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史讲评课.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178915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讲评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历史讲评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历史讲评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历史讲评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历史讲评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二、复习方法及建议,1、基础知识要牢记(开卷考试尤其需要注意) 2、基本能力要掌握(图表的判读、材料的解读) 3、历史线索要清晰(了解发展的因果关系) 4、知识结构要完善(以专题为主要形式,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同时关注热点时事、地方历史与历史知识的联系) 5、应试训练要加强(大量做题巩固记忆,掌握技巧,发现规律) 6、查缺补漏要及时,三、应试建议,1、开卷考试闭卷做 2、先熟后生 3、具体安排建议 (1)选择题20个题,答题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原则上采取闭卷; (2)非选择题一般答题时间在20分钟以内。 (3)剩余时间(15-20分钟)为检查答案时间,可通过查阅资料来对前面的题进行确认。,四

2、、基础线索(历史专题):,专题复习需要打破教材的局限性,打破时空的分界,实现知识的重组,把局部的、零琐的知识整合成整体系统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专题宜小不宜大。这里以民族复兴专题做一个说明 (1)复兴的含义:曾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走在世界的前列;近代落后于西方,被动挨打;中国人开始探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2)复兴的目标:独立、民主、富强、统一(尚未实现)、文明、和谐 (3)中国复兴之路上20世纪的三个世纪伟人及对应的中国的三次历史巨变: 孙中山: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毛泽东:新中国成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改革开放,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

3、现状:从体育: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从科技:从近代科技的落后到现代的自主创新:如两弹一星、计划、神舟载人飞船、嫦娥探月工程等;从经济方面:从民族工业的落后到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从国际地位:从不平等条约到巴黎和会弱国无外交到新中国一系列外交成就的取得,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从军事:不堪一击,屡战屡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到抗战胜利、抗美援朝 ()怎样实现:坚持中共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科技创新,坚持科学发展观。可以列举题的形式体现专题内容,以简代繁。而且专题复习时,及时提醒学生与该专题相关的课本基础知识,不完全脱离课本。,(一)中国史: 1、中国古代史:重

4、点是中外古代文明、交往、科技、思想和文化中有类比,有联系的内容,同时要注意这些内容与相关历史的联系,与现代时事的联系,一定要紧扣考试说明与检测 2007年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亚非欧文明区域图及交往方式和启示 2008年的孔子,下列名言中对我们的学习有直接指导意义 的是;北京奥运火炬中蕴含的中国古代文化元素 及奥运发源地历史与河南历史 2009年的经典诵读 秦汉历史;中国汉字“马”的演变图 与中外文字; 2010年的安阳历史图片的表述对错;我国古代修建了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和大运河,两者对政治的影响和对当前的启示等。 特别提示:关注从历史现象中得出历史规律的能力,2、中国近代史

5、(18401949年)分为两个时期:(1)1840年1919年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近代化的探索(2)1919年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又分为四个阶段)1919年1927年 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 十年内战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37年1945年 抗日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 解放战争时期,3、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分为四个阶段:1949年1956年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阶段;1956年1966年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1976年1978

6、年 过渡时期1978年至今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二)世界史 1、世界近代史(?-1917年)主线是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发展、巩固与扩大、进一步发展 2、世界现代史(1917年至今) (1)191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秩序;无产阶级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2)二战后至今: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四、中招重点: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迁过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1840-1842、1856-1860、1894-1895、1900-1901 周年问题)和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例2:2010年2月11日,

7、南京获得了第二届青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为迎接青奥会,某学校举办了与南京历史相关的图片展。下列对有关图片的解释,准确的是【 D 】,2、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主要运动、代表阶级、主要思想、过程、结果、性质、影响)09年10年连出大题,今年出大题的可能性依然存在,(2009河南)22题:阅读材料,结台材料和所学知识,用图示法表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轨迹。(要求:包含重大事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请用箭头连接)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接着,又请来了德、赛两位

8、先生,挥动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2010河南)22题:阅读大事年表,回答下列问题。1840年 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 魏源海国图志刊行 1861年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 京师同文馆创办 1888年 北洋海军正式建成 1894年 孙中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 马关条约签订 1898年 百日维新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 (1)简要说明魏源编著海国图志的历史背景。(2分)(2)上述大事年表中,有些事件是对魏源思想的实践,请举两例。(2分)(3)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1分)(4)归纳出上述大事年表所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2分

