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诫子书教案新.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171196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诫子书教案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诫子书教案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5诫子书教案罗庄子镇初级中学 刘晓艳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3、感受传统文化,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主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式。教法:诵读法,小组合作法教学用具:电脑大屏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诗人杜甫在蜀相一诗中说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说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哪位同学来说说与他有关的文学常识和历史故事等,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诸葛亮不光是智慧的化身,更是一位慈

2、父,他曾在晚年给八岁的儿子写了一封家书。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二)理解题目,熟读课文:1、解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2、师范读课文,然后找学生读课文。3、学生自由朗读,互读课文。(三)合作探究,疏通文意:1、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根据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答疑2、展示探究成果(教师强调重点词语)(四)研读赏析,体会情感1、读课文,思考: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2、合作探究: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本文从哪几方面进行论述?如何展开论述的?学生合

3、作探究,教师巡视答疑。,展示探究成果,教师补充归纳。提示板书:提出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正(静)反(躁)两方面论证(治学、修身)劝戒惜时,有所为3、读课文思考: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学习、立志、惜时),找出原句。A、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B、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再度课文,圈画自己喜欢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由此你联想到了那些名言、警句或故事?教师补充 :见大屏幕(六)巩固新课,布置作业:1、出示练习题:见大屏幕2、背诵课文

4、;结合课文所学,写一篇 200 字左右的学习收获。板书设计 诫 子 书 中心观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治学、 正(静)修身 反(躁) 对比论证劝戒惜时,有所为课后反思: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本文虽是文言文,但课下注解很详尽;另外,学生通过前三单元文言文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因此,对于本文字面意思的掌握相对比较容易。采用以“读”贯穿课堂始终的方法,精读、研读、品读,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联系现实实际谈体会,赏析品味拓展积警句。为了让每位同学在课堂上都能有所学、有所悟、有所思,我是按照:诗句导入新课理解题目,熟读课文合作探究,疏通文意研读赏析,体会情感拓展延伸,升华情感练习巩固,布置作业的模式来执教这节课,整个课堂中都以“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和收获是本节课的主要立足点。前面几个部分进行较为顺利,学生课堂活动较为踊跃,探讨赏析中的第二题是本课的难点,但由于“导”的不到位,部分同学不能动起来,不能“赏”出亮点,“赏”出水平,导致气氛不够活跃,导致教师一个人的讲演。在这个环节,如能适当让学生自己“质疑”,然后解疑,相信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会大大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