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心理健康的概念,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等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A有充分的安全感; B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有适当的估价; C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 D与现实环境能保持接触; E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F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G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H能适度地控制和表达情绪; I 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情况下,能适度地发挥个性; J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 一般来讲,我们采用三项原则判断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是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无论其形式和内容都应该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即同一
2、性。其次,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一个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在自身是一个完整的协调一致的统一体。这种统一性是确保个体具有良好的社会功能和有效地进行活动的心理学基础。再次,人格的稳定性。人格形成之后,一般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变故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异常心理的概念,异常心理是指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发生异常改变,又称变态心理。心理和行为的正常与异常或变态是相对的,异常或变态心理是偏离常态的心理现象。,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一)经验标准1.个体的主观体验,即自我评价。2.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被观察者心理与行为状态的判断。(二)统计学标准统计学标准来源于对正常心理特征的心理测量,具
3、有客观性及便于比较和操作方便的优点。但因心理测量的内容受多种因素制约,且有些心理特征偏离常态并不一定是心理异常,因此,统计学标准不能普遍适用。,(三)医学标准又称症状和病因学标准。这是从医学角度出发,用判断躯体疾病的方法来判断心理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具体而言就是依是否有症状和病因存在作为判断标准。(四)社会适应标准这是以社会常模为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常模是指正常人符合社会准则的心理与行为。用社会适应作标准判断心理是否异常,要注意考虑国家、地区、民族、时间、风俗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抑郁性障碍,抑郁性障碍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多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属情感性障碍的一个方
4、面。 抑郁性障碍在精神与躯体方面有多种形式和不同深度的表现,可由轻度的忧愁到严重的痛苦乃至自杀。典型的抑郁性障碍其核心征象是心境低落,愉快感丧失,从而导致活动效能受损。,恐惧症(恐怖症),S.Freud(1895)把恐怖症分为二类:一类是普通恐怖症,如害怕死亡、黑暗、蚂蚁等。另一类是特殊恐怖症,例如怕上街,这是多数人并不害怕的事。诊断一个病例必须符合以下三条: (1)害怕与处境不相称,即害怕是异常的。 (2)病人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功能 障碍。 (3)对所害怕处境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损害。 健康人和恐怖症病人最重要的区别是健康人面对现实,而恐怖症病人回避现实 包括场所恐惧症、社
5、交恐惧症、特定(单一)恐惧症,强迫症,强迫症状的典型形式具有三个缺一不可特征: (1)病人体验到思想和内在驱使是他自己的,是他主观活动的产物,但他有受强迫的体验; (2)主观上感到必须加以意识的抵抗,这种反强迫与自我强迫是同时出现的; (3)有症状自知力,即病人感到这是不正常的,甚至是病态的,至少希望能够消除强迫症。 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是神经症心理冲突的典型和尖锐形式。强迫症病人过于不接受自己,甚至苛求自己,这才是导致自我强迫与自我反强迫的尖锐冲突,焦虑症,焦虑是因受不能达到目的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个体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预感到不祥和担心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及带有
6、恐惧和不愉快的情绪。值得注意的是,焦虑并不一定由实际存在的威胁或危险引起,焦虑也与应激不能混同。应激可以在各种内外刺激时发生,刺激的性质除了危险或威胁性刺激以外,受愉快或高兴的刺激也能产生应激。,焦虑症包括三个方面:(1)与环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典型形式为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观念,是提心吊胆和恐惧。(2)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也可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3)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竖毛、心悸、脸红白、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全身尤其是双腿无力感等。,人格障碍,人格亦称个性,是一个人固定的行