9、),例: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但维新变法仅历时103天就失败了。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戊戌变法的起因。康有为为何主张“近采日本”?(2分) 材料二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他后来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2)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孙中山为什么说“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2分) 材料三 毛泽东说:

10、“为什么我们要上井冈山呢?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为什么要上井冈山。他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2分) (4)以上三则材料体现了什么历史结论?(1分)关注辛亥革命(1911),在关注近代化探索的纵向发展过程的同时关注其横向联系,3、党的历史上的重要会议(中国革命探索,复兴之路) 中共一大(1921)、遵义会议(1935)、中共七大(1945)、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

11、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 其中:特别要关注具有开端性和转折点地位的会议:中共一大、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二大(中国特色)、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十五大(写入党章)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以及在我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例:从党的八大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党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党的八大指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建设工业化国家作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并作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请回答: (1)八大确定的主要任

12、务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工作重点有什么相同点? (2)两次大会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各有什么不同?造成这两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之一。以下是红色旅游重要景点的图片,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图一 嘉兴游船 图二 遵义会址 图三 延安圣地 请回答: (1)如果请你给三幅图的经典各配上一个宣传的标题,你会怎么配?为什么?(6分) (2)感受红色旅游,你有什么体会?(1分),4、我党领导的探索革命之路和武装斗争以及人民军队名称的变化 国民革命军(北伐);工农革命军(秋收起义);中国工农红军(井冈山会师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战争);人民解放军(解

13、放战争后);建国后抗美援朝期间,部分军队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例1: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下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道路的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C国民大革命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例2: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人民军队已经走过了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下列图片中能够见证这一历程的有 【 】,A B. C. D.,5、建国后,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所取得的各类成就,(河南09年23题)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的一些图片和设计的一个版面,请你参加:,(I)请

14、将以上四幅图片的字母代号按其所属类别填入对应的方框内。(4分),(2)除上述四个方面以外,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一个方面来展示共和国六十年来的伟大成就?请填入上图中空白方框内。(1分) (3)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什么感悟?(1分),6、中国的对外关系: 解放前:弱国无外交 解放后:(1)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主要成就50年代(战争与和平共存、抗美援朝、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70年代(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改革开放后(更大成就,特别是APEC会议) 中美关系(核心是台湾问题)、 中日关系(核心是日本对历史

15、的态度问题) 朝韩问题(今年热点,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地区和平),(河南10年23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

16、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2分)(2)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是什么?(1分) (3)分别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2分)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1分),7、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1)基础: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 (2)产生: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3)巩固与扩大:美国内战、日俄改革 (4)矛盾扩大及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进入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

17、一战 (5)战后相对稳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6)经济危机及应对:19291933年;罗斯福新政和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7)空前规模的“二战” (8)二战后:调整统治政策,经济发展(以美国、西欧和日本为代表),(河南07年26题)阅读下面的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上面年代尺中所列大事(或现象),分别从哪些方面对不同时期中国和欧美的历史情况进行了比较 ?(2分) (2)请你再上面的年代尺上,用 标注出“20世纪50年代”大致的相应位置,并在其下面自己画出的方框内,写出这一时期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2分) (3)请举出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中,取得的具有世界领先水

18、平的两项科技成就。(2分),8、三次工业革命及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例: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连续出现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 1、第一次科技革命发源于英国工业革命,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创制的新交通工具有哪些? 2、第二次科技革命中,人类进入什么时代?创制的新交通工具有哪些? 3、在前两次技术革命中,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和水平。请你想想,前两次技术革命后,分别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何时?其核心是什么? 5、新中国成立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中,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就。请举出新中国取得的辉

19、煌科技成就的技术领域或具体成就。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例:在墨西哥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全球顶尖气象学家警告称极端灾害天气在未来将更频繁地出现。(4分) (1)人类大规模的碳排放影响环境开始于什么时候?这和什么机器的发明有关?(2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什么交通工具的发明在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是碳排放污染的主要来源呢?(1分) (3)在坎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表示:“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会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经验,不会犯发达国家过去无节制排放的错误。”请根据你学习和了解的有关历史,为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应对气候变化提出有效地建议或措施?(1分),9、中外近

