太平洋中部特定海域的调查;,经过一系列的考察开发了沿海资源,为地理研究开辟了广阔的新领域,并出版了10册全国海洋综合资料和14册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图集。,3、南极考察,1984-1985年期间:中国首次编队到南极考察,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长城站(1985年)。,1989年的考察:中国建立了第二个考察站中山站,三、地理各部门学科的发展,1、自然地理学的发展,紧密结合我国生产实践,建立了一大批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如综合自然地理学、地貌学等,并且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活动,如冰川研究
26、、冻土研究、沙漠研究等专项研究。,还完成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自然地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中国自然地理纲要、南美洲地理环境的结构等。,2、经济地理学的发展,重要研究成果有中国农业地理丛书、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百万分之一中国土地利用图等。图为国土整治和大地区及全国性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经济地理发展较快,文革后,经济地理学发展更为迅速,在国土整治、区域开发、城市规划、国际经济关系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3、地图学的发展,随着航空摄影、卫星遥感、计算机制图等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地图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扩展到
27、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成为不可缺少的信息语言。,四、自然区划工作,自然区划:又称为自然地理区划。是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发展的共同性、结构的相似性和自然地理过程的统一性,将地域划分成一定的等级系统。,意义:提供自然生产力的系统资料,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进行生产布局和制定各种规划的依据,是地理学为社会生产实践服务的一象重要的基础工作。,类型:全国自然区划、区域自然区划和部门自然区划三大类。,五、地理教育,解放前:地理教育的规模小、水平低。,建国后:使我国的中学地理师资水平有了普遍的大幅度的提高。,我国的自然区划工作: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区划概要等都是根据自然区划工作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