7、为模式及在日常活动中待人处事的习惯方式,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障碍是指从童年或少年期开始,并持续终生的显著偏离常态的人格。这种人格发展的畸形与偏离状态,表现出固定持久的适应不良行为,亦称变态人格、人格异常、病态人格等。,不良行为,酒瘾酒瘾亦即酒精饮料依赖,包括:心理依赖,是由于长期饮酒而对酒精产生了心理上的嗜好,经常渴望饮酒。生理依赖,即躯体依赖,系指长期大量地饮酒后,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某种生理、生化的改变,一旦体内的酒精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之下,就会发生不舒适的躯体反应,出现戒断症状。为避免发生戒断症状,依赖者不得不经常饮酒。耐受性,指反复饮酒之后酒量越来越大。,烟瘾吸烟成瘾又称烟草成瘾。
8、即烟草依赖性。DSM-对烟草依赖的诊断标准规定:A 持续地吸用烟草至少一个月; B 至少下述中的一项: 郑重地企图停用或显著减少烟草使用量,但未能成功;停止吸烟而导致停吸反应;置严重的躯体疾病于不顾,虽自知吸用烟草会使其加剧,但仍然继续吸烟。,精神分析疗法,由弗洛伊德于十九世纪末创立,通过“自由联想”等内省方法,帮助病人将压抑在无意识中的各种心理冲突,主要是幼年时期的精神创伤和焦虑情绪体验挖掘出来,使其进入到意识中,转变为个体可以认知的内容进行再认识,可以使病人重新认识自己,发展更具建设性的适应方式,并改变原有的行为模式,达到治疗的目的,(一)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 自由
9、联想是精神分析的基本手段。治疗者要求患者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自由而毫无保留地诉说他要说的一切,包括近况、家庭、工作、童年记忆、随想、对事物的态度、个人成就和困扰、思想和情感等,甚至自认为是些荒谬或奇怪的、不好意思讲出来的一些想法。医生要鼓励患者尽量回忆从童年时期起遭受的一切挫折或精神创伤。精神分析理论认为通过自由联想,使患者潜意识的大门不知不觉地打开了。自由联想贯穿于整个精神分析疗法的全过程。,(二)移情(transference) “移情”也称为转移关系。病人可能将治疗者看成是过去与其心理冲突有关的某一人物,将自己对某人的体验、态度、幻想等有关的情感不自觉地转移到治疗者身上,从而有机会重新“
10、经历”往日的情感,这就是移情。 (三)解释:是精神分析师在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对病人的一些心理实质问题,如他所说的话的无意识含义进行解释或引导,帮助患者将无意识冲突的内容进入意识层面加以理解。 (四)疏泄:是让病人自由地表达被压抑的情绪,特别是过去强烈的情感体验,(五)梦的解析(dream interpretation)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梦的内容与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内容存在某种联系。患者有关梦的报告可以作为自由联想的补充和扩展,并认为有关梦境的分析结果更接近于患者的真正动机和欲求。但是梦境仅是潜意识心理冲突与自我监察力量对抗的一种妥协,并不直接反映现实情况。这就需要医生对梦境作特殊的解释,要求
11、患者把梦中不同的内容进行自由联想,以便发掘梦境的真正含义。,(六)阻抗(resistance) 患者往往会对分析工作呈现一种抗拒现象,其表现多种多样,比如正在叙述的过程中,患者突然停止话题,似乎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谈了,或者推说想不起来了,或者反复陈述某一件事,不能深入下去或扩展开;或者甚至认为分析治疗没有意义,要求终止治疗等。由于这种抗拒作用,即对于自己某种冲动、欲望、意念或回忆不容易去面对与处理,也就形成了“神经症”的病根,因此也就成为治疗的重心。,行为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用于治疗焦虑、恐惧病人。治疗医师帮助患者建立与不良行为反应相对抗的松弛条件反射,然后在接触引起这种行为的条件刺激中,通过
12、习得的放松状态用于抑制焦虑反应,使不良行为逐渐消退(脱敏),最终使不良行为得到矫正。系统脱敏包含放松训练、制订等级表以及脱敏治疗三个步骤。,满灌疗法:是让病人面对能产生强烈焦虑的环境(或通过想象),并保持一段时间,不允许病人逃避,由于焦虑症状有开始、高峰和下降的波动变化过程,最后可消除焦虑并最终预防条件性回避行为的发生。事先应对患者作必要的解释和疏导工作,介绍治疗的目的和意义,消除顾虑和恐惧。 厌恶疗法:最先在美国发展起来,当时主要用于治疗过度酗酒的问题。该方法是指将某种令人不,愉快的、惩罚性的刺激(如高电压、低电流的短暂电击,可引发呕吐的药物)与患者的某种对其有吸引力但与社会适应不良的行为联
13、系起来,从而建立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使其对不良行为产生厌恶而放弃的一种心理疗法。,出现某种不受社会欢迎的行为,建立新的回避行为,治疗要点:厌恶刺激在不良行为发生时始终存在;刺激要产生足够的痛苦水平(尤其是心理上的痛苦);治疗要持续到不良行为彻底消除,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1.否认 7.转移 13.补偿2.合理化 8.退化 14.隔离3.投射 9.幻想4.幽默 10.曲解5.潜抑 11.渲泄6.反向 12.理想化,案例分析,某女,30岁,话少流泪,整天唉声叹气三月。本次病程三月,木讷,说话逐渐减少,活动也比以前减少,不愿出门,在家唉声叹气,有时独自流泪,家人问及时偶尔低声回答,说脑子没用了,想事情想
14、不出来了,病治不好了,自己做错事,有罪,该死。以前喜欢看的电视连续剧也不感兴趣了。称胃口差,每天只吃一顿,体重明显下降,睡眠减少,早上34点钟即醒来。就诊时家人搀扶着,低着头,问多答少,声音低沉缓慢。谈到病情时,流着泪说:“我该死,我不应该拿国家的钱,我应该死。” 诊断:抑郁症,李某,男,22岁,初中文化,未婚,无业。其父系某知名大学教授,其母系某公司经理,二人忙于事业,从小将其寄养于爷爷奶奶家中。爷爷奶奶对其管教不严,患者从小就挥霍无度,脾气暴烈、欺负同学、不听管教。曾在课堂上在女生屁股后面放鞭炮,在女生书包里放蜈蚣惊吓女生。常和街上小流氓混在一起抽烟喝酒并小偷小摸,学习成绩低下,经常和老师顶撞。和父母没有感情,常和父母顶撞,数次和父母争吵后乘车回爷爷奶奶家。经常旷课,不参加考试,在宿舍里经常欺负农村来的同学,曾邀约同伙“教训”不服他管教的两个学生,后自动退学。两年前交了一个女朋友,因女方家长反对,女方提出分手,但患者经常守侯于女方住房附近纠缠,并打电话威胁其父母。其母因手术住院,他不曾到医院探视,令母亲极为伤心。最近一年沉溺于网吧,多次赖帐和老板发生冲突打伤老板被刑事拘留。诊断:反社会性人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