20、现代重大的思想运动,例: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思想启蒙或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极大的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 请回答: (1)“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你认为这是恩格斯对什么历史事件的评价?(1分) (2)18世纪法国出现了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那么在这些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中,出现的频率最高的词汇是什么?(1分) (3)在我国近现代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分别是什么运动?(2分) 关注思想运动与社会实践之间关系的问题,世界:文艺复兴

21、 启蒙运动 中国:戊戌变法(思想启蒙);辛亥革命(思想解放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0、中外改革,古代史:大化改新; 世界近代史: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戊戌变法 世界现代史: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 乔夫改革、东欧改革 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例: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在历史课上,老师让同学就“改革在中外历史上的作用”展开讨论。(1)以下是几位同学讨论的记录,请将其补充完整。(4分)王辉: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

22、。19世纪60代, 和 都是通过这咱形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李强:我同意王辉的观点。这两个国家的改革方式是一样的。都是 的改革,而且改革结果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 。刘芳:我认为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比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 ,其特点是 ,意义是 。张亮: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比如中国近代的的 。 (2)除以上观点外,改革还有什么作用?请你参与讨论,发表你的看法并举一例加以说明。(1分),11、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英国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五四运动、毛泽东思想与新中国的成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23、权)、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的富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材料解析:(5分) 材料一:“共产党人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是可鄙的事情,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欧各国的经济每况愈下不少国家外债负担沉重,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用“暴力”推翻旧制度,建立新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是什么? (2)材料二中苏联的社会主义的建立得益于那次革

24、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好在哪里?(3)材料三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欧各国每况愈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有的人说东欧各国的情况与社会主义制度有关,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并说明理由,12、国别史: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国(美、法、日已考过),美国:(1)以经济为线索,了解美国的发展过程;(2)二战后,美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3)美国历史上著名的三位总统:华盛顿 林肯 罗斯福 俄国:1861年改革、一战协约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列宁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1941年二战、二战后的美苏冷战、1991年苏联解体 英国: 日本:,(河南09年25题)巴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历史上在这

25、里发生过的一些事件,曾经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河南10年25 题)观察图表,回答下列问题。,图一:遣唐使船,(1)遣唐使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2)1871年日本使团赴欧美参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1分) (3)依据图三、图四,概括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分) (4)上述材料反映出日本民族的哪一突出特点?(1分),图三: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柱状图,图四: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示意图,图二:1871年日本赴欧美参观团出港,例:“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

26、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 一次演说 请回答: (1)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的美国面临着什么问题?(70年代,美国遇到了自己的盟友日本和欧共体的强有力挑战,经济实力正在衰落)(2)材料中的西欧在20世纪6090年代先后成立了哪些组织?这些组织的成立起了什么作用?(3)材料中日本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另: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金融危机影响),13、近现代经济: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现代经济发展(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社会主

27、义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 (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经济危机以及处理方式、经济全球化,14、20世纪世界格局三次变化,例: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哪两个国家为首的两极格局?(3)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4)你怎样认识当今正在变化的世界格局?,15、中国地方史: (1)新疆、西藏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一部分; (2)河南:中原经济区与中原的概念(3)主要城市: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北京、南京、武汉 (4)

28、台湾问题,16、两次世界大战:,17、有关时间的计算: (1)世纪年代 (2)年龄 (3)特殊纪年:民国纪年 = 公元纪年 1911年,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中期是欧美资本主义全面胜利的时代,它以万国博览会这种自我庆祝的仪式拉开了序幕。1851年伦敦博览会,1855年巴黎博览会,1876年费城博览会,无不昭示着这一胜利,向世界隆重地展示其财富增长和科技进步。 材料二: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大会,投票产生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城市,中国上海获得了举办权。 材料三:国际展览局主席蓝峰在闭幕式上发言表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个巨大的成功。这是中国的成功。这是上海市的成功,这同

