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22、滴水穿石的启示刘口小学 夏庆君【教材解读】这是一篇说理性文章,先由滴水穿石的奇观说起,自然引入本文所要说明的道理,承接自然。接着用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的事例从正面来进一步论证:成功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又将“雨滴与滴水”作对比,从反面来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最后全面总结: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的启示。课题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成语“滴水穿石”,二是“启示”,文重写启示,但启示由“滴水穿石”而来,因此,读文时,可先读懂“滴水穿石”,再细悟“启示”。【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3、通过学习课文,初步感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成功的道理。4、
2、初步了解围绕一个中心意思,选择典型事例进行论证的方法。【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初步感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成功的道理。【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围绕一个中心意思,选择典型事例进行论证的方法。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板书“水”、“石”,这两样事物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水:水是温柔的,恰如中国古代之贤妻良母,所以有个词语叫“柔情似水”石:石头给人的感觉:又硬又重,所以有个词语叫“坚如磐石”2、能把这两个字补充成一个词语吗?板书:“滴水穿石” 齐读3、读着这个词语有何疑问? (水怎么可能滴穿石头呢)对呀,貌不惊人的柔软的水怎么可能滴穿坚硬的石头呢?4、但是,“滴水穿石”的现象却真的存在,还成为了大自
3、然奇妙的景象出示图 师述文中第一节5、这样柔软的水到底为什么能够滴穿如此坚硬的石头呢?如果我们能解开这个谜团,还能从中得出许多“启示”呢!(板书完整课题)6、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齐读课题二、初读1、水滴为什么会穿石?它给我们的启示又是什么?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2、交流(1):滴水为什么能穿石?A 出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B 再请位同学好好读读这句话,找找看滴水穿石的条件是什么?C 这句话怎样读好?3、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1)指读(2)齐读(3)这句话中有四个四字词语,找找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反义词)(4)再请位
4、同学读读这句话,读好它4、其实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四字词语 出示(1)指读(2)哪些词语和“持之以恒”意思相近,找出来 (变红色)(3)这些红色词语都表示做一件事要持之以恒,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那么应该怎样读好?(4)到文中找出相应的词,把这些词语放到文中去读,把句子读好 自己练读5、老师也找到了这些句子 出示(1)谁来认真的读 接火车(2)教学“纲” , 本草纲目你们理解吗?本草纲目是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 27 年编成,30 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 52 卷,约 200 万言,全书共有 190 多万字,记载了 1892
5、 种药物,李时珍根据古籍的记载和自己的亲身实践,对各种药物的名称、产地、气味、形态、栽培、采集、炮制等作了详细的介绍(3)谁再来读这句话(4)教学“恋” 曾在法布尔那课学过很多与“迷恋”相近的词6、其实那么多句话,只表达三个方面的意思,怎样概括? 思考交流(1)交流(2)出示:微不足道的水滴持之以恒滴穿石块 许多名人凭借“滴水穿石”的精神获得成功 让我们铭记“滴水穿石”的启示7、根据这三句话怎样给文章分段?带着这样的问题再来读课文三、再读文章1、指名分节读文2、交流分段3、再请同学读第四节,思考这节写的什么?这是篇说理性文章,会举例子来说明观点,第四节是反面举例,第三节是正面举例4、现在你能把
6、这三句话化成一句话,根据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写了水滴滴船石块,现实中许多名人 ,所以我们要 5、这篇课文还有几个生字:谋 贩 勉强6、下节课我们好好研究“滴水穿石”的精神第二课时一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凭借课本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二 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谁来说说滴水穿石的奇观是怎么样的?它是怎么形成的呢?出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再读读这段文字,哪些字词
7、可以看出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朗读)接着出示:“我们知道,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从高空落下来的,它的力量肯定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但它却不能把石块滴穿。这是什么原因呢?”(等学生回答)出示“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二) 尝试学习课文。1、过渡:现在我们明白了,水滴正是靠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滴穿了石头。同学们,大自然真是奥妙无穷,这么弱小的水滴居然能把坚硬的石块滴穿,真是了不起!“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那么还会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2、滴水穿石给了我们启发,它使作者想起了古今中外的三个历史名人。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作者是怎么把两者联
8、系起来的?课文列举了哪三个名人事业成功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的?找出有关词语、句子来具体说说3、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4、指名三人分别说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是哪方面的专家,他们各自做了哪些事,他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抓住关键词语,相机指导朗读) (强调这样读能读出“滴水精神”)5、过渡:“你看,古今中外的 (引读) ” 引导:注意“滴穿”“顽石”在稳重的含义。6、小结:三个人是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事实向世人证明拥有了“滴水精神”,才能成就事业。7、带着敬意齐读课文。(三) 过渡:滴水穿石的奇观,让我们看清了蕴涵其中的哲理。出示填空题。(加强语言实践)(四) 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延伸
9、。您在学什么?苦吗、怕吗?学习了这篇课文,您意识到了什么?(只要你们有了“滴水穿石的精神”,相信将来你一定能弹得一手好琴,写得一手好字。)(五) 考一考。你能把这些词语和“滴水精神”联系起来吗?出示词语:精卫填海、绳锯木断、聚沙成塔、愚公移山等(六) 总结全文。课文介绍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的由来,告诉我们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滴水穿石”的道理,并以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向我们证明“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是攀登理想高峰的阶梯。(七) 作业本课的课外延伸题有两道,学生可自选一道。第一题是把搜集的一个事例写下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要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第二题是课外采访一位成功人士,比如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优秀教师、先进劳动者等,然后写一篇报道,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这里,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必须通过查找、搜集、交际、访谈、撰写等语文实践性活动才能完成任务。这样就大大地激活了学生学习的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