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现况调查1.概述2.研究类型3.调查方法4.设计与实施5.偏倚及控制6.研究实例什么是现况调查?现况调查是指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特定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等方法收集 特定时间特定时间 内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变量的资料,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与疾病分布有关的因素。从时间上说,现况调查是在特定时间内进行的,即在某一时间点或在短时间内完成,犹如时间维度的一个断面,故称之为横断面研究。由于现况调查主要使用患病率指标,所以又称为患病率研究或现患研究。又由于所收集的有关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关系的资料是调查当时所获得的,故称之为现况调查。现况调查特点 1.现况研究在时序上属于横
2、断面研究,一般不设立对照组 2.不能得出有关因果关系的结论3.一般不用于病程比较短的疾病 现况调查的目的1.描述特定时间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2.发现病因线索3.适用于疾病的二级预防4.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5.用于疾病的监测6.为研究和决策提供基础性资料研究类型1.普查 : 是指为了解某人群健康状况或某疾病的患病率,或制定某生物学检验标准,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内(某一地区或具有某种特征)人群中每一成员所做的调查或检查。2.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指在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的某人群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组成样本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推论该人群总体某种疾病的患病率及某些特征的一种
3、调查。普查目的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某些疾病。2.了解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适用条件 1.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设备用于发现疾病和及时 治疗2.所普查的疾病患病率较高3.疾病的检验方法不很复杂,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普查的优缺点优点 能发现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早发现、早诊断疾病,并可以普及医学卫生知识 由于是调查某一人群总体的所有成员,所以在确定调查对象上比较简单;所获得的资料能够较全面地描述普查地区人群总体的情况以及分布与特征,为疾病或健康状况的流行因素研究提供线索 比较容易为公众所接受缺点 工作量大,费用较高,组织工作复杂,参加普查的工作人员多,调查质量不易控制 调查内容有限,不适
4、用于患病率很低和现场诊断技术比较复杂的疾病 由于普查对象多,调查时间短,难免重复和遗漏,无应答比例较高抽样调查目的:1.主要是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描述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于特定时间、特定范围内人群特征上的分布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2.衡量人群总体的健康水平3.考核防治效果4.检查与衡量资料的质量,即抽样调查常可作为其他调查研究方法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基本原理: 抽样必须遵循随机化的原则和样本大小适当的原则才能获得有代表性的样本,并通过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的特征。抽样调查的优缺点优点: 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节省人力、物力及时间以及由于调查范围小而使调查精度较高的优点,在流行学调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
5、位,是最常用的方法。缺点: 但是抽样调查的设计、实施与资料分析均比普查要复杂,重复和遗漏不易被发现;不适用于变异较大的资料和需要普查普治的情况,不适用于患病率较低的疾病。抽样方法1.单纯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3.整群抽样4.分层抽样5.多级抽样调查方法常用调查方法面访、信访、电话访问、自填式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还出现了网上调查等新的调查方法设计与实施1.明确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3.确定调查的类型与方式4.估计样本含量决定现况调查样本大小的因素主要是: 总体的疾病患病率 对调查结果精确性高低的要求 显著性水平 5.确定研究变量和设计调查表 确定研究变量 设计调查表
6、6.资料收集 掌握有关的背景资料 疾病测量 变量测量 对调查员的要求7.资料整理、分析及结果解释 资料的整理 资料的分析 偏倚及其控制选择偏倚 无应答偏倚 选择性偏倚 幸存者偏倚信息偏倚 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 调查员偏倚 测量偏倚防止偏倚的质量控制措施 应答率一般应高于 80% 抽取研究对象时,严格遵循随机化原则 进行预调查 调查或检查方法标准化且前后一致 统一培训调查员 调查后抽样重测等2010年结核病研究实例明确调查目的和类型抽样调查确定研究对象、样本量和抽样方法确定研究内容和资料收集方法资料整理与分析1.流行状况 2.人群分布 3.地区分布 4.时间分布调查结论研究目的:了解全国结核病的流
7、行状况和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 2001-2010年)的实施情况,获得全国结核病的患病率资料由于结核病是属于较为常见的病种,且调查目的是获得患病率的资料,因此选择抽样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抽取流行病学调查点。根据整群抽样样本点数的计算公式: K=4s2/d2K为此次调查所需的流行病学调查点数, s2为各调查点的患病率的方差, d为容许误差。研究内容:获得人群活动性、涂阳和菌阳肺结核患病率及结核病患者的社会经济情况。资料的收集采用实验室检查(胸部 X线检查、痰涂片检查与痰培养)和问卷调查(结核病知识知晓情况)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和检查的项目包括肺结核患病状况、涂阳状况和菌阳
8、状况、分离菌株的传代和菌种鉴定结果、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主要防治措施实施情况、肺结核患者的社会经济情况及公共结核病知识知晓情况等2010年不同类型的肺结核患病情况分类 患病例数(例) 患病率( 1/10万 )(95%CI) 估算患病例数(万例)( 95%CI)活 动 性肺 结 核 1310 459( 433 484) 499( 471 527)涂阳肺 结 核 188 66( 53 79) 72( 58 86)菌阳肺 结 核 347 119( 103 135) 129( 112 147)人群分布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有主见上升趋势,70 80 岁到达高峰,各年龄组均为男性高于女性。涂阳
9、和菌阳肺结核患病率除 15 20 岁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外,其他年龄组患病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地区分布乡村的活动性、涂阳和菌阳患病率均高于城镇。西部地区 活动性、涂阳和菌阳肺结核患病率均高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最低。时间分布2010年 活动性、涂阳和菌阳患病率分别为 495/10万、 66/10万、 119/10万,而 2000年分别为 466/10万、 169/10万、216/10万,与 2010年患病率相比,全国活动性、涂阳和菌阳肺结核患病率均下降。调查结论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我国 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下降较慢,但涂阳和菌阳患病率有大幅度下降;不同性别及年龄组的涂阳和菌阳肺结核患病水平较2000年均有明显下降;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乡村患病率明显高于城镇,西部地区患病率高于东、中部地区,局部地区肺结核疫情严重。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