29、时也是世博会事业的成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博览会上所展示的“财富和科技进步”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1851年伦敦博览会和1876年费城博览会上可能看到的最新科技展品是什么? (3)请以美国为例,说明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是如何取得“全面胜利”的。 (4)结合所学政治、地理、历史知识,分析世博会之所以选择上海的原因是什么? (5)“中国的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五、中招热点:,一、分类整理 1.按时间分:(1)本年度出现的热点中考考查的时政热点一般为上年5月至当年4月期间的国内外重大新闻,所以我们整理的时政热点应该是这段时间内的,反映国内外重大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的内容

30、。比如:朝鲜半岛局势问题、中东问题、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 (2)具有长效价值的重大社会热点一些与我们的生存环境和国计民生相关的、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引起普遍关注的、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效价值的社会热点问题,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如人口问题、能源问题、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社会和谐发展与世界全球化等。 (3)周年性历史事件中考所关注的周年性历史事件,往往是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命运的问题。因此,逢五、逢十、逢百的周年性事件应引起我们的极大关注。另外,近年来中考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考查具有一定的“瞻前顾后”性,所以在备考2011年中考时,不仅要关注在2011

31、年达到周年的事件,也不能忽视2010、2012年的具有周年性的重大历史事件。,例:根据题意回答:(6分) (1)110年前,笼罩在战火阴云中的北京,被迫签下了不平的的耻辱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 (2)100年前,一场起义在中国武昌爆发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就此崩溃,指导这场革命的思想是 。 (3)90年前,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出现了,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一大事发生在 ; (4)40年前,“乔的笑”这张著名的照片记录下了那一刻,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会议是 ; (5)上述事件反映了中国什么样的发展历程?,2.按专题分:将某段时间内所发生的有一定联系的重大时政整理

32、在一起,形成一个专题。这样可使时政热点更加集中,系统性更强,便于深化理解。专题整理应该包括时政发生的背景、发展过程、原因和结果、影响和作用、重要的政策和精神、分析和评论等。,3、.注意热点问题的搜集搜集的热点信息必须出自权威机构和权威媒体,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密切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要用历史的眼光分析时政热点,用现实问题来解读历史知识,从而学以致用。另外要注意一些周年性重大历史事件的搜集与整理,如2010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火烧圆明园150周年、抗美援朝爆发60周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二战结束等。2011年是俄

33、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爆发150年,辛丑条约签订110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九一八事变80周年、二战德国入侵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7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40年、苏联解体20年等。,2011年中招可能出题:“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朝韩问题与中美俄日关系、重大事件的周年、近代化探索、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程、党的会议、美国西欧日本经济、西藏与民族建设成就问题、新中国军事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台湾问题、世界格局、中外改革、思想运动等,六、选择题备考方法: 1、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 (1)题

34、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 (2)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例1:2009年12月1日,欧盟宪法正式生效。从此以后,世界上将有一个可以代表整个欧盟说话的人。下列对欧洲联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增强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力量 B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C有利于协调欧盟国家之间的关系 D提高了欧洲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例2:斯大林曾经说过:“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达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

35、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最直接的后果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 B法国光复C意大利投降 D攻克柏林,2、选择题解答常用方法。 (1)筛选法:根据审题,搞清题目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直到找到正确的选项为止。,(2)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查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制定宪法,例: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新中国成

36、立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一国两制”构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B C D,(3)重点突破法:在审题中确定关键词后,如果对关键词相关的史实了解清楚,那么可不用逐一考虑各选项,而是直接确定正确选项。,(4)猜测法:如果对各选项认识不清,无法确定正确选项的情况下,可用猜测法,猜测时有以下规律:一般情况下,选项如超出课本知识范围或超出课标范围,则为错误;同时也可凭知识经验选择。,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l988年设立的海南省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

37、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3、根据掌握的相关历史理论和规律来解答 在常用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平时常掌握的相关历史理论和规律及经验等来解答。例如,主观原因为主,客观原因为辅;经济原因为主,政治、文化、军事等原因次之;深层次原因为主、浅层次原因为次;生产力原因是根源;,例1:1932年,中国第一次参加在美国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仅派出刘长春一名运动员,从刘长春一个人孤零零参加奥运会比赛,到中国举到2008年奥运会,发生这一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 】 A人民生活改善 C.交通运输发展 C对外交往增多 D.综合国力增强例2:公元l500年以后,世界逐步由分散走向整体。如今,世界已形成了“地球村”的局面

38、。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 A殖民主义扩张 B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C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广泛建立 D科学技术的进步,七、非选择题备考方法: (一)阅读材料题 1、一读:解题的基础 (1)阅读的内容在阅读材料的时候,首先要精读,即“抓两头、看中间”。“两头”指开始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开头第一句往往是材料的中心意思,有时中心意思也在材料行文的中间。最后一句,是材料的出处,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时间、作者的观点等有效信息。同时要注意材料所涉及的细节问题,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等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能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

39、因素,应该给予重视,千万不能漏读。,2.阅读的顺序 该怎么读“材料阅读题”?从实践中看,应当先浏览问题,再阅读材料,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去阅读材料,特别是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观点、事件、引文出处等)这样的阅读顺序目标性强,能够提高做题效率,2、二想:解题的关键 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关点 “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就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的

40、史实、观点相联系,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单元、哪课内容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连在一起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找出材料题的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3、三答:解题的落脚点 (1)问什么答什么 紧扣题意、论从史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对号作答,坚持“问什么答什么”,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2)答题内容要准确,特别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比如多材料答题方式)(3)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书写工整。 材料解析题对回答的要求是贵精不贵多。注意设问的分值,分值大的,回答要详尽些;分值小的,回答要简洁

41、些。如有字数要求,要慎重处理,一定要满足字数方面的要求。,(二)图表判读题 1、重视对历史地图、历史插图、表格等的复习训练 ,教会学生如何看图识表,要有意识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书中人物及事件图片加强记忆 ,要有意识训练学生对类比性的习题制作表格,对历史线索脉络类问题采用流程图等形式进行梳理,培养他们整理分析把握信息的能力。 2、判读地图时,应首先把握地图中的关键地名,其次查看图例和地图名称,最后联想学习的相关内容。判读人物或事件图时,应首先依据题干推导可能的人物或事件图内容,其次依据平时练习时对人物或事件图关键信息点的掌握进行判断,最后结合所学进行验证。判读图表时,要首先关注图表的表头或坐标轴内容

42、,然后关注图表内的具体数据,最后再联系所学内容或题干进行分析。,1读题:对题目要全读、细读、多读,领会题意 2审题是解答简答题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审要求、审题型、发掘题意,突破重点难点 3答案规范化。观点正确,史论结合叙事有序,论证有力详略得当,要点全面文字准确,条理清楚认真检查,及时更正,读、审、答,(三)简答题解题思路和方法归纳:,历史讲评课,一、讲评课力求解决好五个问题: (一)、避免教师在堂上从头到尾,机械地念答案,学生机械地作笔记,使讲评课成了答 案记录课。 (二)、避免教师不分主次,萝卜白菜一把抓地讲解答案,毫无针对性和指导性。 (三)、避免教师只注重答案的说明,忽视能力的培养。 (四

43、)、避免教师只是就题论题,不能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忽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五)、避免教师只注重重点评答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却忽视了学生的 非智力因素。,二、讲评课遵循的四个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二)、发展能力的原则 (三)、双主体原则 (四)、智力与非智力因此并重的原则,三、具体实践 (一)、选择题的讲评 (二)、非选择题的讲评,选择题的讲评,(一)、选择题的讲评 1.明确重点讲评的题目 教师要对选择题知识的分布、题型做认真的归类。属于理解历史事件的题目重点讲,识记的题目略讲。 2.讲评学生出错的原因,归纳学生存在的问题 例如: A、审题粗心大意、以偏概全、望文生义、

44、概念不清等; B、基础知识不过关。 C、解题思路不清。 D、分析综合能力不强。等等,3.在讲评中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应从解题思路、方法、步骤、规范化等方面教师予以点拨和示范。 例如:关于历史事件的实质和性质问题就是学生经常出现错误和混淆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把“实质和性质”的概念给学生讲清楚,实质就本质,指事物内在的根本属性,经常与目的,尤其与根本目相关;而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有属性,是比较稳定的,一般由历史事物的阶级属性或社会属性决定。,4.对学生容易失误的试题要注意“小题大做”,就是要对试题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可以把试题所考查的知识与之相联系的一串知识带出来,形成点、线、面结合,在讲评中形成知识网络,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